初三物理复习解析典型试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复习解析典型试题及解析第一节选择题
1. A火车从站台一路过站台二到站台三,这期间发出了10个声音信号。
若每个信号在发出时A火车都与B火车相距38米,A、B两火车的相对速度为27m/s. 则A、B两火车的运动速度各为多少?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在整个过程中A火车发出10个信号,说明A火车在整个过程中向前运动了10个信号所需要的距离。
而每个信号发出时A火车与B火车相距38米,则整个过程中A火车向前运动了10×38=380米。
又因为A、B两火车的相对速度为27m/s,则A火车的运动时间为380/27≈14.07秒。
所以A、B两火车的速度分别为:A火车速度=运动距离/运动时间=380/14.07≈27.04m/s,B火车速度=27m/s-27.04m/s≈-0.04m/s(向后运动)。
2. 小明站在绳子的一端,小红站在绳子的另一端。
两人同时向绳子中央跑去,速度大小均为1m/s。
设绳子的长度为10米,小明和小红相向而行,互相奔跑。
当小红碰到小明时,小明跑了多少米?
解析:由于小明和小红相向而行并且速度大小均为1m/s,所以小明和小红的相对速度为2m/s。
设碰撞时小明跑了x米,则小红跑了10-x 米。
根据相对速度的概念,可得x/(10-x)=2/1,解得x=4。
所以小明跑了4米。
第二节填空题
1. 将一段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重锤悬挂在弹簧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0.2m。
当重锤振幅为0.1m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_\_\_\_m。
解析:振幅是指共振体在简谐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振动的最大半径。
伸长量是弹簧的变形或延伸长度。
根据题目可知,振幅为0.1m,弹簧的长度为0.2m。
则弹簧的伸长量为振幅的一半,即0.1m/2=0.05m。
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为0.05m。
2.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
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有能量转化时,系统的内能的变化等于对系统做功与系统吸收热量的和。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系统做的功。
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Q-W。
第三节计算题
1. 一辆汽车以匀速的方式行驶,在行驶1小时后,司机发现车速计读数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求该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的总路程。
解析:设汽车在行驶1小时后的车速为v m/s,行驶的总路程为s米。
根据题目可知,在1小时内车速度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v=1/4v,
解得v=4m/s。
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位移/时间,解得s=vt=4×3600=14400米。
所以该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的总路程为14400米。
2.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从0增加到
10m/s所用的时间为5秒。
求该物体这段时间内所运动的总路程。
解析:设物体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m/s²,求物体这段时间内所
运动的总路程s米。
根据题目可知,速度从0增加到10m/s所用的时间
为5秒。
根据速度的定义,可得加速度a=(10-0)/5=2m/s²。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v=at,得10=2×t,解得t=5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s=vt+1/2at²,代入已知数据,得
s=0×5+1/2×2×(5²-0²)=25米。
所以该物体这段时间内所运动的总路程为25米。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解答了初三物理复习解析典型试题,并提供了
相应的解析过程。
通过这些典型试题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物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为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