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教案(含两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读厚故事,也要读薄故事,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在小学是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是重中 之重,那么教师要把握好重点:炼字炼句,理解并体会道理。通 过品读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体会文言文之意。首先,学生 借助注释与资料,疏通文意;其次,通过反复诵读,想象人物的 对话,体会人物情感;最后,通过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发现 异同,直接导入单元主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给学生学文言文的方法、策略,能运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更广 泛的阅读。
留下怎样的印象。
的思维,又可以
预设:
激发学生的学
生 1:这位正在聚精会神挑指弹琴的人必是俞伯牙了,而这 习兴趣。借助图
位身着粗布大衣,正在倾听,满脸沉醉的必是锺子期了。
片引发学生深
生 2:两个人那么醉心地沉醉在音乐中,是多快乐的事啊! 入思考,从而为
2.导入:就这样的一幅图,还有一段故事呢!接下来就请同 下面的学习奠
) 巍(
) 弦(

栽(
) 魏(
) 炫(

选择自己喜欢 的方式阅读,文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哉、巍、弦”,学生交流书写注 言文关注诵读,
意点。
引导学生诵读
2.自读课文。
的方法,感受文
要求: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通句子;三读,初步感知 言文语言的魅
课文内容。
力。
3.指名读课文,划分节奏: 请两位同学读课文,分别进行评点, 找出较难的句子进行点拨指导。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故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开篇音乐、
1.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出示《伯牙鼓琴》课文插图,激 图片引入新课,
趣导入:同学们,请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说说图和音乐给你 既可活跃学生
用喜欢的方法
生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小组研讨。
自主领悟,教师
生 2:不懂之处在词句旁边画问号,请教小组同学或教师。 要激发、引导和
2.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是阅读 点拨,帮助学生
文言文值得推崇的,那便是做阅读批注,初步理解课文表达的意 学会阅读文言
思。接下来,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然后再了解古文的意思。
生 3:要一边阅读一边质疑,并通过阅读、感悟解决问题,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出示学习任务:
(1)初读,读通读熟。借助学习单自学字词,会写生字“轴、
锦、曝、矣”。
(2)细读,借助注释,疏通文义。
(3)精读,质疑解难,读懂道理。
三、回读感知,体会表达
1.组织学生开始 10 分钟的学习,教师做好指导。
情。
文的学习能力。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全文。
设计意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理清
文章的结构,关注写法特点,这也是教学的关键,正所谓:要知
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课时
:出示图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片,调动学生的
1. (出示戴嵩的《斗牛图》)请同学们看看,你想说些什么? 感官,为下面的
2.小组汇报,针对共性问题,老师要逐一讲解。
3.引导学生细读,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汇报,尊
任务驱动
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
式学习是最有
4.精读,质疑解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效的学习,引导
戴嵩的画是正确的吗?还是牧童的话是正确的?
学生带着问题
要用这“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去思考,有层
迁移运用,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读写结合,培养
1.作业: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人物对话时的表情与动 学生的写作能
作,用自己的语言写下这个故事,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力。总结本课所
2.总结: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 学内容,为以后
虚谨慎。同时,在读书时要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让故事更富有个 的学习做铺垫。
(生畅所欲言)
教学活动做好
2.导入:(出示古文《书戴嵩画牛》)这是大文豪苏轼写的一 铺垫,激发学生
篇小古文,让我走进课文好好地读一读吧!
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任务,学法多样
1.通过上节课学习《伯牙鼓琴》,你学会了哪些学习小古文
的方法?
生 1: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多读,读通顺。
生 2: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等多种方法,自学古文中的字词句,
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课题:21.文言文二则 授课日期:
1.会写 7 个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掌握朗读古文的方法。 3.结合注释及“资料袋”中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两个故事各讲了什么 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故事。 4.感受朋友间的珍贵友谊;明白从客观实际出发,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来源于生 活的道理。 5.积累古代经典诗文,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5.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说清楚自己 次、有梯度地引
的观点。
导学生学习文
6.总结:牧童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牛尾样子的,戴嵩 言文,逐步培养
是画家,艺术要源于生活,而艺术往往也会高于生活,例如:齐 学生的自学能
白石的《虾》,梵高的《星空》就是再现想象的创作。因此,牧 力。
童和戴嵩都可以是正确的。
的主脉络,对文
4.学生汇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章内容进行梳
“知音”的意义。
理,同时引导学
五、回读课文,体会表达。
生品味文言文
1.诵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感 的语言特色,从
受。
而体会文章的
2.阅读课后“资料袋”内容,进一步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感 中心,提高文言
文。
3.教师巡视,相机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学生汇报。
鼓励学生学
四、质疑解难,读懂道理
会在阅读中质
1.学生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问题是不懂的,需 疑,教师要适当
要大家一起讨论的呢?
地点拨、引导,
2.梳理问题: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呢?通过阅读懂得了什么? 学会抓住文章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伯牙鼓琴》去细细聆听吧!
定基础。
3.学生简介俞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检测字词句
六年级的
1.检查预习。
学生已经具备(1)写出正确字音。来自汤.()汤乎若流水
善哉.(
) 巍.(
自主学习生字、 ) 词语的能力,尊
巍乎若太山
重学生的个体
(2)形近字组词。
差异,鼓励学生
哉(
运用划分节奏的方法,降低阅读文 言文的难度,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做铺垫。
4.教师配乐诵读,学生听后说感受。(放音乐古筝曲《高山
流水》)
5.全班齐读。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过渡: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疏通文意
本环节以
呢?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及自学能力。
学定教,学生运
预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