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人美版)书法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掌握京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京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京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京”字为例,来学习京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京”字和米字格中的“京”字)引导学生仔细看,“京”字中的京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1、京字头由点和长横两个笔画组成。
2、京字头的外轮廓呈三角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京”字。
预设:可以看出“京”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以米字格作参照,可以发现,京字头的点在竖中线上,位置较高。
书写时,顺锋入纸,收笔与横画的起笔呼应。
(2)横画左低右高,左右伸展,以点为中心左右对称。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3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京”“玄”“言”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京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京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掌握宝盖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宝盖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宝盖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宇”字为例,来学习宝盖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宇”字和米字格中的“宇”字)引导学生仔细看,“宇”字中的宝盖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宝盖头起笔的点在米字格的竖中线略偏左的位置,运笔先重后轻。
2、第二笔竖点略向右倾,运笔先轻后重。
3、横钩中的横画部分左低右高,末端顿笔后顺势向左下出锋写钩,钩部短小。
(2)观察米字格中的“宇”字。
预设:可以看出“宇”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以米字格作参照,可以发现,宝盖头的点在竖中线上,位置较高。
书写时,顺锋入纸,收笔与横画的起笔呼应。
(2)横画左低右高,左右伸展,以点为中心左右对称。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5-6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宇”“宫”“官”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宝盖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宝盖头的,
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3课雨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雨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雨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雨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雲”字为例,来学习雨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雲”字和米字格中的“雲”字)引导学生仔细看,“雲”字中的京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雨”字做字头时,横缩短,左侧的竖变为竖点,横折钩变为横钩。
2、雨字头的外轮廓呈不规则的五边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雲”字。
预设:可以看出“雲”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雨字头的第一笔横稍短,左低右高。
(2)第二笔左竖点稍长并有弧度,起笔与第一笔短横的上沿在一条线上。
(3)横钩向右伸展,左低右高;四个点短小倾斜,相互呼应。
(4)竖画在米字格的竖中线略偏左的位置。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8-9页,先观察课本中的“雲”“霞”“霄”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雨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雨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4课小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小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小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小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光”字为例,来学习小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光”字和米字格中的“光”字)引导学生仔细看,“光”字中的小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小字头由点和长横两个笔画组成。
2、小字头的外轮廓呈三角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光”字。
预设:可以看出“光”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小字头的第一笔短竖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上粗下细。
(2)左挑点低,右短撇高,两者相互呼应。
(3)注意三个笔画之间的距离。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2-13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光”“赏”“當”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小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小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5课山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山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山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山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崇”字为例,来学习山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崇”字和米字格中的“崇”字)引导学生仔细看,“崇”字中的山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山字头由竖、竖折和竖三个笔画组成。
2、山字头的外轮廓呈五边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崇”字。
预设:可以看出“崇”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山字头的第一笔中竖在米定格竖中线偏左的位置,稍高,左右两竖稍低。
(2)第二笔竖折起笔较尖,转折处顿笔明显。
(3)最后一笔短竖略向右倾,先重后轻,下面出头。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5-16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崇”“岂”“岁”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山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山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6课羊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羊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羊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羊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盖”字为例,来学习羊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盖”字和米字格中的“盖”字)引导学生仔细看,“盖”字中的羊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羊字头由点、撇、横、竖等六个笔画组成。
2、羊字头的外轮廓呈平行四边形,比较规整。
(2)观察米字格中的“盖”字。
预设:可以看出“盖”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羊字头的起笔点较低,撇稍高,点、撇呈上开下合状,左右呼应,注意点和撇之间的距离。
(2)中竖在米字格竖中线偏左的位置。
(3)三个短横间距均匀,左低右高,长短基本一致。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18-19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盖”“善”“美”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羊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羊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7课人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人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人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人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令”字为例,来学习人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令”字和米字格中的“令”字)引导学生仔细看,“令”字中的人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人字头由撇和捺两个笔画组成。
2、人字头的外轮廓呈三角形,整体略向左侧倾斜。
(2)观察米字格中的“令”字。
预设:可以看出“令”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人字头的撇和捺的交叉点在米字格的竖中线的左侧,两个笔画左右舒展。
(2)撇画先重后轻,捺画由轻到重。
(3)人字头要写得较开张,才能盖住下面的部分。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3-24页,先观察课本中的“令”“今”“含”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人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人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8课春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春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春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春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奉”字为例,来学习春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奉”字和米字格中的“奉”字)引导学生仔细看,“奉”字中的春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春字头由三横、撇、捺五个笔画组成。
2、春字头的外轮廓呈梯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奉”字。
预设:可以看出“奉”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春字头的三个横画左低右高,间距均匀,长短有别。
(2)长撇较为陡峭,穿过三个横画的左端,弧度较大。
(3)捺画相对平缓,向右下伸展。
(4)春字头的撇、捺舒展、开阔,注意为下面的部分留出空间。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26-27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奉”“泰”“蠢”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春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春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集字练习:金石为开
【教学目标】
掌握整幅作品书写的格式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四个字的书写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四个字的结构布局。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内容介绍。
金石为开意思是指人的心诚志坚,能让金石为之开裂。
(二)书写提示。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金石为开”四字为例,引导学生仔细看,四个字有哪些特点?
2、字形特点。
(1)“金”字外轮廓为菱形,撇、捺较为伸展,下面部分的笔画较为收紧。
(2)“石”字整体较为平稳,横画较短,撇画伸展。
(3)“为”字略向右侧倾斜,上部笔画较为密集,下部四点呼应。
(4)“开”字轮廓为方形,整体方正、平稳。
门字框左右呼应,中间部分舒朗。
(三)准备纸张。
1、自己准备一张长、宽比例为1:1的白纸。
2、将白纸沿一边对折,再沿另一边对折,折成四个正方形。
3、将四个正方形折出米字格,打开备用。
(四)学习建议。
在集字练习时,要注意落款和印章的位置、大小,使正文、落款和印章三者协调美观。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0-31页,先观察课本中的“金石为开”四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四字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练习:在折好的纸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第9课草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草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草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草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萬”字为例,来学习草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萬”字和米字格中的“萬”字)引导学生仔细看,“萬”字中的草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草字头由横、竖、横、撇四个笔画组成,分为左右两部分。
2、草字头的外轮廓呈不规则的五边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萬”字。
预设:可以看出“萬”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草字头的左右两部分,左低右高,相互呼应。
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距离。
(2)两个小短竖上开下合,均由粗到细。
(3)左横低,右横高。
两横均起笔较尖,收笔较圆。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4-3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萬”“藉”“茅”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草字头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草字头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10课广字旁
【教学目标】
掌握广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广字旁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广字旁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廊”字为例,来学习广字旁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廊”字和米字格中的“廊”字)。
读帖观察:
1、广字旁由点、横、撇三个笔画组成。
2、广字旁外轮廓呈三角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廊”字。
预设:可以看出“廊”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广字旁的侧点运笔由轻到重;横画较短,左低右高;撇画在横画左下方起笔,向左下伸展。
2、广字旁是包围式偏旁,书写时注意给字的右下部分留出合适的空间。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7-3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廊”“庶”“靡”三个例字中广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四、展示评价
1、回忆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广字旁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广字旁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11课尸字旁
【教学目标】
掌握尸字旁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尸字旁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尸字旁各笔画组合的要领。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请跟老师一起练习笔画撇、横、捺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
(一)介绍偏旁。
今天我们要学习尸字旁的写法。
(板书:第11课尸字旁)大家来说一说带有尸字旁的汉字吧。
(预设:屋、居、屡……)
(二)观察偏旁形态。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屋”字为例,来学习尸字旁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屋”字和米字格中的“屋”字)。
读帖观察:
1、尸字旁由横折、横、撇三个笔画组成。
2、尸字旁外轮廓呈三角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屋”字。
预设:可以看出“屋”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三)讲解示范。
1、尸字旁的横折向左侧斜,横画左低右高,横轻折重,转折处棱角明显;横折与横的倾斜角度一致;长撇在横折的左下方起笔,向左下方伸展,有弧度。
2、尸字旁上部要写得扁而窄,注意为字的右下部分留出空间。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0-41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屋”“居”“屡”三个例字中尸字旁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四、展示评价
1、回忆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广字旁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有尸字旁的,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12课秃宝盖
【教学目标】
掌握秃宝盖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秃宝盖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秃宝盖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冠”字为例,来学习秃宝盖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冠”字和米字格中的“冠”字)引导学生仔细看,“冠”字中的秃宝盖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秃宝盖由点、横钩两个笔画组成。
2、秃宝盖的外轮廓近似侧放的梯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冠”字。
预设:可以看出“冠”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秃宝盖左点露锋入纸,上轻下重,稍有弯曲。
(2)横钩的横稍细,钩部向右上微微耸起,向左下出钩,短而有力。
(3)竖点与横钩可断开。
(4)秃宝盖宜写得较宽,注意为下面部分留出空间。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4-45页,先观察课本中的“冠“军”“宜”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
1、提出评价标准
(1)是否掌握了秃宝盖的书写要领?
(2)字形结构特点是否突出?
(3)读帖、临帖是来仔细、准确?
2、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五、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自己在《九成宫醴泉铭》的原碑帖中寻找一下,都有哪些字是秃宝盖的,
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选出自己认为字形最好的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第13课口字头
【教学目标】
掌握口字头的形态特点及其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欣赏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口字头的整体形态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口字头笔画间的搭配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一)我来读帖。
(1)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足”字为例,来学习口字头的写法(打开ppt,展示原碑中的“足”字和米字格中的“足”字)引导学生仔细看,“足”字中的口字头有哪些特点?
读帖观察:
1、口字头由竖、横折、横三个笔画组成。
2、口字头的外轮廓呈倒放的梯形。
(2)观察米字格中的“足”字。
预设:可以看出“足”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虚线的关系(教师以米字格图片为主进行讲解)
(二)我来分析。
(1)口字头位于字的上部,形态略小,左低右高,上开下合。
(2)口字头的左竖起笔顺锋入纸,上细下粗;横折与竖不相连,横轻折重,转折处棱角分明;最后一笔横画左右略出头。
(3)口字头位于米字格中竖线偏左的位置,整体略向左侧倾斜。
三、书写实践
1、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47-48页,先观察课本中的“足”“呈”“品”三个例字中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最后再拿起笔临摹。
2、巡视指导学生临摹,以及后两行的书写。
四、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