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It运维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运维标准
T运维管理
第一法则,运维员不得危害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偷窥篡改服务上的数据,或袖手旁观服务器受到入侵;
第二法则,运维员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违背第一法则;
第三法则,运维员必须服从运维经理的命令,除非违背第一和第二法则。
编辑本段现状
·拥有数量众多的昂贵的Unix主机支撑80%的信息化关键核心业务。
这些主机的帐号管理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存在僵死帐号,共用帐号等问题。
·信息化业务的神经节点多由价格不菲的交换机、路由器支撑。
这些关键神经的管理十分依赖人来维护。
·设备操作无法有效记录,留下审查凭证,完全由人控制的帐号无形增加安全隐患。
·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认证强度不高,通常都只有静态口令认证方式,并且静态口令经常是弱口令,导致核心服务器存在越权访问的风险。
·信息化应用的复杂度决定了多角色(系统/数据库/安全/审计管理员/代维厂商等)交叉管理。
合作伙伴的授权无法有效监督,发生故障后无法快速、全面、有效举证,为业务增长带来瓶颈。
·运维人员使用无所不能的Telnet/SSH远程管理工具,为内部不法员工,不满员工,和离职员工故意破坏提供了机会,因没有可靠的追查和定位机制,造成损失且无法追究责任·“好马也会失前蹄。
”有合法权限的用户因为操作疏忽,操作失误,造成损失,无法鉴定。
ITSM
IT服务管理(ITSM)是一套帮助企业对IT系统的规划、研发、实施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是一套方法论。
ITSM起源于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架构标准库),ITIL是CCTA (英国国家电脑局)于1980年开发的一套IT服务管理标准库。
它把英国在IT管理方面的方法归纳起来,变成规范,为企业的IT部门提供一套从计划、研发、实施到运维的标准方法。
ITSM的基本原理可简单地用“二次转换”来概括,第一次是“梳理”,第二次是“打包”,如下图所示。
基本原理
编辑本段价值
作为IT管理的“ERP解决方案”,IT服务管理给实施它的企业、企业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多方面的价值。
这些价值可归纳为商业价值、财务价值、员工利益、创新价值和内部价值:
商业
IT在商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实施IT服务管理,可以获取多方面的商业价值,比如:
确保IT流程支撑业务流程,整体上提高了业务运营的质量;
通过事故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和服务台等提供了更可靠的业务支持;
客户对IT有更合理的期望,并更加清楚为达到这些期望他们所需要的付出;
提高了客户和业务人员的生产率;
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业务持续性服务;
客户和IT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更加融洽的工作关系;
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财务
IT服务管理不但提供商业价值,而且使企业在财务上直接受益,比如:
降低了实施变更的成本;
当软件或硬件不再使用时,可以及时取消对其的维护合同;
“量体裁衣”的能力,即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适当的能力,如磁盘容量;
恰当的服务持续性费用。
员工受益
IT服务管理也使服务人员多方面受益,比如:
IT人员更加清楚了解对他们的期望,并有合适的流程和相应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实现这些期望;
提高IT人员的生产率;
提高了IT人员的士气和工作满意度;
使IT部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创新价值
IT服务管理提供的创新价值包括:
IT服务提供方更为清楚地理解客户的需求,确保IT服务有效支撑业务流程;
更多地了解当前提供的IT服务的有关信息;
改进IT支持,使业务部门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IT;
提高了服务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提高了预知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加迅速地采用新的服务需求和进行相应的市场开发。
中立
——ITSM为IT管理提供了实施框架,这样可以让用户不会受制于任何单独的服务提供商。
ITSM 不针对任何特殊的平台或技术,也不会因下一代操作系统的发布而改变。
实用
——ITSM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在兼顾理论和学术的同时,非常注重实用和灵活。
正是有这些显著的特点,ITSM得到了广泛应用。
准化组织(ISO),申请成为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组织已接受这个申请,并为此设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
该标准有望在2006年前后生效,预计到2008年,全球大部分组织将会寻求这个标准认证。
可以说,ITIL已是事实上的国际IT服务管理标准。
IT管理已经走出封闭的机房,超越企业与机构的小圈子,直接面对客户与合作伙伴,全面参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
可以预见随着IT和核心业务结合的更加紧密,IT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以及以客户为中心意识的树立,IT管理在不远的将来会逐步过渡到IT商用价值管理阶段。
编辑本段相关文章
IT服务管理三篇章
作者:[1]BSI谭国明
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不论你的反应速度如何,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企业的一切方面,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成为破解复杂的商业环境一把利器。
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IT服务管理的广度(范围)、深度(颗粒度)、高度(视角)都不同。
现阶段中国企业IT设施管理已经比较成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为基础全面提升IT管理以有效并高效的达成业务目标。
我们常常会面临下列问题:
为什么大量的IT投入后无法产生期望的价值?为什么IT人员总是在忙碌,客户却不满意?为什么引进的最佳实践没法在企业落地?作为IT服务管理体系标准的开发者,BSI始终致力于探索、认识和利用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去帮助客户面对挑战。
针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现状,BSI将IT服务管理分为三个篇章,包括:IT服务管理流程篇、IT服务管理服务篇和IT服务管理体系篇,以帮助不同组织环境、管理现状和成熟度的组织找到提高IT服务管理的重点和突破点。
本文重点介绍体系管理部分——IT服务管理之体系管理篇
如果静态地看待人员、流程、服务、工具之间的关系,会造成人员、流程、服务、工具的相互制约,极大了阻碍了IT服务管理的有效落地和效率发挥。
只有把IT服务管理当作一个整体系统的时候,重视人员、流程、服务、工具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动态协调,才能促进IT服务管理体系的和谐运行。
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和持续改进方针、服务、流程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框架。
IT服务管理体系采用整合的流程方法计划、建立、实施、运行、监控、回顾、保持和改进服务管理体系(SMS)。
并有机的将组织、流程、服务、工具、文件五大架构结合起来。
图示:IT服务管理体系
IT服务管理体系(SMS)通过领导的推动,全员的参与,协调整合资源与实施为组织提供实时的控制、持续改进的机会、使IT服务更有效和更高效。
作为IT服务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ISO 20000-1:2011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标准给我们展示了IT 管理的方向和趋势,但也为我们结合组织环境、管理现状和成熟度实施确定了最基本的要求,即实施过程中进可以攻(可以上升到治理高度),退可以守(也可以落地在流程细节)。
IT服务管理之体系管理篇重点探讨IT服务管理体系的精髓和价值,深入理解标准的要求和体系构建过程,并如何通过审核的方式推动体系的有效运行。
组织可以以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为抓手,结合组织环境、管理现状和成熟度找到IT服务管理的重点和突破点,提高IT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乘风破浪!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