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管控背景下的内部审计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化管控背景下的内部审计选择
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开展、如何为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服务,是我们每一个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集团化管控背景下的内部审计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特性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通过对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检查评价和咨询,改善组织管理,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
而企业集团与单个企业相比具有产权结构复杂、规模大、层次多、产品与业务多元化等特点,使得集团最高管理层对所属公司的管理控制难度加大。
更重要的是如何用集团的整体战略、利益去统领、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子战略、利益,最终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决定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与单个企业内部审计相比有其特殊性:
(一)审计目标的战略性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除通过对企业集团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开展基础的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外,还需利用自身的特点开展主动性的咨询服务,通过评价整个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管理状况,为最高管理者当局提供更有利的决策信息。
(二)审计职能的扩大化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应将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职能并举,尤其是通过咨询服务职能使内部审计部门成为集团总部与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一方面使集团内好的管理办法在集团内迅速推广,另一方面发挥咨询功能,使内部审计能成为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之间利益冲突的润滑剂。
(三)审计内容的集团性
由于集团总部与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之间特殊的产权关系、业务关系、权责分配关系,导致集团内部审计在确立审计项目时要从“集团层面”评估审计项目的轻重缓急。
同时,审计内容也有所扩展,如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总部与成员单位之间及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易、权责分配、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进行审计。
(四)评价标准的全局性
在集团内部审计实务中,无论是单个审计人员还是单个审计项目,在作出审计评价、发表审计意见时树立“全局性”意识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具体审计项目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无论项目组、审计派出机构还是总部审计部,审计人员要保持信息通畅,确保审计意见代表整个审计部门的意见;二是审计意见必须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有些审计意见对单个被审计单位可能有利可行,但从集团层面看却并不有利可行。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选择
(一)明确集团发展战略管理
集团战略管理是以企业集团的全局为对象,通过确定企业集团总部和各子公司的职能定位,统一规划各成员企业的使命,优化协调各子公司的发展。
战略管理通过强调母子公司之间战略协同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整体利益发展的驱动效应逐步培育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集团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熟悉集团整体战略及各成员单位的子战略,更要熟悉其间的关系和管理机制。
(二)建立适应集团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标准
1、组织结构上,建立集团总部审计部门和根据实际情况向成员单位派驻审计机
构并存的组织结构。
外派审计机构接受总部审计部门的垂直领导,通过《内部审计章程》明确总部和派出机构之间的职能范围,一般情况下总部负责实施牵涉集团层面的审计项目和跨成员单位的审计项目,派出机构负责派驻成员单位的审计项目。
总部有调配派驻审计机构资源及对派驻审计机构的审计项目审核的权力。
2、集团内部审计在审计项目立项、组织、质量控制、信息沟通、资源调配等方
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服从集团发展战略,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集团特点的内部审计制度,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审计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
3、完善审计底稿、统一审计标准,增强内部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审计
工作底稿和标识是指导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防患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的必备工具,全体审计人员应在审计项目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适合审计项目特点的审计底稿模板。
(三)围绕集团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内部审计新天地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一直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审计业务也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等监督评价领域。
如何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在集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全体内部审计人员应从以下方面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
1、以创造价值为目的,以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为导向。
企业的诞生就是与风险
为伍,有风险才有收益。
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在熟悉集团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面临的市场、经营、财务、法律等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并按风险的重要性确立审计项目。
真正通过内部审计的功能实现企业经营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2、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并重。
除风险管理外,内部审计部门应以第
三方的身份经常列席集团及成员单位的重大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并以监督、咨询服务者的姿态参与到有关项目和业务中去,将更多的风险化解在萌芽之前和萌芽之中,而不是亡羊补牢。
3、变被动接受项目为主动寻找项目。
内部审计部门的优势在于能够接触到集团
管理的各个层面,掌握集团经营管理方面的核心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利用这一优势在集团业务流程梳理、制度建设、管理决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咨询建议。
4、变评价、发现问题为主为服务、解决问题为主。
评价、发现问题只是内部审
计工作的起点而不是终点,针对每次内部审计报告的建议内部审计人员应同被审计单位相关责任方充分沟通,并对沟通的结果进行跟踪落实,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真正让内部审计部门成为协助每一位员工完善自身工作的助推器。
高质量的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
作为集团内部审计人员平时加强审计、会计、法律、工程、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对审计项目经验的总结非常重要。
在这个瞬息万变、创新不断的社会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创新务实的精神才能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皮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