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讨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现随机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42例,
分成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5%,对
照组的总有效率46.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发病率较低,并且发病比较隐匿,在疾病初期并
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对脏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时,才被发现。
本
次调查选取了在我院治疗的142例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其临床
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
者142例,分成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实验组71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
42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1-54岁,平均年龄(42.50±2.31)岁;对照组71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29-51岁,平均年龄
(40.12±1.49)岁;所选择的142例患者中出现乏力症状的有10例,皮下瘀斑的
有12例,浅表性淋巴结肿大的有42例,脾脏肿大的有32例,关节疼痛的有12例,腹胀食欲不振的有24例,出现其他症状的有1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
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详情如下:①贫血护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病时会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对骨髓的造血功能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容易产生贫血,患者会出现身体无力,倦怠,轻微运动即可以
引发胸闷、气短、大汗淋漓【1】。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贫血程度进行检测,确
定其贫血程度,将检测结果告知医师,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嘱患者要多休息,
避免病情加重;②护理感染:由于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特别容易产生感染,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
免出现院内感染,一个病房内患者不宜过多,最好保证一个患者一个房间,防止
交叉感染【2】,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注意房间内的卫生,消毒要彻底,尽量减少
病房内的流动人员。
注意皮肤的护理,可用温水进行擦浴,手法轻柔,避免皮肤
出现破溃,对于经常卧床休息的患者要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以经常协助患者
进行翻身,对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揉,用力不要过大【3】。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以
及家属进行预防感染方法的宣教,避免产生其他的并发症,不利于治疗。
③饮食护理:由于患者活动量较少,脾胃功能下降,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以易消化,高
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针对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选择低蛋白,低钠,
高热量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了骨髓瘤,可建议患者食用海带,海苔等食品;对
于出现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压要嘱咐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可以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
④心理护理:患者在患病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了不便,并且需要家属陪护,患者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或者抑郁,一部分患者甚至不配合治疗,
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多倾听患者的倾诉,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
解答,同时还要向患者展示专业的护理技能和优质的治疗方案,给患者树立信心
并配合治疗。
1.3疗效判定
痊愈:所有的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
改善且有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患者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13. 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痊愈有8例(11.2%),有效有52例(73.2%),无效有11例(15.4%),总有效率为(84.5%);对照组患者痊愈有2例(2.8%),有效有31
例(43.6%),无效有38例(53.5%),总有效率为(46.4%)。
实验组的治疗有
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了影响了患者的造血功能,使患者
出现贫血、感染以及其他的器官的病变。
由于慢性粒细胞在临床上发病比较隐匿,很多人在发病初期不能发现明显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
的异常,从而引发了各种症状,其中以贫血、感染和脾肿大为主要症状,所以临
床上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其
他疾病,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成功率【4】。
贫血的主要表现为面色
苍白,身体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后出现胸闷等,此时告知患者产生此症状
的原因,并注意合理休息和运动,以减轻临床症状。
由于患者抵抗力下降,临床
会非常容易产生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将会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进行护理时不
仅要对个人卫生给予合理建议,对于患者住院环境也要做到规范的处理,减少感
染的发生【5】。
针对于出现脾脏肿大的患者而言,合理的饮食会减轻对脾脏的
伤害。
本次调查中也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6.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迪.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Sweet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19):2431.
[2]钟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
现代护理杂志,2013,19(8):928-931.
[3]王晶雪,陈丽云,肖瑶等.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玻璃体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931-3932.
[4]牛国敏.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7(17):151-153.
[5]秦先念,刘红,孔佩艳.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随骨髓纤维化一例的报道[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1):1273-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