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 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9.超细碳酸锶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利用锶渣(主要成分SrSO4,含少量CaCO3、Fe2O3、Al2O3、MgCO3等杂质)制备超细碳酸锶的工艺如下:
已知:①“高温煅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rSO4+4C SrS+4CO↑
②Sr(OH)2、Ca(OH)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g/100mLH2O)
11.四羰基镍[Ni(CO)4]主要用于制高纯镍粉,也用于制造塑料中间体。回答下列问题:
(1)Ni在周期表中 位置_______。Ni基态原子排布式中3d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
(2)Ni(CO)4中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3)Ni(CO)4为正四面体的配合物。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1 molNi(CO)4中含有_______molσ键。
A. X与Y、Z、R形成的化合物均只含有共价键
B.简单离子半径:Y<W<R
C. Y和R的简单氢化物沸点:Y>R
D. Z和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5.我国科学家以CO2和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盐和辛睛的高选择性合成,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以KOH溶液为电解液,隔膜a只允许OH-自由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③根据图1中所给的数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石墨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12.化合物H(硝苯地平)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一种合成如下:
已知: + +ROH
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
(2)E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所得NaClO2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充分反应:ClO +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VmL。(已知:I2+2S2O =2I+S4O )。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C.该反应为加成反应D.a中所有原子共面
3.实验室采用下表中试剂和装置制备和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合理的是
选项
a
b
气体
装置
A
稀硝酸
Cu
NO
B
稀硫酸
大理石
CO2
C
浓氨水
生石灰
NH3
D
浓硫酸
Na2SO3
SO2
A.AB.BC.CD.D
4.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Y的质子数与其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和Z同主族,Z、W、R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间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逆增大的倍数。
②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CO、NO和N2物质的量之比为2:2:1,压强为p0kPa。达平衡时压强为0.9p0kPa,则 _______。
(4)我国科技人员计算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B.当pH=3时,c(H2PO )>c(HPO )>c(H3PO3)
C N点:3c(H2PO )=c(Na+)+c(H+)-c(OH-)
D. 25℃时,HPO +H2O H2PO +OH-的平衡常数为10-12.57
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可用ClO2为原料制取,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H中有_______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6)M与D互为同分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遇FeCl3显紫色。
b.结构中存在-NO2。
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2。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
理综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2)装置D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D溶液采用结晶法提取NaClO2晶体,控制温度为_______℃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50℃左右热水洗涤,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成品。
(4)装置B中若Na2SO3过量,则ClO2中混有_______气体,导致装置D中可能产生杂质离子为_______
B.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C.硅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用脯氨酸( )催化合成酮醛反应如下:
(a)+ (b) (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脯氨酸的分子式为C5H9NO2B.c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发射“神舟十三”号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C2H8N2)。
已知:①C2H8N2(l)+4O2(g)=2CO2(g)+N2(g)+4H2O(l) ΔH1=-2765.0kJ/mol
②2O2(g) +N2(g)=N2O4(l) ΔH2=-19.5kJ/mol
③H2O(g)= H2O(l) ΔH3=-44.0kJ/mol
A.m为直流电源正极
B.In/In2O3-x电极上发生 反应为CO2+2e-+H2O=HCOO-+OH-
C.若Ni2P电极上生成1molCH3(CH2)6CN,理论上电路中转移2mole-
D.工作一段时间后,左右两室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NaA1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①3N2H4(1)=4NH3(g)+N2(g) ΔH1Kp1
②4NH3(g)=2N2(g)+6H2(g) ΔH2Kp2
绘制pKp1-T和pKp2-T的线性关系图如图所示:(已知:pKp=-1gKp)
①由图可知,ΔH1_______0(填“>”或“<”)
②反应3N2H4(1)=3N2(g)+6H2(g) K=_______(用Kp1、Kp2表示);该反应的ΔH_______0(填“>”或“<”),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I2)]0.5(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
A.N2O分解反应中,k值与碘蒸气浓度大小有关
B.v(第二步的逆反应)<v(第三步反应)
C.IO为反应的催化剂
D.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
(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746.8kJ-mol-1。实验测得:v正=k正·p2(NO)·p2(CO),v逆=k逆·p(N2)·p2(CO2)。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p为气体分压(分压=物质的量分数x总压)。
(2)2ClO2+2OH-+H2O2=2ClO +2H2O+O2↑
(3)38~60(或38~60之间的任意数值)
(4)①.SO2②.SO
(5)
【9题答案】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SrS+2HCl = SrCl2+H2S↑
(3)水浴加热##水浴
(4)趁热过滤(5)①.Sr2++HCO +NH3∙H2O=SrCO3↓+NH +H2O(或Sr2++HCO +NH3=SrCO3↓+NH )②.温度高于60℃时,NH4HCO3分解③.当pH≥10时,有利于HCO 向电离方向移动,溶液中CO 浓度增大,有利于SrCO3沉淀 生成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A.AB.BC.CD.D
7.已知亚磷酸(H3PO3)为二元弱酸。25℃时,向20 mL0.1 mol/L H3PO3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的有关粒子浓度之比的对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W两点所在的直线表示lg 与pH的关系
(4)已知碳的一种单质结构如图1所示,层间距离为335 pm,层内的碳原子的核间距为142 pm。
①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
②从图1中取出该物质的晶胞如图2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2中原子1的坐标为(0,0,0),原子2的坐标为(1,1,1),则原子3和原子4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
温度/℃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40
60
80
90
100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0.07
氢氧化锶
0.91
1.77
3.95
8.42
20.20
44.50
91.20
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2)“酸浸”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除铁铝”过程中温度控制在75℃左右,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
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结合质子能力:AlO >CO
B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C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制得气体为乙烯
D
向1mL0.1moL·L-1KCl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再加入1mL 0.1moL·L-1KI溶液
(7)设计由HO(CH2)7OH和乙醇为起始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无机试剂、反应条件试剂任选)。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1)①.稀硫酸含水多,而ClO2极易溶于水,不利于ClO2逸出②.防倒吸(或“安全瓶”)
则C2H8N2(1)+2N2O4(1)=3N2(g)+2CO2(g)+4H2O(g)的ΔH为_______。
(2)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I2(g)→2I(g)(快反应)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应)
第三步:IO(g)+N2O(g)→N2(g)+O2(g)+I2(g)(快反应)
【10题答案】
【答案】(1)−2550.0kJ·mol-1(2)BD
(3)①.小于②. 或
(4)①.<②.Kp1·Kp2③.<④.设T2>T1,由图可知:pKp1(T2)-pKp1(T1)>∣pKp2(T2)-pKp2(T1)∣则:pKp1(T2)-pKp1(T1)> pKp2(T1)-pKp2(T2),pKp1(T2)+pKp2(T2)>pKp1(T1)+pKp2(T1),lg[Kp1(T1)·Kp2(T1)]>lg[Kp1(T2)·Kp2(T2)]即K(T1)>K(T2),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已知:①饱和NaClO2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38
38~60
>60
晶体成分
NaClO2·3H2O
NaClO2
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②ClO2极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沸点11℃。
(1)装置B中使用浓硫酸而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4)“操作I”为_______
(5)①写出“沉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反应温度对锶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温度高于60℃时,“锶转化率”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
③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沉锶”过程中控制pH≥10的原因_______。
10.研究含氮元素物质的反应对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