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之五兆芳芳创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但是传统的教育者,仍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但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因此,如何评价一堂课成了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
从教学时间上看,课堂教学占据学生的时间最长.据统计,一个学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万节课;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91﹪的时间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可见,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占据了他们学生时代的大部分宝贵时间.
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尽管历史已经把我们载入了21世纪,尽管现代教育技巧的成长有了远程教育,电脑的普及有了家庭网上学习……但是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仍然是世界列国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仅在我国,每天就有数有以千万计课时的课堂教学在进行.
从教学功效上看,不合课堂教学水平带来不合教学效果.同是一本书,一篇文章,同是课堂教学,可不合老师去上课,却带来了不合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具有多功效性,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爱学,知识掌握得好,并且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成长.安康的人格也会得到培养.反之,低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但能力教学目标、思想情感教学目标不克不及实现,就是知识教学目标也难以落实.
从教学效率上看,不合的课堂效率会带来不合的学习承担.水平高的老师,他们上起课来就轻松,学生学得就开心;反之,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也苦.加重学生学习承担仍是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一番功夫.
所以怎样评价课堂教学,是当前根本教育变革与成长的关头问题.
新课程变革走到今天,老师们仍有这样的困惑:“究竟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不难看到这样的地下课或评比认课,教学如行云流水,环节天衣无缝,细节处理独具匠心,学生讲话积极踊跃,也会有专家为这课其实欠安,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思考,课堂活泼只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假象.省优质课打分,坐在下面的老师的评价五花八门,所以令许多老师不知该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了,究竟目前提出的课堂教学评价尺度如何?
(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关头主要是如何解决好“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的问题.
▲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是根本目标(语文课程的“智能——根本”系统)●进程与办法是焦点目标(语文课程的“智慧——成长”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不雅是灵魂,也是最终目标(语文学习的“动力——包管”系统)
▲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根本●阅读它是收集处理信息、成长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它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换的重要方法●口语寒暄它是现代国民必备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它是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方法
(四)语文课堂教学不雅察评价表
我们来看一下根本教育课程变革归处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不雅察评价表.
说明:评分100分为满分,A档评分为14-15分,B档评分为12-13分,C档评分为9-11分.不必完全按档评分,可在评档根本上酌情评分.
1、我们接触过良多评价表,大家来不雅察一下这张课堂教学
不雅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
出示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表:
(1)最大的区别是“以学评教”,区别于传统课堂评价“以教评教”.实际上是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偏重评学.
(2)注重课堂不雅察,评价在真实课堂状况;包含名称的变更.课堂教学不雅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
(3)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存眷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2、实际上这张课堂教学不雅察评价表体现了两个重要指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A、学生的学:
(1)注意状态:倾听全神灌输,答复针对所问.
(2)介入状态:绝大多数(或所有)的学生都介入到课堂勾当中去.
(3)来往状态:师生、生生协作交换民主调和.
(4)思维状态:思维有条理,能表达自己的见地.
(5)情绪状态:
(6)生成状态: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B、教师的教
(1)教育理念和人文素养——开放、安康、|平等、探索、创新等
(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准确、专业等
(3)教学思路和学科功底————清晰、全面等
(4)组织协调和教学机灵——灵活、自如
总体来说:从课堂角度来看评价更客不雅,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评价不但仅给老师看,我们的语文教师更要给学生看,目的是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教师角度来指导,更加开放,考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