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23张)优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0-1077)
——清·林则徐
书法名家们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崇尚意境和意趣,自成风流,各成一派。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保国家。
——清·秋瑾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 2、辽夏金的文字各有民族特色,说明了什么问题?
神韵,重视个人心情与文化修养。
秾芳诗帖
SongHuizong
北宋皇帝
宋徽宗
中谢花苕 赐气溪山 书御 熏 诗松法书 人 卷醪名家们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崇 SCHMuaauni igXTSiinFaghjnianugi 赋诗宋宋 尚帖四四 意家家境帖表和意苏蔡黄米坚趣轼襄庭芾,自成风流,各成一派。
突出人物与主要成就
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 人们的自然欲求。
02 艺术革新
思考
宋元以来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兴盛与哪些因素有关? 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士大夫阶层地位的提 升,理学的发展和佛道多种思想的碰撞,各民族各地区 文化的交融等等,都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朱文公文集》
“但求一方净土”
“治国平天下”
世界的本原是空 终极目标是成佛
世界的本原是道 终极目标是成仙
世界的本原是 理 终极目标是成 圣
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书法:名家辈出,“宋四家”和宋徽宗“瘦金体”,有意无法
——宋·文天祥 宋元以来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兴盛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民族政权长期并存。
2、辽夏金的文字各有民族特色,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宋推词动 :2了豪、欧放洲派辽的:反苏夏封轼建、金斗辛争弃的;疾;文字各有民族特色,说明了什么问题?
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HuangTingjian
民族文化多元性。
3、辽夏金的文字形状和排版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想 程朱理学: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文学艺 术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 话本:早期的白话小说 书法:名家辈出,“宋四家”和宋徽宗“瘦金体”,有意无法
绘画:山水画(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
科技
少数民 族文字
03 科技华光
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
——《宋元学案》卷

儒学的复兴之背景
材料三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痛感儒 学的衰微,力排佛老,主张重振儒家道统,恢复其原有的至高 无上的地位。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 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 从三国到五代,儒学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道
①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理学的内容并能客观评价影响。
苟利国家生死以, 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①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岂因祸福避趋之。 ——《遗书》卷十八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宋元以来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兴盛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②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③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王祯《农书》
郭守敬设计简仪
郭守敬《授时 综合性著作《梦溪
历》
笔谈》
04 民族之音
西夏文佛经
契丹小字拓片
工具书《女真译语》 元朝八思巴字
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材料二 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开放和多样化,也需要多个子文化或子文明之间的彼此碰撞、竞争。
“汉魏而下……佛老之徒, 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横于中国,其与儒齐驱并驾,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01 儒学复兴
北宋:程颐程颢(创立)
南宋:朱熹(集大成)
学习目标一:回忆所学,阅读教材66页,简要 概括儒学发展历程和出现的危机。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成为显学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思考 儒学的发展遭遇了怎样的危机?
海里去!
首月明中.
草原文明
农耕文明
元代多元文化的并存融汇,的确是隋唐文化多样化的繁荣鼎
盛以后的又ー段值得称道的现象。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开
放和多样化,也需要多个子文化或子文明之间的彼此碰撞、
竞争。
——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乱世居多,实力的重要性大于道德)
➢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身处治世,思考人的终极意义)

宋 邵雍
周敦颐
张载
(1011-1077)(1017-1073) (1020-1077)




程颢
程颐


集大 成者
朱熹
儒学的复兴之内容
学习目标二:阅读材料,简要从四个方面概括 理学的内容并能客观评价影响。 理学,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





儒学的复兴之内容 如何知道理呢?
理学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
处。
——程颐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
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
理。
——朱熹
理学的认识论: 存天理,灭人欲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 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 臣、父子、兄弟、夫妇、不 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 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 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习和 修养的目的就是存天理,灭 人欲。
峙而为三,吁!可怪也,去 理学,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君臣之礼,绝父子之戚,儒 书法名家们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崇尚意境和意趣,自成风流,各成一派。
(1033-1107) 宋元以来宋词等文学艺术的兴盛与哪些因素有关?
HuangTingjian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 天…得人之积怜死 而于 为之极法 天, ,者犹 地:有 得怜 之;之而强者 为死; 地化。于了理中,华其谁民怜族之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
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清·戴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SongHuizong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开放和多样化,也需要多个子文化或子文明之间的彼此碰撞、竞争。
曲之体无他,不散过八曲字语尽言之晓,畅曰,:更“易少引于圣传籍播,,多从发诗天到然而已。” 曲,整体呈现通俗化的——趋黄势周。星《制曲枝语》
MaYuan
千里江山图
WangXimeng
宋元绘画以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北 他们用宋 绘画王表希孟
达情感,寄兴抒怀,注重突出山自径然春景行物中图蕴藏的 优美意境。从题材到笔意,都讲南求文人宋的情马趣远与
宋元时期科技发明传播示意图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 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 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 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 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思考 三大发明的传播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 书法:名家辈出,“宋四家”和宋徽宗“瘦金体”,有意无法
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元代多元文化的并存融汇,的确是隋唐文化多样化的繁荣鼎盛以后的又ー段值得称道的现象。
三惑于异端。 ——《遗书》卷十八 (乱世居多,实力的重要性大于道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4、辽夏金的文字都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1017-1073)
理论体系。
理者,……“本理也”是自然界—和—社程会颢的根本原则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虽未有 物而已有物之理。 万物中—包—含朱“熹理”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岂不是天理? “理—”—是朱伦熹理道德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学的人生观: 三纲五常
都是方块字,都是按照竖排排列。 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4、辽夏金的文字都是仿照汉字创制而成,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宋代文化影响力较大。
vs
你们只春恃花着秋月大何江时,了,我往事朝知马多蹄少.小楼昨夜又春东花风秋,故月国不何堪时回了首月,往明事中.知多少.
所至;天上,天上去!海里,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
(1130-1200)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西夏文
书法名家们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崇尚意境和意趣,自成风流,各成一派。
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辽夏金民族文字出现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1130-1200)
唐代韩愈痛感儒学的衰微,力排佛老,主张重振儒家道统,恢复其原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