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代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号F O
名称
自由加工状态
退火状态
铝合金热处理状态代号及意义
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
说明与应用
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

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
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

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H 代号后面必
须跟有两位或三位阿拉伯数字
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时效
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
适用于执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状态的
产品
H加工硬化状态
W固溶处理状态
T热处理状态
说明与应用
T0
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T1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
的产品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T2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T3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T31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 3%,对于手锻件或环锻件和轧制环:1%至5%),产品在拉伸后,不再作进一步的校直
T3510 T3511 T352 T354 T36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至 3%,对于拉管:0.5%至 3%),并自然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以便符合标准的公差这一点外,其余方面均于 3510 相同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自然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自然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冷作约 6%,并自然时效
T37 T39固溶化热处理,冷作约 7%,并自然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并进行一定量的冷作,以得到所规定的力学性能,冷作可在自然时效以前或以后进行。

T4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固溶化热处理,并进行自然时效,用于试验材料,从退火或回火进行固溶化热处理直到显
示热处理特性,或用于产品,由用户从任何状态进行热处理的变形产品。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T42
T451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 3%,对于手工锻件或轧制环:1%至 5%)以消除应力,并自然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T4510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并自然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T4511 T452 T454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其余方面均于 4510 相同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自然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自然时效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人工时效的状态
T5 T51 T56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
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从一个高温成形过程冷却下来,并在时效不足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时效以提高成形性
从一个高温成形过程冷却下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得到比 T5
高的力学性能水平(6 系合金)
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的状态

T6 T61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
的产品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在时效不足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时效以提高成形性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T6151至 3%,)以消除应力,然后在时效不足的条件下人工时效,以提高其成形性,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T62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人工时效,用于试验材料,从退火或回火进行固溶化热处理直到显示
热处理特性,或用于产品,由用户从任何状态进行热处理的变形产品。

T64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在时效不足的条件下(在 T6 和 T61 之间)进行人工时效,以提高成形
T651
(恒定状态 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
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 3%,对于手工锻件或轧制环:1%至 5%)以
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 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并人工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 校直
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其余方面均于 6510 相同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人工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进行人工时效——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得到比 T6 平(6 系合金)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
更高的力学性能水
T6510 T6511 T652 T654 T66
T7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征,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 高峰点的产品
T73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时效以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指标的产品。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人工过度时效,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应力腐蚀的性能,用于试验材料,
T732 从退火或回火进行固溶化热处理直到显示热处理特性,或用于产品,由用户从任何状态进 行热处理的变形产品。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
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T7351
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 3%,对于手工锻件或轧制环:1%至 5%)以 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应力腐蚀的性能,产品在拉伸后 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
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T73510 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便得到最好的抵 抗应力腐蚀的性能,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T73511 T7352
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以便符合标准的公差这一点外其余方面均于 73510 相同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进行人工过 度时效,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应力腐蚀的性能。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 便得到最好的抵抗应力腐蚀的性能
T7354
T74固溶化热处理,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在 T73 与 T76 之间)
T74513%,对于手工锻件或轧制环:1%至 5%)以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在 T73 与 T76,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应力腐蚀的之间)性能,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在 T73 与 T76 之间),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应力腐蚀的性能,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以便符合标准的公差这一点外其余方面均于 74510 相同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进行人工过
度时效(在 T73 与 T76 之间)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在
T73 与 T76 之间)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得到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得到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用于 7475 薄板和带)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得到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 用于试验材料,从
T74510
T74511
T7452
T7454
T76
T761
T762退火或回火进行固溶化热处理直到显示热处理特性,或用于产品,由用户从任何状态进行热处理的变形产品。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T7651
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 3%,对于手工锻件或轧制环:1%至 5%)以
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产品在拉伸后
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T76510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T76511 T7652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以便符合标准的公差这一点外其余方面均于 76510 相同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进行人工过
度时效 , 以便得到最好的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 以
便得到最好的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
固溶化热处理,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很有限的过度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T7654 T79
T79510
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过度时效(很有限的过度时效),
T79511 T8
T81
T82
T832
T841
T84151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以便符合标准的公差这一点外其余方面均于 79510 相同
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约 1%,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由用户进行固溶化热处理,进行最小恒定变形量是 2%的控制拉伸,然后进行人工时效(8090
合金)
固溶化热处理,冷作加工至一定的控制量,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用于 6063 拉制的管)
固溶化热处理,冷作加工,然后进行人工不足时效(合金 2091 和 8090 薄板和带)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进行恒定变形量为 1.5 至 3%的控制拉伸,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
不足时效(2091 和 8090 合金的板)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薄板:0.5%至 3%,对于板:1.5%
T851至 3%,对于轧制的或冷精加工的棒或杆:1%至 3%,对于手工锻件或轧制环:1%至 5%)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固溶化热处理,并通过一定控制量的拉伸(恒定状态对于挤出的棒,杆,型材和管:1% T8510至 3%,对于拉管:0.5%至 3%),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时效,产品在拉伸后不再做进一步的校直
T8511 T852 T854 T86
T87
T89
T9除了允许在拉伸后做小量的校直,以便符合标准的公差这一点外其余方面均于 8510 相同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压缩产生一个 1%至 5%的恒定状态的变形,以消除应力,并进行人工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通过在精锻模内再冲压至冷态,以消除应力,然后进行人工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进行约 6%的冷作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进行约 7%的冷作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
固溶化热处理,进行一个适量的冷作加工,以便得到所规定的力学性能,然后进行人工时效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0
F
O
O1 O2 O3
H12 H14 H16 H18 H19 Hxx4 Hxx5 H111 H112

态及定义
制造状态(未规定有力学性能极限)
退火的产品在经过热成形方法之后,得到所要求的退火性能可用 O 回火表示
其热处理采用大致上相同于固溶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并缓慢冷却至室温
热——加工的以提高成形性,例如为超塑性成形(SPF)
均质处理
形变硬化的——1/4 硬的
形变硬化的——1/2 硬的
形变硬化的——3/4 硬的
形变硬化的——4/4 硬的(充分硬的)
形变硬化的——超硬的
用于浮雕的或模后的薄板或带,有相对应的 Hxx 回火制成
形变硬化的——用于焊接管
退火并在以后的操作,例如拉伸或整平的过程中进行轻度的加工硬化,(比 H11 轻)从一个高温加工过程,或是从一个有限的冷却中受到轻度的加工硬化(未规定有力学性能极限
H116用于镁含量在 4%或以上的铝镁合金,对于这种合金规定了力学性能极限,以及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
H22 H24 H26 H28 H32 H34 H36 H38 H42 H44 H46 H48形变硬化并部分退火——1/4 硬的
形变硬化并部分退火——1/2 硬的
形变硬化并部分退火——3/4 硬的
形变硬化并部分退火——4/4 硬的(充分硬化)
形变硬化并稳定化的——1/4 硬的
形变硬化并稳定化的——1/2 硬的
形变硬化并稳定化的——3/4 硬的
形变硬化并稳定化的——4/4 硬的(充分硬化)
形变硬化并刷涂料或漆的——1/4 硬的
形变硬化并刷涂料或漆的——1/2 硬的
形变硬化并刷涂料或漆的——3/4 硬的
形变硬化并刷涂料或漆的——4/4 硬的(充分硬化)
HX8 状态与 O 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差值/MPa
55
O 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MPa ≤40
45-60 65-80 85-100 105-120 125-160 165-200 205-240 245-280 285-320≥325
65 85
7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