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理
二、历史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26.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
A. 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
C. 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
D. 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
27.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28.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其思想主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C. 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
D.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29.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
A. 人定胜天
B. 天人感应
C. 道法自然
D. 相生相克
30.汉武帝之后,儒学逐渐确立了其在中国传统中的主流地位。
这种主流地位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学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B. 儒家思想是完美无缺的
C. 儒家思想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
D. 其他诸子思想不受欢迎
31.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 “有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2.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
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 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 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 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 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33.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
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 程朱理学的盛行
C. 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 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34.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据此可知,顾炎武
A. 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C. 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 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3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
A. 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
B. 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
C. 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
D. 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
36.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认为李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吏治的腐败黑暗
C. 腐朽的专制制度
D. 自由思想被禁锢
37.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38.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A. 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 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 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 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39.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 维护公民生存权益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40.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
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
A.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 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 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 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41.马丁·路德宣称:“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他意在
A. 宣扬“因信称义”
B. 宜扬翻因行称义”
C. 否定神的权威
D. 反对封建专制42.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
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
这表明,达•芬奇
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43.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个人的专制”。
其观点的核心是A. 没有完美的政体形式 B. 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
C. 提倡社会契约论思想
D. 主张实行人民的自治
44.自1776年以来,《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原则就一直在全世界被人们所传诵,它开宗明义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主要反映的是
A. 社会契约论
B. 天赋人权学说
C. 人民主权说
D. 三权分立学说45.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
这场运动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文学革命
46.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
卢梭以“镣铐”喻指
A. 封建专制制度
B. “君权神授”思想
C. 罗马天主教会
D. 基督教神学
47.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
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48.“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应是
A. 李贽
B. 顾炎武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49.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倡导者是: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安提丰
50.罗索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概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
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此观点
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 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五、历史材料分析题(25分)
8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春秋繁露》
材料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材料四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五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
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材料二中体现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9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苏格拉底之死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缺陷?(8)
(3)概括材料四、材料五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8分)
天水一中2016级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26——30 BACBC 31——35 CDBDA 36——40 CCABC 41——45 ACBBC
46——50 AADBC
二、材料解析题
83.(1)仁。
(2分)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分)
(2)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6分)
缺陷:原始的直接民主(2分)
(3)思想:材料四: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材料五:分权思想,三权分立。
(4分)
历史影响: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或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