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见问题的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见问题的解答骶髂关节位于人体中央的下部,属于脊柱的基底部结构,为人体承受重力最大的关节。
骶髂关节炎是关节炎中的骨关节炎的一种分支。
大多数的骶髂关节炎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许多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骶髂关节炎,所以诊断出骶髂关节炎还是不够的,应进一步检查是何种原因引起的。
但是骶髂关节炎一般与坐骨神经不相关。
该疾病的病因:能影响骶髂关节功能的疾病很多,有些为急慢性损伤所致,有些是骶髂关节本身病变所引起,有些则为周围器官的慢性病变所引起,有些则为免疫性疾病所引起,更有些是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也有些是为脊髓本身的恶性病变或其他恶性病转移到骶髂关节所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①急性损伤:如翻车、腰骶部负重用力过度,或因用力姿势不正所导致的骶髂关节部前后或上下移位,或有骨折征;慢性损伤如长期单臀坐或单边侧卧睡眠,亦可导致骶髂关节损伤。
②骶髂关节本身病变:疾病性损伤如免疫性疾病-风湿或类风湿因子或强直性脊柱炎直接侵犯骶髂关节导致炎性反应。
③相邻器官和组织病变:生殖系统的病变如慢性前列腺炎、输精管慢性炎病、妇科慢性疾病如盆腔炎、输卵管堵塞、卵巢肿瘤、子宫增大发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性病等。
④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减症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症,进而影响骶髂关节功能的正常运行,糖尿病性骨关节病所致的腰及骶髂关节炎,皮质醇增多症所致的脊柱及骨盆骨质疏松症,脑垂体病等等。
⑤转移性病变:身体各个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⑴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
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
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
⑵晨僵和黏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
但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
黏着感指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缓解。
⑶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
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2.并发症:严重者可骨化强直。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血沉快,C-反应蛋白阳性明显。
2.X线检查:早期无明显改变,晚期可见关节面硬化似虫蚀样改变,关节面增厚,有时有死骨。
3.CT、MRI:MRI对诊断有决定指导意义,CT可清楚显示骶髂关节面的骨破坏。
4.关节穿刺:从后方可穿刺抽出脓液。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该疾病应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部外伤等疾病鉴别。
五、治疗原则
1.宣传防病知识、保护关节:首先要让患者对该病有所认识,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防止关节过度运动和负重,避免关节机械性损伤。
严重时应制动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
减轻体重,使用把手、手杖以减轻受累关节负荷。
与职业有关者,应调换工作。
进行有关肌肉群的锻炼,可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2.药物方法,当疼痛时可以用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不要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
如果是局部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l作痛点注射,5~7天1次,3~4次为一疗程。
还有传统的中药,建议不要随便选择手术。
3.物理疗法:热疗、水疗、红外线、超短波、电刺激等均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
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松弛肌肉,缓解疼痛,并能防止神经根相邻的组织形成粘连,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六、预后
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只有少数人发展为完全性关节强直。
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骨盆和骶髂关节而致病。
全网发布:2011-06-23 04:17 发表者:林智明12293人已访问
我以下面在平常中最常遇到的患者朋友的问题来解答大家的疑惑:
1. 这个病会遗传吗?如果会遗传,为什么我们家族中并没有发现其他AS患者?
答:遗传占AS发病90%的因素,也就是它是一个遗传病。
但是在我们临床中,大约只有20-30%的患者能够发现家族中有AS患者,这可能跟基因的一些显性等特征有关,具体还需要以后研究来进一步了解。
2. 我们这个病遗传给下一代的几率有多大?
答:关于这个问题,暂时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提供数据,我只能回答:家族中只有一个患病的话,下一代出现的几率小于家族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患者的几率。
3. B27(+)就一定是强直性脊柱炎?
答:在很多地方医院,当查到B27(+),即断定有AS,或当B27(-)即排除有AS,这种观点是错误的,B27只能用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
在AS 患者有,只有90%的患者是B27(+),而B27(+)的正常人群中,只有5-10%的人患有AS。
4.AS是不死的癌症?
答:每当听到患者朋友提起这句话,就觉得很心痛,因为这句话让多少AS患者朋友因此而丧失了信心,也丧失了治疗的动力,所以每当我想到有多少患者朋友因为这句话,最终任病情发展,直至脊柱硬化、驼背,有些髋关节受累的患者朋友最终连路都不能行走,就很痛心,希望这句话能从此不再出现在我们患者朋友中。
这里我想先向大家说明的一点是:AS虽然不能根治,但它是一种有可能控制它的发展的疾病,而且越早期治疗越好,在疾病开始的阶段,它主要还是一些炎症性的改变,这些炎症部分病人在持续1-2年后,伴随而来的是一些骨化(即肌腱端组织被骨头所代替),继而出现脊柱的硬化,活动受限。
这些病情的发展过程,通过治疗是可以延缓甚至部分阻止的。
所以治疗与不治疗,预后是有明显差别的。
5. 止痛药副作用大,我能不能痛时吃,不痛时不吃呢?
答:很多患者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当出现腰痛、臀部痛时,吃一片止痛药(如芬必得、莫比克或扶他林时)就会觉得症状明显改善,甚至疼痛消失,所以在用1-3个月之后,很大一部分患者都会字句或不自觉停掉这些药,或不规律吃这些药,及痛时吃,不痛就不吃。
有着很多不吃的理由,其中担心副作用大,所以不想吃。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但是我要建议各位患者朋友的是:止痛药,它并不单单只是止痛这么简单,它的医学名字叫非甾体抗炎药(NSAID),它除了止痛还有消炎等的作用,在治疗AS中,坚持每天服用具有延缓或阻止X线脊柱骨化进展的作用(这已经有长达2年的研究来说明这一点了)。
所以我的答案是视每个患者病情而定,当专科医生建议你每天坚持用NSAID的时候,请一定要听从医嘱,至于副作用方面的问题,相信每位医生均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才会给你的建议,而且他们也会在治疗你疾病的同时也在检测你的用药的反应(包括副作用)。
6. AS是不是要一辈子吃药?
答:这个问题我不能给予一个具体的答案,因为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具体治疗的但是这里我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临床中,大约有60-70%的AS患者在40岁以后,会逐渐进入稳定期,即病情的活动性会逐渐较低,也就是说症状会慢慢减轻,病情几乎稳定下来。
所以,有部分病人在治疗至40岁以后,病情控制比较稳定,身体功能保存较为良好,在40岁之后可以慢慢视情况改变药物的剂量和用法,甚至可以停药。
7. 体育锻炼对这个病怎么样?
答:在这个病当中,体育锻炼有着很重要的治疗走作用,坚持锻炼,能够延缓脊柱骨化的进程,尽量保持患者的集体的功能,但是锻炼的方法和强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过于剧烈的运动同样不适合于AS患者,尤其是活动期和晚期的AS患者。
最简单也是最推荐的运动是蛙泳。
8. 哪些症状提示预后不好?
答:很多方面可能有关,主要的是
(1)年龄越小起病,病情发展就越快,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2)髋关节受累,髋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持行走等功能的关节,髋关节受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的话,则可以导致髋关节融合、坏死,最终不能行走、下蹲,只能做髋关节置换术。
9.医生,我得了AS,我的心情很沮丧,觉得生活一片黑暗,我该怎么办?
答:患者朋友们在刚被诊断AS时,很多人常会有这样一个念头,但是希望每个患者朋友知道,这个病的患者率是很高的,在国内大概是0.3-0.5%,也就是说没1000个人就有3-5个人有这个病,但是当你发现有这个病,同时也将就是你治疗这个病的开始,但对于那些未被诊断出来的患者,你却还是幸运的,至少你已经能认识到这个病,同时你也即将开始接受治疗。
在合适的治疗之后,你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10.那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锻炼?我是学校足球队的,我可以继续踢球吗?篮球呢?
答:这些运动可以,但应尽量避免过于剧烈,还有在运动中,要尽量避免受伤,否则如果是扭伤的话,没有AS的人一般一周就可以恢复,但有AS的患者可能需要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关节才能消肿。
11. 请问我们这个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答:理论上近年来,由于多排CT广泛应用,发现了一些以往胸部X线平片(简称胸片)不能发现的肺部小病灶,这些小病灶常常呈结节状,临床上习惯称为肺结节。
由于部分肺结节是恶性,其中绝大多数为肺癌,加上少数医生对肺结节处理不规范,解释、宣传不准确,致使一些人误以为肺结节就是肺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恐慌,有些人更是谈结节色变。
肺结节是怎么回事
肺结节的分类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指在CT图像上的表现,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性结节即软组织结节;第二类是非实性结节即磨玻璃样结节,磨玻璃样结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磨玻璃样结节,即病灶的全部都是磨玻璃样密度,另一种是混杂性磨玻璃样结节,即病灶的一部分是软组织密度,另一部分是磨玻璃样密度。
上述三种类型的结节既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
据文献统计和个人的经验,混杂性磨玻璃样结节大多数是恶性,其中绝大部分是肺癌,但也有少数是良性;纯磨玻璃样结节良性占的比例比较大,恶性比例相对小,软组织结节良性比例比较高。
这里讲的是概率,是相对的,对具体的每个病人,必须准确分清楚是良性还是恶性,但这是由相当难度的。
肺结节确诊难度高
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目前不太规范,甚至有些乱象。
不少医院放射科对肺结节常常不作出明确肯定的诊断,病人拿到的结果常常是模棱两可,如“左上肺结节,性质待定”、“右上肺结节,恶性不除外”、“右下肺结节,良性可能性大”、“左肺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等等。
病人拿到这样的报告,往往一头雾水,全家惊恐万状,继续到处求医问诊。
到了外科医生那里,因为放射科医师不能除外恶性,多数外科医生主张开刀。
还有些外科医生主张,大于0.6厘米的结节都要手术切除,颇有点“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的味道。
一旦开出来是良性,外科医生并不会因为开错而感到羞愧,反而会堂而皇之告诉病人“你可以放心了”。
而这种报告到了内科医生手里,一方面放射科医师没有排除恶性,另一方面这种小结节得到病理组织学证据不容易。
有些基层医院在没有组织学证据的前提下给病人作化疗和放疗,几个疗程没有效果,才觉察诊断有误,但病人身心已受到严重摧残。
还有部分医生包括放射科医生迷信外国人的处理指南,对几乎全部肺结节都要进行随访,等结节长大了再作诊断。
其中有些人等待过程中发生了转移,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放射科医师为什么不作肯定诊断呢?原因很复杂。
一是因为肺结节种类繁多,表现千差万别,准确诊断十分困难;二是政策导向的问题,目前医生的提职晋升主要看科研和论文,尤其是SCI论文,而不是主要看诊断和治疗水平,主要精力在临床看病的医生越来越少了;三是医生的利益和安全没有保障,因为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不可能永远不错(国外总的误诊率30%以上),但中国医生不能错,一旦错了,不但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有些病人甚至要拳脚相加。
被逼无奈,还不如都不肯定,既省事又安全。
因此,要真正提高诊断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既要求医生提高技术水平,也需要相应的政策配套。
肺结节确诊手段多
在临床上偶然发现或CT或PET-CT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应该如何处理呢?既不能一味地反对开刀,也不可反对随访。
但什么情况需要开刀,什么情况需要随访,都是有原则的,不是随意的。
这个原则就是必须先明确诊断,任何治疗措施必须在明确诊断之后而不是在诊断之前。
不明确诊断就随意决定治疗措施都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而且现在我们有能力让绝大多数病人在治疗之前就能明确诊断。
在此要强调的是一次性诊断,即病人第一次来到医院,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不间断的做好检查明确诊断。
有些病人仅仅通过片子或其他影像资料当天就能明确诊断,有些病人带来的片子可能因为检查不规范达不到诊断要求,需要重新做CT检查,当日或次日也能拿到结果,也就是说大多数病人仅仅通过影像学检查,花1-2天的时间就能明确诊断。
但影像也不是万能的,少数病人通过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可能需要通过支气管镜、经皮穿刺、痰细胞学检查等方法来明确诊断。
这些检查大约需一周的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种方法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者,并且具有手术适应症,就应该建议做手术治疗。
因为对于早期或较早期的肺癌,手术还是第一治疗选择。
对于明确是良性病变的,如小的良性肿瘤、不活动的肺结核或其他炎性肉芽肿性病变,可以建议不治疗,不随访。
由于在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对大多数肺结节病人都能作出了明确诊断,剩下的需要随访的就是少数了。
而这些病人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不能排除急性或恶急性感染性病变者,应在适当治疗后短期内(一月内)复查。
尽快让病人和家属从恐慌中解脱。
对于那些基本倾向良性并在短期内无长大和转移风险者,可安排较长间隔的随访。
对于那些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人又不愿意及时处理者,应安排间隔较短的密切随访。
肺癌筛查首选低剂量CT
肺结节有许多是良性,即使是恶性,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也非常好,所以肺结节并不可怕。
但是如果恶性肺结节发现晚了,那也是可怕的。
小的肺结节,无论是恶性或良性,大多数病人都没有症状。
那怎样才能发现肺结节呢?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健康体检。
但问题又出在体检上。
社会上的体检中心多如牛毛,绝大多数仍然用胸片。
但表现为磨玻璃样结
节的早期肺癌胸片体检几乎全部会漏掉,软组织结节由于体积小也多半会漏诊。
这就是过去发现的肺癌绝大多数是中晚期的主要原因。
目前发现肺结节当然包括早期肺癌的最佳方法是CT检查,就发现而言,可用低剂量CT。
这又牵出一个问题,X射线究竟是好还是坏?其实,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有两重性,X射线也一样。
自1895年应用于临床以来,X射线拯救了数以亿计人的生命,但人类把它的好忘了,把它的缺陷记住,夸大并进行渲染。
这倒过来又把我们自己害了,大家都怕X线,不去检查,早期肿瘤拖到晚期,只有阎王才欢迎。
射线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量,原子弹的量是要死人的。
但适量的射线对人不但无害而且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
晒太阳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措施。
用于日常诊断的X射线对人到底有多大危害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小于100mSv(mSv,毫希伏,射线计量单位)对人体无影响。
常规放射治疗一个疗程至少2000mSv 以上,虽然病人有反应,但能接受,停止照射可恢复。
长征医院研究测量结果:一次常规胸片:0.2-1.2mSv,一次低剂量CT检查:0.5-1.0mSv,一次常规胸部CT检查:3-5mSv。
由此可见,用于诊断的X射线,只要正确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人吃五谷杂粮,都是会生病的,也有可能长肺结节,小的肺结节普通胸片可能会漏诊。
建议45岁以上的人,不分男女每年至少做一次胸部CT,真的查出有肺结节,也不要慌张,先把诊断搞清楚,因为有许多肺结节是良性,即使是恶性,只要早期发现、准确诊断、正确治疗,健康仍然属于你。
(上海长征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教授
,AS患者在饮食上并没有需要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