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的:
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
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

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
——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
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
——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

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板书:3、工业社会阶段:
——这一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又有哪些呢?(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因此,在有丰富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英国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


——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
(例如: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形成了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带。

主要的五个工业区:京滨(东京与横滨)、名古屋、阪神(大阪与神户)、濑户内海(福山与广岛)、北九洲。

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等。


——是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一定能形成工业区呢?(不是,为什么?)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一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环境条件较差,那么这一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

如我国西部很多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这与西部的地理环境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


板书:4、后工业化阶段:
(这个时期新技术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环境质量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何影响?(1、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2、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哪些?(如:美国硅谷、德国南部、日本九州等。


(第2课时)
板书: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1、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海上交通、海洋资源<渔业、矿产、能源、空间等>)
——在不同历史时期,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
(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障碍、疆界、海域不被重视。

(2)航海技术发达阶段:交通通道、人口与城市向沿海集中,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渐超过内陆原有经济中心地区。

目前,世界上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有一半分布在沿海地带。

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3)海洋开发技术进步阶段: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海洋权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解决海洋权益纷争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解读图1-2-10上海港的集装箱码头)
(集装箱:货物运输中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金属容器。

使用集装箱,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并运送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换车船时不必从箱中取出换装,减少货物搬运次数,节省了时间,节省了包装材料和费用,有利于实现杂件货物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运输,是交通运输专业化的表现。


(解读图1-2-12海底石油和锰结核的分布)
(石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西北太平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几内亚湾、东北大西洋沿岸。

锰结核:分布于深海底部大洋中,以太平洋的锰结核蕴藏量最丰富,占了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解读阅读材料:领海和大陆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按照本公约规定的从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1海里=1.852
千米)的界限为止。

领海海域是沿海各国领土的一部分。

大陆架:沿海国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可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者海床上不能移动或者其躯体须与海床或者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中国在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中国的大陆架最宽处达400海里。

东海2/3的海底是中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


[补充: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1.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a)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关于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b)本公约有关条款规定的对下列事项的管辖权:⑴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⑵海洋科学研究;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板书:2、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岛屿对人类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岛屿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港口、旅游景观资源、周围海域的归属权等)
——在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呢?
(1)工业化前:经济发展水平低;岛上居民、文化、技术传入;旅游地。

(2)工业化后:利用港口发展经济(如日本、英国);利用海洋旅游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获取专属经济区权益。

例如:“冲之鸟”是太平洋上的一处珊瑚礁,地处我国台湾省东南部“冲之鸟”,从前在涨潮时可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但由于海水长年冲蚀,现在在涨潮时只有北露岩和东露岩两块岩石勉强露在海面之上。

“冲之鸟岛”高约1米,由直径仅为数米的两块岩石组成,日本政府担心该“岛”被海浪侵蚀,特意在两块岩石上浇铸水泥,以保证可按日方一贯主张,以此岛为中心划定半径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海域。

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冲之鸟”的消失,从1988年开始花费近500亿日元,以铁制设施及水泥等防护工事将“冲之鸟”加固加高,并设置了气象观测装置,造成“岛”被使用的景象,但是目前无人驻守。

日本如此煞费苦心地保持“冲之鸟”的存在,并坚持其为“岛屿”的用意非常明显。

因为,如果“冲之鸟”是岩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岩礁不具备主张专属经济区的条件(那么日本在资源开发与海洋调查的主权范围仅限于其周围的40平方公里);如果“冲之鸟”是岛屿的话,那么以此为圆心的方圆200海里内(约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全部专属经济区面积的10%,比日本陆地面积还要大)都将成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

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化
——本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现象)?(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人类生产活动方式的差异)
——三个地区分别为何种生产方式?三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什么特点?什么原因导致三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巩固练习
1.2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欧洲东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是丘陵和平原的联结地带,夏季高温多雨,非常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该地区有这样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即在一个大园中,把土地划分为三块,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并把种田的地也划成几块,实行轮作(既一部分土地种植谷物,一部分土地休耕),这种生产方式叫“三圃制”。

据些回答1—2题:
1 有利于欧洲发展“三辅制”农业生产方式的人文地理环境是()
A 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
B 平坦广阔的地形
C 较小的人口压力
D 合理的产业结构
2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种农业的生产方式属于混和农业
B 这种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的形式比单一的种植业或畜牧业更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
C 该地种植的谷物是水稻
D 这种生产方式利于水土保持及土地肥力的恢复
3 有关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和环境
B 区域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大要素
C 区域地理环境不包括工业区
D 环境不能容纳人类的废弃物
4 下面哪个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
A 采集和狩猎阶段
B 农业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D 信息社会
5 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环境因子有()
(1)平坦的土地(2)适宜的气候(3)肥沃的土壤(4)广阔的草原
(5)充足的日照(6)便利的灌溉水源
A(1)(2)(3)(4)(5)(6) B (1)(2)(3)
C (1)(2)(3)(5)(6)
D (1)(3)(5)(6)
6 生活在人类社会后工业化阶段的人们,选择的理想居住地是()
A 山清水秀,飞禽走兽成群结队
B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秀丽
B 沃野千里,土壤深厚灌溉便利 D 交通便利,矿产丰富人口密集
7 下列关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古文明时期,海洋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海洋深受人们重视
B 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影响工业布局的唯一条件
C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沿海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了内陆
D 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不断下降
读右图,回答8~10题:
8、图中所示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对应正确
的是()
A、①-美国北硅谷
B、②-俄罗斯新西伯利

C、③-日本北九州
D、④-英国慕尼黑
9 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质量优越
B、高等院校密集
C、有大量廉价劳动
D、靠近高速公路和航空港
10、③所示国家在工业社会阶段成为世界重要工业区,主要不是凭借()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发达的海运
D、先进的科技
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某小岛的归属权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区域完全属于主权国家所有
B、在b区域其它国家享有无害自由通过权
C、在b区域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是锰结核
D、根据国际法规定小岛的归属权遵循先占原则
12 许多国家争夺一些小岛的根本原因是()
A 争夺小岛的土地资源 B争夺小岛的淡水资源
C争夺小岛的矿产资源 D争夺小岛的周围海域的归属权
13 在下列海洋矿产资源中,目前发现只分布于深海底部的是()
A 锰结核
B 天然气
C 煤炭
D 石油
14 海底锰结核蕴藏量最丰富的大洋是()
A 印度洋
B 太平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15 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 河流因素
B 气候因素
C 地形因素
D 矿产因素
二、综合题:
16 读下图,回答:
⑴.图一中①所示国家是_________,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⑵.洋流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是受盛行风___________的吹动作用而形成的,属于____流(就性质而言).在该小图的图示范围内,它流经的大洋是_________.
⑶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其东南部,在图中填注其首都
________和最大城市________的地理位置.其人口集中在东南部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图中8、9两处,海洋表面盐度较高的是______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一般是_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5题:CCAAC
6---10题:BCBCB
7---15题:CDABC
16: (1)南非;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矿产丰富,气候适宜..
(2) 西风漂流, 中纬西风, 寒流.大西洋
(3)堪培拉,悉尼. 气候温和湿润
(4) (8)处.因为(8)处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海水水温高,蒸发强.而(9)处有秘鲁寒流流经,蒸发较弱.
(5)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另有寒流流经,降温降湿.且位于信风的背风处,少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