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土方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土方工程
6土方与基坑工程
6-1-1土的基本性质
土的基本性质与工程施工有关,在施工之前应详细了解,避免造成工程事故。

6-1-1-1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见表6-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表6-1
指标名称符号密度重度单位t/mkN/m33物理意义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又称质量密度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又称重力密度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与4℃时蒸馏水的密度之比土的单位体积内颗粒的重量土的单位体积内颗粒的重力土中水的质量与颗粒质量之比表达式WVmV附注由试验方法(一般用环刀法)直接测定由试验方法测定后计算求得由试验方法(用比重瓶法)测定由试验方法测定后计算求得由试验方法直接测定由试验方法(烘干法)测定ργd或g相对密度dmVw干密度ρdt/m3dmVWV干重度
γdkN/m3dmwm含水量w%100饱和密度ρat t/m3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密度atmVvwV由计算求得饱和重度γatkN/m3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重度atatg由计算求得有效重度γ'在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受到kN/m3水的浮力作用时土的重度,又称浮重度'atw由计算求得孔隙比e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eVvV由计算求得孔隙率n%nVvVVwVv100由计算求得饱和度Sr%Sr100由计算求得注:表中:W——土的总重力(量);W——土的固体颗粒的重力(量);ρw——蒸馏水的密度,一般取ρw=1t/m;γw—
—水的重度,近似取γw=10kN/m;g——重力加速度,取g=10m/2,其余
符号意义见表6-1。

3
3
6-1-1-2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
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见表6-2、表6-3。

粘性土的可塑性指标表6-2
指标名称符号单位塑限液限塑性指数wPwLIP%%物理意义土由固态变
到塑性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土由塑性状态变到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液
限与塑限之差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对塑性指数之比土的天然含水量
与液限的比值表达式IP=wL-wPwwPIP附注由试验直接测定(通常用“搓
条法”进行测定)由试验直接测定(通常由锥式液限仪来测定)由计算求得。

是进行粘土分类的重要指标由计算求得。

是判别粘性土软硬程度的指
标由计算求得液性指标ILIL含水比aa=w/wL注:塑限现场简易测定方法:在土中逐渐加水,至能用手在毛玻璃上搓成土条,当土条搓到直径3mm时,恰好断裂,此时土条的含水量,即为塑限。

砂土的密实度指标表6-3
指标名称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符号单位t/m3t/m3ρdma某ρdmin
物理意义土在最紧密状态下的干质量土在最松散状态下的干质量试验方法
击实法注入法、量筒法取土要求扰动土扰动土6-1-1-3土的力学性质指标1.压缩系数
土的压缩性通常用压缩系数(或压缩模量)来表示,其值由原状土的
压缩试
验确定。

压缩系数按下式计算:
a1000e1e2p1p2(6-1)
式中1000——单位换算系数;
a——土的压缩系数(MPa-1);p1、p2——固结压力(kPa):
e1、e2——相对应于p1、p2时的孔隙比。

评价地基压缩性时,按p1为100kPa,p2为200kPa,相应的压缩系
数值以a1-2划分为低、中、高压缩性,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评价:(1)当a1-2<0.1MPa-1时,为低压缩性土;(2)当0.1≤a1-2<
0.5MPa-1时,为中压缩性土;(3)当a1-2≥0.5MPa-1时,为高压缩性土。

2.压缩模量
工程上也常用室内试验求压缩模量E作为土的压缩性指标。

压缩模量
按下式计算:
E1e0a(6-2)
式中E——土的压缩模量(MPa);
e0——土的天然(自重压力下)孔隙比;
a——从土的自重应力至土的自重加附加应力段的压缩系数(MPa-1)。

用压缩模量划分压缩性等级和评价土的压缩性可按表6-4规定。

地基土按E值划分压缩性等级的规定表6-4
室内压缩模量E(MPa)<22~44.1~7.57.6~1111.1~15>15压缩等级
特高压缩性高压缩性中高压缩性中压缩性中低压缩性低压缩性3.抗剪强

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滑动的极限强度,一般用室内直剪、原位直剪、三
轴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野外标准贯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
等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它是评价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压力的
重要指标。

(1)抗剪强度计算
土的抗剪强度一般按下式计算:
τf=σ2tgυ+c(6-3)
式中τf——土的抗剪强度(kPa);
σ——作用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kPa);
υ——土的内摩擦角(°),剪切试验法向应力与剪应力曲线的切线
倾斜角;c——土的粘聚力(kPa),剪切试验中土的法向应力为零时的抗
剪强度,
砂类土c=0。

(2)土的内摩擦角υ和粘聚力c的求法
同一土样切取不少于4个环刀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作用下的剪力试验后,用相同的比例尺在坐标纸上绘制抗剪强度τ与法向应力σ的相关直线,
直线交τ值的截距却为土的粘聚力c,砂土的c=0,直线的倾斜角即为土
的内摩擦角切,见图6-1。

图6-1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曲线
(a)粘性土;(b)砂土
4.土的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参考数据(表6-5、表6-6)
粘性土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数据表6-5
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含水量w(%)液限wL(%)塑性指数IP承载力压缩模量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土类fE(MPa)(MPa)υ(°)一般粘性土0.55~1.00~1.0新近代粘性土0.7~1.20.25~1.2沿淤泥或淤泥质土海内陆山区红粘土
1.0~1.90~0.415~3024~3625~4530~455~206~18100~45080~1404~104~152~ 7.510~5020~5010~6050~16010~5010~2015~227~151~
2.0>
1.036~7030~6510~255~113~85~154~1030~5050~90>1710~3230~805~10土的力学指标经验数据范围参考值表6-6
孔隙比e0.4~0.5粗砂0.5~0.60.6~0.70.4~0.5中砂砂土细砂
0.5~0.60.6~0.70.4~0.50.5~0.60.6~0.70.4~0.5粉砂
0.5~0.60.6~0.70.4~0.50.5~0.60.6~0.70.4~0.50.5~0.60.6~0.70.4~0.5粘性土0.5~0.60.7~0.80.5~0.60.7~0.80.9~1.00.6~0.70.7~0.80.9~1.0粘土0.7~0.80.9~1.1天然含水量w(%)
15~1819~2223~2515~1819~2223~2515~1819~2223~2515~1819~2223~2515~1 819~2223~2515~1819~2223~2515~1819~2226~2919~2226~2935~4023~2526~ 2935~4026~2935~4022.5~26.418.5~22.415.5~18.412.5~15.4塑限含水量wP(%)<9.4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变形模量E0(MPa)46403346403337282414121018141123161345211239158331992811土类γc (kN/m3)(kPa)
20.519.519.020.519.519.020.519.519.020.519.519.021.020.019.521.0 20.019.521.020.019.020.019.018.019.519.018.019.017.5000000000532 65275325155351054025106025υ(°)
4240384038353836323634283028272524232423212220182019171816粉土
9.5~12.4粘质粘土
0.8~0.90.9~1.130~3435~4026.5~30.418.517.56535161624146-1-2
土的基本分类
6-1-2-1岩石
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见表6-7;按岩体完整程度划分见表6-8。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表6-7
类别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MPa)定性鉴定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较硬岩60≥frk>30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代表性岩石未风化~微风化
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硅质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1.微风化的坚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
大理岩、板岩、石灰岩、钙质砂岩等硬质岩坚硬岩frk>60较软岩软质岩软岩30≥frk>15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1.中风化的坚硬岩和较硬岩;较易击碎;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指甲可刻出印痕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可捏成团千枚岩、砂质泥岩、泥灰岩等1.强风化的坚硬岩和较硬岩;2.中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泥质砂岩、泥岩等15≥frk>5极软岩frk≤<5锤击声哑,无回弹,有1.风化的软岩;较深凹痕,手可捏碎;2.全风化的各种岩石;浸水后,可捏成团3.各种半成岩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表6-8
类别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数>
0.750.75~0.550.55~0.350.35~0.15<0.15结构面组数1~22~3>3>3无
序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m)>1.00.4~1.00.2~0.4<0.2-代表性结构类
型整状结构块状结构镶嵌状结构碎裂状结构散体状结构注:完整性指数为
岩体纵波波速与岩块纵波波速之比的二次方。

选定岩体、岩块测定波速时
应有代表性。

6-1-2-2碎石土
碎石土的分类见表6-9;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见
表6-10。

碎石土分类表6-9
土的名称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颗粒形状圆形及亚圆形为主棱角形为主圆形及亚圆形为主棱角形为主圆形及亚圆形为主棱角形为主颗粒级配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碎石土的密实度表6-10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N63.5≤55<N63.5≤1010<
N63.5≤20N63.5>20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注:1.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mm且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的卵石、碎石、圆砾、角砾。

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的碎石土,可按表6-19鉴别其密实度。

2.表内N63.5为经综合修正后的平均值。

6-1-2-3砂土
砂土的分类见表6-11;砂土的密实度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见表6-12。

砂土分类表表6-11
土的名称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颗粒级配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全重25%~50%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
全重50%粒径大于0.074mm的颗粒超过全重85%粒径大于0.074mm的颗粒
不超过全重50%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砂土的密实度表6-12
松散N≤10稍密10<N≤15中密10<N≤30密实N>30注:N为标准
贯入试验锤击数。

6-1-2-4粘性土
粘性土按塑性指数分类见表6-13;按液性指数分类见表6-1。

粘性土按塑性指数IP分类表6-13
粘性土的分类名称塑性指数IP粘土IP>17粉质粘土10<IP≤17注:1.塑性指数由相应76g圆锥体沉入土样中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
而得;
2.IP<10的土,称粉土(少粘性土);粉土又分粘质粉土(粉粒>0.05mm不到50%,IP<10)、砂质粉土(粉粒>0.5mm占50%以上,IP<10)。

粘性土的状态按液性指数IL分类表6-14
塑注状态液性指数IL坚硬IL≤0硬塑0<IL≤0.25可塑0.25<
IL≤10.75软塑0.75<IL≤1流塑IL>16-1-3土的工程分类与性质6-1-3-1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见表6-15。

土的工程分类表6-15
土的分类一类土(松软土)土的级别土的名称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
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三类土(坚土)III粉质粘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填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IV等密实的
粘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V~VI硬质粘土;中密
的页岩、泥灰岩、白奎土;1.5~4.01.1~2.71.0~1.51.90.8~1.01.75~1.9
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坚实系数f0.5~0.6密度
(t/m)0.6~1.53开挖方法及工具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I二类土(普通土)II0.6~0.81.1~1.6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四类土
(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整个先用镐、撬棍,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
子及大锤用镐或撬棍、大锤挖掘,部分使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及贝壳
石灰石泥岩、砂岩、砾岩;坚六类土(次坚石)VII~I某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大理石;辉绿岩;粉岩;七类土(坚石)某~某III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10.0~18.0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岩;花
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八类土18.0~25.0闪长岩、石英岩、某IV~某VI
岗岩、(特坚石)以上辉长岩、辉绿岩、粉岩、角闪岩注:1.土的级别
为相当于一般16级土石分类级别;
2.坚实系数f为相当于普氏岩石强度系数。

2.7~
3.32.5~3.1
4.0~10.02.2~2.9用爆破方法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
用风镐用爆破方法开挖用爆破方法开挖6-1-3-2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是土经挖掘以后,组织破坏,体积增加的性质,以后虽经
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体积。

土的可松性程度一般以可松性系数
表示(表6-16),它是挖填土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

各种土的可松性参考数值表6-16
土的类别一类(种植土除外)一类(植物性土、泥炭)二类三类四类(泥灰岩、蛋白石除外)四类(泥灰岩、蛋白石)五~七类八类注:最初
体积增加百分比
V2V1V1体积增加百分比(%)最初
8~1720~3014~2824~3026~3233~3730~4545~50最终
1~2.53~41.5~54~76~911~1510~2020~30KP可松性系数
K'P1.01~1.031.03~1.041.02~1.051.04~1.071.06~1.091.11~1.151.10~1. 201.20~1.301.08~1.171.20~1.301.14~1.281.24~1.301.26~1.321.33~1.3 71.30~1.451.45~1.50V3V1V1100%;最后体积增加百分比100%
KP——为最初可松性系数,KP=V2/V1;K'P——为最终可松性系数,
K'P=V3/V1;V1——开挖前土的自然体积;V2——开挖后土的松散体积;
V3——运至填方处压实后之体积。

2.土的压缩性
取土回填或移挖作填,松土经运输、填压以后,均会压缩,一般土的
压缩性以土的压缩率表示,见表6-17。

土的压缩率P的参考值表6-17
土的类别一~二类土土的名称种植土一般土砂土天然湿度黄土三类土
一般土干燥坚实黄士土的压缩率20%10%5%12%~17%5%5%~7%每m3松散土压
实后的体积(m3)0.800.900.950.850.950.94一般可按填方截面增加
10%~20%方数考虑。

3.土的休止角
土的休止角(安息角)是指在某一状态下的土体可以稳定的坡度,一
般土的坡度值如表6-18所示。

土的休止角表6-18
干土土的名称砾石卵石粗砂中砂细砂重粘土粉质粘土、轻粘土粉土腐
殖土填方的土角度(°)40353028254550404035高度与底宽比1:1.251:1.501:1.751:2.001:2.251:1.001:1.751:1.251:1.251:1.50湿
润土角度(°)40453535303540303545高度与底宽比1:1.251:1.001:1.501:1.501:1.751:1.501:1.251:1.751:1.501:1.00潮湿土角度(°)35252725201530202527高度与底宽比1:1.501:2.751:2.001:2.251:2.751:3.751:1.751:2.751:2.251:2.00
6-1-4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6-1-4-1碎石土的现场鉴别
碎石土的现场鉴别见表6-19。

碎石土密实度现场鉴别方法表6-19
密实度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可挖性可钻
性钻进极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孔壁较稳定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现象钻进较容易,
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孔壁易坍塌钻进很容易,冲击钻探时,钻杆
无跳动,孔壁极易坍塌锹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井壁一般较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稳定锹镐可挖掘,井壁有掉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重
的块现象,从井壁取出大60%~70%,呈交错排列,大颗粒处,能保持颗粒
凹部分接触面形状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重的锹可以挖掘,井壁易坍
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塌,从井壁取出大颗粒不接触骨架颗粒含量小
于总重的松散后砂土立即坍落锹易挖掘,井壁极易坍中密稍密55%,排列
十分混乱绝大部分塌不接触注:1.骨架颗粒系指与表6-9相对应粒径的
颗粒。

2.碎石土的密实度应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6-1-4-2粘性土等的现场鉴别
粘性土的现场鉴别见表6-20。

粘性土的现场鉴别方法表6-20
土的名称湿润时用刀切湿土用手捻摸时的感觉土的状态干土湿土湿土
搓条情况粘土切面光滑,有粘刀阻力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有滑腻感,
感觉不土块坚硬,易粘着物0.5mm的长条到有砂粒,水分较用锤才能体,
干燥后(长度不短于大,很粘手打碎不易剥去手掌),手持一稍有滑腻感,有粘端不易断裂能粘着物有塑性,能搓体,干燥后较易剥去成直径为
2~3mm的土条稍有光滑面,粉质粘土切面平整无光滑面,切面稍粗糙土块
用力滞感,感觉到有少可压碎量砂粘有轻微粘滞感或土块用手无粘滞感,
感觉到捏或抛扔有砂粒较多、粗糙时易碎粉土不易粘着塑性小,能搓物体,干燥成直径为后一碰就2~3mm的短条掉砂土无光滑面,切面粗糙无粘滞感,感觉到松散全是砂粒、粗糙不能粘着无塑性,不能物体搓成土条人工填土、淤泥、黄土、泥炭的现场鉴别见表6-21。

人工填土、淤泥、黄土、泥炭的现场鉴别方法表6-21
土的名称观察颜色夹杂物质形状(构造)浸入水中的现象湿土搓条情
况干燥后强度干燥后部分杂质脱落,故无定形,人工填土无固定颜色砖瓦
碎块、夹杂物显露垃圾、炉灰于外,构造无等规律大部分变为稀软一般能
搓成3mm淤泥,其余部分土条,但易断,遇为碎瓦、炉渣,有杂质甚多时,就稍微施加压在水中单独出现不能搓条力即行破碎显著收缩,外观无显著
变近于粉土,故能搓强度不大,化,在水面出现成3mm土条(长锤击时呈
粉气泡至少30mm),容易末状,用手断裂指能捻碎一般黄土相即行崩散
而分成当于粉质粘散的颗粒集团,搓条情况与正常土,干燥后在水面上出
现很的粉质粘土类似多白色液体的强度很高,手指不易捻碎一般淤泥质土
接干燥后体积池沼中有半夹杂物经仔淤泥腐朽的细小细观察可以灰黑色有
动植物遗发觉,构造常臭味体,如草根、呈层状,但有小螺壳等时不明显
黄土黄褐两色的混合色夹杂物质常有白色粉末清晰显见,构出现在纹理造
上有垂直之中大孔(肉眼可见)有半腐朽的夹杂物有时泥炭深灰或黑动植
物遗可见,构造无(腐殖土)色体,其含量规律超过60%极易崩碎,变为
一般能搓成干燥后大量稀软淤泥,其余1~3mm土条,但收缩,部分部分为
植物根、残渣甚多时,仅能杂质脱落,动物残体渣滓悬搓成3mm以上土故
有时无定浮于水中条形6-1-5特殊土
6-1-5-1湿陷性黄土
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
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

1.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与其他黄土同属于粘性土,它具有以下特征:
(1)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孔隙比一般大于1,并常有由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管状孔隙,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

(2)颜色在干燥时呈淡黄色,稍湿时呈黄色,湿润时呈褐黄色。

(3)土中含有石英、高岭石成分,含盐量大于0.3%,有时含有石灰质结核
(通常称为“礓石”)。

(4)透水性较强,土样浸入水中后,很快崩解,同时有气泡冒出水面。

(5)土在干燥状态下,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土质垂直方
向分布的小管道几乎能保持竖立的边坡,但在遇水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
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这种下沉通常叫湿陷),产生严重湿陷。

湿陷性黄土按湿陷性质的不同又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和自重湿陷性黄
土两种。

2.黄土湿陷性的判定
黄土的湿陷性,应按室内压缩试验,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
δ定。

根据黄土的湿陷系数的大小,可按表6-22确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类别。

黄土的湿陷性判别表6-22
类别湿陷系数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
来判
δ<0.015δ≥0.0153.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性判定
一般根据计算自重湿陷量△z(cm)并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和当地建筑
经验综合判定。

根据计算的△z值,可按表6-23确定黄土场地的湿陷性
类别。

黄土的自重湿陷性场地判定表6-23
类别计算自重湿陷量非自重湿陷性场地自重湿陷比场地△z≤7cm△z
>7cm4.湿陷性等级的划分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可根据基底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cm)和计算自重湿陷量△z(cm)的大小等因素按表6-24判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表6-24
湿陷类型计算自重湿陷量(cm)总湿陷量△(cm)非自重湿陷性场地
△<7自重湿陷性场地7<△z<35△z>35△<3030<△<60△>60I(轻微)II(中等)-II(中等)II或IIIIII(严重)-III(严重)IV(很严重)注:1.当总湿陷量30cm<△<50cm,计算自重湿陷量7cm<△z<
30mm时,可判为II级;
2.当总湿陷量△>50cm,计算自重湿陷量△z>30cm时,可判为III 级。

5.湿陷性黄土地基防治措施(1)建筑结构措施
1)在山前斜坡地带,建筑物宜沿等高线布置,填方厚度不宜过大;
散水坡宜用混凝土,宽度不宜小于1.5m,其下应设15cm厚的灰土或30cm
厚的炉渣垫层,其宽宜超过散水50cm,散水每隔6~10m设一条伸缩缝;
2)选择适应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和基础类型(如框架结构和墩式基础);3)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如控制长度比在3以内,设置沉降缝,增设横墙、钢筋混凝土圈梁等;
4)局部加强构件和砌体强度,底层窗台下设置钢筋砖带(一般用
3υ8),底层横墙与纵墙交接处用钢筋拉结,宽大于1m的门窗设钢筋混
凝土过梁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抵抗沉降变形的能力,保证正常
使用。

(2)地基处理1)垫层法
将基础下的湿陷性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出,然后用黄土(或2:8、3:
7灰土),经过筛后,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垫层厚
度约为1.0~2.0倍基础宽度,控制土的干密度不小于1.6t/m3,它能消除
一定深度内(一般为1~3m)土的湿陷变形,改善土的工程性质,增强地
基的防水效果,费用较低。

适于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2)重锤夯实法
将2~3t重锤,提到一定高度(4~6m),自由下落,一夯挨一夯如此
重复夯打,使土的密度增加,减小或消除地基的湿陷变形,一般能消除
1.0~2m厚土层的湿陷性。

适于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
土进行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3)强夯法
用8t以上的重锤,从10m以上高度自由下落,强力夯击土体。

一般
锤重10~12t,落距10~18m时,可消除3~6m深土层的湿陷性,并提高地
基的承载能力。

适于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深层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4)挤密法
是用机械(人工或爆扩)成孔的方法,将钢管打入土中,拔出钢管后
在孔内填充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要求密实度不低于0.95。

通过桩的
挤密作用改善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上可消除桩深度范围内黄土的
湿陷性。

处理深度一般可达5~10m,造价低。

适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5)预浸水法
利用黄土浸水后自重湿陷的特性,在施工前挖坑进行大面积浸水,水深不小于30cm,使土体产生自重湿陷,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5mm,从而达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本法需要足够水量,处理时间较长(约3~6个月),同时应注意浸水对附近建筑物和场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要求其间距不小于30m。

处理后还应进行专门性的勘察工作,重新评定湿陷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

适于III、IV级自重湿陷性场地6m以下的处理,6m以上尚应采用垫层等方法处理,可处理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Δz≥50cm的场地。

6)灌筑(预制)桩基础
将桩穿透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层,使桩尖(头)落于承载力较高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上,荷重通过桩身和桩尖(扩大头)传到非湿陷性黄土层中。

桩的长度和入土深度以及桩的承载力,应通过荷载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处理深30m以内。

采用桩基需消耗材料较多,费用一般较贵。

适于基础荷载大,有可靠的持力层的处理。

(3)防水措施
1)做好总体的平面和竖向设主及防洪设施,保证场地排水畅通;2)保证水池或管道与建筑物有足够的防护距离,防止管网和水池、生活用水渗漏;
3)做好屋面排水和地坪的防水措施。

(4)施工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先施工地下工程,后施工地上工程;对体型复杂的
建筑物,先施工深、重、高的部分,后施工浅、轻、低的部分;敷设管道时,先施工防洪、排水管道,并保证其畅通;
2)临时防洪沟、水池、洗料场等应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12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宜小于25m,严防地面水流入基坑或基槽内;
3)基础施工完毕,应用素土在基础周围分层回填夯实,至散水垫层底面或室内地坪垫层底面止,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
4)屋面施工完毕,应及时安装夭沟、水落管和雨水管道等,将雨水引至室外排水系统。

6-1-5-2膨胀土
膨胀土是指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性能的高塑性粘土。

多分布于我国湖北、广西、云南、贵州、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四川、安徽、河南等地。

这种土的强度较高,压缩性很小,并有较强烈的胀缩和反复胀缩变形的特点,性质极不稳定,故也称胀缩性土。

1.膨胀土的特征和判别
一般以根据野外特征,结合室内试验指标及建筑物的破坏特点进行综合判别的方法来定,其主要特征为:
(1)多出现于二级及二级以上河谷阶地、垅岗、山梁、斜坡、山前丘陵和盆池边缘,地形坡度平缓,无明显自然陡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