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典侵权⾏为承担责任的⽅式有哪些
在现实⽣活中侵权⾏为是⾮常多的,侵权⾏为损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所以侵权⼈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承担的⽅式是⽐较多的,民法典侵权⾏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式有什么?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侵权⾏为承担责任的⽅式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侵权⾏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式包括停⽌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百七⼗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式】承担民事责任的⽅式主要有:
(⼀)停⽌侵害;
(⼆)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
(⼋)赔偿损失;
(九)⽀付违约⾦;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式,可以单独适⽤,也可以合并适⽤。

第⼀千⼀百六⼗四条【侵权责任编的调整范围】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的民事关系。

第⼀千⼀百六⼗七条【危及他⼈⼈⾝、财产安全的责任承担⽅式】侵权⾏为危及他⼈⼈⾝、财产安全的,被侵权⼈有权请求侵权⼈承担停⽌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侵权⾏为与犯罪⾏为的区别
在法律出现的早期,侵权⾏为与犯罪⾏为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尤其是我国古代法律体系具有刑民⼀体的特点,刑事犯罪与民事违法是交叉在⼀起的。

在西⽅,罗马法时期有了公法和私法之分,犯罪⾏为和侵权⾏为也逐渐有了区别。

侵权⾏为与犯罪⾏为都是违法⾏为。

不过侵权⾏为是民事违法⾏为,犯罪⾏为是刑事违法⾏为,⼆者在⾏为构成上和违法性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具体⽽⾔,侵权⾏为与犯罪⾏为的区别可以体现在五个⽅⾯:
1、⾏为性质不同。

侵权⾏为具有民事违法性,⽽犯罪⾏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

2、⾏为侵害客体的范围不同。

犯罪⾏为侵犯的客体要⽐侵权⾏为侵害的客体更⼴泛,不仅包括后者的⼈⾝权利、财产权利,还包括其他⼀些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3、⾏为的严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

犯罪⾏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是构成犯罪的实质要件。

⽽侵权⾏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于个体或集体,⼀般不会强烈到波及社会。

4、⾏为⼈的主观要件不同。

犯罪⾏为要求⾏为⼈的主观恶性达到⼀定程度,即必须要具备故意或者过失。

⼀般侵权⾏为的主观要件是过失。

如果是故意,则需要考虑危害程度,如果危害达到刑法规定程度则有可能认定为犯罪⾏为。

5、⾏为后果不同。

侵权⾏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的是相应的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形式包括损害赔偿、停⽌侵害、消除危险等。

犯罪⾏为是依据刑法规定承担相应的刑罚的刑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的⽅式主要是刑罚,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直⾄死刑。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侵权⾏为损害了他⼈合法民事权益的,侵权⼈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承担的⽅式包括停⽌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