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作面概况及地质特征
(一)工作面概况:
1、位置及范围
2302工作面井下位于950m水平下阶段,暗井筒西部,2301工作面深部,距2301工作面运顺30米,设计可采范围为X:3902400~3901100,Y:74100~72900,下距4-2#煤层约3.0-38.44米,平均厚21.7米左右;地面位于新民村以东,2#风井广场压覆范围以南。
2、工作面邻区情况
该工作面位+950m辅助水平下阶段,开采为3-2#煤层。
下部为4-2#煤层未准备区,浅部南东方向为2301工作面(正在回采),距2301工作面运顺30米,该工作面计划2013年10月结束;北东方向为暗井筒,南西方向为井田边界并与陈家山煤矿相邻;深部北西方向为未准备区。
3、地表情况及标高
2302工作面地面位于新民村以东,2#风井工业广场压覆范围以南,多为森林覆盖,且沟谷纵横,森林茂密,断头川河流经工作面切眼部,属季节性河流。
地表工作面内无保护性建筑,2#风井工业广场压覆范围在设计停采线以外。
最高标高为1557.7米,最低标高为1408.1米,相对高差149.6米,工作面条带地表有钻孔三个,即1004、XK4、XK6(设计停采线外)号钻孔,钻孔周围无积水现象,地表无其他保护物。
(二)煤层赋存特征:
2302工作面开采为3-2#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厚度3.55~4.8米,平均4.38米,距4-2#煤层间距3.0~38.44米,平均厚21.7米左右;煤层结构较为复杂,一般含夹矸1-2层,最多可达4层,夹矸多为粉砂质泥岩,矸厚0.05~0.5米。
钻孔煤层结构由西至东如下。
钻孔煤层结构表
1、煤层
(1)3-2#煤层物理性质和煤岩组分与4-2#煤基本相似,该煤层为黑色,以半亮型煤为主,条痕褐黑色,沥青光泽,阶梯断口,硬度中等,条带状~线理状结构。
裂隙较发育,被黄铁矿薄膜及钙质充填。
2302工作面煤层结构较复杂,一般含夹矸1 ~2层,最多可达4层,煤层厚度3.55~4.8米,平均4.38米,其上有一层0.2-0.3米厚夹矸,夹矸以上是0.6-0.8米的煤。
(2)老顶: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厚度1.2-4.5米;其上为细砂岩,灰色、灰白色,厚度17.2 米左右,具水平层理,分选性较好,泥质胶结,硬度4级。
(3)直接底板:灰~深灰色粉细砂岩,具有水平层理,岩性横向变化较大,不稳定,厚度0.3~8.6米,一般平均4.2米,岩石硬度为4级。
其下为4-2#煤。
3-2#煤层和4-2#煤层层间距为3.0~38.44米,平均21.7米左右,粉细砂岩之下为灰白色中粗砂岩,俗称小街砂岩,为4-2#煤层老顶。
2、煤质情况
( 1)物理性质
3-2#煤层为黑色,半金属光泽,阶梯状及参差状断口,层理及裂隙发育,较坚硬,摩氏硬度为4级。
(2)化学性质
3-2#煤层为中灰﹑中硫煤,煤灰软化温度(T2)为1240°C,属低熔灰分,含油率为6.86%,属含油煤层。
(3)周边及工作面内钻孔煤质分析(见下表)
周边及工作面内钻孔煤质分析表
(4)工作面煤质分析
根据钻孔煤质分析2302工作面挥发分32.17~34.08%,平均33.19%;灰分8.88~17.67%,平均12.08%;硫分0.25~1.81%,平均1.1%;水分1.7~6.6%,平均3.93%;发热量预计在24.16MJ/kg 左右;含矸0~2层,一般2层。
结合3-2#煤层整体煤质情况,实际硫分有可能较大,发热量较小。
3、水文地质
(1)含水层特征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分析,2302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3-2#煤层上部主要含水层特征如下。
①洛河组下段洛河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
岩性主要巨厚状为中-粗粒砂岩为主,具水平及大型斜层理,厚245.96~254.93m,平均厚250.45m,含孔隙裂隙水,属弱富水含水层。
下距3-2#煤层顶板约138.6m。
②宜君砾岩含水层
岩性主要为砾岩,砾径次圆状及扁球状,分选差,无粒序,砂泥质充填胶结,厚3.97~7.65m,平均厚5.81m,该层上部裂隙一般不太发育,相对隔水,中、下部裂隙较为发育,含裂隙承压水,属弱富水含水层。
下距4-2#煤层顶板约130.95m。
③直罗组及延安组中、上部砂岩裂隙含水层
直罗组为河流相之中、细碎屑沉积,厚度72.73~89.55m,平均厚81.14m。
由紫红、灰绿、灰黄、暗紫色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中粗粒砂岩及砂砾岩组成互层状。
上部以团块状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下部以中、粗粒砂岩及含砾粗砂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成分复杂,钙泥质胶结,较疏松。
上部粉砂岩、泥岩相对隔水,不含水,下部中、粗砂岩,含水,下距3-2#煤层顶板约41.4m。
延安组中上部岩层至3-2#煤层,岩性为中、细粒砂岩及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平均厚度41.4m。
(2)主要充水水源及通道
①含水层水
2302工作面开采为3-2#煤层,当煤层开采裂隙导水带贯通上部含水层时,含水层水可涌入工作面。
根据邻近工作面观测,涌水形式为顶板淋水、滴水,涌水量多在0.5~10m3/h,一般水量不大,延续时间也较短。
但导通洛河砂岩含水层时,涌水量可能较大。
②老空积水
下石节矿井开采煤层属自燃煤层,开采后工作面需要封闭灌浆,以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2302工作面浅部相邻近的2301工作面预计老空灌浆量在2.2万m3左右,对2302工作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③井下工业用水
井下采掘机械用水、抽放钻探用水及防尘洒水等对工作面亦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回采时大部分随煤炭运输带出。
④裂隙通道
由于煤(岩)层裂隙发育,使采掘可能有滴水、淋水现象发生,成为工作面充水通道之一。
⑤开采沉陷裂隙通道
煤层开采所形成的冒落带与导水裂隙带是含水层水涌入工作面与采空区的主要通道。
⑥钻孔封闭情况
根据钻孔柱状分析,2302工作面内XK4号钻孔由3-2#煤层顶板上44.5m至终孔进行了水泥封闭,XK6号钻孔由3-2#煤层顶板上112.35m至终孔进行了水泥砂浆封闭,在回采接近钻孔时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工作面涌水特征
①掘进工作面涌水特征
2301工作面采后灌浆对掘进工作面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在施工中要加强防范措施。
预计正常情况下掘进工作面涌水量0.5~10 m3/h,回顺涌水量大于运顺涌水量。
②回采工作面涌水特征
2301回采工作面水害来源主要是顶板淋水、浅部老空涌水、防尘洒水及机械用水。
预计2302工作面一般涌水量在8m3/h,最大涌水量45m3/h
左右。
含水层涌水量2m3/h、工作面生产用水8m3/h、灌浆水35m3/h。
根据我矿地质资料分析,该范围水文地质较为简单,上部含水层均为弱含水层,由于3-2#煤距4-2#煤平均间距21.7m左右,因此,3-2#煤层涌水量与4-2#煤基本相同。
7、油气、瓦斯、发火情况
(1)瓦斯
根据以往勘探资料和2301工作面瓦斯资料分析,2302工作面属于高瓦斯工作面,预计掘进期间瓦斯绝对涌出量应为1.5m3/min左右,相对涌出量约为9.5m3/d.t。
回采期间瓦斯绝对涌出量22~32 m3/min,相对涌出量约为9.5m3/d.t。
由于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较多,实际瓦斯涌出量可有所变化,所以在掘进期间必须加强“一通三防”和瓦斯管理。
(2)煤尘
根据铜川地勘公司对3-2#补勘资料提供煤尘爆炸性定性分析:3-2#煤层火焰长度大于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85%,鉴定结果煤尘具有爆炸性。
爆炸性指数32.17%。
(3)煤层自燃
据煤层自燃着火点检测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试验报告,其鉴定结果为3-2#煤层自燃倾向等级属于一类,即容易自燃煤层。
一般发火期3-6个月,最短28天。
二、工作面储量及服务年限
(1)计算范围及参数选择
根据工作面设计参数和勘探钻孔煤厚等资料仅计算面内储量,按2302工作面设计范围走向可采长度1585m,倾斜长度240m,煤层平均厚度4.38m,容重1.445t/m3,回采率93%。
(2)计算方法及结果
储量计算采用公式:
Q地=s² m ²d
Q采 =k²Q地
式中:Q地…………………………………地质储量(t)
Q采…………………………………可采储量(t)
s……………………………………水平面积(m3)
m……………………………………平均煤厚(m)
k……………………………………工作面回采率(%)
储量计算结果:
地质储量(Q地)=1585³240³4.38³1.445≈2407590(t)
可采储量(Q采)= Q地³93%=2407590³93%≈2239059(t)
(3)可采期限
按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85万t/a(掘进出煤10万t)计算,可采期限为1.28年。
三、工作面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
1、2302工作面巷道布置形式为“U+I”型布置;即布置运顺、回顺、切眼、高抽巷。
2、2302工作面运顺、回顺均沿煤层走向平行布置。
运顺设计沿煤层底板布置,回顺层位沿顶板布置,切眼沿煤层倾向垂直运顺、回顺布置,并根据运顺、回顺位置确定布置层位。
掘进中采用“边掘边探顶底煤”的方法确定巷道层位。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平面图)。
(1)2302运顺
①与下阶段暗皮带井连接,通过2302反风斜巷与暗风井连接。
②掘进及回采时均为机轨合一,皮带布置在巷道上帮,轨道及人行道布置在巷道下帮。
③在巷道下帮每隔40m,布置一个躲避硐(长1.5m³深1.5m³
高2m)。
(2)2302回顺
与暗风井连接,掘进时通过2302-1#横川进行运输,沿煤层顶板布置。
(3)高抽巷
与回顺平行内错15m,巷道布置在煤层顶板以上5~10m范围内,设计在2302回顺停采线以外30m处通过高抽横川与2302回顺连接。
(三)断面特征
2302工作面运顺、回顺、切眼、高抽巷断面均为矩形,2302水仓断面为半圆拱形(详见2302巷道断面图册)。
2302工作面巷道断面及支护特征表
(四)支护特征
2302工作面各条主要巷道均采用锚网索支护形式,2302运顺、回顺从开口至停采线处,巷道帮部加打帮锚索,剩余巷道根据实际情况,在围岩破碎区域,顶部补打“五花”锚杆,拱间及帮角配合施工点锚索及插花补打帮锚杆。
2302切眼断面为矩形,采用锚网索、钢带、单体棚联合支护。
2302水仓采用锚网支护;高抽巷采用塑钢锚杆支护。
详见《2302工作面巷道断面图册》。
(五)巷道断面及支护选择的依据
1、选择依据为
(1)锚杆巷道有限元模拟力学分析软件
(2)2302各主要巷道的围岩基本参数为:
巷道顶板岩层单轴抗压强度27.47Mpa;
煤层单轴抗压强度20.4Mpa;
巷道底板岩层单轴抗压强度19Mpa;
本区段采动影响指标5;
巷道埋深550-650m之间;
相邻区段残余采动影响指标40m;
岩体完整性指数24;
采高与巷道高度的比值1.84;
地应力:垂直主应力12,水平最大主应力12,水平最小主应力12;
巷道形状:矩形,机掘;
顶板强度22.47Mpa;
煤层强度20.4 Mpa;
底板强度19 Mpa;
本区段采动影响系数5;
将以上数据代入《锚杆巷道有限元模拟力学分析软件》,通过计算确定2302各主要巷道(2302运顺、2302回顺)的支护形式,其主要支护参数如下:
2302运顺、2302回顺两条巷道设计为矩形,每排布置16根锚杆;锚杆规格为Ø18³2250mm全螺纹锚杆,网为1³10m的菱形铁丝网,钢带为Ø14mm的圆钢钢带,运顺、回顺顶板每排布置3组锚索,锚索为Ø15.24³6200mm的强力钢绞线(开口至停采线以里30m范围
内,锚索为Ø17.8³6200mm的强力钢绞线),两根一组的组合锚索,托梁为3m长的12#槽钢(开口至停采线以里30m范围内,托梁为3m 长的18#槽钢),每根锚杆采用一节Z2360型树脂作为锚固剂,每根锚索采用三节Z2360型树脂作为锚固剂;其中锚杆间排距为0.9m³0.8m,锚索为间排距为1.5³2m。
2、支护验算
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 含少量黄铁矿结核,岩层较为破碎,厚度为0.70~13.7m,一般厚4.60m,硬度3~4级。
故选用悬吊理论验算锚杆参数
(1)锚杆长度
L=KH+L1+L2
式中:L—锚杆全长,m;
K—安全系数,一般取2;
H—软弱岩层(煤层)厚度,取0.9 m;
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取0.25~0.3m;取0.3 m
L2—锚杆外露长度,一般为0.1m。
代入数据,得:
L=2³0.9+0.3+0.1
=2.2m
(2)锚杆间排距
Q
A=
KHr
式中:A—锚杆间排距,m;
Q—锚杆锚固力,取70KN;
K—安全系数,一般取2;
H—软弱岩层(煤层)厚度,取0.9m;
r—软岩岩层的平均重度,KN/m3,取60KN/m3
代入数据,得:
A=
60
9.0270
⨯⨯
=0.87m
由以上验算数据可知,我矿所选用的锚杆间排距及锚杆长度符合支护要求,为增加提高支护的安全系数,又采用了锚杆间用钢带连接,巷道顶帮加挂铁丝网,增加布置锚索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各条巷道的支护强度。
四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一)采煤方法
2302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二)工作面生产能力
根据工作面可采储量223.9万吨,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1585m ,倾斜长度240m ,工作面平均可采煤厚4.38m 。
1、工作面单产 A=LMb γC
式中:A —工作面单产,T/d ; L —工作面长度,m ,L=240m ; M —平均采高,m ,h=4.38m ;
b —工作面日进度,m ,每天5个循环,每循环进度为0.8m ,b=4.2m ;
γ—煤的视密度(容重),γ=1.445T/m 3
; C —综合回收率,C=93%。
代入数据后,得
A=240³4.38³4³1.445³93% =5650(T/d ) ⑵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F =330Ar
式中:F-工作面年生产能力,万吨/年;
330-工作面年生产天数。
A—工作面单产,T/d;
r—正规循环率,r=92%
F=330³5650³92%=170(万吨/年)
我矿2009年核定矿井实际生产能力为185万吨/年,其中:采面170万吨/年,掘进煤15万吨/年。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2302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三)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1、回采工艺流程
端头斜切进刀→割三角煤→割煤→移架→推移溜子→拉移转载机。
2、工艺说明
(1)割煤
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
正常运行中上滚筒割顶煤,下滚筒割底煤。
截深800mm,平均采高4.38m。
a、当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时,采煤机机身处尚留有一段下部煤(见图a)。
b、调换滚筒上、下位置,上滚筒下降,下滚筒升起,并沿溜子弯曲段反向割入煤墙,直至溜子弯曲段移成直线为止(见图b)。
c、再调换两滚筒上、下位置重新割煤至溜子机头处(见图c)。
d、将三角煤割掉,煤壁割直后,再次调换滚筒上、下位置,反向正常割煤(见图d)。
e、采煤机斜切进刀长度计算:
D=2L采+L运弯=2³16.27+20=52.54m
式中: D —采煤机斜切进刀长度,m;
L采—采煤机机身长,16.27m
L运弯—刮板输送机弯曲段长度,20m。
(2)运煤
工作面的煤经过刮板输送机,再经转载机后由皮带输送机外运。
(3)移架
移架采用本架操作、顺序移架的方式进行追机作业。
采煤机割过煤后,支架即可降架前移。
正常情况下,移架距采煤机后滚筒不大于3-5架,否则必须停机移架。
(4)推溜
采煤机割过煤后15-20m,即可顺序推溜,推溜时必须多架支架同时操作,以防溜子出现急弯或脱节,推溜时根据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推到位。
(5)拉移转载机
转载机使用双推移油缸配合锚链拉移,移动步距为0.8m。
3、劳动组织和作业方式
本工作面采用专业工种与综合工种相配合的追机作业方式。
即随着采煤机割煤,各工种尽量采取平行作业方式完成移架、推溜、清理浮煤等工作。
各专业工种、综合工种既分工又协作。
机电检修班固定专人包机检修。
2302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本工作面采用“三八”工作制,即两班生产,一班检修。
五工作面设备选型与布置
2302工作面设计为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根据矿井生产技术水平、2302工作面地质特征及现有装备,工作面拟采用ZY10500-27/5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及其配套设备。
设备型号、数量及其参数详见《2302综采工作面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下表。
2302工作面运输设备参数表
六工作面接续安排
(一)现采面2301工作面
设计参数:1726³210³4.76³1.445³93%=231.8万吨
截止2013年2月底2301工作面剩余888米,预计2013年9月15日回采完成。
(二)接续面221工作面
设计参数:1470³150³5.7³1.445³93%=151.6万吨(16万吨/月,9个月,推进度163m/月,2013年11月1日~2014年7月31日)。
(三)准备面2302工作面
设计参数:1585³240³4.38³1.445³93%=223.9万吨(16万吨/月,14个月,推进度115m/月,2014年8月1日~2015年9月30日)。
七生产系统
(一)运输系统
1、运煤系统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输顺槽(转载机、胶带输送机)→下阶段暗皮带井(胶带输送机)→3#煤仓→暗皮带井(胶带输送机)→2#煤仓→皮带井(钢缆皮带)→集中煤仓→平峒(矿车)→选煤楼(装车外运)。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一:皮带运输设计)
2、运料系统(轨道运输)
地面→平峒→1230车场→副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1进斜→2302-1#横川→2302回顺→2302工作面
地面→平峒→1230车场→副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2进斜→2302运顺→2302工作面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二:辅助运输系统设计)
3、2302高抽巷出矸系统(轨道运输)
2302高抽巷→2302高抽横川→2302回顺→2302-1#横川→2301进斜→+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副斜井井底车场→副斜井→二广场矸石山
4、进、撤架系统(轨道运输)
(1)进架系统
地面→2#副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1进斜→2302-1#横川→2302回顺→2302切眼。
(详见2302工作面附件三:进架系统绞车提升设计)
(2)撤架系统
2302工作面→2302回顺→2302-1#横川→2301进斜→+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副斜井井底车场→2#副斜井→地面
(二)供电系统
2302工作面由+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供电。
+950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由208变电所和平峒中央变流室6kv双回路供电。
由+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向2302运顺四台移动变电站供电,经移动变电站降压至3300v、1140v和660v向2302综采工作面供电;由+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向2302回顺及工作面附近的绞车等用电设备供电。
1、+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主回路
平峒中央变流室→皮带井→208行人横川→208车场→暗皮带井→953横川→+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
2、+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备用回路
208变电所→暗皮带井→953横川→+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
3、2302工作面供电线路
(1)运顺系统
+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1进斜→2302工作面及2302运顺各用电点。
(2)回顺系统
+950m辅助水平中央变电所→+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1进斜→2302-1#横川→2302工作面及2302回顺各用电点。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四:供电设计)
(三)供水、供液系统
1、2302工作面主要用水地点
(1)采煤机的内外喷雾,各部机械设备的冷却系统,支架架间喷雾,用水量计265L/min。
(2)各运煤转载点的洒水灭尘,共5个洒水点。
每个洒水点的用水量12.5L/min,共计用水量62.5L/min。
(3)汽雾阻化喷雾用水量150L/min。
(4)乳化液补充水,用水量55L/min。
总用水量:
∑Q=265+62.5+150+55=532.5L/min。
2、供水、供液系统
(1)2302工作面乳化液补充水系统
线路:2#风井→暗风井→+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2进风斜巷→2302运顺→乳化液泵站。
(2)其它用水系统
2302运顺、回顺及工作面防尘及其它用水使用矿用防尘水,管路接自各主系统φ50的输送管路。
防尘供水管路采用静压供水,供水压力不小于0.3MPa。
3、供液系统设备
采用两台BRW-400/31.5型乳化液泵(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给工作面支架供液。
供液管路采用Φ50的高压胶管,回液管路采用Φ63的高压胶管,Φ50管路耐压压力为45MPa。
(四)排水系统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分析,该工作面水文地质简单,但煤层及煤层顶板岩石层均含裂隙水,正常情况下预计开采期间涌水量20~45m3/h,最大涌水量45m3/h。
2302运顺、回顺和高抽巷掘进期间均在巷道内设临时小水仓,用潜水泵排至217阶段水仓,回采期间在巷道最低段分别设水仓集中排水,将水排到217阶段水仓,再由千米水仓排至地面二广场。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五:排水系统设计)
(五)通风系统
该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其巷道布置为:2302运顺、2302切眼、2302回顺。
1、工作面通风路线
地面新鲜风流通过平峒、副斜井→+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2进风斜巷→2302运顺→2302工作面→2302回顺→暗风井→2#风井→地面。
3、反风路线
付斜井→+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2 -1#横川→2302回顺→2302工作面→2302运顺→2302反风斜巷→暗风井→2#风井→地面。
4、工作面瓦斯、火灾避灾路线
掘进期间:工作面→2302运顺→2302进风斜巷→+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主皮带井→1230车场→地面
工作面→2302回顺→2302-1#横川→2301进风斜巷→+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主皮带井→1230车场→地面。
回采期间:工作面→2302运顺→2302进风斜巷→+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主皮带井→1230车场→地面
回顺→2302工作面→2302运顺→2302进风斜巷→+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主皮带井→1230车场→地面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六:通风系统设计)
(六)瓦斯抽放及监测系统
1、抽放系统
矿井现有四套大流量固定式抽放系统, 2013年第五套抽放系统投入使用,矿井抽放系统额定抽放能力将达到2230m3/min。
2302工作面采前预抽采用2BEC62型抽放系统进行抽放,回采采用两套
2BEC72型抽放系统连接高抽巷进行抽放。
2、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地面监控中心、井下分站和各种传感器3部分。
工作时,井下各模拟量、开关量传感器、控制器在各自所挂及安放的地点面24小时连续监测井下被测环境中有毒有害气
体浓度、环境参数、井下受控设备的工作状态。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七:瓦斯抽放及监测设计)
(七)防灭火系统
2302工作面采用以黄泥灌浆为主、汽雾阻化、注三相泡沫、堵漏、均压、注氮及束管监测等相结合的综合防灭火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八:防灭火设计)(八)防尘系统
2302工作面防尘系统采用二广场静压供水系统。
工作面进、回风巷接2寸防尘洒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三通,每500m设一个2寸阀门。
(详见2302工作面设计附件九:防尘系统设计)
(九)通讯及照明系统
1、通讯系统
工作面各皮带机头采用KT101T程控电话,直接通向调度室及区队办公室,工作面到控制台通讯采用KT-100闭锁开关,每间隔10m 装设1台分站,能实现随时通话随时闭锁停机。
2、通讯路线及电话布置
主线路:地面调度室→平峒→1230联络巷→皮带井→208行人横川。
辅助路线分两路:
(1)208行人横川→暗皮带井→953横川→暗风井→2302回顺→2302工作面工具房防爆电话。
(2)副斜井井底车场→+950m辅助水平轨道石门→2302进斜→2302运顺→2302工作面控制台防爆电话。
详见《2302工作面通讯示意图》
3、2302综采系统照明
2302采煤工作面照明采用ZDZ-4照明综保和KBB-60白炽防爆灯每隔20m装一盏,共装设13盏;每部皮带机头照明采用4盏KBY-20荧光灯,每隔10m装设1盏进行照明;2302运顺每隔20m装一盏KBY-20荧光灯进行照明,合计102盏;2302回顺每隔15m装一盏KBY-20荧光灯进行照明,合计135盏。
八紧急避险“六大系统”
我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基本符合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只紧急避险系统中避难硐室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中。
1、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现使用KJ90型安全监测系统,目前该系统运行可靠,可以对监控地点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监控,能够对被测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环境参数、井下受控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将所采集的实时信息传到企业信息网,达到了国家行业标准。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现使用KJ271型人员定位系统,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2000多张,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均安设有监测分站,具备实时监测井下人员的工作区域、活动轨迹、考勤管理、灾变救援等功能,达到了国家行业标准。
3、通信联络系统
DDK-6通讯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在井下各硐室、车场、皮带机头、采掘工作面安设防爆电话70门。
地面ZXJ-10通讯系统连接地面电话416门,地面与井下信息联络畅通。
4、紧急避险系统
我矿目前有完善的矿井及各系统的避灾路线,正在进一步完善井下固定式避难峒室的建设,根据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布局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广实施的要求,我矿计划在2013年6月底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的紧急避险系统。
5、压风自救系统
我矿地面二广场安装有3台LGD-40/8型压风机,通过管路由副斜井延伸至井下各工作地点,管路每隔100m均设置有阀门,在矿井950轨道石门设置有汽水分离器,在2302掘进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均配备了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能够起到压风自救的目的, 达到了国家行业标准。
6、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通过地面二广场两个300m3水池配合管路输送向井下静压供水,水质均达到了正常饮用水的标准(CJ94-2005),管路、配件及自制件的质量均符合有关规定,在2302系统掘进和回采过程中,供水管路延伸至采掘工作面正头, 并保证正常供水。
2302各主要巷道在掘进过程中污水管随掘进巷道工作面的推进而前移,水管滞后工作面正头不得超过20m并配备20m长的软管,且每隔50m布置一组三通阀门,作为巷道防尘洒水水源,水量要满足施工过程中喷雾洒水、冲洗煤尘、湿式打眼等的需要,管路也要定期检查,对于有漏水、水量不足的情况要及时安排专人处理,保证正常供水。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