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时:一氧化碳
第七课时: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说明
(1)探究重在过程,以及思路和方法。
(2)探究要体现开放性。
(3)突出了物质的多样性的学科思想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两种氧化物co2、co的性质。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可以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重新激发起学生对神秘的化学知识的兴趣及热情。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碱盐等重要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实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科间的联系,也注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实验探究、多媒体投影、教师讲解、练习相结合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注意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介绍金刚石、石墨和活性炭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和冰箱除味剂等。
3、既充分体现科技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4、教学课件呈现方式做到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三课时: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
第四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的练习
第五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单元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
(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3)形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4)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第七课时: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说明
(1)探究重在过程,以及思路和方法。
(2)探究要体现开放性。
(3)突出了物质的多样性的学科思想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两种氧化物co2、co的性质。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可以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重新激发起学生对神秘的化学知识的兴趣及热情。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碱盐等重要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实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科间的联系,也注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实验探究、多媒体投影、教师讲解、练习相结合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注意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介绍金刚石、石墨和活性炭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和冰箱除味剂等。
3、既充分体现科技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4、教学课件呈现方式做到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三课时: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
第四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的练习
第五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单元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
(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3)形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4)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