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越冬松花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花花椰菜又称松花菜,是以幼花和肥嫩花枝为食用部分,由于松花花椰菜含粗纤维少,易消化,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近年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效益较高。

丰富了黄淮海地区的早春蔬菜市场,增加了蔬菜的花色品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广大菜农开辟了新的种植茬口。

但是,作为反季节栽培的蔬菜,冬季气温低,或有极端低温,会给越冬松花花椰菜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了提高越冬松花花椰菜栽培的成功率和提高种植者效益,笔者把黄淮海地区越冬松花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越冬栽培松花花椰菜对品种要求严格,因此,选择优良的品种是越冬松花花椰菜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越冬松花花椰菜要求品种抗寒性好、茎绿色、个头大、产量高、花球半松的品种。

几年的栽培实践证明,松茸68、松茸78、台湾青梗松花75、台湾青梗松花100、珍玉松花80、珍玉松花80等品种耐寒性极强,对冬季低温和不良环境适应性强、丰产性、商品性好,较适宜在黄淮海地区种植。

2培育壮苗
2.1整地做畦
育苗畦要选择地势较高,能灌能排的地块建苗床,苗床营养土按土肥比2∶1配制,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土、粪过筛后掺匀并消毒,用40%福尔马林3000~4500mL/hm 2对水375kg/hm 2,搅匀后喷到土
中,再用薄膜覆盖,闷5~7d 后将土摊开,待药剂散尽后使用。

充分整平、耙细苗床,做到上虚下实,做成1.2~1.5m 的低床待播,播种时要求按10cm ×10cm 见方。

为了提高花椰菜幼苗越冬的成活率,最好用10cm ×10cm 的塑料营养钵护根育苗,移栽时成活率
更高,越冬时死亡率更低。

2.2播种育苗
10月10日到11月1日播种育苗,宜选择排水
方便、不易积水的地块起高畦育苗。

一般畦面宽度为
1.1m ,长度不宜超过20m ,每公顷用种量0.75kg ,每
公顷花椰菜地需525m 2苗床。

播种后,需盖小拱棚保温,促进出苗,如果气温过低,需要盖草苫或棉被。

待种子拱土后,早、晚可揭去草苫,中午防风,以防止晒伤苗子。

幼苗生长期间,应小水勤浇,保持苗床湿润,如遇大雨,应立即排水,防淹苗。

如果撒播,应于2叶
1心期及时分苗,花椰菜苗子长到5叶1心到6叶作者简介:王宝玉(1985-),男,大专,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

黄淮海地区越冬松花
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王宝玉
(商丘市睢阳区农业畜牧局
河南商丘476005)
摘要:黄淮海地区越冬种植松花花椰菜,通过选择抗寒的优良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施足底肥,适时定植,加强越冬期间防寒管理和早春的水肥栽培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实现越冬松花花椰菜的高产高效栽培,为广大种植户提供配套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越冬;松花花椰菜;栽培技术
290--
1心开始定植。

3定植
一般苗龄35~45d ,真叶达到5~6片时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定植大田。

宜选用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壤质地块种植,且忌与油菜、甘蓝、花菜、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整好地后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配施一定比例的化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鸡粪30000kg 、复合肥375kg ,混匀耙平后,起高垄栽培,垄高20cm ,垄宽40cm ,垄距0.8~1.0m ,每垄定植1行,株距50cm ,每公顷密度37500株左右。

定植时要挖沟定植,定植后为了冬季不被冻死要加盖地膜保温,年前花椰菜苗子在地膜下,立春后再引苗出膜,正常管理。

4定植后田间管理
4.1越冬前管理
定植后浇缓苗水1~2次,缓苗后每公顷施入尿素225kg 作为提苗肥,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针对该区域冬前气温较高,幼苗易旺长的特点,适时控水控苗,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促茎秆粗壮,叶色深绿,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越冬前植株应有7~8片叶,才能保证安全越冬,获得高产。

12月上中旬及时浇好封冻水,浇足浇透。

一情况下,越冬期间不再进行浇水、施肥、中耕。

如遇特别干旱年份,植株局部萎蔫,下部叶片变黄时,可选择晴天上午土壤和植株解冻后灌水,即灌即排,保证畦面没有存水,以防夜晚冻害。

4.2越冬后管理
第二年2月上中旬,立春后黄淮海地区天气转暖,地温回升,松花花椰菜开始返青生长时,视土壤墒情,浇好返青水,并每公顷追施尿素300kg ,促进外叶生长。

待心叶旋拧时,每公顷施尿素300kg 、硫酸钾75kg 或腐熟人粪尿7500kg ,以利花椰菜现球。

花球生长期间可不再追肥。

花球膨大形成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时缺水,叶片短缩、花球易散,产量低;水分过大又易引花球霉烂,品质差。

因此,根据该区域春季雨水较多、湿度大的特点,适时做好灌水和排涝工作。

为了避免花球在阳光直射下由洁白变黄或变褐色,影响外观品质,在花球盛长期,一般球径在8~10cm 时,摘取花球外不同方向的叶片遮盖花球,以保持其洁白度。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松花花椰菜病害有黑腐病、霜霉病、黑斑病、
黑胫病、菌核病、软腐病等,常见的主要有黑腐病、霜霉病。

松花菜黑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典型症状是真叶叶缘出现由小到大的“V”字形病斑。

受害幼苗子叶呈水渍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至真叶。

流行时,叶缘多处受侵染,导致整叶枯死或外叶局部、全部腐烂,干燥时,病斑干枯或穿孔。

病菌通过幼苗子叶气孔、成株叶缘水孔或伤口等侵入,借助雨水、昆虫等传播。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除及时控制害虫外,可采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
液,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d 喷一次。

霜霉病是松花菜的主要真菌性病害,其典型症状是,中下部叶片有不规则黄色病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有白色霉状物。

多在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环境下发生。

防治方法:及时放风调温除湿,合理密植;药剂防治可用68%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d 喷一次,连续2~3次,收获前15d 禁止喷药。

5.2虫害防治
松花花椰菜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

育苗前期及生长后期温度回升后易发生蚜虫,防治蚜虫可喷洒10%的吡虫啉500倍液或20%康福多1000倍,每隔5~7d 交替使用,连续2~3次。

菜青虫、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等,可用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1%阿维?高氯乳油8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30%的阿维虫螨晴1500倍液或2.5%菜喜1500倍液,每隔5~7d 交替喷雾,连续3~4次。

6采收
根据松花花椰菜现球时间的早晚,及时分批采收上市。

一般当花球充分长大,边缘花枝开始向下反卷而尚未散开时进行采收。

早熟品种一般4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中晚熟品种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

采收早,个头小,产量不高,但产值高。

采收过迟,花球过于松散、变黄、商品性差。

收获时常保留4~5片叶包被花球,保护花球免受外界损伤和污染。

2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