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高中物理题库解析大全专题热学(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3高考真题】
(2013·大纲卷)15.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B.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
C.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
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
(2013·上海卷)30.(10分)如图,柱形容器内用不漏气的轻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容器外包裹保温材料。

开始时活塞至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1,容器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

在活塞上逐步加上多个砝码后,活塞下降到距容器底部H2处,气体温度升高了△T;然后取走容器外的保温材料,活塞位置继续下降,最后静止于距容器底部H3处:已知大气压强为p0。

求:气体最后的压强与温度。

(2013·上海卷)29.(7分)利用如图装置可测量大气压强和容器的容积。

步骤如下:
①将倒U形玻璃管A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直玻璃管B连接,并注入适量的水,另一端插入橡皮塞,然后塞住烧瓶口,并在A上标注此时水面的位置K;再将一活塞置于10ml位置的针筒插入烧瓶,使活塞缓慢推移至0刻度位置;上下移动B,保持A中的水面位于K处,测得此时水面的高度差为17.1cm。

②拔出橡皮塞,将针筒活塞置于0ml位置,使烧瓶与大气相通后再次塞住瓶口;然后将活塞抽拔至10ml位置,上下移动B,使A中的水面仍位于K,测得此时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为16.8cm。

(玻璃管A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ρ=1.0×103kg/m3,取g=10m/s2)
(1)若用V0表示烧瓶容积,p0表示大气压强,△V示针筒内气体的体积,△p1、△p2表示上述步骤①、②中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大小,则步骤①、②中,气体满足的方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得烧瓶容积V0=_____ml,大气压强p0=____Pa。

(3)(单选题)倒U形玻璃管A内气体的存在
(A)仅对容积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B)仅对压强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C)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
(D)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无影响
(2013·上海卷)15.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
1.0×105Pa。

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m/s2,ρ=1.0×103kg/m3)
(A)12.8倍(B)8.5倍(C)3.1倍(D)2.1倍
(2013·上海卷)5.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2013·北京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2013·广东卷)18.图6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L水,上部密封1atm的空气0.5L,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atm的空气0.1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
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
(2013·海南卷)15.模块3-3试题(12分)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每选错I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为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
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

E .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
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2)(8分)如图,一带有活塞的气缸通过底部的水平细管与一个上端开口的竖直管相连,气
缸与竖直管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3:1,初始时,该装置的底部盛有水银;活塞与水银面之间有一定
量的气体,气柱高度为l (以cm 为单位);竖直管内的水银面比气缸内的水银面高出3l /8。

现使活
塞缓慢向上移动11l /32,这时气缸和竖直管内的水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求初始时气缸内气体的
压强(以cmHg 为单位)
(2013·江苏卷)A. [选修3-3](12 分)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A →B
和C →D 为等温过程,B →C 和D →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
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B →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 →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 →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 (选填“A →B ”、“B →C ”、“C →D ”或“D →A ”).
若气体在A →B 过程中吸收63 kJ 的热量,在C →D 过程中放出38 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
外做的功为⎽⎽⎽⎽⎽⎽⎽kJ.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 mol,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 L,在B 状态时压强为A 状态时的3
2. 求气体在B 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123100.6-⨯=mol N A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2013·山东卷)36.(8分)(物理选修3-3)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热力学定律,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b.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系统内能的
c.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温度相同
d.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其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大量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
(2)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船载人下潜超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新纪录。

在某次深潜实验中,“蛟龙”号探测到990m深处的海水温度为280K。

某同学利用该数据来研究气体状态随海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的质量和摩擦,气缸所处海平面的温度T o=300K,压强P0=1 atm,封闭气体的体积V o=3m2。

如果将该气缸下潜至990m深处,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①求990m深处封闭气体的体积(1 atm相当于10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

②下潜过程中封闭气体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2013·新课标II卷)33.[物理一选修3-31](5分)
(I)(5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I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2)(10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

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25.0cm 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

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

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2013·新课标Ⅰ卷)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
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
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 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2) (9分)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

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 o和P o/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 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

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

已知外界温度为To,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

求:
(i)恒温热源的温度T;
(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 X。

(2013·重庆)10.【选修3—3】
(1)(6分)某未密闭房间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
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
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大
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2)(6分)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

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2012高考真题】
(2012•重庆)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2012·上海)28.(6分)右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
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

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

(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管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_____;
(2)(单选)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Δ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

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
(2012·广东)14.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

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再次压缩过程中
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2012·大纲版全国卷)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列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7.模块3-3试题(12分)
(1)(2012·海南)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

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

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处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2)(2012·海南)如图,一气缸水平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一质量为m、面积为S的活塞将一定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平衡时活塞与气缸底相距L。

现让小车以一较小的水平恒定加速度向右运动,稳定时发现活塞相对于气缸移动了距离d。

已知大气压强为p0,不计气缸和活塞间的摩擦,且小车运动时,大气对活塞的压强仍可视为p0,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求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2012·四川)14.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2012·全国新课标卷)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9分)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C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

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

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

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

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

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2012·江苏)A. [选修3-3](12 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_________.
(A)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 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 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2)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 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
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增大了. 该气体在温度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题12A-1 图所
示,则T 1 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T 2.
(3)如题12A-2 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 此过程中,气
体压强p =1.0*105 Pa,吸收的热量Q =7.0*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2012·福建)选考28、
(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2)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atm 的空气6.0L,现再充入1.0 atm 的空气9.0L 。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2.5 atm B.2.0 atm C.1.5 atm D.1.0 atm
(2012·山东)36.(8分)【物理—物理3-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 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
左端封闭气柱长20l cm (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

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
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10h cm =(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075p cmHg =)
①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做单位) ②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2012·上海)31.(13分)如图,长L =100cm ,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封闭。

水平放置时,长
L 0=50cm 的空气柱被水银封住,水银柱长h =30cm 。

将玻璃管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下的竖直位置,然后竖直插入水银槽,插入后有Δh =15cm 的水银柱进入玻璃管。

设整个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 0=75cmHg 。

求:
(1)插入水银槽后管内气体的压强p ;
(2)管口距水银槽液面的距离H 。

【2011高考真题】
1.(全国)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 .气体体积增大时, 其内能一定较少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加
D .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2.(广东)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

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3.(上海)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 v 表示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I II III T T T ,则
(A) I II III T T T >> (B)T Ⅲ>T Ⅱ>T Ⅰ
(C) ,II I II III T T T T >> (D) I II III T T T ==
4.(上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 ,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四川)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
A 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
B 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
C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D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
6.(新课标)【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DE 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 1=66cm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 2=6.6cm 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 3=44cm 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

已知大气压强为P o =70cmHg 。

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7.(上海)如图,绝热气缸A 与导热气缸B 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

两气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0V 、温度均为0T 。

缓慢加热A 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 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

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 中气体的体积A V 和温度A T 。

8.(山东)(8分)[物理—物理3-3]
(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

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
h=14cm。

计相连。

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
1
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
h=44cm。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Hg)
2
①求恒温槽的温度。

②此过程A 内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9.(江苏)(选修模块3-3)(12分)
(1)如题12A-1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

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 .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
C .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 .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2)如题12A-2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 0。

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 后,体积由V 1增大为V 2。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_____(选增“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 -1,密度ρ=0.895×103kg·m -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 ,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 A =6.02×1023mol -1.球的体积V 与直径D 的关系为316
V D π=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0.(海南)模块3-3试题(12分)
(1)(4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V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

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2)(8分)如图,容积为
1
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

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V。

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

2
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 ,大气压强为O P,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

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

11.(福建)[物理选修3-3] (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

图中横线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2.5×104J,气体对外界做功1.0×104J,则该理想气体的(填选项前的字母)
A.温度降低,密度增大B.温度降低,密度减小
C.温度升高,密度增大D.温度升高,密度减小
12.(全国)(6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试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盆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的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

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010高考真题】
1.2010·重庆·15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面,在缓缓放水的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势能,则胎内气体
A.从外界吸热 B.对外界做负功
B.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D.内能增加
2.2010·全国卷Ⅰ·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3.2010·上海物理·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