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复杂控制串级控制系统与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料 水温度变化 →釜壁温度变 化 → 反应釜温度变化
控制变量的影响:冷却剂调 节阀开度变化 → 冷却剂流 量变化 → 夹套内冷却剂温 度变化 → 釜壁温度变化 → 反应釜温度变化
ppt课件
17
解决方法
夹套冷却剂温度T2比反应釜温度T1能更快地感受 到来自干扰(冷却剂入口温度)以及来自控制的 影响。因而可设计夹套水温单回路控制系统TC2 以尽快地克服冷却剂方面的扰动。但TC2的设定 值应根据T1的控制要求作相应的变化(这一要求 可用反应温度调节器TC1来自动实现)。
Qi(t) 精 馏
H(t) 塔
A
假设液位测量范围为Hmax, 进出流量的测量范围均为
Qmax,则广义对象特性可
LC
表示成
副回路(有时称内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 它能有效地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
由于
D2' (s)
1
D2 (s) 1+ Gc2GvGp2Gm2
假设副回路的动态滞后较小,对于低频干扰,有
Gc2GvGp2Gm2 1
D2' D2
ppt课件
25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ppt课件
26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2)
振”(系统稳定性
进料 越差)。
ppt课件
38
串级系统副调节器选型
副调节器常选择PI控制律
原因:副回路为随动系统,其设定值变化频繁,一 般不宜加微分作用;另外,副回路的主要目的是快 速克服内环中的各种扰动,为加大副回路的调节能 力,理想上不用加积分作用。但实际运行中,串级 系统有时会断开主回路,因而,通常需要加入积分 作用。但积分作用要求较弱以保证副回路较强的抗 干扰能力。
修改主手操器使副偏差为0,将副控制器切换到自动; 修改主控制器的设定值使主控制器的偏差为0,然后将
主控制器切换到自动。
增量型
+
手操器 Man
增量型
+
手操器 Man
ysp (t) e1(t) KD
+
+
-
+
Auto
u1(t) e2 (t) KD
+
+
-
+
Auto
u2 (t)
ym1 (t )
1
1
TI s +1
ppt课件
20
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框图
TC1
TC2
T2
T1
讨论: 主副控制器的 “正反作用”选择。
出料
调节阀选气关阀
冷却剂
进料
T1sp
+ -
T2sp TC1 +
-
TC2
阀
D2
T2
夹套
槽壁
夹套水温测量
D1 T1
反应槽
反应器温度测量
ppt课件
21
串级控制系统常用术语
二次扰动
一次扰动
y1,sp
+ -
y2,sp
副回路等效对象为:
G
' p
2
(s)
y2 (s) y2,sp (s)
Gc2GvGp2
1+ Gc2GvGp2Gm2
若:
Gp2
K p2 ; Tp2s +1
Gc2 Kc2 ; Gv Kv ; Gm2 Km2
ppt课件
28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3)
G
' p
2
(
s
)
1+
Kc2Kv
K p2 Tp2s + 1
测量变送器
ppt课件
7
给定 值X
干扰
被控
e
p
q
变量
控制器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测量变送器
给定 值X
e PID
干扰
被控
p
q
变量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测量变送器
ppt课件
8
课堂提问
采用纯比例控制,Kc增加时系统的稳定 性会怎样?稳定的情况下余差会怎样?
采用PI控制,Ti调小时为保持系统稳定性, 比例度应该怎样变化?
(将副回路看成是一个等效的控制阀)。
ppt课件
23
串级系统副环的等效性
y2,sp
+ -
Gc2 ym2
Gv Gm2
+ D2
+
Gp2
y2
D2(s)
1 1 + Gc2GvG p2Gm2
y2,sp
Gc2GvG p2 1 + Gc2GvG p2Gm2
+ D2' (s)
+
y2(s)
ppt课件
24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1)
工程师站
总线 0 总线 1
SCnet
上位计算机: 软仪表计算
ppt课件
11
串级控制系统 Cascade Control System
ppt课件
12
主要内容
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表示法; 结合控制原理,掌握串级系统的分析方法; 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与仿真实现; 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防积分饱和措施。
51
串级均匀控制与串级控制区别
ppt课件
52
均匀控制系统的分析
Qi(t) 精 馏
H(t) 塔
A
LC FC
Qo(t)
假设流量回路调节迅速, 对液位对象而言其动态滞 后可忽略;并不考虑液位 测量滞后。则广义对象特 性可表示成
A
dH (t) dt
Qi
(t)
Qo
(t)
ppt课件
53
均匀控制系统的分析(续1)
ppt课件
41
串级控制系统主调节器的连接法
y1sp(t)
+
e(t)
KC
-
ym1(t)
TD s + 1 ADTD s + 1
串级系统主控制器 防积分饱和连接方法
+ +
1 TI s + 1
u ym2(t)
ppt课件
42
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
将主、副控制器的切换开关都置于手动;
用副手操器操纵调节阀使生产处于要求的工况;
Exasmoc Station
SMOC-PC Optional (Builder) Ethernet
Download
FCS
SFCS Process Data Exasmoc Data
ppt课件
10
➢ 浙大中控SUPCON DCS
操作站
操作站
JX300 JX300 JX300
1# 2#
3#
现场控制站
TC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分析问题: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 围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34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1
TC
PC
加热蒸汽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分析问题: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 围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35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加热蒸汽
TC
3
FC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分析问题: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 围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36
串级方案设计举例
TC
FC 进料
燃料油
流量扰动
TC
PC 进料
出料
出料
燃料油
流量较小、或者流量检测 困难,或者燃料油较粘稠, 用检测压力代替
ppt课件
37
串级方案设计举例(续)
TC TC 燃料油
出料
讨论:副回路所能
包括的扰动越多,
副对象与主对象的
动态特性的差别越
小,越容易引起内
外回路之间的“共
能自动地克服副对象增益或调节阀特性的非 线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系统的“鲁棒性” 增强) 。
对于内环等效对象的稳态增益:
K
' p2
Kc2Kv K p2 1 + Kc2Kv K p2K m2
Kc2 Kv K p2 Km2 1
K
' p
2
1 Km2
ppt课件
27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3)
改善了对象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 频率。在相同的衰减比下,主调节器的增益 可显著加大。
两个参数的变化应是缓慢的,且在一定范围内变 化。
均匀控制指的是控制功能,而不是控制方案。
ppt课件
48
常用的均匀控制方案
塔
塔
塔
甲
塔 乙
甲
乙
h(t)
LC
LC
FC
qo(t)
单回路均匀控制系统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49
简单均匀控制与简单控制区别
ppt课件
50
简单均匀控制与简单控制区别
ppt课件
主调
副调
节器 +
节器
-
ym2
ym1
两个回路: 主回路 副回路
调节阀 副参数 测量变送 主参数 测量变送
ppt课件
副对象
y2
y1
主对象
副参数
主参数
22
串级控制系统方块图
D2
D1
y1,sp
y2,sp
+
Gc1
+
Gc2
Gv
-
-
ym2
Gm2
ym1 Gm1
+ +
Gp2
+
Gp1 +
y1
副回路
主回路
注:D1、D2 综合反映了一次扰动、二次扰动对控制系统副参数与主 参数的动态影响;主回路是指:副回路闭合状态下等效的单回路
单回路PID控制系统小结
介绍了简单被控过程的机理建模方法; 讨论了控制阀“气开、气关”形式与流量特性
的选择问题; 讲述了“广义对象” 动态特性的典型测试方法; 介绍了单回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原则; 详细分析了单回路PID参数整定方法, 介绍了PID控制器的“防积分饱和” 技术.
ppt课件
液位与流量是一对 矛盾。 解决方法:(1)增加缓冲罐。
(2)采用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47
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
概念:
均匀控制系统:指两个工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能缓 慢、均匀地变化,使前后设备在物料供求上相互兼 顾、均匀协调的系统。
特点
表征前后供求矛盾的两个参数,在控制过程中都 应该是变化的。
尽可能将带有非线性或时变特性的环节 包含于副回路中。
ppt课件
31
串级控制副参数选择练习
加热
蒸汽
F2
假设反应器的主要干扰为加热
蒸汽的温度变化
F1
T2
T3
进料
T1
A2
反应器
ppt课件
AC
A1
产品32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TC
加热蒸汽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ppt课件
33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FC
加热蒸汽
ppt课件
9
WIN 2000
SMOC与YOKOGAWA CS3000连接
Ethernet
Standard
HIS
Operation/ Displays
Monitoring/
Control
APC
Displays
V Net / VL Net
ExaSMOC ExaRQE ExaOPC VF701
Optional Remote Operation/ Monitoring
ym2 (t)
TI s + 1
ppt课件
43
串级系统仿真
ppt课件
44
均匀控制
ppt课件
45
均匀控制内容
均匀控制的概念与特点; 常见的均匀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系统的分析。
ppt课件
46
均匀控制问题
分析:甲塔:尽量保 证液位稳定
乙塔:进塔的流量 力求平稳
L↑→开阀1→F↑→关 阀2→L↑
ppt课件
13
反应釜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
TC
冷却剂 进料
T1sp
+ -
调节器
出料
调节阀
操纵变量:冷却剂流量
被控变量:反应温度
扰动变量:冷却剂温度以及 工艺介质流量
控制规律:PID
D2
T2
夹套
釜壁
D1 T1
反应釜
温度测量变送
ppt课件
14
反应釜温度单回路控制响应曲线
ppt课件
15
单回路控制系统分析
ppt课件
39
串级系统主调节器选型
主调节器常选择PI或PID控制律
原因:主回路的任务是满足主参数的定值控制要求。 因而对于主参数为温度的串级系统,主调节器必须加 入较强的积分作用(除主参数为液位的串级均匀控制 系统以外)。当主对象的调节滞后较大,而主参数变 化较平缓时,可加入通常大小的微分作用。
“串级控制”
ppt课件
18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方案
TC1
TC2
T2
T1
冷却剂
进料
特点:两个调节器串在一 起工作,调节器TC2通过 调节冷却剂量以克服冷却
出料 水方面的扰动;调节器 TC1通过调节夹套内水温 的设定值以保证反应温度
维持在工艺所希望的某一 给定值。
ppt课件
19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1
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给定 值X
干扰
被控
e
p
q
变量
控制器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测量变送器
ppt课件
2
液位变送器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带电气阀门定位器的气动薄膜控制阀
ppt课件
5
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ppt课件
被控 变量 y
6
给定 值X
干扰
被控
e
p
q
变量
控制器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ppt课件
40
串级系统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Step 1: 先断开主回路,按单回路方式整定副 调节器的PID参数。
Step 2: 在主调节器为“手动”、副回路闭环 的情况下,测试得到主回路广义对象的动态 特性与相应特征参数。
Step 3: 采用单回路调节参数的工程整定法 (如动态响应法),确定主回路的PID参数。
TC
冷却剂 进料
冷却剂入口温度↑→ 夹套内 出料 冷却剂温度 T2 ↑→ (经对流
传热)釜壁温度↑→ 反应釜 温度T1 ↑→(经反馈回路) 冷却剂量↑
问题:从扰动开始至调节器动作,调节滞后较大, 特别对于大容量的反应釜,调节滞后更大。
ppt课件
16
系统控制与扰动的分析
TC
冷却剂 进料
干扰变量的影响:冷却剂入 口温度变化 → 夹套内冷却
结论:由 于副回路 的存在, 使主控制 通道的动 态特性得 到改善 (时间常 数显著减 少)
ppt课件
29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ppt课件
30
控制变量的影响:冷却剂调 节阀开度变化 → 冷却剂流 量变化 → 夹套内冷却剂温 度变化 → 釜壁温度变化 → 反应釜温度变化
ppt课件
17
解决方法
夹套冷却剂温度T2比反应釜温度T1能更快地感受 到来自干扰(冷却剂入口温度)以及来自控制的 影响。因而可设计夹套水温单回路控制系统TC2 以尽快地克服冷却剂方面的扰动。但TC2的设定 值应根据T1的控制要求作相应的变化(这一要求 可用反应温度调节器TC1来自动实现)。
Qi(t) 精 馏
H(t) 塔
A
假设液位测量范围为Hmax, 进出流量的测量范围均为
Qmax,则广义对象特性可
LC
表示成
副回路(有时称内环)具有快速调节作用, 它能有效地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
由于
D2' (s)
1
D2 (s) 1+ Gc2GvGp2Gm2
假设副回路的动态滞后较小,对于低频干扰,有
Gc2GvGp2Gm2 1
D2' D2
ppt课件
25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ppt课件
26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2)
振”(系统稳定性
进料 越差)。
ppt课件
38
串级系统副调节器选型
副调节器常选择PI控制律
原因:副回路为随动系统,其设定值变化频繁,一 般不宜加微分作用;另外,副回路的主要目的是快 速克服内环中的各种扰动,为加大副回路的调节能 力,理想上不用加积分作用。但实际运行中,串级 系统有时会断开主回路,因而,通常需要加入积分 作用。但积分作用要求较弱以保证副回路较强的抗 干扰能力。
修改主手操器使副偏差为0,将副控制器切换到自动; 修改主控制器的设定值使主控制器的偏差为0,然后将
主控制器切换到自动。
增量型
+
手操器 Man
增量型
+
手操器 Man
ysp (t) e1(t) KD
+
+
-
+
Auto
u1(t) e2 (t) KD
+
+
-
+
Auto
u2 (t)
ym1 (t )
1
1
TI s +1
ppt课件
20
反应器温度串级控制框图
TC1
TC2
T2
T1
讨论: 主副控制器的 “正反作用”选择。
出料
调节阀选气关阀
冷却剂
进料
T1sp
+ -
T2sp TC1 +
-
TC2
阀
D2
T2
夹套
槽壁
夹套水温测量
D1 T1
反应槽
反应器温度测量
ppt课件
21
串级控制系统常用术语
二次扰动
一次扰动
y1,sp
+ -
y2,sp
副回路等效对象为:
G
' p
2
(s)
y2 (s) y2,sp (s)
Gc2GvGp2
1+ Gc2GvGp2Gm2
若:
Gp2
K p2 ; Tp2s +1
Gc2 Kc2 ; Gv Kv ; Gm2 Km2
ppt课件
28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3)
G
' p
2
(
s
)
1+
Kc2Kv
K p2 Tp2s + 1
测量变送器
ppt课件
7
给定 值X
干扰
被控
e
p
q
变量
控制器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测量变送器
给定 值X
e PID
干扰
被控
p
q
变量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测量变送器
ppt课件
8
课堂提问
采用纯比例控制,Kc增加时系统的稳定 性会怎样?稳定的情况下余差会怎样?
采用PI控制,Ti调小时为保持系统稳定性, 比例度应该怎样变化?
(将副回路看成是一个等效的控制阀)。
ppt课件
23
串级系统副环的等效性
y2,sp
+ -
Gc2 ym2
Gv Gm2
+ D2
+
Gp2
y2
D2(s)
1 1 + Gc2GvG p2Gm2
y2,sp
Gc2GvG p2 1 + Gc2GvG p2Gm2
+ D2' (s)
+
y2(s)
ppt课件
24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1)
工程师站
总线 0 总线 1
SCnet
上位计算机: 软仪表计算
ppt课件
11
串级控制系统 Cascade Control System
ppt课件
12
主要内容
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表示法; 结合控制原理,掌握串级系统的分析方法; 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与仿真实现; 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的防积分饱和措施。
51
串级均匀控制与串级控制区别
ppt课件
52
均匀控制系统的分析
Qi(t) 精 馏
H(t) 塔
A
LC FC
Qo(t)
假设流量回路调节迅速, 对液位对象而言其动态滞 后可忽略;并不考虑液位 测量滞后。则广义对象特 性可表示成
A
dH (t) dt
Qi
(t)
Qo
(t)
ppt课件
53
均匀控制系统的分析(续1)
ppt课件
41
串级控制系统主调节器的连接法
y1sp(t)
+
e(t)
KC
-
ym1(t)
TD s + 1 ADTD s + 1
串级系统主控制器 防积分饱和连接方法
+ +
1 TI s + 1
u ym2(t)
ppt课件
42
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
将主、副控制器的切换开关都置于手动;
用副手操器操纵调节阀使生产处于要求的工况;
Exasmoc Station
SMOC-PC Optional (Builder) Ethernet
Download
FCS
SFCS Process Data Exasmoc Data
ppt课件
10
➢ 浙大中控SUPCON DCS
操作站
操作站
JX300 JX300 JX300
1# 2#
3#
现场控制站
TC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分析问题: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 围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34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1
TC
PC
加热蒸汽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分析问题: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 围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35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加热蒸汽
TC
3
FC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分析问题:副回路的快速性与副回路所能包括的扰动范 围之间的矛盾。
ppt课件
36
串级方案设计举例
TC
FC 进料
燃料油
流量扰动
TC
PC 进料
出料
出料
燃料油
流量较小、或者流量检测 困难,或者燃料油较粘稠, 用检测压力代替
ppt课件
37
串级方案设计举例(续)
TC TC 燃料油
出料
讨论:副回路所能
包括的扰动越多,
副对象与主对象的
动态特性的差别越
小,越容易引起内
外回路之间的“共
能自动地克服副对象增益或调节阀特性的非 线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系统的“鲁棒性” 增强) 。
对于内环等效对象的稳态增益:
K
' p2
Kc2Kv K p2 1 + Kc2Kv K p2K m2
Kc2 Kv K p2 Km2 1
K
' p
2
1 Km2
ppt课件
27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3)
改善了对象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 频率。在相同的衰减比下,主调节器的增益 可显著加大。
两个参数的变化应是缓慢的,且在一定范围内变 化。
均匀控制指的是控制功能,而不是控制方案。
ppt课件
48
常用的均匀控制方案
塔
塔
塔
甲
塔 乙
甲
乙
h(t)
LC
LC
FC
qo(t)
单回路均匀控制系统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49
简单均匀控制与简单控制区别
ppt课件
50
简单均匀控制与简单控制区别
ppt课件
主调
副调
节器 +
节器
-
ym2
ym1
两个回路: 主回路 副回路
调节阀 副参数 测量变送 主参数 测量变送
ppt课件
副对象
y2
y1
主对象
副参数
主参数
22
串级控制系统方块图
D2
D1
y1,sp
y2,sp
+
Gc1
+
Gc2
Gv
-
-
ym2
Gm2
ym1 Gm1
+ +
Gp2
+
Gp1 +
y1
副回路
主回路
注:D1、D2 综合反映了一次扰动、二次扰动对控制系统副参数与主 参数的动态影响;主回路是指:副回路闭合状态下等效的单回路
单回路PID控制系统小结
介绍了简单被控过程的机理建模方法; 讨论了控制阀“气开、气关”形式与流量特性
的选择问题; 讲述了“广义对象” 动态特性的典型测试方法; 介绍了单回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原则; 详细分析了单回路PID参数整定方法, 介绍了PID控制器的“防积分饱和” 技术.
ppt课件
液位与流量是一对 矛盾。 解决方法:(1)增加缓冲罐。
(2)采用均匀控制系统。
ppt课件
47
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
概念:
均匀控制系统:指两个工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能缓 慢、均匀地变化,使前后设备在物料供求上相互兼 顾、均匀协调的系统。
特点
表征前后供求矛盾的两个参数,在控制过程中都 应该是变化的。
尽可能将带有非线性或时变特性的环节 包含于副回路中。
ppt课件
31
串级控制副参数选择练习
加热
蒸汽
F2
假设反应器的主要干扰为加热
蒸汽的温度变化
F1
T2
T3
进料
T1
A2
反应器
ppt课件
AC
A1
产品32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TC
加热蒸汽
塔
底
再
部
沸
器
ppt课件
33
串级系统副参数的选择分析
FC
加热蒸汽
ppt课件
9
WIN 2000
SMOC与YOKOGAWA CS3000连接
Ethernet
Standard
HIS
Operation/ Displays
Monitoring/
Control
APC
Displays
V Net / VL Net
ExaSMOC ExaRQE ExaOPC VF701
Optional Remote Operation/ Monitoring
ym2 (t)
TI s + 1
ppt课件
43
串级系统仿真
ppt课件
44
均匀控制
ppt课件
45
均匀控制内容
均匀控制的概念与特点; 常见的均匀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系统的分析。
ppt课件
46
均匀控制问题
分析:甲塔:尽量保 证液位稳定
乙塔:进塔的流量 力求平稳
L↑→开阀1→F↑→关 阀2→L↑
ppt课件
13
反应釜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
TC
冷却剂 进料
T1sp
+ -
调节器
出料
调节阀
操纵变量:冷却剂流量
被控变量:反应温度
扰动变量:冷却剂温度以及 工艺介质流量
控制规律:PID
D2
T2
夹套
釜壁
D1 T1
反应釜
温度测量变送
ppt课件
14
反应釜温度单回路控制响应曲线
ppt课件
15
单回路控制系统分析
ppt课件
39
串级系统主调节器选型
主调节器常选择PI或PID控制律
原因:主回路的任务是满足主参数的定值控制要求。 因而对于主参数为温度的串级系统,主调节器必须加 入较强的积分作用(除主参数为液位的串级均匀控制 系统以外)。当主对象的调节滞后较大,而主参数变 化较平缓时,可加入通常大小的微分作用。
“串级控制”
ppt课件
18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方案
TC1
TC2
T2
T1
冷却剂
进料
特点:两个调节器串在一 起工作,调节器TC2通过 调节冷却剂量以克服冷却
出料 水方面的扰动;调节器 TC1通过调节夹套内水温 的设定值以保证反应温度
维持在工艺所希望的某一 给定值。
ppt课件
19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1
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给定 值X
干扰
被控
e
p
q
变量
控制器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测量变送器
ppt课件
2
液位变送器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带电气阀门定位器的气动薄膜控制阀
ppt课件
5
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ppt课件
被控 变量 y
6
给定 值X
干扰
被控
e
p
q
变量
控制器
控制阀
被控对象 y
测量 值Z
ppt课件
40
串级系统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Step 1: 先断开主回路,按单回路方式整定副 调节器的PID参数。
Step 2: 在主调节器为“手动”、副回路闭环 的情况下,测试得到主回路广义对象的动态 特性与相应特征参数。
Step 3: 采用单回路调节参数的工程整定法 (如动态响应法),确定主回路的PID参数。
TC
冷却剂 进料
冷却剂入口温度↑→ 夹套内 出料 冷却剂温度 T2 ↑→ (经对流
传热)釜壁温度↑→ 反应釜 温度T1 ↑→(经反馈回路) 冷却剂量↑
问题:从扰动开始至调节器动作,调节滞后较大, 特别对于大容量的反应釜,调节滞后更大。
ppt课件
16
系统控制与扰动的分析
TC
冷却剂 进料
干扰变量的影响:冷却剂入 口温度变化 → 夹套内冷却
结论:由 于副回路 的存在, 使主控制 通道的动 态特性得 到改善 (时间常 数显著减 少)
ppt课件
29
反应器温度的串级控制响应
ppt课件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