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 课全世界航路的开拓
1. 1492 年,带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拓了从欧洲前去美洲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2.“在美洲发现从前,各个国家,甚至在欧洲,相互还极少来往,整个说来,贸易所占的地位很不明显。
不过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以后和在美洲开拓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益的广阔活动场所以后,英国
才开始愈来愈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余欧洲国家不得不日趋密切地聚拢。
”这一评陈述明新航路开拓 ()
A.推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B.推进欧洲联合的实现
C.确定了英国为中心的殖民系统D.加快垄断组织的形成
3.最早开拓新航路的迪亚士以前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全部人盼望的那样去发达致富”。
“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财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盼望发达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情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4.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 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家的想象图。
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类想象的客观原由是()
A.对遥远国家的畸形人的惧怕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摩
C.新航路开拓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5.有学者以为,在哥伦布从前,固然早已有人到过美洲,可是,“只有哥伦布的航行及其‘发现’才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的作用”。
这一看法 ( )
A.表现了全世界史观的视角B.点了然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C.夸张了哥伦布的历史伟绩D.否定了哥伦布远航的野蛮性
6.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继卡伯特航行后,英国的冒险航海家在国王和商人的鼎力支持下,多次朝着西北方向航行,以便找寻一条抵达东方的捷径——西北通道。
以下对英国航海冒险家的妄图剖析正确的是
( )
A.打击荷兰的国外殖民地B.推进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C.与葡萄牙抢夺北美大陆D.避开西班牙的海上权力
7. 15 世纪前后,欧洲约花费了10000 公担胡椒和10000 公担其余香料,这要用65000 公斤白银才能换取,其价值相当于30 万吨黑麦,能养活150 万人。
这一情况促进欧洲()
A.物价急剧上升B.贫穷人口增添
C.向外打劫金银D.出现粮食危机
8.“此次航行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联系起来,从而把旧大陆几乎全部的重要文明地区经过海上都联系起来,从东非到日本的各文明国家都面对着西方文明的挑战。
”此次航行 ()
A.最早抵达好望角B.最初实现欧洲新航路梦想
C.发现美洲新大陆D.证了然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9.“新航路开拓时代的‘黄金热’的实质不是财产阶级的贪心,而是财产阶级的进步。
”这主假如指() A.新航路开拓的直接原由是“寻金热”
B.“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拓根来源因
D.财产阶级的实质热中于追求财产
10.新航路开拓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跟着欧洲移民一同进人美洲。
这说明()
A.殖民活动客观上推进文明沟通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新航路开拓带来经济繁华D.农作物栽种不受地区影响
11.黑格尔说:“按哥伦布的本义,那些丰饶的印度地方正有无穷宝贝等着他去发现,好作为一次新的十字军军费,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
”这反应出哥伦布航海()
A.带有宗教目的B.获得了金钱资助
C.抵达了新大陆D.无心于殖民打劫
12. 15 世纪是西欧社会民风强烈改革期间:当时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找寻黄金和财产,视之为改变命运的重点之所在。
致使这一巨变的根来源因是()
A.圈地运动的深入B.商品钱币关系发展
C.新大陆发现D.殖民扩充与打劫
13.有学者指出,新航路开拓从前,地中海的威尼斯人和埃及以东的伊斯兰教徒把持了商路的正常贸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没法介入。
对他们来说,真实隔断商路的是传统的贸易规则和原有的“次序”,他们要掌握直接获得财产的主动权,不得不另辟门路。
这反应出新航路的开拓()
A.旨在抢夺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B.成立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道
C.试图成立公正合理的贸易系统D.有益于扩大东西方贸易的规模
14.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
郑和船队哥伦布船队
规模最多 200 艘,最少62 艘第一次3艘,最多
船种各船种分别负责指挥、运粮、运兵等任务。
第一次1艘旗舰,2艘轻盈风帆
装备配有水手、船师、工匠、医生、翻译、武装人员。
第一次航行带了月15 个月的食品。
资料二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予宝贵的礼物,而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
器和金属钱币,互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
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
法、图书、冠服、乐器、胸怀衡器、栽种技
术等
(1)依据资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陛下应当下信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需开始做,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博得大量主的皈依者、广大的国土和巨大的财产以及他们全部的人。
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储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闻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或许这里还有数目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航海日记》(1492年11月12日)
(2)依据资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异。
15.纵观人类历史,不一样文明之间的沟通是永久的主题。
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一些域外的物产,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
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
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一直是以先
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
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据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等资料二大概在 1500— 1800 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成立了宽泛的联系,此中包含生物意义上的文流。
跟从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抽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 年后,推进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世界化。
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同,并推进全世界文化的交融。
在全世界化中,经济的迅发展致使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世界史》
(1)依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2)依据资料二并联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世界宽泛联系的表现,并分别归纳资料二中的两个历史
期间世界宽泛联系的原由。
(3)综合上述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请说说对人类文明沟通的认识。
参照答案
1—— 13:CADDA DCBBA ABA
14. (1) 郑和船队不论在航海技术仍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能够看出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差距。
(2) 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沟通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 哥伦布的目的是流传宗教、获得国土和财
富,方式是侵犯和打劫。
15. (1) 新物种的传入,丰富物质生活;外来艺术丰富精神生活;佛教传入,影响中国文化。
(4 分)
(2) 表现:物种的沟通;人口流动;技术和文化流传;世界经济形成系统。
(4 分) 原由: 1500 — 1800 年
间: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的开拓;殖民扩充。
(4 分 ) 1900 年后:两极格局崩溃;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推进;新交通和通信方式。
(4 分)
(3)文明沟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踊跃推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相互尊敬、和平互利的原则。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