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知识提纲汇总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提纲
一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1.“潜意识”“力比多”
2.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荣格
4.“情结”“集体潜意识”“能量输导系统”
阿德勒
5.“追求优越”“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6.错误生活风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二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
1.如何理解“能量中性化”?
艾里克森
2.“自我同一性”?
3.如何理解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三、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1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共同特征
霍妮
2.“神经症需要”、“神经症人格”、“应该的专横”、自我分析
卡丁纳
3.初级制度基本人格结构次级制度
弗洛姆
4.何为“社会性格”,它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怎样?
5.如何理解“社会潜意识”?
6.如何理解弗洛姆心理健康概念?
四人本主义
1.试分析存在主义、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2.如何理解人本主义“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原则?
3.马斯洛如何描述“高峰体验”?它与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如何?
4.如何理解健康人格与“无条件满足”的关系?
5.来访者中心疗法与以往治疗理论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治疗目标及主要技巧(或方式)分别是什么?。
简明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泰勒士: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于水。
他认为磁石有灵性,世界是活的,充满着神。
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其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的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他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根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致力于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世界,并最终影响世界。
赫拉克利特:是爱弗斯学派的代表。
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
变化是万物的唯一常性,但是这种变化也是合乎法则的。
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是人体中最热烈的部分,也是干燥的。
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
认为存在唯一不变的。
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
恩培多克勒:西西里学派的创立者。
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所谓的四根构成。
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爱使四根结合,憎恨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最后一个物理学家。
不断运动着的微小原子颗粒是万物的基础。
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
物质世界本来就永远活动,是完全机械的作用。
同时他认为心理活动也是机械的作用。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享有盛名的智者。
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人的品质问题、治理国家问题,等等。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唯心主义,苏格拉底明确的将灵魂看成与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产婆术,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的作用只是把人固有的知识引出来的,这也是他的教育方法“产婆术”的依据。
“产婆术”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他又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
提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精准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测量和演绎推理。
心理学史提纲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历史分期:以1897年分界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又分为官能心理学和意识心理学两阶段)和科学心理学时期。
50年代之前,行为主义(第一势力)和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平分秋色;50年代后,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和认知心理学为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节古代西方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1、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艾菲索学派)、恩培多克勒(原子论学派)、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创始人)主要观点:用自然物(水、火、气等)解释灵魂的起源;用元素不同比例的构成解释人格的差异;坚持灵魂与肉体的不可分性;爱和恨是使土、水、火、空气四根结合与分离的动力。
2、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毕达哥拉斯观点: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本原。
认为人的灵魂可一分为三:理性、智慧和情欲。
其中理性是不死而轮回的灵魂,动物没有理性。
发现和美的旋律的弦长之比是整数关系,对听觉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柏拉图观点:灵魂结构说(理性、非理性和本能)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3、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观点:坚持灵魂与身体的不可分性,对心理活动进行了分类;具体探讨了感觉、睡眠、梦、记忆、情绪等心理问题,提出了联想三定律(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
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把灵魂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功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二、中世纪的心理学思想1、古罗马官能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观点:宣传身心二元论;首次提出内省法(introspective method),首创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灵魂是天生固有的各种专司相应心理活动的官能或能力。
认为记忆、理智和意志是灵魂的三种主要官能;强调意志是心理生活的根本。
代表作《忏悔录》2、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托马斯.阿奎那:承认知、情、意、行的相互依存性,认为人有先于个别事物存在的超理性的认识原型。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提纲
伍德沃斯(机能):《动力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华生(行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行为主义》思维外周说,分子论;刺激——反应模式;提出对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托尔曼(认知行为):《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整体行为;中介变量;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模式斯金纳(操作行为):《沃尔登第二》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强化弗洛伊德(精神):《癔症研究》、《梦的解释》、《精神分析引论》荣格(精神):《潜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学》、《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阿德勒(精神):《神经症的性格》《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把追求优越,侵犯驱力与男性反抗,自卑感及其补偿视为人类行为的动力;生活风格理论,理解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埃里克森:(新精神):《儿童与社会》、《同一性与生命周期》、《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自我及同一性;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八个阶段霍妮(社会文化学派):《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弗洛姆:《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超越幻想的锁链》社会潜意识;社会性格论;人本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惠特海默(格式塔):《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苛勒(格式塔):《猿猴的智慧》考夫卡(格式塔)马斯洛(人本):《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存在性认知罗杰斯(人本):《学习的自由》自我理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来访者中心疗法),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自由学习)三、简答及论述1. 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伟人说: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不断涌向的伟大心理学学家,例如冯特、华生、弗洛伊德等等。
如社会历史的发展一样,伟大人物的意志和理论改变着历史的进程,即时世造英雄。
时代精神说:黑格尔说“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
心理学在适宜的时代条件下得到发展,时世造英雄,伟大人物的诞生也取决于时代,在时代的背景下推动心理学发展。
西方心理学史重点
西方心理学史重点一、意识心理学1.冯特对心理学主要贡献主要功绩并不在于某条特殊的心理学定律或某一重要发现,而在于他对使用系统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不遗余力的倡导,对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全新的、独立的科学学科这一宏伟理想的矢志不渝的实践。
2.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心理学确定为一门实验科学。
3.冯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①冯特认为,经验包括经验的主体(或自身)和经验的客体(或对象)两个因素“从经验的主体来看,感觉、感情、意志等心理过程是主体直接经验到的,是直接经验,这是心理学的对象;②从经验的客体来看,人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是通过间接推论而认知的,是间接经验它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因此,冯特把心理学称之为“直接经验之学“。
③所有的科学在研究对象的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经验。
(自然科学研究经验的方式是对研究对象的独立于客体的特性进行研究。
心理学处理经验的方式则是把经验的整个内容与它与主体的关系、以及由主体直接赋予它的特性加以考察,是关于直接经验的学问。
)④人对事物的基本经验,如对红色的感知、对牙疼的感觉等等,组成了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这种状态由心灵加以积极的组合。
⑤心理复合体是心理元素的联合,心理元素是最终不可分割的心理结构的单位。
⑥构建心灵的“元素周期表”3.冯特的科学心理学体系因冯特用实验法创建与哲学心理学相对立的科学心理学,着重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所以我们常常在不同情况下称冯特心理学是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元素心理学。
4.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①个体心理学:以个体的意识内容对对象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定向,运用实验内省法,旨在建立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②民族心理学: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以人文科学为定向,采用历史法,在分析和研究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法律和伦理等的基础上,形成对民族心理的综合描述。
心理学史考纲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绪论(一)古代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
1.识记:德谟克里特。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奥古斯丁。
阿奎那。
(一)德谟克利特:人的灵魂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
这些原子是球行的,能动的,灵魂也是可动的。
(二)柏拉图:精神是自足的,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
人在出生之前,灵魂就早已存在。
学习是把生而具有的理念从灵魂深处挖掘出的一种过程,学习就是回忆。
(三)亚里士多德:四因论:事物的原因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种。
质料因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形式因是事物的形式;动力因是事物变化的最初源泉;目的因是事物终极的原因。
质料是消极的,而形式是主动的、积极的,是事物能动的本质。
(四)奥古斯丁:宣扬禁欲思想,鄙视物质,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
(五)阿奎那:灵魂可分为植物性的、感性的和理性的三个等级。
感性极和理性极可分为认识和欲望的机能。
认识包括五种外部感觉(触、味、嗅、听、视觉)和四种内部感觉:共同觉、想象、记忆和估计的能力。
2.领会:他们各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哪个阵营。
(二)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1.识记:心理学史的对象及分期。
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研究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近代心理学史的三大发展时期(一)第一个时期是从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当时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学。
(二)第二个时期,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三)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1.识记: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领会:恩格斯的论述。
区分各种心理学思想所属阵营。
(四)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领会: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一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近代哲学心理学是传统科学心理学的一部分来源。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西方心理学的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日内瓦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 (德)艾宾浩斯西方心理学的趋势: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德文“格式塔”(Gestalt)的意思是“整体”或者“形式”。
一.古希腊哲学起源1.毕达哥拉斯:灵魂不死和轮回说,灵魂是有意识的,是不朽的2.赫拉克利特:统治整个宇宙的规律“逻各斯”(世界的普遍规律性),也可以解释为方案、原因或者命令。
3.柏拉图:形式(理念):物质世界背后有一个事实,这个事实称为“理念”或“形式”。
灵魂理论:智力、情感、欲望。
4.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肉体的作用,主张灵魂无法单独存在,灵魂是身体的形式。
反对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灵魂转世说5.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认为血液、粘液、黄胆、黒胆四种体液不同配合产生不同体质。
医学之父6.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古希腊“七贤”之一。
认为灵魂是与肉体不同的能引起物体运动的东西。
二.早期心理学1.心理学psychology来源于psyche(心理)和logus(推理)2.欧洲中世纪的主张:不正常人是被邪灵所支配,或受魔法影响汗屋3.颅相学(名词掌握) :颅相学认为,头骨的轮廓是由大脑特定区域的发育所决定的,因此可以指示人的性格及精神力量。
4.伪科学:面部表情判断精神错乱5.麦斯迈的磁石治疗:麦斯迈术,最早的催眠术,暗示三.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1.言语中枢的发现:布洛卡中枢: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一个病人除了发出一个毫无意义的声音“tan”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Tan进入手术室的6天后去世了。
布洛卡进行尸检,发现大脑左侧中间偏前一块鸡蛋大小的区域受损。
受损部位的中心几乎没有任何组织了,在它的边缘上,一些剩余组织已经萎缩。
威尔尼克中枢:约十余年后,一位德国医生名卡尔·威尔尼克的,他以类似的方式发现,有些病人讲话非常流畅,但不理解人们对他所说的话。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西方心理学史;第一章;1、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尤;2、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1)客观性:一方面要考虑预设是否有真实性,其次;(2)资料的搜集——处理——解释(史学技术);搜集要考虑资料是否佚失,是否被歪曲,以及搜集的成;处理资料从主次、定量、定性方面进行分析;;(3)解释——历史编纂学史学方法论;伟人说:历史系西方心理学史第一章1、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西方国家主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的学科,它采取历史的视角、运用历史的方法考察西方心理学学科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2、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
(1)客观性:一方面要考虑预设是否有真实性,其次如果存在能否达到追求;(2)资料的搜集——处理——解释(史学技术)搜集要考虑资料是否佚失,是否被歪曲,以及搜集的成果;处理资料从主次、定量、定性方面进行分析;(3)解释——历史编纂学史学方法论伟人说:历史系伟人的思想、理论、行为和业绩的记载由伟人的天才、智慧、意志和人格所创造。
既完全否定了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也根本抹煞了科学共同体或集体的贡献。
时代精神说:每一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均由其时代精神所决定。
但没有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而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现实的历史。
(主两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地分析人物的贡献和时代精神的影响)史说:通过科学方法的合理应用,科学家可以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
学科外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对心理学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外史说:学科外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对心理学的发展的作用是主要的,具有强大的使用价值。
(关注学科部的发展线索,同时又兼顾学科外部的社会条件才是正确的做法)厚今说:着眼于心理学的现在,它认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现状代表着它发展的最佳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由该学科早期发生的事件直接导致的。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资料绪论1.1879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为分野把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漫长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实验心理学建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艾宾浩斯:“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该句的精辟之处在此。
)【P2】2.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879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包括两个阶段:官能心理学阶段和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
意识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
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即经验论和唯理论。
在经验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联想主义心理学。
【P3】* 3.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P3】4.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科学研究中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心理学史的研究也必须以这一原则为指导。
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下列三个原则: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②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P5-8】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古希腊早期哲学孕育了两种重要的理智张力:第一种张力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第二种张力是在存在(Being)与形成(Becoming)的哲学之间。
【P18-19】2.泰勒士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始。
【P19】3.毕达哥拉斯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把灵魂分为理性、智慧和情欲三部分。
理性、智慧在脑,情欲在心理。
【P19】4.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史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的开始。
他相信虽然变化是万物唯一的常性,但它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合乎规律的,他称这个规律是“逻各斯”(Logos)。
(赫拉克利特的最著名的格言是:“一个人从来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P20】5.巴门尼德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
他认为“能思维的和能存在的是同一的”。
这是古希腊哲学中最早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
【P21】*6.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由四根构成(土、水、火、空气)。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三代行为主义分别指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
古典行为主义一、代表人物:华生其他古典行为主义者:魏斯、霍尔特、亨特、拉施里二、主要理论:华生古典主义的主要理论1.心理学的科学观1)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纯客观的实验分支。
2)主张抛弃一切主观的术语,诸如感觉丶知觉丶意象丶愿望丶意念,甚至被主观界定的思维和情绪3)华生曾宣称,要么放弃心理学,要么使它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2.心理学的对象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
“若不放弃心理,便无法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心理学必须放弃所有对意识的阐述,这个时机好像已经成熟;它不必再欺骗自己而把心理状态作为观察的对象了。
”2)刺激和反应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3)对反应进行分类刺激一反应(S-R)公式3.心理学的方法学:观察法1)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2)测验法3)社会实验法4.本能论1)承认本能2)否认本能3)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承认我正在超越我的实际情况,但与此相反的倡导者们早已超越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且几千年来他们一直都在这么做。
5.情绪论1)由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模式,以及有关的外显反应模式2)恐惧丶愤怒和爱3)条件反射4)阿尔伯特实验6.思维论1)不出声的言语2)思维的器官是喉头软骨3)查普林和克拉威克:“当我们进而审查J.B.华生的思维观时,我们面对的是他的全部学说中最有特点最富挑战性最引起争论的观点之一。
我们指的是他的著名的‘边缘思维论’。
”7.人格论人格: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发现的活动之总和.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具体的人格研究方法①研究个体的教育图表;②研究个体的成就图表;③运用心理学的测试;④研究个体的业余时间和娱乐活动;⑤研究个体在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境中情感上的特点人格改变8.行为治疗观1)1916年发表《行为与精神疾病的概念》习惯障碍2)适应不良3)指导琼斯关于恐惧的反条件作用研究三、古典行为主义的影响第一,古典行为主义影响了整个心理学领域。
《西方心理学史》题库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时代精神说2、伟人说3、“白板说”4、心身平行论5、情感三度说6、民族心理学7、二重心理学8、形质学派9、无意象思维10、意识流及其特性11、复演说12、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13、相同要素说15、“向性”学说16、操作主义17、潜伏学习18、位置学习19、强化程序20、自我效能21、交互决定论22、自我调节23、控制点及其种类24、快乐原则25、现实原则26、至善原则27、俄狄浦斯情结29、正常期待环境30、社会性格31、社会潜意识32、趋完形律33、同型论34、现象学方法35、行为环境36、心理场(即生活空间、心理生活空间)37、蔡加尼克效应38、同化39、顺应40、图式41、临床法42、自我实现二、填空题1、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有的心理学史家在编纂心理学史时,强调心理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外部因素和条件,这是科学发展的;3、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思想渊源,一个是内起源,一个是内起源。
4、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哲学心理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5、近代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在英国表现为心理学,在法国表现为心理学。
6、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是近代官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7、提出“四体液说”古希腊医学家是,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提出了,发现言语运动中枢的是。
8、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他认为和两个最基本的心理元素。
9、为了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艾宾浩斯专门创造了和。
10、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动分为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的意动,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和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及其他表现。
11、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主张意识的和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和。
13、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地位与表现,詹姆斯将自我分为和经验的自我,其中经验的自我包括、和。
西方心理学史总复习提纲
《西方心理学史》总复习[要求]1、复习是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
只有将书本上的历史和知识变成自己的记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图式,才能真正地丰富自己的思想。
2、标记*号的题目建议以小组形式完成,然后各组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换。
3、记忆重点:各种学派的名称及主要人物、主要学术观点和重要学术事件。
4、注意纵横比较与系统综合的学习方法。
整体学习比分隔记忆的效果更好。
5、学习历史的重要收获是:学习各学派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创新思维的过程。
6、对于相似的概念或同一问题的不同流派建议列出表格进行比较思考。
[考试题型]概念、是非判断、填空、多项选择、单项选择、简答、论述题或分析题。
第一章绪论西方心理学(P1)世界心理学中心(P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或历史划界(P2-3)学习与研究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P6-8)历史思维及其特点(P15)西方心理学的两个基本起源(P17)影响西方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的两种张力(P18)泰勒士与物理学研究路线(P19、200)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P20)巴门尼德的理性主义(P2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学说(P2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P22)普罗泰哥拉的认识论和文化相对主义(P2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方法(P24)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对知情意的三分法(P25)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P26-27)伊壁鸠鲁的道德与快乐关系的观点(P28)*心身论的发展与流派(一元论、二元论、交感论的区别)(P 31、36、42、46、47、48、67、155)人文主义的基本主张(P32)笛卡尔的反射论(P35)*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两大流派及其联系与区别(P36-45)*联想学说的发展(如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P37、洛克的白板学说P37、休谟联想三原则P39、哈特莱P40、穆勒联想主律和副律(P41、94、102、176、212)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观点(P43)感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P42-45)理性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P45-54)*心理现象三分法的历史源流(P25、26、49、50、)*心理学研究数学取向的历史源流(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研究路线(P19、P20、51、57、173-174、189、219)请列举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的例子及其发现。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提纲汇总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建立一、冯特的主要理论观点及评价。
(一)冯特的心理科学观1、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2、心理学与哲学:认为心理学虽然独立于哲学而成为一门科学,但不能完全脱离与哲学的关系。
3、心理学与生理学:认为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心理学所用,但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
4、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不反对应用研究。
但更重视理论。
(二)冯特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直接经验2、研究方法:实验的内省法(指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冯特论经验的分析与综合1、要把意识分析为心理元素,但主张意识是一种过程,心理元素也是一个过程。
2、认为基本的心理元素有感觉和感情。
3、用联想、统觉、心理复合的规律来说明意识的整体特点。
(四)冯特论情绪和意志1、情绪是由不同的情感结合而成2、意志同情绪具有密切联系,意志在本质上是感情性质的(五)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分析,推演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民族心理学是“一种关于语言、神话和风俗发展原理的研究”。
(六)对冯特的评价优点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他大的贡献2、培养了大批心理学家。
3、在民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第一次系统研究。
局限1、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2、没有摆脱内省法。
3、理论体系庞杂而又混乱。
二、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内容与特点。
(一)内容:①感觉与知觉的研究②反应时的研究③注意的研究④语词联想研究⑤感情的实验研究(二)特点1、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低级心理过程得到高度重视,而思维、想象等高级过程却被忽视了。
2、实验方法中内省的成分比重还比较大。
三、艾宾浩斯的主要理论观点及评价。
(一)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1、研究材料:无意义音节2、研究方法:节省法:在对识记材料进行记忆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次对同一材料进行识记,对比两次识记的重复次数,看看比前一次节省了多少次,以节省的次数作为记忆中所保持内容的依据。
西方心理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绪论前科学(哲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却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进入科学心理学时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每个国家的发展特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荷兰——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美国——机能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瑞士——日内瓦学派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和建立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创立官能心理学)3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培根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笛卡尔的理性心理学思想,洛克的理想主义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中世纪——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代希腊文化经验主义(英国的联想主义和法国的感觉主义)近代时期理性主义(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科学起源: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加伦的气质学说)2天文学和心理学3生理学和心理学4物理学和心理学(韦伯定律,费西纳定律)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柏拉图——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天赋观念亚里士多德——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把灵魂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功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奥古斯丁——官能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反射论思想,是西方生理学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所描述的反射论模式洛克——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提出“白板说”。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建立一、科学背景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海林在感官生理心理学方面的重大成果,韦伯、费希那在心理物理学方面用实验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对冯特进一步建立实验心理学给以重要的启迪、借鉴和推动。
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哲学是母亲,生理学是父亲,而生物学是媒人。
人差方程、脑机能的研究、神经心理学、感觉心理学、二、冯特心理学的体系内容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客观测量,反应时和词语联想,心理产品分析法。
四、心理学的任务1.心理元素的分析感觉和情感,情感三维说,意志。
2. 经验的结合心理复合体:由心理元素结合成,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由感情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情绪,情绪导致意志。
联想的四种形式:融合、同化、合并、相继联想。
统觉: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综合的功能。
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
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研究对记忆做了定量研究。
创造了无意义音节来排除旧经验对识记的影响;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对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的发现;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对联想开展了实验研究。
创造了填充测验。
对社会心理学也有论述二、格奥尔格·缪勒研究内容对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修订与补充。
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整体学习比部分学习效果更好;提出了印象法;指出决心和心向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与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
关于颜色视觉的研究。
用复合说对抗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三、缪勒的学生舒曼——与缪勒一起发明了记忆鼓;视觉的空间知觉;用注意解释完形现象。
乔斯特——用无误的联想法得出Jost’s law。
卡茨——用经验来解释色觉的恒常性;提出三种颜色模式。
鲁宾——把视觉结构分为图形和背景,设计了著名的两可图形。
《西方心理学史大纲》读书笔记模板
(二)达·芬 奇、特勒肖、 斐微斯的哲学 科学思想及心 理学见解
(一)十七世 纪的法国。笛 卡儿和马勒伯
朗士
(二)十七世 纪的荷兰。斯 宾诺莎
(一)十七世 纪的英国。霍
布斯和洛克
(二)十七世 纪的德国。莱 布尼茨
(二)哈德烈
(一)巴克莱和休 谟
(三)苏格兰派
(二)当时的感觉 主义心理学和教育 思想。孔狄亚克,
(二)古代后期医 学与心理的生理基
础问题
(一)古代后期的 心理学见解
(三)基督教约束 下的心理学观念
甲怀疑学派 乙伊璧鸠鲁学派 丙斯多噶学派
甲最有影响的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 乙经院哲学的高峰:托马斯·阿奎那 丙十三、十四世纪的英国进步思想家:罗吉尔·培根、司各脱和奥卡姆
(一)新兴科 学及其与宗教
目录分析
01
(一)从米 利都学派到 埃利亚学派
02
(二)古希 腊奴隶主民 主制繁荣时 期的心理学 观念
03
(三)古希 腊的医学中 的心理学观 念
04
(四)转到 人事问题。 普罗泰哥拉 和苏格拉底
06
(六)亚里 士多德
05
(五)柏拉 图
甲米利都学派 乙毕达哥拉斯学派 丙爱弗斯学派与埃利亚学派。变与不变的对立
(二)完形主义心 理学的前驱及它与 物理学场论的关系
(一)完形主义者 和他们的工作与理
论
(三)勒温的心理 学与他的场论
(二)阿德勒的个 人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
(三)荣格的分析 心理学
(四)新弗洛 伊德派
(五)麦独孤 的志力心理学
二 《西方心理 学史大纲》的 主要内容
三 《西方心理 学史大纲》的 简要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提纲汇总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建立一、冯特的主要理论观点及评价。
(一)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1、心理学与科学:
心理学可以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2、心理学与哲学:
认为心理学虽然独立于哲学而成为一门科学,但不能完全脱离与哲学的关系。
3、心理学与生理学:
认为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心理学所用,但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
4、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不反对应用研究。
但更重视理论。
(二)冯特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直接经验 2、研究方法:
实验的内省法(指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冯特论经验的分析与综合 1、要把意识分析为心理元素,但主张意识是一种过程,心理元素也是一个过程。
2、认为基本的心理元素有感觉和感情。
1 / 3
3、用联想、统觉、心理复合的规律来说明意识的整体特点。
(四)冯特论情绪和意志 1、情绪是由不同的情感结合而成 2、意志同情绪具有密切联系,意志在本质上是感情性质的(五)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分析,推演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民族心理学是一种关于语言、神话和风俗发展原理的研究。
(六)对冯特的评价优点(六)对冯特的评价优点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他大的贡献 2、培养了大批心理学家。
3、在民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第一次系统研究。
局限 1、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2、没有摆脱内省法。
3、理论体系庞杂而又混乱。
二、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内容与特点。
(一)内容:①感觉与知觉的研究②反应时的研究③注意的研究④语词联想研究⑤感情的实验研究(二)特点1、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低级心理过程得到高度重视,而思维、想象等高级过程却被忽视了。
2、实验方法中内省的成分比重还比较大。
---------------------------------------------------------------最新资料推荐------------------------------------------------------
三、艾宾浩斯的主要理论观点及评价。
(一)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三、艾宾浩斯的主要理论观点及评价。
(一)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 1、研究材料:
无意义音节 2、研究方法:
节省法:
在对识记材料进行记忆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次对同一材料进行识记,对比两次识记的重复次数,看看比前一次节省了多少次,以节省的次数作为记忆中所保持内容的依据。
3、被试:
自己(二)研究结果:
(1)音节系列的学习速度是它们长度的函数。
(2)保持是重复次数的函数。
(3)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4)保持是反复学习的函数。
(三)对艾宾浩斯的...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