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共4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几个注意事项: ①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 ③作为标准的是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而不是碳12原子的质量。
例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 kg,则A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质子(1个质子带1个
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带正电) 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中存在的各种关系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无关)。
(2)质量关系: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差不大,但比电子的质
1.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 是( )
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 C.它表示阴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 C 从题中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粒子有两个电子 层,A正确;圆圈内的数字即核电荷数,为12,B正确;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 数为10,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C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8,具有相 对稳定结构,D正确。
直接构成的,如铁;有的则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
如氯化钠,③错误。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④错误。原子中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相等,因此
原子不显电性,⑤正确。分子、原子之间都有间隔,⑥正确。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5.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 ( )
知识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 8.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一个原子的质量 B.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 C.原子核的质量 D.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 答案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的比,因此,A、B、C皆错。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 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 C.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 B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故B 错误。
量比为a∶b,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3.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56。
(1)若三种金属的质量各为10 g,则它们所含有的原子个数(镁、铜、铁)
图3-2-1
解析 由题给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可知,a为电子,b为中子,c为质子。 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故A错误;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 一定相等,故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 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集中在b和c上,故D错误。 答案 C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量大得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体积关系:原子核的体积≪原子的体积。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例1 图3-2-1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 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题型二 考查离子及其形成 例2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解析 A表示氖原子,B表示阴离子(硫离子),C表示阳离子(镁离子),D表 示碳原子,故应选B。 答案 B 点拨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 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
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据此可求得Ar(A)= mkg
nkg 1 12
= 12m。
n
答案 12m
n
题型一 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 例1 (2018广东广州中考改编)图3-2-4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的原子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A.2 B.8 C.10 D.12 答案 A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 2。
6.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N2 B.H C.Na+ D.Cl-
答案 C N2表示氮分子;H表示氢原子;Na+表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钠离子,是阳离子;Cl-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是阴离子。
电子数
电子数
外电子数
不显电性 如Na、Cl等
带正电 如H+、Na+等
带负电 如Cl-、O2-等
阴离子 原子 阳离子
例2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④中x可能为8
图3-2-3
解析 ①、②分别代表氧原子和钠离子,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A错误; ②微粒的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是10,表示钠离子,符号应该为Na+,B错 误;③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错误;当 ④为氯离子时,x为8,D正确。 答案 D
答案 D 分子、原子、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 电。
3.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容易得到电子 B.属于非金属的原子 C.核电荷数为11 D.最外层电子数为11 答案 C 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 于4,容易失去电子,故A、D错误;核电荷数=质子数=11,故该原子为钠原 子,属于金属的原子,故B错误、C正确。
知识点三 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 原子)质量的 1 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
12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1 12
3.近似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图3-2-4
解析 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该粒子有12个质子,A说法正确;弧 线表示电子层,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B说法错误;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小于4,属于金属的原子,C说法错误;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 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说法错误。 答案 A 点拨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该原子是否容易得 失电子。
解析 (1)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表示多个原子,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 字表示多个离子。 (2)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 为Al3+;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的 符号为S2-。注意书写离子符号时电荷数写在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 “+”“-”在后。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该离子所 带的电荷数。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
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⑥
答案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但
在某些条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①正确,②错误。有的物质是由原子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1时4分21.11.1711:04November 17,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7日星期三11时4分54秒11:04:5417 November 2021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项错;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 核中没有中子,B项错;分子的质量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 一定比其他原子的质量大,C项错;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 粒,都能直接构成物质,D项正确。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1时4 分54秒上午11时4分11:04:5421.11.17
拓展延伸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粒子结构
粒子电性 符号
联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 核内质子数>核外 核内质子数<核
1.(2018湖南邵阳中考)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值是 ( )
A.14 B.16 C.18 D.20 答案 B 由于题给图示是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情况,所以该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为16,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可知其核内质子数x 为16,故选B。
2.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
2.已知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 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答案 A 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由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
比为c∶d,可知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c;又知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
d
1.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电子
答案 D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带正电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
中子,故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质子和电子。
2.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一组是 ( ) A.质子、中子、电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电子、原子 D.中子、原子、分子
A.Cl
B.O2-
C.
D.
答案 C A选项为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B选项为氧离子,可 通过失去电子变成原子;C选项为镁离子,通过得到电子可变成原子,符 合题意;D选项为氟原子,易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
3.图3-2-2所示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7.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3个氯原子:
,2个镁离子:

(2)根据下列给3-2-1
铝离子的符号为
,硫离子的符号为

(3)2Na+中“2”表示
,“+”表示

答案 (1)3Cl 2Mg2+ (2)Al3+ S2- (3)2个钠离子 1个钠离子带1个
单位正电荷
图3-2-2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答案 D 在钠和氯气反应的过程中,氯气分子先分成氯原子,钠原子转 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这样使得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带上一个单位的正 电荷和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变成钠离子和氯离子,两种离子在静电作用 下结合成氯化钠,可见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氯化钠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无氯化钠分子,D项中的说法不正确。
4.离子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1.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层 1
2
3
4
5
6
7
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3-2-2
3.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它们的原子最 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的 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都趋于达到 相对稳定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