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SS-ACS的分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林栋羚,谢陵,崔世红.多样化培训模式对感染科护士模拟演练应对能力及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3):8-10.
[10]王金萍.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9,10(24):74-75.
[11]栗惠芳.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价值与急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36-
344.
[12]陈燕.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抢救时间的影响[J].国际感染病学,2019,8
(4):43-44.[13]韩蓉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
285-286.
[14]张桂芳,刘真亚,高石娟,等.情境模拟演练在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
(7):532-535.
[15]胡冬英,马 ,于文敏.定位协作抢救模式在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模拟演练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
志,2019,12(1):67-69.
本文编辑:王海燕 2020-04-03收稿
基于ESISS ACS的分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患者中的应用吴玲玲,吴燕燕 ,李家翠,潘小丽
(上海市长征医院 上海市200003)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患者急诊危重度评分系统(ESISS ACS)的分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78例ACS胸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ESISS ACS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ACS胸痛患者中应用基于ESISS ACS的分级护理,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ESISS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0.19.017 文章编号:1006-7256(2020)19-0055-0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性心血管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3类[1]。
临床研究发现,ACS发生影响因素复杂,包括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肥胖及遗传等,吸烟患者ACS发生率、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2]。
胸痛、胸闷是
AC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发作性胸骨后闷痛为主,且向周围组织或器官放射,伴有出汗、昏厥、呼吸困难等症状[3]。
ACS
胸痛表现各异且病因复杂,其早期确诊率不足20%,导致病情恶化,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4]。
基于ACS胸痛患者急诊危重度评分系统(ESISS ACS)的分级护理,从胸痛、心率变化等方面入手实施评价,以明确风险因素,并据此实施分级护理[5]。
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1日,我们对39例ACS胸痛患者应用基于ESISS ACS的分级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78例ACS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确
诊者;②主诉胸痛者;③发病至就诊耗时不足12h者;④意识清醒且沟通正常者;⑤了解本研究项目,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严重性感染者;②存在认知、沟通障碍者;③气胸、肺栓塞等疾病引起胸痛者。
将患者按照
通信作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4~66(45.02±5.34)岁;分类: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
观察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25~67(46.04±5.68)岁;分类: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结合临床经验分诊;快速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实施吸氧治疗;开通
静脉通路进行溶栓治疗;监测心电变化,开展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基于ESISS ACS的分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制定ESISS ACS评价方案
1.2.1.1 ESISS ACS评价方案制定 ①初拟评价方案。
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分级评价”为关键词检索文献资料,并
筛选近3年优质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共57篇;对文献资料所提供的ACS分级评价指标、分级评价标准进行整理,据此拟定
ESISS ACS评价方案[6]。
②专家征询评估。
组建方案评审专家团队,包括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各1名、主任护师和副主
任护师各2名,向专家团队提交初拟的ESISS ACS评价分级方案,并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评价指标或流程,专家权威系数为0.924,专家意见的Kendall′sW显著性水平<0.05[7]。
55
齐鲁护理杂志2020年10月第26卷第19期
③开展预实验。
挑选20例ACS胸痛患者开展预实验,通过预实验明确问题,并据此完善方案,确定最终版ESISS ACS评价
方案。
1.2.1.2 ESISS ACS评价方案说明 方案共13个条目,年龄
≥65岁,则1分;冠心病危险因素≥3个,则1分;胸痛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为4~6分,则1分;胸痛NRS为7~10分,
则2分;胸痛伴大汗,则1分;昏厥,则1分;持续性胸痛,则1分;Killip分级为Ⅱ~Ⅳ级,则1分;出现院前心脏骤停,则
1分;ST段压低,则1分;ST段抬高,则4分;收缩压<80mmHg(1mmHg=0.133kPa)或>199mmHg,则4分;心率<50次/min
或>130次/min,则3分。
总分共22分,总分0~6分且胸痛
NRS<4分,则低危;总分7~13分或胸痛NRS4~6分,则中危;总分13~22分或胸痛NRS7~10分,则高危[8]。
1.2.2 护理人员培训分级 ①情景模拟演示。
组织科室护士学习ESISS ACS评价方案、临床护理规范,并创设ACS胸痛
患者分级护理情景,开展情景模拟演示。
护理人员2名为
1组,分饰患者、护士2个角色,护理人员通过口头询问、心电图监测、胸痛NRS评价获取指标数据,并结合评价方案实施评
价,明确病情级别,演示时护理人员重点介绍ESISS ACS评价方案使用,并配合说明各操作步骤,每次20min。
记录每名护士的ESISS ACS评价用时、ESISS ACS分级正确性,并对其护理操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9]。
②临床案例分析。
2~
4名护理人员为1组,选取ACS胸痛ESISS ACS评价案例,引导护理人员学习案例,结合自身知识分析案例,从规范性、有
效性、合理性3个方面出发,明确ESISS ACS评价及分级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组为单位汇报、分析、总结至科室护士长。
科室护士长对案例实施分析,据此强调ACS胸痛ESISS ACS评价规范、要求,说明评价实施流程,并对各组分析成果进行评价,明确ESISS ACS评价中的常见误区及难点,探究其改进策略,每次30min[10]。
③护理人员分级。
根据各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称级别、培训考核情况实施分级,分为N0、N1、N2。
N0级:工作年限<3年,普通护士且培训考核“良”或“中”;
N1:工作年限3~5年,护师且培训考核“优”或“良”;N2:工作年限>5年,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级且培训考核“优”[11]。
1.2.3 ESISS ACS分级护理 ①低危患者。
由N0级护士负责,转至普通病区,实施1级护理;床头加以黄色标识,24h内
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变化,每小时测定1次血压;督促患者卧床休息12~24h,并引导开展呼吸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放松四肢并交替练习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每次10min,
24h后ESISS ACS复评1次[12]。
②中危患者。
由N1级护士负责,转至CCU实施特级护理;床头加以红色标识,48~72h
内密切监测心电变化,实施无创血压监测,每10~30min测定
1次,开展吸氧治疗,督促患者卧床休息3d;指导患者开展呼吸放松训练、肢体被动运动,包括踝泵、肢体按捏等,12h后
ESISS ACS复评1次[13]。
③高危患者。
由N2级护士负责,转至CCU实施重症监护;床头加以紫色标识,持续密切监测患者
心电变化,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每10~15min测定1次,持续吸氧治疗,督促患者卧床休息3~7d,床边备用除颤仪、临床起搏器等急救设备或工具[14]。
1.3 评价指标 ①不良事件发生率:常见不良事件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护理人员统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并
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15]。
②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前1d,护理人员通过口头询问方式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基础护理、诊疗操作、服务态度、照护指导,每个项目对应“满意”“不满意”2个选项,统计各项目满意例数并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n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观察组390012.5
对照组3923320.5
χ2值4.522
P值0.033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n基础护理诊疗操作服务态度照护指导观察组3935353637
对照组3925282628
χ2值7.2224.0447.8637.477
P值0.0070.0440.0050.006
3 讨论
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而引起的以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伴有发作性胸痛、胸闷等
症状,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故需保证临床诊断、治疗及时,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6]。
在ACS胸痛患者中应用基于ESISS ACS的分级护理,制定了ESISS ACS评价方案,面向科室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分级,借助ESISS ACS评价方案评估患者病情,据此实施分级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本研究经查阅文献资料、初拟评价方案、专家征询评估、预实验的流程制定方案,充分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
性,能实现对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ESISS ACS评价方案包括冠心病危险因素、胸痛NRS、胸痛伴大汗、持续性胸痛、院前心搏骤停、ST段压低、ST段抬高、收缩压、心率等13个评价项目,保证病情评估的全面性,实现对风险因素的及时、有效识别,进而有效防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景模拟演示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创设ACS胸痛患者分级护理情景,督促护理人员根据救治流程、借助ESISS ACS评价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强化其对ESISS ACS评价方案使用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技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案例分析中结合具体案例说明ESISS
ACS评价实施流程、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强调加强护患沟通,积极询问患者自感并加强抚慰,能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护
理满意度;借助ESISS ACS评价方案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价,并结合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职级、培训考核进行分级,据此开展
65
齐鲁护理杂志2020年10月第26卷第19期
分级护理,对不同级别患者确定相应护士级别和监护级别,采取针对性护理保证干预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事件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 冒云霞,李英,黄荔荔.换位思考联合共情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
志,2019,25(19):82-8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5):359-
376.(集体作者)
[3]RoffiM,PatronoC,ColletJP,etal.2015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coronarysyndromesinpatients
presentingwithoutpersistentST segmentelevation:task
forceforthemanagementofacutecoronarysyndromesin
patientspresentingwithoutpersistentST segmentelevation
oftheEuropeanSocietvofCardiology(ESC)[J].EurHeart
J,2016,37(3):267-315.
[4]沈红五,崔秋霞,单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患者急诊危重度评分系统的构建与验证[J].护理学杂志,
2019,34(8):22-26.
[5]程浩,王馨,闫美辰.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39(2):270-273.
[6]黄照杰,吴霞.人性化综合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
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9):145-146.
[7]林佩化,韩家豪,陈晓辉.高敏肌钙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快速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8,19(11):
743-745.
[8]张凤侠,曲彦.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22-
223.
[9]丁美幸,王栋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6):1-4.
[10]柯霞,肖丽塔.介入室护士全程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11):248-249.
[11]吴琪,包招兰,冯国和,等.急性胸痛护理分诊工具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7):991-995.[12]张凌峰,汪东亮,杨茗岚,等.降阶梯思维在胸痛患者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12(5):499-500.
[13]管穗丽,谢凤如,张兴连.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性胸痛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
13(11):852-855.
[14]杨剑辉,谢丽芬,刘杏珍,等.临床护理流程优化在基层胸痛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
(20):2475-2477.
[15]董文菁,林梅.中文版疼痛心理弹性量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心理测量学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
(32):2486-2490.
[16]袁雪飞,孙雪莲,封彬,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性胸痛危险分层及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J].护士进修
杂志,2019,34(10):878-882.
本文编辑:谭 峰 2020-05-28收稿
新冠肺炎流行期定点医院医辅人员心理状态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张淑利,苏明阳,李 玲,陈亚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摘 要】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定点医院医辅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应对策略。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冠肺炎流行期定点医院医辅人员的心理状态调查问卷,对定点医院一线和重点科室在岗的87名辅助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56.32%的医辅人员对隔离病房消毒及医疗废物处理方法表示明确知晓,95.40%的医辅人员表示经常感觉身体不适,25.29%的医辅人员表示存在放弃现在工作的想法,91.95%的医辅人员表示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无须担心新冠肺炎。
结论:医辅人员面对突发的疫情出现心理问题和非理性行为,但整体上能够正确对待疫情给社会及自身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新冠肺炎;医辅人员;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1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0.19.018 文章编号:1006-7256(2020)19-0057-04
医院辅助人员是指从事医疗临床、卫生保健等辅助人员,属于非医疗背景人员但长期在医院工作,主要包括保洁员、护
理员、陪检员等,负责医院卫生清洁、垃圾转运、标本及检查单的送检、相关物品的消毒处理、患者基本生活照料及分泌物处理等工作,在改善医院感染管理和提高服务效率中发挥重要作用[1-3]。
因工作性质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等,医辅人员是感染的高危人群[4]。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我院作为三甲综合医院的定点医院,承担疑似及确诊患者的诊疗工作。
我们通
75
齐鲁护理杂志2020年10月第26卷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