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1T08:13:49.322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2月总第369期作者:尹晓芬董兰荣
[导读]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
山东省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担山小学262100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加上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为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
因此,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小学与初中数学存在的差异
1.学习内容的差异。
小学和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差异:小学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少而且浅显,练习时间较多,学生易理解并在反复的练习中得以强化;而初中数学每课时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知识的系统性较强,练习时间又少,如果不能做好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很难扎实地掌握一节课的内容。
2.教学方法的差异。
小学数学内容多来源于生活,趣味性较强,不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情感体验。
与之不同的是,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要将数学的思想方法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因而更强调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二、做好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数学教学,应该是“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数学丰富的内涵。
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主要以渗透为主。
这个要求是与小学数学内容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中学阶段则有更明确的要求,如函数的思想、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等。
于是,在教学中如何将已经渗透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直接的迁移到成熟的数学思想,就成为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
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将梯形面积计算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来处理的。
这样的做法当然也体现了转化思想,但若从转化思想出发,即当我们面临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分析一下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何寻求转化的途径,便是转化思想的运用。
面临求梯形面积这个问题时,已有的知识基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已经知道计算方法,而且中位线的引入都应该形成过渡性思考,于是,我们努力考虑能否把梯形的面积计算转化到与此相关的计算方式上来。
三、做好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初步知识,认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直观感知。
初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认识方式也从直观感知到“说一点理”“说理”,即由直观感知逐步过渡到逻辑论证。
要顺利实现这个领域的衔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逐步理解说理是必要的、逐步学会怎么说理。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体会推理论证的必要性。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学生已经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初中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主要要渲染这样的事实:一个三角形,无论形状如何,无论大小怎样,它的内角和无一例外都是180度,这是为什么呢?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小学时,我们量了一些三角形的内角,发现内角和都是180度,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三角形拿来一一检验,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确认所有的三角形(包括我们没有检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可体会论证的必要性。
第三,初中几何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事实上,有很多初中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在小学都有初步渗透。
如“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在小学,学生通过操作已经了解了这个结论,于是,在初中教学这一内容时就应该从这一起点开始,不必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再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猜测等。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复习,做好错题和卷子的积累,课后作业能够按时并认真完成,教师反馈后学生及时改正。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的书写习惯应该是语文老师负责的内容,而我认为这是每一名老师都应该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书写格式和要求。
在数学学科上,对于每一种题型都有不同的解题格式,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书写工整,更要按照解题格式书写得规范
严谨,并贯穿学生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
因为严谨的书写才能塑造出严谨的数学思维,这对于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因学生而异,也因教师而异,每位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学生提出要求并加以指导。
总之,如何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学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过渡模式,使学生由内而外地做一个平稳的过渡,不但能够合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最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