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B素养拓展区过综合章末素养综合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二章B 素养拓展区过综合
章末素养综合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食盐、蔗糖、醋酸、纯碱、“84”消毒液等是居民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蔗糖是非电解质
B .醋酸中存在CH 3COOH 分子
C .固体纯碱能导电
D .“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NaClO 是强电解质
2.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 .胶体发生电泳
B .血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胶体发生聚沉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Ⅰ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Ⅱ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氯化镁固体是非电解质
B .氯化镁溶液是电解质
C .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氯化镁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在无色溶液中:+Na 、3+Fe 、Cl -、2-4SO
B .在含大量3+Fe 的溶液中:2+Mg 、+K 、3NO -
、OH -
C .在烧碱溶液中:+Na 、+K 、3NO -、2-3CO
D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 、2+Fe 、Cl -、2-
3CO
5.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中的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Z 中液体
B .X 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用过滤和渗析的方法,可将Z 中液体分离提纯
D .Y 中反应离子方程式:3CaCO 3+2Fe 3++3H 2O=2Fe(OH)3(胶体)+3CO 2↑+3Ca 2+ 6.下列反应中,铁或其化合物作为氧化剂的是( )
A .()33223浓Fe+6HNO ()=Fe NO +3NO ↑+3H O
B .222322FeCl H O 2HCl=2FeCl 2H O +++
C .44FeSO Zn=ZnSO Fe ++
D .2442FeO H SO =FeSO H O ++
7.FeO 、34Fe O 广泛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
已知:①
2342高温H O(g)+3FeO Fe O +H ;②3422Fe O 6温FeO+O 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Fe 元素被氧化,反应②中Fe 元素被还原
B .反应①中2H 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C .反应②中34Fe O 仅被氧化
D .反应①②中FeO 都是还原剂
8.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 2-
3+2H +=CO 2↑+H 2O 表示的是
①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②K 2CO 3+H 2SO 4=K 2SO 4+CO 2↑+H 2O
③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④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CO 2↑+H 2O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9.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2342222216H 10Z 2XO 2X
5Z 8H O 2A B 2A 2B 2B Z B 2Z +--+++---
++→+++→++→+①②③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232Z 2A 2A 2Z ++-+=+可以进行
B .Z 元素在反应①③中均被还原
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4XO -
、2Z 、2B 、3A +
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A +、B -、Z -、2X +
10.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 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人们用NH 4Cl 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亚硝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 2+NH 4Cl=NaCl+NH 4NO 2
第二步:NH 4NO 2N 2↑+2H 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 4NO 2仅是氧化剂
②NH 4NO 2仅是还原剂
③NH 4NO 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 4N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1.已知I -、Fe 2+、SO 2和H 2O 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H 2O 2<Fe 2+<I -<SO 2。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 3++SO 2+2H 2O=2Fe 2++2-
4SO +4H +
B .H 2O 2+H 2SO 4=SO 2↑+O 2↑+2H 2O
C .I 2+SO 2+2H 2O=H 2SO 4+2HI
D .2Fe 3++2I -=2Fe 2++I 2
12.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 x S ,S 为-2价)与100mL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3.2g 硫单质、0.4molFeCl 2和一定量H 2S 气体,且溶液中无Fe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 -1
B .该磁黄铁矿Fe x S 中,Fe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生成的H 2S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
D .该磁黄铁矿中Fe x S 的x=0.85
二、结构与性质
13.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
已知:
22Cl H O=HCl HClO ++;222Na+2H O=2NaOH+H ↑;2233NO +H O=2HNO +NO 。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 、B 组的依据)是_______。
(2)F 组物质中除了Cl 2外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A 组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B 组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4)已知Cl 2可发生如下反应:32232KBrO +Cl =Br +2KClO 。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_____。
14.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 2O 4,3<x <4,M=Mn 、Zn 、Ni ,,且均为+2价,下同)是由铁酸盐MFe 2O 4经过高温反应得到的。
(1)将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分散在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_________。
(2) MFe 2O 4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铁酸盐MFe 2O 4经过高温反应得到MFe 2O x 的反应属于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4)在酸性条件下,224Fe O -容易转化为Fe 2+,某反应体系中共存在下列6种粒子:
224Fe O -
、Fe 2+、H +、H 2O 、Cu 2O 、Cu 2+,则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三、填空题
15.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亚硝酸钠(NaNO 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误食NaNO 2会使人中毒。
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 2+4HI=2NO↑+2NaI+I 2+2H 2O
(1)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____,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
的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
(2)自来水中的3NO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碱性条件下用Al 粉还原3NO -,产物是N 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完成方程式并配平。
____Al+___3NO -+_____=____2AlO -
+____N 2↑+____
16.“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曾经风靡网络,揭露了某些行业用烂皮鞋制造酸奶或毒胶囊的不法行为。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
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22Fe CrO 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价。
2CrO -是一种酸根离子,则()22Fe CrO 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24K SO 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填序号)。
a .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现有10mL 明胶的水溶液与5mL 24Na SO 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24SO -
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
B.醋酸是一种弱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因此存在醋酸分子,B正确;
C.固体纯碱中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能导电,C错误;
D.“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NaClO,次氯酸钠属于盐,在水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D正确。
答案选C。
2.D
【分析】
胶体在遇到电解质溶液的时候会聚沉,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解答即可。
【详解】
A. 血液属于胶体,因为没有外接电源,所以不属于电泳现象,A错误;
B. 血液和氯化钠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 血液和氯化钠不具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C错误;
D. 血液属于胶体,所以血液应具备胶体的性质,在遇到电解质溶液的时候会聚沉;在伤口上撒盐可以使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从而阻止进一步出血,以及防治细菌感染,属于胶体的聚沉,D正确。
答案选D。
3.C
【详解】
A.MgCl2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
B.MgCl2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Mg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故C正确;
D.MgCl2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
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 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 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 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4.C
【详解】
A .Fe 3+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A 项不符合题意;
B .Fe 3+、Mg 2+均与OH -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 项不符合题意;
C .烧碱溶液中存在大量OH -,+Na 、+K 、3NO 、2-
3CO 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OH -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C 项符合题意;
D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 +,H +、Fe 2+都与2-3CO 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5.B
【详解】
A .X 中的氯化铁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A 正确;
B .X 中分散系是氯化铁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 错误;
C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Z 中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利用渗析法可以净化提纯氢氧化铁胶体,C 正确;
D .CaCO 3能与H +结合生成CO 2和H 2O ,促进Fe 3+的水解,D 正确;
答案选B 。
6.C
【详解】
A .Fe 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Fe 为还原剂;
B . FeCl 2中铁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为+3价,FeCl 2为还原剂;
C .FeSO 4中铁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FeSO 4为氧化剂;
D .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C 。
【点睛】
7.A
【详解】
A.反应①中部分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应②中部分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项正确;
H O是氧化剂,故B项错误;
B.反应①中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2
Fe O被还原,故C项错误;
C.反应②中部分铁元素化合价降低,34
D.反应①中FeO是还原剂,反应②中FeO是还原产物,故D项错误;
故选A。
8.A
【详解】
①HCl是一元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的离子方程
CO-+2H+=CO2↑+H2O,①符合题意;
式为2
3
②H2SO4是二元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反应K2CO3+H2SO4=K2SO4+CO2↑+H2O的离子方
CO-+2H+=CO2↑+H2O,②符合题意;
程式为2
3
③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写为离子形式,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③不符合题意;
④CH3COOH是一元弱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拆写为离子,所以
CO-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2
3
=2CH3COO-+CO2↑+H2O,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9.B
【分析】
①在方程式16H++10Z-+2XO4-=2X2++5Z2+8H2O中,X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Z元素由-1价变为0价,则氧化剂为XO4-,还原剂是Z-,所以氧化性XO4-> Z2,还原性Z-> X2+;
②在方程式2A2++B2=2A3++2B-中,氧化产物为A3+,氧化剂是B2,所以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
③在方程式2B-+Z2=B2+2Z-中,B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Z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氧化性Z2>B2,还原性B->Z-;据此解答。
【详解】
A项,Z2+2A2+=2A3++2Z-中A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Z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氧化性Z2> A3+,与上述推论相符,故A项正确;
B项,Z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故B项错误;
C项,由上述分析可知,氧化性大小顺序为XO4->Z2>B2>A3+,故C项正确;
D项,由上述分析可知,还原性大小顺序为A2+>B->Z-> X2+,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0.D
【分析】
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由+3价变为0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结合分解反应的概念降低.
【详解】
第二步反应中NH4NO2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氮元素发生了归中反应,NH4NO2中的两个N原子的化合价分别由-3价变为0价、由+3价变为0价,该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看,NH4N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③④⑤是正确的。
故选D。
11.B
【分析】
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分析。
【详解】
A.由A项反应可得还原性:SO2>Fe2+,与已知相符,A能发生反应;
B.由B项反应可得还原性:H2O2>SO2,与已知不符,B不能发生反应;
C.由C项反应可得还原性:SO2>I-,与已知相符,C能发生反应;
D.由D项反应可得还原性:I->Fe2+,与已知相符,D能发生反应;
故选B。
12.C
【分析】
n(S)=3.2g÷32g/mol=0.1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Fe3+)=
()
0.1mol20
32
⨯-
-
=0.2mol,则
n(Fe2+)=0.4mol-0.2mol=0.2mol,所以n(Fe2+):n(Fe3+)=0.2mol:0.2mol=1:1,以此解答该题。
A.盐酸恰好反应生成FeCl2 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Cl原子守恒可得c(HCl)=20.4mol
0.1L ⨯
=8.0mol/L,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磁黄铁矿Fe x 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Fe2+):n(Fe3+)=1:1,B错误;
C.根据氢原子、氯原子守恒得n(H2S)=1
2
n(HCl)=n(FeCl2)=0.4mol,
V(H2S)=0.4mol×22.4L/mol=8.96 L,C正确;
D.Fe x S中n(S)=0.1mol+0.4mol=0.5mol,n(Fe)=0.4mol,所以n(Fe):n(S)=0.4mol:0.5mol=0.8,所以x=0.8,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3.能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O2Na2O、CaO Cl2、Na KBrO3Cl2
【详解】
(1) A组中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B组中物质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A、B的分组从能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类;
(2) F组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应为Cl2、NO2与水的反应,NO2与水反应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二氧化氮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A组中,NH3、SO2属于非电解质,Na2O、CaO属于电解质。
B组中,Cl2、Na属于单质,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①分析反应3223
2KBrO+Cl=Br+2KClO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KBrO3中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Cl2为还原剂;
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双线桥为。
14.胶体+3 氧化还原2
24
Fe O-Cu2O
(1)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是纳米材料,微粒直径是在1nm-100nm 间,所以分散在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2) 依据化合物MFe 2O 4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即M 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2+2x+(-2×
4)=0,x=+3; (3) MFe 2O 4变为MFe 2O x ,O 原子个数减少,而M 、O 的化合价不变,故Fe 元素的化合价必然降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4) 224Fe O -转化为Fe 2+,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24Fe O -
是氧化剂,在同一反应中必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6种粒子中只有Cu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且反应前后Cu 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故Cu 2O 为还原剂。
15. 1:1 10 6 4OH - 10 3 2H 2O
【分析】
根据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个数画出双线桥并分析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数目;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相应化学方程式。
【详解】
(1)N 元素的化合价由+3降低到+2,I 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则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被氧化的原子和被还原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
(2)反应中Al →2AlO -,Al 元素由0价升高到+3价,3NO -
→N 2,氮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结合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可知离子方程式为10Al+63NO -+4OH -=102
AlO -+3N 2↑+2H 2O.
16.+2 盐 c 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明显变化,然后再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Fe(CrO 2)2属于盐。
(2)a.溶液很稳定,a 项错误;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 项错误;
c.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都能透过滤纸,c 项正确;
故选c 。
(3)检验24SO 可用2+Ba ,但需用盐酸酸化,具体操作为: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明显变化,然后再滴加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