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年鉴2015数据:台湾省历年本地居民生产总值统计(2004-2014)

合集下载

中国财政年鉴2015数据:中国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统计(三)

中国财政年鉴2015数据:中国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统计(三)

单位:亿元
中国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统计(三)
项目
一.农网还贷资金支出 二.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支出 三.铁路建设基金支出 四.民航发展基金支出 五.海南省高等级公路车辆通行附加费支出 六.转让政府还贷道路收费权收入安排的支出 七.港口建设费安排的支出 八.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 九.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十.旅游发展基金支出 十一.文化事业建设费安排的支出 十二.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的支出 十三.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 十四.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支出 十五.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 十六.育林基金支出 十七.森林植被恢复费安排的支出 十八.水利建设基金支出 十九.南水北调工程基金支出 二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 廿一.政府住房基金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 廿四.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 廿五.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 廿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 廿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 廿八.三峡水库库区基金支出 廿九.中央特别国债经营基金财务支出 三十.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 卅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卅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支出
决算数
145.17 144.56 547.00 299.55 18.27 30.14 185.32 9.35 54.56 7.84 89.99 838.92 15.96 7.55 993.57 31.76 78.45 611.26 10.02 212.00 324.43 246.58 38700.72 1345.68 196.36 224.42 40.75 5.77 682.87 890.27 1236.96 10.86
支出 预算数
163.60 190.00 657.09 324.54 16.84 24.25 205.30 15.84 79.85 9.82 113.18 1099.52 18.63 8.17 994.78 35.03 86.00 426.01 25.55 234.90 305.09 247.23 34507.39 1168.21 201.52 338.75 34.67 10.91 682.87 977.99 1258.83 10.87

6.2014-2015年台湾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6.2014-2015年台湾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2014-2015年台湾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2014年台湾经济回温趋好2014年,台湾经济逐步从谷底反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好转,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全年经济增长预估为3.43%,在多年之后首次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速度之首;外贸出口、投资与消费出现同步增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薪资出现增长、物价走低、失业率下降。

,但对外经济开放与重大建设工程遭遇重大挫折。

2015年,外部经济变数多,但台湾经济总体上仍会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经济形势走出低谷自2010年台湾经济意外创下新世纪以来最高增长率之后,逐步陷入低增长状态,2011-2013年经济平均增长不足3%,只有2.57%(台湾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新的修订,研发支出列为投资,GDP规模增加,经济增长率略有提高)。

2014年以来,台湾经济在投资、消费与出口同时出现平稳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出现温和增长,第3季度增长3.63%,连续6个月正增长,;预计第4季度增长为2.83%,全年经济增长3.43%,是近三年来新高,也是在多年后跃居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之首,是不错的经济表现。

欧美经济回温尤其是美国经济的优异表现与大陆经济的稳步增长,是带动台湾外销或外贸出口增长的主力因素。

2014年10月,台湾外销订单金额为449.1亿美元,年增长速度13.4%,是2011年来最大月增幅,1-10月外销订单金额合计为3850.7亿美元,预计全年外订单达到4800亿美元。

不过,海外生产比重持续上升,2014年9月达55.6%,其中资讯通信业海外生产比重达到92%,显示台湾产业持续外移,海外生产基地占了外销订单总额的多一半,相对不利岛内就业。

投资与消费等内需同时增长是台湾经济回温的主要内因。

据台湾“主计处”于8月份公布的测算,2014年,民间消费增长2.62%,政府消费增长0.97%,民间投资增长4.83%,公营企业投资增长2.29%,只有政府投资下降6.66%。

据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于12月发布的测算,2014年,民间消费增长速度2.77%,政府消费增长3.16%,民间投资增长4.1%,公营企业投资增长9.99%,只有政府投资下跌7.94%。

中国财政年鉴2015数据:中国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统计(二)

中国财政年鉴2015数据:中国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统计(二)
41.56 28.78 367.50 1.63 663.34 54113.65 907.13
决算数为预算
108.6 132.4 98.5 99.1 100.0 98.1 76.1 104.5 106.7
106.6 95.9 98.0
116.6 114.4 112.4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5》
1决09算.2数为上年
99.0 101.3 104.8 104.4 98.1 54.5 164.9 106.7
115.9 102.4 91.9
112.7 103.5
收入 预算数
1258.83 10.87 330.36 1489.89 97 5.69 19.00 470.00 1.05
39.00 30.00 375.00
568.97 47309.23 806.96
决算数
1367.10 14.39 325.27 1476.14 53.99 5.58 14.45 491.38 1.12
单位:亿元
中国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支统计(二)
项目
卅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卅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收入 卅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 卅四.车辆通行费收入 卅五.船舶港务费收入 卅六.长江口航道维护收入 卅七.核电站乏燃料处置处理基金收入 卅八.可再生能源附加电价收入 卅九.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收入 四十.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 卅一.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收入 卅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入 卅三.烟草企业上缴专项收入 卅四.水土保持补偿费收入 卅五.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 上年结转收入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V 地区生产总值 海南省 年 亿元 260.41 331.98 363.25 389.53 409.86 438.92 471.23 518.48 558.41 621.97 693.2 798.9 897.99 1044.91 1254.17 1503.06 1654.21 2064.5 2522.66 2855.54 3177.56 3500.72 3702.76 4044.51
W 地区生产总值 重庆市 年 亿元 553.05 755.96 1016.25 1179.09 1350.1 1429.26 1479.71 1589.34 1765.68 1990.01 2272.82 2692.81 3467.72 3907.23 4676.13 5793.66 6530.01 7925.58 10011.37 11409.6 12783.26 14262.6 15717.27 17558.76
J 地区生产总值 上海市 年 亿元 1519.23 1990.86 2499.43 2902.2 3360.21 3688.2 4034.96 4551.15 5210.12 5741.03 6694.23 8072.83 9247.66 10572.24 12494.01 14069.86 15046.45 17165.98 19195.69 20181.72 21818.15 23567.7 25123.45 27466.15
K 地区生产总值 江苏省 年 亿元 2998.16 4057.39 5155.25 6004.21 6680.34 7199.95 7697.82 8582.73 9456.84 10606.85 12442.87 15003.6 18598.69 21742.05 26018.48 30981.98 34457.3 41425.48 49110.27 54058.22 59753.37 65088.32 70116.38 76086.2

04-1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度数据

04-1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度数据

数据库:年度数据时间:最近20年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国民总收入(亿元)634367.3583196.7532872.1479576.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36462.7588018.8534123484123.5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58331.655321.750892.746153.3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271392.4256810240200.4223390.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306738.7275887243030214579.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46652433203954436018注:1.1980年以后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素收入。

2.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 3.按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修订制度和国际通行作法,根据修订后的2013年GDP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对2012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407137.8345046.4318736.7268631217246.6408903345629.2316751.7268019.4217656.639354.634154327472778323313188804.9157850.1148097.9125145.4103163.5180743.4153625.1135906.9115090.991180.13056725963239122033716602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后的2013年GDP数据和有关历史资料,对2012年及以前年度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修订。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184575.8160289.7135718.9119765108683.4185895.8160714.4136564.6121002110270.421803.520901.816968.316188.615501.287127.373529.862120.853624.44926276964.966282.857475.65118945507.214259124001060094508670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的修订,对2012年及以前年度的GDP历史数据进行了新旧行业分类和三次产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1996年98562.288989.883505.778517.370538.399776.390187.784883.779429.571572.314716.214548.11461814264.613877.84532640827.638808.837353.933665.839734.134********.827810.924028.779027199683564575878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台湾省历年主要财经指标概况统计(2009-2013)(三)

台湾省历年主要财经指标概况统计(2009-2013)(三)
1.7 30.0 68.3 641711 21558 43521 29.05
台湾省历年主要财经指标概况统计(2009-2013)(三)
台湾省历年主要财经指标概况统计(2009-2013)(三)
指标
2009
2010
2011
再贴现率①(年息百分比率)
1.250
1.625
1.875
股价指数(1966年=100)
6460
7950
8156
国际收支余额(亿美元)
541.3
401.7
62.4
1.8
6.4
工业
-4.2
23.1
6.1
服务业
-0.5
5.5
3.1
产业结构(%)
农业
1.7
1.6
1.8
工业
28.9
31.0
29.8
服务业
69.4
67.4
68.3
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新台币元)
558751
604199
607818
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美元)
16901
19090
20625
居民储蓄总值(新台币亿元)
经常账户
429.2
398.7
416.9
资本账户
-1.0
-1.2
-1.2
金融账户
134.7
-3.6
-320.5
价格指数年增长率(2006年=100)(%)
批发
-8.7
5.5
4.3
消费者
-0.9
1.0
1.4
进口
-9.6
7.0
7.7
出口
-6.6
2.0
0.1

中国财政年鉴2019:台湾地区历年主要指标概况统计(2014-2018)(一)

中国财政年鉴2019:台湾地区历年主要指标概况统计(2014-2018)(一)

劳动.就业
劳动力人口(万人)
1154 1164 1173 1180
劳动力参与率(%)
58.5 58.7 58.8 58.8

66.8 66.9 67.1 67.1

50.6 50.7 50.8 50.9
工业就业人口比率(%)
36.1 36.0 35.9 35.8
服务业就业人口比率(%)
58.9 59.0 59.2 59.3
59 1037
113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9》
失业率(%)
4.0
3.8
3.9
3.8
工业及服务业月人均薪资(新台币元)
47300 48490 48790 49989
工业
45378 46735 47035 48187
服务业
48815 49861 50146 51374
公共安全
刑案发生率(件/10万人)
1308.8 1269.2 1253.8 1245.8
480
机动车肇事率(件/万辆)
144
143
142
137
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
死亡(人)
1819 1696 1604 1517
受伤(人)
413229 410073 403906 394198
保险
全民健保参保人数(万人)
2362 2374 2381 2388
社保参保人数(万人)
公务员和教师
59
58
58
58
劳工
992
1007 1017 1027
农民
135
128
124
117
2018
2359 0.37 652 9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