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一: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应该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去,让每个学生都知礼懂礼,形式的采
用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校园文明礼仪小
故事,欢迎阅读!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一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去上班,一路上孩子又哭又闹。

这时,女人
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清扫道路,便顺手把孩子擦鼻涕的纸团扔在了地上。

老人默默地把纸团捡了起来,一声不吭。

如此反复几次,女人
以为老人是一个清洁工,便对孩子说: 你要是再哭闹,以后长大了就
会像他一样。

孩子依然哭闹,全然不理会妈妈说的话。

这时,一个和她同一公司的员工走到老人身旁,恭恭敬敬的问道: 您
认为上次的那个环保项目该怎么做? 女人很奇怪,一个清洁工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尊敬,于是便问那个员工。

但,员工的回答,差点没
把她吓死,员工说: 他怎么是清洁工?他可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呀!
话音刚落,老人终于开口: 我们公司应该人人都环保,像不环保的人,就该辞退!比如说这个女职员! 女人吓得脸色惨白,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忙说: 经理,不要辞退我,我一定会成为最环保的人! 经理心软,终究没有辞退她,而女人从此以后也确实成为了最环保的人。

不久,她就申请当了义工。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二
孔融(153 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家,建
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
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
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 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
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使全家人都
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三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
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
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
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四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和向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继承
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
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
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
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
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 意思是说你们两个
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五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一次他
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小老鼠凶巴巴
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 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

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

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
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

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
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

小猪站起
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
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你有过小老鼠这样的举动或吗?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六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
可是都不爱动脑筋,还总是喜欢吵吵嚷嚷。

有一天,天气真好,哥儿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儿。

它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喷喷香。

可是只有
一块干面包,两只小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
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呀!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大婶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大婶来帮你们分。

哥儿俩说:好,好,咱们让狐狸大婶来分吧。

狐狸大婶接过干面包,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它没有这样做,它
把干面包分成两块,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狐狸大婶说:你们别着急,瞧,这一块大一点吧,我咬它一口。

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巴,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起来了:
不行,不行,这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说:你们急什么呀,那块大了我再咬它一口吧。

狐狸大婶张开大嘴巴又啊呜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
那块大的被你咬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大婶就这样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干面包只剩下小手指头
那么一点儿了。

它把一丁点大的干面包分给大黑和小黑,说:现在
两块干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得饱饱的。

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小朋友看,
这两只狗熊正因为不爱动脑筋,被别人给了占便宜。

所以当我们遇
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多动脑筋,还有要相亲相爱,学会礼让。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七
几个低年级的同学,肩并肩有说有笑地走着,前面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他们也不认识,但当这位老师走到这几名同学身边时,其他人
都还是说笑,只有一位同学,恭敬的鞠了一躬,说了声老师好。


师当然也很高兴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别的同学都没哼一声。

等老师
过去了之后。

有的人说那个同学油饼,不认识的老师还给鞠躬,有
的人说他根本是装样子,给别人看的。

那个同学没有反驳他们,只
是说了一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是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我正走在
他们身后,听了这句话非常感动,感动那个同学的真诚,一个人懂
礼貌,真的是很难得的品质。

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八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
的城镇。

走着走着,他越来越迷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时,他
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一把挡在老伯伯前,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xx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 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无礼(五里)。

于是那个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还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庙。


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延伸阅读礼仪分步走
第一步:氛围
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如在孩子的教室或者卧室等地方贴上关于文明礼仪的绘画或者海报,平常播放一些古典高雅的音乐,多为孩子讲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故
事等。

第二步:榜样
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多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多注
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例如吃饭的时候不喧闹,坐下来的时候不要跷
二郎腿等,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第三步:绘本
一本简单的绘本拥有丰富的色彩、有趣的形象、简单的故事,让孩
子对它充满好奇。

所以,利用绘本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是一个非
常好的方式,因为绘本中的小公主或者小英雄是孩子的偶像。

第四步:
做游戏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而且做游戏是团体活动,需要孩
子去磨合,更能让孩子从中学到待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丢手绢或者
二人三足的游戏,不仅好玩,而且很考验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本文来源:/a/2543415.html
【篇二: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一、朱德尊师
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

开演前,朱
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
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
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

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
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二、傲慢的小老鼠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小老鼠
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
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

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

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
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
过去。

“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

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
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三、都是不文明惹的祸
在一座神秘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有着一双透
明的翅膀,尖尖的耳朵,小巧可爱。

而在森林的另一头,住着他们
的敌人,它生得丑陋,名为丑八怪。

他专抓不讲文明的小精灵,上
帝规定,只要小精灵有不礼貌的,就任凭丑八怪处置。

这下可美了
丑八怪,每隔几天,就会有小精灵被它抓进金鸟笼里。

小精灵们再也受不了这种日子了。

决心要改变这种命运。

它们坚持
每天做文明的小事。

可总有懒惰的,懒懒是一个非常懒的小精灵,
他懒得去做这些。

每天还是呼呼睡大觉。

见了长辈不礼貌,这可惹
了大祸,丑八怪在魔球里发现了这个小东西,欣喜若狂,立刻派手
下去抓它回来。

懒懒这时还在苔藓上睡觉呢,丑八怪的手下轻而易
举的就将懒懒抓走了。

当懒懒睡醒时,先是伸了个懒腰,然后长舒一口气,刚要起来就撞
倒了,丑八怪尖笑着:“啊哈,小东西,我可真幸运,我已经好久没
抓到过小精灵了,一会儿,我要把你做成点心,填饱我这肚子。

”懒
懒吓得又哭又叫,他可真后悔当初自己太懒,为什么自己的名字叫“懒懒”,就在这时,同伴来救它了,咪咪和精精用魔法将丑八怪困住,偷出钥匙打开了笼门,又使用瞬间飞移回到了精灵城堡。

懒懒
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精灵长老安慰它说:“孩子,不必担心,只要
你以后礼貌待人,就会幸福快乐的。

”懒懒听后发誓,今后一定要做
一个文明的小精灵。

四、问路礼仪
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路上吼道:“哎,老头儿!爷问你,农场怎么走?”老人说“往前走1500丈”。

牛皋奇怪地说“怎么是丈不是里呢”。

老人说“我们这儿说丈不说理”,牛皋红着脸走了。

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
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颇有礼貌,便耐心
的给他指路。

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五、仅仅因为一口痰吗
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

一天下来,美国约瑟先生对于对手——中国某医疗机械的范厂长,
既恼火又钦佩。

这个范厂长对即将引进的“大输液管”生产线行情非
常熟悉。

不仅对设备的技术指数要求高,而且价格压的很低。

在中国,约瑟似乎没有遇到过这样难缠而有实力的谈判对手。

他断定,
今后和务实的范厂长合作,事业是能顺利的。

于是信服地接受了范厂长那个偏低的报价。

“ok!”双方约定第二天正
式签定协议。

天色尚早,范厂长邀请约瑟到车间看一看。

车间井然
有序,约瑟边看边赞许的点头。

走着走着,突然,范厂长觉得嗓子
里有条小虫在爬,不由得咳了一声,便急急的向车间一角奔去。


瑟诧异地盯着范厂长,只见他在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擦了擦,油漆的地面留下了一片痰渍。

约瑟快步走出车间,不顾范厂长
的竭力挽留,坚决要回宾馆。

第二天一早,翻译敲开范厂长的门,递给他一封约瑟的信:“尊敬的
范先生,我分钦佩您的才智与精明,但车间里你吐痰的一幕使我一
夜难眠。

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
理素质。

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管。

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
范厂长觉得头“轰”的一声,像要炸了。

六、垃圾回家记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

古今中外,许多知礼
谦让的故事流传至今。

比如:众所周知的“孔融让梨”,说的是孔融
七岁时,便懂得礼让;“张良拾鞋”讲的是张良尊敬老人,主动拾鞋,
并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上的故事。

国家主席毛泽东,虽然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谦恭礼让。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待客热情周到,是世
界公认的最有风度的领导和外交家。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得到启示: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说起文明礼貌,我想起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有一天,我和往常
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楼梯口,我发现墙角有一袋垃圾,这时
候楼上的胡奶奶正好走下来,一开始,她没有注意到墙角的垃圾,
因为她的眼睛不太好,这时又迎面走来了一位叔叔,胡奶奶回头瞄
了他一眼,这才发现了墙角的垃圾,于是转身走回到原地,捡起那
袋垃圾,走到垃圾桶面前,“扑通”扔了进去。

这袋垃圾回到了应该
属于它的地方,胡奶奶也悄然离去。

看着胡奶奶离去的身影,我的
心里分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去捡那袋垃圾呢?
虽然这是一桩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她却是保护环境的意义所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人人争做环境保护的小卫士,人人争
做合格的文明礼仪小公民!
七、让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妈妈12路去爱特购物。

上车的人真多,我和妈妈上车后赶紧找了两个座位坐了下来,很快车上就没座
位了。

不一会儿,汽车开到了电影院站头。

这时,上来一个大约七
多岁的老奶奶,她步履蹒跚地上了车,不等老奶奶站稳,车子又启
动了,差点把那位老奶奶给摔倒了,大家都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我呢,坐在一旁想:如果我把座位让给她,那我自己离到站还那么远……我真是又想让座,又不想让座。

这时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你是一名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讲礼仪,要乐于助人。

”我
想了想,就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就在我准备让座的时候,忽然有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站起来了,她
声音甜甜地对那位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我的座位吧!”“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孩子!”老奶奶感激地夸奖这位小女孩。

望着这位大眼睛、圆脸蛋的小女孩,我忽然有一阵愧疚感:我最初
为什么犹犹豫豫,不想让座呢?小女孩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印在我的脑
海里,让我永远难以忘记。

八、“会”说话
大作家夏衍老人临终前感到身体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

”不料老人极其困难的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


公共汽车上,一中年妇女提着鱼上车,蹭脏了中学生小刚的新衣服。

中年妇女:“衣服脏了没关系,回家洗洗就行了。


小刚笑了:“阿姨,我该说的话都让您说了。

我只有说‘对不起了!’”众人向小刚投来赞许的目光,中年妇女被这幽默的批评羞红了脸。

九、文明从小事做起
我国是世界是着名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

从古到今,代代相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也不断发展,并加入
新的内涵,能给人以启迪和力量。

事情发生在前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

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
我们全家乘车外出看电影。

因为奥运会官员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
头到处都摆着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让人感到了一丝暖意。

我们在
车里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惬意极了。

快到东直门时,妈妈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就投向外面,我
急忙制止已来不及。

我要求爸爸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妈妈说车
已经无法返回,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话撞车怎么办?妈妈
甚至说下次改掉也就罢了。

可我坚决不干,最后爸爸终于把车开了
回来。

妈妈找回了扔掉的垃圾。

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全家都认
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的。

回家的路上,机场高速路两边的树上挂着
好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

上周,我们全家去爬香山,赏红叶,带了好多食物去野餐。

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背着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里再也不用我监督,都会自觉所为。

妈妈更
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

她经常会在公共场所将地上的垃圾捡起,
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们是国
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

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
精神文明。

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
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十、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
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
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
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
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
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
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
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
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
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
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
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
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
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
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
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


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
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

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
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

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年后,他随从刘邦
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

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
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更多热门小故事推荐:
1.
2.
3.
4.
5.
6.
7.
8.
9.
【篇三: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我身边的文明礼仪小故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三(2)班的***
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文明礼仪随处可见,在马路上,在教室里,在公交汽车上??文明礼仪往往是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地方体现出来的。

下面我为大家讲讲我身边的一个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们高兴得上完体育课回教室,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谈
论着体育课上的趣事。

楼梯上有一张废纸,它躺在那里,没人去动它,它不知被踩了多少次,变得十分脏,整洁的校园仿佛被这张废
纸给污染了,可没有人愿意弯下腰,把它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多么
简单的一件事啊!当然,我也看到了,刚想把它捡起来,可又转念
一想:“那么多人都看到了,可都没有去捡,我何必多此一举呢?而
且被人踩了那么多次,一定有很多细菌,多脏啊!”于是我便不予理
睬继续向前走。

这时,我旁边的一个女生看到了这张纸,停了下来,我很奇怪。

随后,她竟然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废纸捡了起来。

“天哪,多么脏啊,难道她不怕脏吗?”我这样想着“她想干嘛啊?”只见那女生加快了步伐,走到了三楼楼梯旁的垃圾桶前将废纸扔掉了,她拍了拍手,脸
上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我惊讶地看着她,问:“你为什么要把废纸捡
起来呢?那么多人都没有捡,为什么你要捡,很不卫生的啊!”“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