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盼》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部分,作者除了运用动作和心理描写 来表达“我”盼的心理,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来突出这一中心?
语言描写
分角色朗读“我”和妈妈的对话,你体 会到了什么?
“嚷”和“奔”表现了“我”兴奋的心情; “央求”体现了“我”的热切盼望;“瞟”可见 “我”人在家里、心在窗外;“不声不响”体现 了“我”未能如愿的失落。
形近字
上下结构,“⺮”要写得宽。
“酱”字笔画多,不要 漏写“酉”部的横画。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衣柜 预报 喧闹 遮盖 讲座 酱油 逗引 嘴唇 楼梯 缩手 疯狂 叫嚷 蹦跳
嘟囔 痱子 瞟一眼 玛瑙 腥味 焖米饭 窸窸窣窣
玛瑙:
一种玉石,主要成分是二 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 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 耐磨,可用作磨具、仪表 轴承等,也用来做贵重的 装饰品。
细腻的心理描写比直接写出想法更生动,突出了 “我”盼穿新雨衣的心情极为迫切。
找找这部分中动作描写的句子,你从中又体 会到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 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从一系列动作描写中,体会到“我”对新雨 衣的喜爱和盼穿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小结: 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来
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最深的,最能突出中心意 思的重要部分写具体。
重要部分写具体
根据下面的题目,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来写。
好斗的公鸡 闲不住的奶奶 欢声笑语满校园
➢展示选材,集体交流。 ➢修改选材,并思考: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些? 在旁边画标记。
➢展示修改后的选材,交流互动。
板书设计 得到
盼 盼穿 穿上
小结: 除了心理活动描写能表现“我”盼的心情,
景物描写同样能很好地衬托“我”盼穿新雨衣 的急切心情。
穿上雨衣的兴奋与喜悦
朗读第18~20自然段,说说你体会 到了什么及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讨论:雨点真会“起劲地跳跃”吗?作 者为什么这样写?
描写雨滴是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 衣的快乐。
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这些语句都蕴含 着什么样的情感?
斗篷: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逗引: 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不声不响:没有一点声音。指做事谨慎不张扬,或默默无闻,
不为别人知道。
央求:恳求。
造句:他再三央求妈妈准许他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从“我”的兴奋、央求、不甘、失落, 你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部分,无论是动作、心理还是语言 描写,所有的指向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 “盼”出门。
看着雨景,盼穿雨衣的渴望
大声朗读第16~17自然段,想想你又从哪 儿感受到“我”内心的渴望。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 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 吧。
2.回归课文,把握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围绕“盼”,
讲了一件什么事。
起因 得到新雨衣
经过 盼穿新雨衣
结果 穿上新雨衣
本文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 新雨衣
明确中心,梳理事例 1.关注题目,梳理事例。
默读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 “盼”的?请用关键词记录,并在小组内 讨论。
得到雨衣,盼变天
得到雨衣,盼变天的急切
你是从课文哪些段落感受到“我”盼变 天的急切的?
第1~3自然段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 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新 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从这一心理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比一比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你觉得哪个句子写 得好,为什么。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 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新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 “晴”呢? 每天我都在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
从这里的心理活动描写,你感受到什么?你 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担心今天雨下完了,明天没雨下了, 实际上“我”是担心愿望又落空。作者通过写 “担心”,来表现“盼”这一心理。
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下雨场景在“我”的眼里如 此富有诗意?作者仅仅是写雨后的景色吗?
以景物描写衬托出“我”盼望雨点淋在新雨衣 上的美妙。
文中所写的这类事物,都是“我”赋予它们 生命和情感,都寄托着“我”内心的盼望。
合作朗读第3、4、
16、17自然段,女生读
3
写环境的句子,男生读
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4
17 16
作者在表达“盼”这一中心意思时,主要通 过了心理、动作、语言、环境等多个细节描写来 凸显。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把自己想要表达的 中心意思藏在细节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就能使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吸引读者。

第1课时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同学们,“盼”怎么理解?谁能
用“盼”组词?你有没有特别盼望做 什么事情?
作者简介
铁凝,当代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 瑰门》《青草垛》《哦,香雪》等。
本文选自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 出版于1980年11月。书中共有12篇短篇小说, 有几篇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把重要部分写具体。
文中的“我”特别盼望 什么呢?铁凝是怎样写“盼” 的心理的?
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不懂的 生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心心念念、 盼望着什么。
读完课文,说一说:“我”特别盼望 什么?
盼穿新雨衣
我会写
书写指导
两个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儿。
下起雨来,盼出门

看着雨景,盼穿雨衣
如愿穿上新雨衣
2.明确中心,学习写法。
思考:文中的这四件事,是怎样围绕 中心意思“盼”来写的呢?
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角度 来写的。
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像这样,围绕要表达 的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就可以使中 心意思表达得更充分。
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
造句:只有做事大公无私,以身作则,才能理直气壮地指出别人 的缺点。
小心翼翼:翼翼:恭敬谨慎。严肃虔敬的样子,形容言行举动十
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易混词
相同点
不同点
遮盖
重在强调“盖”,掩盖的意 都有“藏起来” 思。
的意思。
遮掩
重在强调“掩”,掩饰、隐 瞒。
1.门( 遮掩 )着,看不清院子里的情况。 2.爸爸拿了一块塑料薄膜,把小树苗( 遮盖 )起来。
突出“盼览第4~15自然段,找一找,看到下 雨了,“我”有哪些反常举动和想法?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 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我”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我”反常举动和想法,写出“我”迫切想 穿新雨衣的心情。
心理、动作、语言、环境描写
结合文本,归纳写法
课文围绕“盼”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 穿上雨衣三个事例,作者把哪个事例写得最具体呢? 作者为什么把这个事例写得最具体呢?
“盼穿雨衣”部分的几个“小事件”——放学下 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中看景,最能突出中心 意思。
小结: 我们在选择事例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应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