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最新版本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菌落数/ml=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0.2
结果判断
•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 病微生物。 • 无菌器材保存液必须无菌生长。
6、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产品应根据厂家说明 书在有效期内使用)
方法:灭菌完毕,取出自含式生物指示物,至少冷却10 分钟以上,将安瓿折断或挤破,让管内溴甲酚紫蛋白胨 水培养基与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融为一体,同时将一 未经灭菌的生物指示物一同培养,56 ℃ 48小时后进行灭 菌效果判定。
5、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为监测消毒溶液在连续使用过程中的污染菌量,应定期 到各科室采样做生物学测定。 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ml加至装有9ml含有 相应中和剂的营养肉汤内,以中和消毒药物的残效作用,中 和时间10分钟至1小时。
常用消毒剂中和剂及其浓度表
消毒剂 甲醛 中和剂及其浓度 亚硫酸钠(0.1%~0.5%) 氨水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甘氨酸(1.0%);赖氨酸 亚硫酸钠(0.1%~0.5%)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硫代硫酸钠(0.1%~0.5%) 硫代硫酸钠(0.1%~1.0%) 吐温-80(0.5%~3.0%) 卵磷脂(0.3%) 硫代硫酸钠(0.1%~0.5%) 亚硫酸钠(0.1%~0.5%) 亚硫酸钠(0.1%~0.5%);卵磷脂(0.1%~0.3%) 硫代硫酸钠(0.1%);半胱氨脂(0.1%) 吐温-80(1%~10%);卵磷脂(0.1%~0.3%)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 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 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500
≤5
≤5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 ▲消毒和灭菌物品效果监测
• 灭菌物品监测是指灭菌后的物品或一次性使用的 医疗用品、无菌器械等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消毒剂 监测是指医院常用灭菌剂、消毒剂[酒精、碘伏、 戊二醛及含氯消毒剂]的生物监测.
• 一、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 ⑴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 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一00cm二取全部表面,被 采面积≥一00cm二取一00cm二.
采样[室内清洁消毒后一小时内]. • ⑵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八0-一五0cm.
•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三0m二,设一条对角线上取 三点,即中心点、两端各距墙一m处取点;室内面积 ≥三0m二,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四边各点均距墙一m.
• ⑷采样方法: • 用直径九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将平皿盖
环境卫生学 监测采样方法
护理部
•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 检测我们的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询
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 规范采样的意义 •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准确.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 包括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医务人员手
的监测. 二、我院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的部门:
打开,扣放于平皿旁]五分钟,无菌方法盖好立即送检.
• 二、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一00cm二取全部表
面,被采面积≥一00cm二取一00cm二.
• ⑶采样方法:用五×五cm二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 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 一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抹五次,并随之转动棉 拭子,
• 连续采样四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 子放入装有一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 型物品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及采样方法
计算
基条上的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 m3 =
×1000
采样时间(min)×40(L/min)
非洁净区空气消毒合格标准
自然沉降法流程
WORD
采样时间:接触患者或进行医疗活动前 范围:洗手,双手搓揉15S(A-G)总:(40-60S)、卫生手消毒(3ml、15S(A-G)总:(20-30S)、 外科手消毒(双手搓揉4min)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方法:手消毒后,在接触患者或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被检查人五指并拢→取浸盐水棉试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抹各2次(1只手涂抹面积30cm2 ) →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分→采样棉试子放入盐水采液试管管内送检
手卫生的消毒效果监测
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1、洗手流程
2、手消毒方法
范围:治疗台面、治疗车、门把手、内镜存放柜内壁、水龙头、听诊器、重要仪器设备表面、电筒、键盘等 方法:棉试子涂抹法(棉签涂抹法) 材料:10ML的无菌生理盐水 采样:待物体表消毒处理或消毒后4小时内采样,被采样面积≥100cm2时,用5X5cm2无菌规格板,放在被采样的物体表面上,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棉试子1支,在规格板内往各返涂抹5次,交随之转动棉签,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采样后剪去接触工作人员手的部分,放入装盐水的采样液中,记录送检。被采样面积∠100cm2时或采样物体不规则时,棉签直接涂抹物体和取其全部表面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作用:定时测定空气微生物浓度和提供控制污染的有效数据,替代平皿沉降法 原理:固体撞击式,定量地把空气微生物收集到培养基上。用叶轮的高速旋转将40cm距离以内的空气吸进涡壳,空气中的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撞击在涡壳内的培养基条上,经恒温定时培养,可得出单位空气中的微生物数。 采样部位:空气中的微生物,固体表面上的微生物(被褥、地面等)。 采样场所:医院、旅馆、影剧院、商场制药、生物制品、发酵车间、动物实验室、生物试剂气溶胶的采样及野战部队防疫检验等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三、医院各重点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细菌数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cfu/ m3) (cfu/ cm2) (cfu/ cm2)
I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
病房
≤10
≤5
≤5
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
(母婴同室病房)、早产儿室、
II类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 ≤200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阳性对照 黄 黄
效果判定
阴性对照 紫 紫
试验管 紫 黄
结果 灭菌认可 灭菌失败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7、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消毒、灭菌后,使用前。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 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 • 口注入,用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
• 计算公式:
• 菌落数/ C㎡= •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0.2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4、透析液微生物监测
•检测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透析液进出水各2~3ml,放入 无菌试管,检测时可视透析液污染程度分别取原液或10倍稀 释液0.5ml放入2个灭菌平皿内,45 ℃ ~48 ℃的营养琼脂 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将平板置37 ℃培 养24小时,观察结果。
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 应视为病原菌(排除采集标本或其他操作过程污染),提 示有菌血症或败血症。
1、采血时间及次数 一般应在抗生素治疗前,发热初期 或高峰时抽血。伤寒患者应在发热一星期内抽血。化脓性 脑膜炎应在发热1~2天内抽血,亚急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除 在发热期采血外,要多次抽血(24小时内3~4次)和增 加抽血量(可增至10毫升)。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照射强度:
普通30 W新紫外线灯辐照强≥90μW/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μW/cm2为合格 30 W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 μW/cm2为合格 监测频率:新灯管使用前监测
使用中灯管半年监测一次。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GB50333的要求。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15min·平皿 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5min·平皿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结果判断
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 皮肤粘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cfu/ml 消毒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0cfu/ml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来自监测方法: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结果判断: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3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 数应≤5cfu/cm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共14张PPT)
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⑶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 ⑴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 ⑶采样方法:用5×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 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四边各点均距墙1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⑶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
• ⑵采样面积和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 1支在双手指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擦拭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边涂擦边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
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 压印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将平皿上的培养基表面直接压贴在手掌根部至 指端曲面10~20秒后送检。
• 用直径9cm的普通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将平皿盖 1、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⑵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⑶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版,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版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
次环,境并 卫随生之学转监动测棉采拭样子方打,法 开,扣放于平皿旁)5分钟,无菌方法盖好立即
最新版本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操作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操作制度1目的1.1规范操作,避免污染。
2范围2.1医院环境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器械、消毒液不同样品的采样。
3标准3.1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h,若样品保存0-4℃(禁止放入速冻柜)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2空气采样方法、时间、判别标准:3.2.1时间: 选择消毒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2.2采样高度: 洁净手术室静态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米的任意高度上,非洁净区域采样点布置在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2.3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后的布点与时间: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各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1m。
尽量避开门、窗,3.2.4空气采样注意事项:消毒处理后进行,静态时采集;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培养皿从冰箱取出需复至常温。
3.2.5判别标准:3.3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3.3.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2h内进行采样。
3.3.2采样面积被采面积 < 100cm²,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 cm²,取100 cm²。
3.3.3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表面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采样。
3.3.4判别标准:Ⅰ类、Ⅱ类环境物表平均菌落数≤5.0cfu/cm2,、Ⅲ类、Ⅳ类环境物表平均菌落数≤10.0 fu/cm23.4手采样方法:3.4.1采样时间:洗手消毒后。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和标准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方法和标准
(1)空气
监测方法:洁净部门参照GB50333;非洁净部门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 处。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暴露时间重点部门15分钟,普通科室5分钟。
标准:非洁净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房、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供应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2)使用中的消毒剂:
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
标准: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3)物体表面:
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标准:I类环境≤5cfu/cm2,2类环境≤5cfu/cm2,3类环境
≤10cfu/cm2 ,4类环境≤10cfu/cm2。
《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样指导》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将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微生学监测的采样方法、结果判定、质控标准等规范如下:第一章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应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6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得﹥24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1)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²,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两端距墙1米;室内面积>30m²,设东、西、南、北4角及中央5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1米。
(2)采样方法。
将直径为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
(3)计算公式: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³)=50000n/(a×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10min进行采样。
(5)质控标准。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
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21
监测方法
22
洁净手术部采样方法
监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采样 时间≦30min,房间大于10m2者,每增加10m2增设一个 采样点。
23
1、局部百级、周围千级:手术区布放 5 点(双对角布点),周边区布放 8 点(每 边内 2 点)(图 104—1)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29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室内面积≤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 内外点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 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 1m处,将普通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 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 -1.5m;
31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323334表1041清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总数标准空态或静态等级手术室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表面最大空气洁净度级别手术区周边数手术区周边区特别洁净02个30min9004个30min90ii标准洁净075个30min9015个30min9010000手术室25iii一般洁净10000100000手术室75iv准洁净个30min90皿175300000手术室注
手术室
(5 个/m)
( 10 个/m)
II 标准洁净 0.75 个/(30min·90 皿) 1.5 个/(30min·90 皿) 5 1 000 级 10 000 级
手术室 (25 个/m)
(50 个/m)
III 一般洁净 2 个/(30min·90 皿) 4 个/(30min·90 皿)
5 10 000 级 100 000 级
30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应由远处向近 处摆放,平皿盖由远处向近处打开;收集时应由近处 向远处收集,平皿盖由近侧向远侧扣盖。暴露时间(Ι 类环境暴露30min;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 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三、医院各重点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 细菌数标准。
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 病房
空气 (cfu/ m3)
物体表面 (cfu/ cm2)
医务人员手 (cfu/ cm2)
I类
≤10
≤5
≤5
II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 (母婴同室病房)、早产儿室、 ≤200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 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 房
菌落数/C㎡= 平皿上菌落平均数 平皿面积( C㎡ )
2、空气采样
可根据自身条件选用沉降法(空气暴露法)或空气采 样器法。 采样时间:采样时选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 行采样。
沉降法: A: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位置距墙壁 1m处,离地面垂直高度为80-150cm。
8、医疗用品的监测
包括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灭菌处理后的医疗用品。
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至有效期内采样。
采样方法:操作人员在认真清洁消毒手后,在净化台内 用无菌的方法,将拟检测的医疗用品:缝合针、针头、手 术刀片等小件物品投入5ml灭菌的生理盐水或营养肉汤内, 对手术钳、镊子等大的医疗器械在无菌操作下用沾有无菌 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反复涂擦采样,并将棉拭子投入5ml灭菌 的生理盐水溶液中。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ml待检 样品于灭菌平皿内,加入已融化的45℃左右的营养琼脂 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7℃温箱培养 48小时,观察结果。若平皿上无菌生长为灭菌合格。
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标本采集方法
一、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Ⅳ类区域: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精品课件
监测部门
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 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 毒质量进行监测。
精品课件
平皿放置、暴露时间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
暴露时间: Ⅱ类环境暴露15min; 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 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手臂不可跨越平皿。
精品课件
医院的四类区域划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采样方法
精品课件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GB50333的要求。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μW/cm2为合格30 W 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 μW/cm2为合格。 频率:新灯管使用前监测; 使用中灯管半年监测一次。
精品课件
空气消毒机使用、维养、强度监 测:使用时间与登记时间相符、 滤网清洗、强度不低于 5000uw/h.
精品课件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精品课件
五、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监测
精品课件
监测方法:
精品课件
结果判断:
精品课件
紫外线监测仪使用:保护眼睛、 皮肤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照射强度:
普通30 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照强≥90μW/cm2为合格 ;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XX 医院 感控办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一、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方法(空消机监测)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精品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一、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精品课件
采样方法正确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结果判断
精品课件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采样方法正确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精品课件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精品课件
监测方法
精品课件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精品课件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
精品课件
培养皿放在哪里?
精品课件
培养皿放置:
1.洁净净化手术室培养皿:手术区:手术台面 ;周边区:地面上或<地面0.8m的任意高度 。 2.普通手术室;(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3.距离墙1.0m.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
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 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 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精品课件
注!医疗环境应强调通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精品课件
采样方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追寻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集标本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准确
精品课件
采样前准备:
环境准备:(略) 物品准备: 检验科准备:培养皿,无菌试管、无菌棉拭
子等 科室准备:无菌镊子、无菌剪刀、无菌棉签、
无菌手套、酒精灯、打火机、胶布、笔等
精品课件
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消毒液1ml,加入9m 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
采样后1h内送检(4小时内检测)。 使用中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灭菌剂应每
月进行监测。 对未使用的低效消毒剂和皮肤黏膜用消毒剂,
使用前应按照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的方法进行细 菌检测,未检出细菌为合格。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