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新海诚动漫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语境下新海诚动漫现象分析
作者:吴新兰
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4期
摘要:新海诚新作《天气之子》一问世就像三年前《你的名字》一样引发现象级热议,新海诚动漫现象的出现契合后现代语境下公众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壁纸诚”的唯美画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着力“削平深度”的时代背景下,新海诚动漫中完美人物的“纯情”的青春故事更具感染力;注重情绪宣泄的时代里,新海诚漫画的人声、音乐作为“新形态语言”能给观众带来感动与共鸣。

关键词:新海诚现象日本青春动漫后现代语境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156-04
2019年11月新海诚的动画电影《天气之子》在大陆上映并取得可观的票房收益,三年前他自编自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2016)也曾创下在华最高的票房纪录,使其获得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的最佳编剧奖、第26届日本电影评论家大奖的最佳导演奖。

其实,从出道之初新海诚就表现了超强的影响力,其“《星之声》销售了10万张DVD,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这部作品基本上是他一个人用数字技术制作出来的,既没有通过电视也没有通过影院,而是利用网络宣传销售DVD,这种全新的流通战略取得了成功而且显示出绝对优秀的销售业绩”。

目前,新海诚成就斐然,备受推崇,被很多人称为宫崎骏大师的“继承人”。

新海诚动漫现象的产生契合了后现代语境下公众的审美意识和消费趋向。

一、读图时代成就了“壁纸诚”的人气
新海诚动漫以构图景美著称,可谓帧帧堪当壁纸收藏,新海诚藉此收获了“壁纸诚”的美誉。

比如,新海诚崭露头角之作《星之声》(2002)中人物生活的小镇美景得到了层次丰富的展现,如瓦蓝晴空,天上云卷云舒,夏雨来去极速,地上少女的美足、皮鞋、颜色鲜艳的橘子水、深棕的巧克力一系列美好的意象集合在一起,回忆里伞上的雨声、春天泥土的松软,甚至教室的黑板擦,都美到直抵人心。

《言叶之庭》(2013)中刻画了唯美的雨景,《你的名字》(2016)中从东京到乡间的景观都美得动人,或许因为画风一直是吸引路人粉的利器,新作《天气之子》投入更庞大的经费来打造画面,比如动漫中东京的雨景里,每滴雨的造型以及在地上溅起的水花都不尽相同,城市的写实刻画宛如定制的东京城市宣传片。

新海诚动漫特色之一是画面制作精良,经常是整部动画的背景舞台完全取材现实世界,甚至每一处背景的细节都完美复刻了现实中存在的车站、街道、森林、神社,及其生动、真实,给日本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圣地巡礼”的热潮。

2016年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凭借小清新的画面大火之后,两位主人公擦肩而过的名场景——位于新宿站附近四谷的须贺神社前
台阶,成为新海诚电影经典的巡礼圣地。

动漫里须贺神社前台阶上失忆后的两位主人公即使已经不记得彼此,但是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两人回眸对望,现实中影迷和恋人一起拍一张欲语还休的回眸对望,就仿佛自己也成了二次元世界的主人公,感受着同样的唯美和青春。

有影迷表示,看完电影《天气之子》又多了几分去东京旅游的冲动。

新海诚此种“唯美”的艺术追求也得到了受众认可,创下备受追捧的现象,这是因为当下社会進入了一个“读图时代”。

少量的文字也可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后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现代文化工业始终在做同一件事——将沉重的文字讲解为失重的图像语言(使之成为图解性的语言),以缓解甚至消除语言的沉重性给人造成的压力和紧张”。

新海诚自己相信美景的“治愈”作用,他“唯美”的清新画风可以舒缓都市人的紧张和浮躁的神经,迎合了读图时代人们摒弃传统压力,追求“快餐文化”的便捷轻松的心态,也强化了这种心态,让受众愉悦和享受,潜在的受众往往就会变成固定受众者,这种由认知到喜爱的,就是所谓的“消费资本”的增加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

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通过图像阅读传达信息比文字更加简洁方便,人们对“读图时代”不以为耻,对“壁纸诚”欣然追捧,觉得只要看他的绮丽精美的画面就可以了解他要表达的信息,感受他的“青春”书写和情感表达;相应地,受众的这种认同形成需求,推动新海诚在追求“唯美”的道路上更加精进。

换而言之,读图时代和新海诚动漫的相互成全领引我们必须注意消费文化的势不可挡。

对消费者而言,动漫就是一种消费品,动漫通过对生活进行无限虚拟,让人们获取自我想象的满足,一时间消弭了现实和想象的距离,使得受众的动漫体验成为对自身各种生活“白日梦”的自我消费。

新海诚的动漫的美景基本都有现实场景作为基础,又有超越原景的美感,这就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代入,所以新海诚动漫携带了商业的基因和消费的属性,带着天然优势浸入人们的生活,而消费的需求推动并鼓励了新海诚的继续探索,也让其模仿者看到了成功的路径,于是读图者和供图者携手在求美的路上越走远远,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是新海诚动漫现象的推手。

二、“去深度”潮流认可了“纯情”青春故事
“壁纸诚”的外号一方面赞美了新海诚动漫画面的唯美特色,另一方面也蕴含了他讲故事方面的特色。

对比手冢治虫、宫崎骏等人,新海诚没有经历过日本战前战后深刻的动荡和变革,相对与宫崎骏作品的气势恢宏,新海诚的动漫往往被认为格局窄小,剧情简单,缺少家国情怀、时代重任、人类命运等宏大意识。

然而,“后现代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和无深度化”作为一种潮流在青少年亚文化中相当流行,新海诚动漫的拥趸们看到的是深情和纯情,体会到的是美好的景致中发生着最美好的爱情、优美的小情绪、平凡又奇幻的生活。

在新海诚这里,青少年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在竭力“追爱”。

纵观其主要作品,新海诚往往用华美的画面包装“少年少女相互思慕”的故事:《星之声》中2047年两个中三学生感情很好,但女生被入选宇宙战队去打外星人,离开了地球后与男生的联系靠手机短信交流,信号传递所需时间也越来越久,但心有灵犀的两人回忆满满;《你的名字》(2016)中东京少年和乡
村少女在梦中互换身体谈了场跨越时空的恋爱,并利用时间差拯救了要被陨石袭击的村落;《天气之子》中两个生活在东京的少男少女于逆境中互助,利用超能力造福于人,但最后在保护爱人还是保护全城大众的两难困境中选择了爱人。

懵懂的恋情因其青涩、内敛而神圣、美好,新海诚的“青春”故事中的恋情没有性的表达,因为那不够神圣;也没有家庭的琐粹,所有的“权威”——家长都要“神隐”,因为家庭生活的琐碎让人无法浪漫。

对爱情的向往是青春期的重大主题,看同龄人的恋爱,受众特别容易代入。

能触动脆弱敏感的神经,能带来百转回肠的美好与感伤的,只有新海诚光影中如歌的“青春”。

在新海诚这里,青少年看到了平淡真实的生活,但也看到自己渴望的“奇异”。

新海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完美”的,它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外在形象上的“完美”和内在心灵的“完美”,不仅年龄上来说是“青春”正盛的青少年(初中、高中生),身材、長相上均符合审美要求的帅哥、美女,内在品格上被赋予了清纯、善良等诸多美好的品性。

新海诚动漫中转学、分别、写信、重逢,好像每个人日常平淡的生活,但动漫人内心深处那些羞于启齿的暗恋,惊涛骇浪式的感情也让青春期的少年想到自己。

同时,少年想象到的时、空奇遇也很“中二”,自有奇特。

《星之声》里,心爱的人去了另外的星球,与自己的几个光年的距离,一个短信八年后才能收到,怎么能不令人愁绪满怀无比心伤;《你的名字》中一个在城市一个乡村,还可能因为陨石坠落而生死两隔,真是特别急迫的“大事”啊;《天气之子》中少年人有改变天气的能力,水淹东京的大事也比不上心爱之人的拥抱,动漫以“没有阳菜,我管世界洪水滔天”来结局。

此类奇幻迷离、虚实交错的少年心性,看似脱离现实,却符合青少年的所谓的对现实的认知。

按照剧情、价值观传统,新海诚动漫电影在以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标准来写故事,用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政治家、不同于评论家的语言来叙说“青春”。

“青春”是新海诚作品的底色和背景,新海诚的作品用画面描绘的是“青春”的情结和“真情”的流露。

“青春”本身是一个人们情感记忆的符号,是人们梦想、欲望、孤独、遗憾等情感的投射和寄托,它需要光鲜亮丽的外壳和形象作为标记。

“自我拯救也需要外部的支撑,哪怕是虚拟的毒药与他人的记忆”。

新海诚的青春动漫为受众提供了情感的依托,提供了做梦的内容和追忆的情怀。

新时期的青春动漫对国家、世界等选择性模糊,对青春叙事的风格表现为风轻云淡、青涩酸楚的情感纠葛和情感困惑,青春的初恋都无疾而终,青春的友情是跌宕起伏。

没有经历过战乱、饥荒、颠沛流离等苦难,不会背负沉重的历史,也不大可能会对悲天悯人的宏大历史叙事发生兴趣,新海诚和他的动漫迷都是在平淡生活中寻找自我成长意义的同类,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被爱、渴望得到世界的认可。

所以,一定程度上,新海诚青春动漫现象其实指向后现代语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力。

青春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残酷的现实和各种各样的阻碍,正因为这种种需要抗争和挑战的阻碍,使得青春成为颠覆传统、改变现实的寄托和想象。

青少年文化不是主流文化的一种,但它不仅从传统文化与经典中吸收营养,还不断地解构和颠覆传统和经典,变现出了更多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并存的状态。

在新海诚的作品中,爱情都是美好、清纯的,但是也是伴随着遥远的距
离,不可触摸的痛感的,明媚的让人愉悦、充满希望,又忧伤地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削平深度,对“纯情”故事的追捧中,青少年受众和作者共谋了新海诚“青春动漫”现象,从宽泛的意义上看,新海诚动漫的“唯美”追求和被接受的情况,让我们看到时代和文化的“去深度”走向。

三、“新语言形态”增强了动漫情绪宣泄力和流行度
新海诚的动漫作品不仅有精美绝伦的画面、画面中流淌着的青春纯情,还有声优和音乐加持,这些“新语言形态”共同构筑了“梦幻世界”,增强了动漫的宣泄力和流行度。

新海诚动漫里的人物声音极美。

比如,《天气之子》有着超豪华的声优阵容。

虽然男女主角都是用的比较年轻的新人,电影的女主角天野阳菜的声优森七菜是一位00后的可爱女孩,男主角森岛帆高的声优醍醐虎汰朗和剧中的森岛帆高非常相像,不仅年轻而且是高颜值的实力派。

就连两个配角也请了日本非常出名的明星小栗旬和本田翼。

但是和剧中人同样的高颜值,加上天籁般的声音,无疑都是让受众对该剧充满期待的。

声优让新海诚动漫里大量的旁白别具魅力,具有超能力的阳菜回忆两个人的第一次相遇,影片的女主角天野阳菜的声优森七菜用天籁的声线,娓娓道来“我做了一个梦,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你,你就像迷路的小猫一样,你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我很高兴能给别人带来笑容,所以我一直做着晴女的工作,遇见你真是太好了”,这让观众非常代入,仿佛也成了“梦中人”。

除了声优之美,在《天气之子》里,RADWIMPS 制作了5首真人演唱的歌曲,在最初的PV里使用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为了爱,我还能做些什么),副歌的歌词和曲名相同,过耳难忘。

音乐的加入把观众带入到作品的氛围,丰富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新海诚动漫的声音之美与画面之美彼此加持,是促成了新海诚动漫大热的原因之一,毕竟“当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的产品已经能够在全世界任何市场上成功地打开销路”。

为什么人声之美、音乐之美有这样的感染力?因为它们都是语言的形态之一。

福柯认为语言是事物(生命、劳动)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告别方式,即告别事物域走向精神域。

语言肯定了人的物质性死亡,肯定了人的精神性诞生,而语言不应仅仅是文字,还有画面、歌曲所表达的语言,人类的最初表达情感用肢体动作,然后用声音,再把声音转换语言,再在语言里形成文学的语言、学术的语言,到了文字高度发展的当下社会,人们重新拾起了原始的人声、乐声,并用技术等手段将之推向新的高度,使之成为“新语言形态”,发挥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功能。

作为新语言形态,动漫的人声及音乐让新海诚动漫的感染力得到强化。

“后现代作者的目标更经常的是试图去震撼和触动读者,而不是试图以一种逻辑的、理性的论证来赢得他们”,所以在新海诚动漫在风格上更倾向于“文学化”而不是“学术化”。

在美好的嗓音里、优美的音乐里,新海诚的动漫里人物的独白显得格外吸引人,令新海诚迷们彻底沉醉。

从《星之声》到《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再到《秒速五厘米》,从《言叶之庭》到《你的名字》再到《天空之子》,新海诚虽然尝试了很多种风格,如科幻、架空历史、现实生活、穿越、灾难等不同风格,但是作品里始终有大量的人物旁白,内容多是细碎的念想、相思的忧愁等,比如《言叶之庭》中有“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秒速5厘米》中有“我深知,这
之后我们无法一直守在一起,挡在我们面前的是巨大庞然的人生,阻隔在我们中间的是广阔无际的时间,令我们无能为力”。

这类句式本身很煽情,再配上声优的演绎、背景音乐、袅袅歌声,让受众不由得心有戚戚焉。

在新海诚这里,青少年看到了平淡真实的生活,但也看到自己渴望的“奇异”。

新海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完美”的,它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外在形象上的“完美”和内在心灵的“完美”,不仅年龄上来说是“青春”正盛的青少年(初中、高中生),身材、长相上均符合审美要求的帅哥、美女,内在品格上被赋予了清纯、善良等诸多美好的品性。

新海诚动漫中转学、分别、写信、重逢,好像每个人日常平淡的生活,但动漫人内心深处那些羞于启齿的暗恋,惊涛骇浪式的感情也让青春期的少年想到自己。

同时,少年想象到的时、空奇遇也很“中二”,自有奇特。

《星之声》里,心爱的人去了另外的星球,与自己的几个光年的距离,一个短信八年后才能收到,怎么能不令人愁绪满怀无比心伤;《你的名字》中一个在城市一个乡村,还可能因为陨石坠落而生死两隔,真是特别急迫的“大事”啊;《天气之子》中少年人有改变天气的能力,水淹东京的大事也比不上心爱之人的拥抱,动漫以“没有阳菜,我管世界洪水滔天”来结局。

此类奇幻迷离、虚实交错的少年心性,看似脱离现实,却符合青少年的所谓的对现实的认知。

按照剧情、价值观传统,新海诚动漫电影在以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标准来写故事,用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政治家、不同于评论家的语言来叙说“青春”。

“青春”是新海诚作品的底色和背景,新海诚的作品用画面描绘的是“青春”的情结和“真情”的流露。

“青春”本身是一个人们情感记忆的符号,是人们梦想、欲望、孤独、遗憾等情感的投射和寄托,它需要光鲜亮丽的外壳和形象作为标记。

“自我拯救也需要外部的支撑,哪怕是虚拟的毒药与他人的记忆”。

新海诚的青春动漫为受众提供了情感的依托,提供了做梦的内容和追忆的情怀。

新时期的青春动漫对国家、世界等选择性模糊,对青春叙事的风格表现为风轻云淡、青涩酸楚的情感纠葛和情感困惑,青春的初恋都无疾而终,青春的友情是跌宕起伏。

没有经历过战乱、饥荒、颠沛流离等苦难,不会背负沉重的历史,也不大可能会对悲天悯人的宏大历史叙事发生兴趣,新海诚和他的动漫迷都是在平淡生活中寻找自我成长意义的同类,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被爱、渴望得到世界的认可。

所以,一定程度上,新海诚青春动漫现象其实指向后现代语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力。

青春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残酷的现实和各种各样的阻碍,正因为这种种需要抗争和挑战的阻碍,使得青春成为颠覆传统、改变现实的寄托和想象。

青少年文化不是主流文化的一种,但它不仅从传统文化与经典中吸收营养,还不断地解构和颠覆传统和经典,变现出了更多的娱乐性和文化性并存的状态。

在新海诚的作品中,爱情都是美好、清纯的,但是也是伴随着遥远的距离,不可触摸的痛感的,明媚的让人愉悦、充满希望,又忧伤地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削平深度,对“纯情”故事的追捧中,青少年受众和作者共谋了新海诚“青春动漫”现象,从宽泛的意义上看,新海诚動漫的“唯美”追求和被接受的情况,让我们看到时代和文化的“去深度”走向。

三、“新语言形态”增强了动漫情绪宣泄力和流行度
新海诚的动漫作品不仅有精美绝伦的画面、画面中流淌着的青春纯情,还有声优和音乐加持,这些“新语言形态”共同构筑了“梦幻世界”,增强了动漫的宣泄力和流行度。

新海诚动漫里的人物声音极美。

比如,《天气之子》有着超豪华的声优阵容。

虽然男女主角都是用的比较年轻的新人,电影的女主角天野阳菜的声优森七菜是一位00后的可爱女孩,男主角森岛帆高的声优醍醐虎汰朗和剧中的森岛帆高非常相像,不仅年轻而且是高颜值的实力派。

就连两个配角也请了日本非常出名的明星小栗旬和本田翼。

但是和剧中人同样的高颜值,加上天籁般的声音,无疑都是让受众对该剧充满期待的。

声优让新海诚动漫里大量的旁白别具魅力,具有超能力的阳菜回忆两个人的第一次相遇,影片的女主角天野阳菜的声优森七菜用天籁的声线,娓娓道来“我做了一个梦,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你,你就像迷路的小猫一样,你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我很高兴能给别人带来笑容,所以我一直做着晴女的工作,遇见你真是太好了”,这让观众非常代入,仿佛也成了“梦中人”。

除了声优之美,在《天气之子》里,RADWIMPS 制作了5首真人演唱的歌曲,在最初的PV里使用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为了爱,我还能做些什么),副歌的歌词和曲名相同,过耳难忘。

音乐的加入把观众带入到作品的氛围,丰富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新海诚动漫的声音之美与画面之美彼此加持,是促成了新海诚动漫大热的原因之一,毕竟“当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的产品已经能够在全世界任何市场上成功地打开销路”。

为什么人声之美、音乐之美有这样的感染力?因为它们都是语言的形态之一。

福柯认为语言是事物(生命、劳动)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告别方式,即告别事物域走向精神域。

语言肯定了人的物质性死亡,肯定了人的精神性诞生,而语言不应仅仅是文字,还有画面、歌曲所表达的语言,人类的最初表达情感用肢体动作,然后用声音,再把声音转换语言,再在语言里形成文学的语言、学术的语言,到了文字高度发展的当下社会,人们重新拾起了原始的人声、乐声,并用技术等手段将之推向新的高度,使之成为“新语言形态”,发挥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功能。

作为新语言形态,动漫的人声及音乐让新海诚动漫的感染力得到强化。

“后现代作者的目标更经常的是试图去震撼和触动读者,而不是试图以一种逻辑的、理性的论证来赢得他们”,所以在新海诚动漫在风格上更倾向于“文学化”而不是“学术化”。

在美好的嗓音里、优美的音乐里,新海诚的动漫里人物的独白显得格外吸引人,令新海诚迷们彻底沉醉。

从《星之声》到《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再到《秒速五厘米》,从《言叶之庭》到《你的名字》再到《天空之子》,新海诚虽然尝试了很多种风格,如科幻、架空历史、现实生活、穿越、灾难等不同风格,但是作品里始终有大量的人物旁白,内容多是细碎的念想、相思的忧愁等,比如《言叶之庭》中有“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秒速5厘米》中有“我深知,这之后我们无法一直守在一起,挡在我们面前的是巨大庞然的人生,阻隔在我们中间的是广阔无际的时间,令我们无能为力”。

这类句式本身很煽情,再配上声优的演绎、背景音乐、袅袅歌声,让受众不由得心有戚戚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