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第2单元 第2章 第3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word教案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课前准备:同教学设计前的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而知新
讲桌上摆放2盆有花有果的看橘,教室四周贴上美丽的植物图片。
师:上节课我们已揭开了动物体结构层次的神秘面纱,谁知道它的结构层次?
生:一一做答。
师:掌握得不错。
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大成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我们已有所了解,那么今天我们研究什么呢?请各位同学环顾四周,谁来回答?
生: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师:有眼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我们创造了如此美丽生存环境的功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立刻对新知识产生渴望。
二、看书预习,分小组讨论预习提纲中的各题,进行学习行为前移
1.绿色开花植物体是怎样生活的?
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
3.植物是怎样由受精卵形成组织的?与动物一样吗?
4.器官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
5.植物体是一个整体吗?为什么?
三、师生共同努力答疑解惑
师:手持一盆开花植物,问,这盆绿色开花植物是怎样生活的?
生:根吸收土壤中的水等营养物质,在有阳光、温度适宜的环境下生活。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非常好,其他同学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需要水、阳光、空气?
师:谁来帮帮他?
生:可能是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吧!
师:真能学以致用。
这些知识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获得。
下面咱们来解决第二题。
生:二人一组观察自己采集的完整草本植物标本,小组代表边指植物边回答。
师:他答对了吗?请给点掌声。
生:完全正确,并鼓掌。
师:下面的一道题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咱们共同努力来啃下这块硬骨头,好吗?请回答第1个问题。
生:植物体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分生组织,分生组织再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组织。
师:你们还有疑问吗?
生:我不明白输导组织的形成。
师:问得好!它的确是个难以理解的微观变化问题。
边在黑板上画图边拿导管模型解答。
然后,再让刚才提问的学生重述。
生:重述导管的形成。
师:好,咱们来解决第二个问号吧。
生:不同之处在于动物体是由受精卵分裂为一群细胞,再分化成为四种组织。
植物体是从分生组织分化出其他组织的,组织名称也不一样。
师:看书很认真,其实在动物体内也有一些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只不过不叫分生组织罢了。
动、植物体的形成差不多。
难点攻克了,来回答第四题吧。
首先解决根这种器官的组成。
生:到讲台前,手指根尖模型回答,小组成员补充。
师:正确。
那么,由保护组织形成的根冠,和由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形成的成熟区,由营养组织构成的伸长区的细胞最初来源是什么?
生:均由分生组织形成的分生区的细胞分化得到。
师:棒极了,接着展示根尖伸长的活动挂图。
咱们来解决点实际问题,手持甘蔗茎,西红柿果实,问:它们分别是什么器官?
生:茎,果实。
师:完全正确。
那你能分析它们的组成吗?
生:略。
师:现在就剩下最后一道题了,胜利在望,请同学们再接再厉,谁来答?
生:回答。
师:好!请6个小组每组出代表扮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生:参加表演,说出自己所演器官的功能,及由何组织构成,另一小组拿两根长管代表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和筛管,六件校服代表保护组织,若干小球代表营养组织,让演各器官的同学外面披上校服,左手拿着小球持长管,右手持另一长管。
一学生拿6烧杯水沿导管从根处边走边送1杯水给其他器官,另1位学生拿6杯奶(代表有机物),从叶处沿筛管边走边
送1杯奶给其他器官。
(加深理解榆导组织贯穿于整个植物体)
师:植物体是一个整体吗?
生:是。
师:同学们表演得精彩吗?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基本上明白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让我们做一下小结。
四、分小组总结,通过练习巩固所学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在笔记本上小结,小组代表发言。
师:评价。
并指导学生练习。
生:学生做练习。
五、谈体会,对今后进行展望
师:学完本课你们有何收获?
生:畅所欲言。
师:鼓励,并提出展望。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导演,学生愿学、乐学、想学,积极参与。
不过在组织教学上应注重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多参与,同时把握好时间。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四章教案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