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莲---盆腔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T:36.4℃ P:75次/分 R:19次/分 BP:10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差,主动体位,扶入病房,言语流利,问答切题;全身皮肤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正常,乳突区无压痛;鼻无畸形,各鼻旁窦无压痛,口角无歪斜,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两侧对称,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部两侧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扪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7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双侧附件压痛阳性,肝脾肋下、剑下未扪及,莫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肾叩痛阴性;脊柱四肢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医师:
2011-8-21-9AM:
医师张存鹏查房记录
患者病情好转,下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无下腹部坠胀感及腰骶部胀痛。精神佳,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双下腹轻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今晨上级医师张存鹏查房,患者要求明日出院,医师张存鹏查房后同意明日办理出院手续,嘱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遵示准备执行。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本地,长期居住,无疫源地及疫区生活居住史,无特殊不良嗜好。
月经史:14岁3-5/27-30天,量中等,色淡红,无血块。痛经史(-),平素月经规律。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婚后育子女均体健。
2.盆腔瘀血综合征:多为生育年龄妇女,自觉症状重而体征少,妇科检查见子宫颈肥大、糜烂、呈紫蓝色。诊断困难时,可采用盆腔静脉造影术。
3.卵巢肿瘤:腹部可扪及包块,月经不调,大的肿瘤可出现压迫症状,B超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疗计划:
1.给予抗炎、止痛、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治疗;
2.完善各项检查。
医师:
医师张存鹏查房记录
患者仍觉下腹部疼痛,伴有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胀痛感。白带量多、质稠。精神状态好转,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双侧附件压痛阳性。上级医师张存鹏查房后认为目前诊断“慢性盆腔炎”明确。继续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
上级医师:
2011-8-19-9AM:
患者自觉下腹部疼痛较前减轻,无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胀痛感。神清、精神佳,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双侧附件轻压痛。B超示:双侧附件炎。继续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
上级医师:
2011-8-21-4PM:
出院小结
高怀莲,女,29岁,系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农民。住院号:2011039。
入院时间:2011-8-16出院时间:2011-8-21共住院6天。
入院诊断:慢性盆腔炎
入院情况:T:36.4℃ P:75次/分 R:19次/分 BP:100/70 mmHg大内科查体见双下腹轻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治疗经过: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
出院诊断:慢性盆腔炎
出院情况: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出院医嘱:1.继续用药治疗;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医师:
2.主要症状:下腹部疼痛;
3.主要体征:双侧附件压痛阳性;
4.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5.子宫附件B超:双侧附件炎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及不孕,月经失调,在骶韧带、直肠陷凹处可触及痛性结节,在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不活动、有压痛的囊性包块。
入院查体:T:36.4℃ P:75次/分 R:19次/分 BP:100/70 mmHg大内科查体见双下腹轻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
子宫附件B超:双侧附件炎
入院诊断:
慢性盆腔炎
诊断依据:
1.患者青年已婚女性,29岁,呈慢性病程
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环县
婚姻:已婚入院状态:步入
入院日期:2011-8-16记录日期:2011-8-16
病史叙述者:本人病史可靠程度:可靠
家庭住址: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
主诉:间断下腹部疼痛4年,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为间断发作、持续性坠胀痛,伴有腰骶部胀痛感。每遇劳累及受凉后发作,曾多次以“慢性盆腔炎”就诊于我院门诊,经休息及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5天前劳累后再次出现下腹部胀痛,在当地诊所经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盆腔炎”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腹痛腹泻、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患者高怀莲,女性,29岁,系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农民。主因“间断下腹部疼痛4年,加重5天”,门诊以“慢性盆腔炎”收住入院。患者自诉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为间断发作、持续性坠胀痛,伴有腰骶部胀痛感。每遇劳累及受凉后发作,曾多次以“慢性盆腔炎”就诊于我院门诊,经休息及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5天前劳累后再次出现下腹部胀痛,在当地诊所经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盆腔炎”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腹痛腹泻、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2011-8-17-9AM:
医师张存鹏查房记录
患者仍觉下腹部疼痛,为间断发作、持续性坠胀痛,伴有腰骶部胀痛感。神清,精神差,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双侧附件压痛阳性。上级医师张存鹏翻阅病历同查病人后认为目前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合理。继续原方案治疗。
医师:
上级医师:
2011-8-18-9AM: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
1.子宫附件B超示:双侧附件炎
2.尿十一项示:潜血1+胆红素3+酮体2+尿胆原2+
3.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初步诊断:
慢性盆腔炎
医师:
2011-8-16-4PM
2011-8-16-4PM:首次病程记录
体格检查
T:36.4℃ P:75次/分 R:19次/分 BP:10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差,主动体位,扶入病房,言语流利,问答切题;全身皮肤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听力正常,乳突区无压痛;鼻无畸形,各鼻旁窦无压痛,口角无歪斜,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两侧对称,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部两侧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扪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7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双侧附件压痛阳性,肝脾肋下、剑下未扪及,莫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肾叩痛阴性;脊柱四肢正常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医师:
2011-8-21-9AM:
医师张存鹏查房记录
患者病情好转,下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无下腹部坠胀感及腰骶部胀痛。精神佳,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双下腹轻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今晨上级医师张存鹏查房,患者要求明日出院,医师张存鹏查房后同意明日办理出院手续,嘱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遵示准备执行。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本地,长期居住,无疫源地及疫区生活居住史,无特殊不良嗜好。
月经史:14岁3-5/27-30天,量中等,色淡红,无血块。痛经史(-),平素月经规律。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体健,婚后育子女均体健。
2.盆腔瘀血综合征:多为生育年龄妇女,自觉症状重而体征少,妇科检查见子宫颈肥大、糜烂、呈紫蓝色。诊断困难时,可采用盆腔静脉造影术。
3.卵巢肿瘤:腹部可扪及包块,月经不调,大的肿瘤可出现压迫症状,B超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疗计划:
1.给予抗炎、止痛、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治疗;
2.完善各项检查。
医师:
医师张存鹏查房记录
患者仍觉下腹部疼痛,伴有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胀痛感。白带量多、质稠。精神状态好转,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双侧附件压痛阳性。上级医师张存鹏查房后认为目前诊断“慢性盆腔炎”明确。继续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
上级医师:
2011-8-19-9AM:
患者自觉下腹部疼痛较前减轻,无下腹部坠胀痛及腰骶部胀痛感。神清、精神佳,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双侧附件轻压痛。B超示:双侧附件炎。继续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
医师:
上级医师:
2011-8-21-4PM:
出院小结
高怀莲,女,29岁,系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农民。住院号:2011039。
入院时间:2011-8-16出院时间:2011-8-21共住院6天。
入院诊断:慢性盆腔炎
入院情况:T:36.4℃ P:75次/分 R:19次/分 BP:100/70 mmHg大内科查体见双下腹轻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治疗经过: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
出院诊断:慢性盆腔炎
出院情况: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出院医嘱:1.继续用药治疗;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医师:
2.主要症状:下腹部疼痛;
3.主要体征:双侧附件压痛阳性;
4.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5.子宫附件B超:双侧附件炎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及不孕,月经失调,在骶韧带、直肠陷凹处可触及痛性结节,在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不活动、有压痛的囊性包块。
入院查体:T:36.4℃ P:75次/分 R:19次/分 BP:100/70 mmHg大内科查体见双下腹轻压痛,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
子宫附件B超:双侧附件炎
入院诊断:
慢性盆腔炎
诊断依据:
1.患者青年已婚女性,29岁,呈慢性病程
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环县
婚姻:已婚入院状态:步入
入院日期:2011-8-16记录日期:2011-8-16
病史叙述者:本人病史可靠程度:可靠
家庭住址: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
主诉:间断下腹部疼痛4年,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为间断发作、持续性坠胀痛,伴有腰骶部胀痛感。每遇劳累及受凉后发作,曾多次以“慢性盆腔炎”就诊于我院门诊,经休息及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5天前劳累后再次出现下腹部胀痛,在当地诊所经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盆腔炎”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腹痛腹泻、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患者高怀莲,女性,29岁,系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农民。主因“间断下腹部疼痛4年,加重5天”,门诊以“慢性盆腔炎”收住入院。患者自诉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为间断发作、持续性坠胀痛,伴有腰骶部胀痛感。每遇劳累及受凉后发作,曾多次以“慢性盆腔炎”就诊于我院门诊,经休息及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5天前劳累后再次出现下腹部胀痛,在当地诊所经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盆腔炎”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腹痛腹泻、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2011-8-17-9AM:
医师张存鹏查房记录
患者仍觉下腹部疼痛,为间断发作、持续性坠胀痛,伴有腰骶部胀痛感。神清,精神差,饮食休息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心肺(-),双侧附件压痛阳性。上级医师张存鹏翻阅病历同查病人后认为目前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合理。继续原方案治疗。
医师:
上级医师:
2011-8-18-9AM: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粘膜红润。双合诊:子宫前倾前屈位,双侧附件增粗,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
1.子宫附件B超示:双侧附件炎
2.尿十一项示:潜血1+胆红素3+酮体2+尿胆原2+
3.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初步诊断:
慢性盆腔炎
医师:
2011-8-16-4PM
2011-8-16-4PM:首次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