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1、画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认识11个生字。
认识两个偏旁:“忄”和“辶”。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训练点:
1、会写“人、火、丈、六”4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育点:学会观察事物,发现生活中事物与事物间的细微变化,感受诗歌的韵律与谜语的趣味,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发散点: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用多种识记方法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流利地朗读。
教学突破:
老师指导学习书写正确的笔顺,例如火的书写为“点—撇—点—捺”而不是“人字加两点”。
读诗要求读得正确,节奏感强,能读出趣味的语气,而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低年级儿童的口头诵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重难点,在这一课上,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大声地读,在读中感悟,教师则在适当时候随机点拨,本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因而古诗的教学,可将学生领入诗的情境中。
“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诗,这是我对本课采用的教法。
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1、一幅山水画挂图。
2、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幅画。
(出示挂图)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D、这首诗讲的就是这幅山小画,画美诗也美,让我们一起面对着这幅画再来背背吧!
背颂诗文。
A.老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B.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C.指名背诵,齐背。
三、识字。
①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②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这些字该怎么记?A.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辶”旁,里面都是熟字。
B.用熟字加笔画记忆“来”。
C.用熟字变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和“八”、“入”,“无”与“天”的音形义。
D.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E.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四、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写“人、火、”,你能写好这几个字吗?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在哪里?(重点练习“点”)
①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作具体指导。
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②展评。
6、布置课外实践。
回家找谜语,开展猜谜语活动。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学习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ɑ、示“远”和“近”两个词,请第一桌和最后一桌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问: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
如: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
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3、把写有六对反义词的头饰分给学生戴上,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扩展练习
我会说反义词
A.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B.四人小组练习说反义词,看哪一级说得多。
C.小组派代表汇报。
4.复习巩固
做“找朋友”的游戏。
把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
学生根据自己戴的“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反义词朋友,站在一起,并带读。
三、指导书写
1.指导认读“文、六”,说说它们的异同。
2.观察“文、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顺写生字。
“文”的第一笔“点”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撇”从右上半格靠近竖中线处起笔,撇到左下半格,捺比较长。
“六”的第二笔是“短撇”,最后一笔是“长点”。
四、举办猜谜竞赛
在规定时间里,谁猜得对,猜得多,并能说出是怎么猜的,就算优胜。
板书设计:
1、画
远——来——白———
高——笑——晚——
作业:
背诵课文。
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教后反思:
参考资料:
清代诗人高鼎所作,句句写画,但全诗却没有一个画字,实在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