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扭矩喷药机动力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摘要
本设计为喷杆喷雾机恶劣环境下动力行走系统,配备变档液力变速箱,此变速箱具有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传动效率高、齿间负荷小、结构刚度好、输入输出轴同心以及便于实现动力与自动换挡等优点,同时也有结构复杂、零件多、制造精度高、维修困难等缺点。
随着制造加工精度的提高,这种动力传导在工程、农机车辆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通过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设计计算,使发动机功率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改善机动牵引性能,然后选择工程机械的传动方案进行优化,原变速箱有前进两个档位,后退一个档位,优化后变速箱有前进四个档位,后退两个档位,通过操纵两个换挡离合器即可实现换挡。
离合器类型为双离合器,换挡迅速平稳。
最后进行了变速箱主要参数的确定和配齿计算,通过主要零部件的强度计算以及轴承寿命验算,变速箱满足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喷药机、液力变矩器、车桥、动力传导箱、行星式变速器、动力换挡。
2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3)
1.1喷药机的总体构造 .................................................. 4 1.2整机传动系统设计 .................................................. 5
2.传动系总体方案设计 .................................................. 6 2.1总体方案设计 ...................................................... 6 2.2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的设计步骤 .................................... 6
3.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分析及其变速箱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 7 3.1匹配相关数据 ...................................................... 7 3.1.1液力变矩器 ...................................................... 8 3.1.2整机参数 ........................................................ 8 3.1.3其他数据 ........................................................ 8 3.2发动机与变矩器原始特性 ............................................ 8 3.2.1发动机原始特性曲线 .............................................. 9 3.2.2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 ...................... 9 3.2.3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整机输出动力扭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各档传动比、主传动比及终传动比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主传动比及终传动比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变速箱最大传动比
max i 及最小传动比min i 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变速箱方案设计及参数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变速箱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行星齿轮传动的配齿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初算行星部分齿轮的主要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引言
1.1高地隙喷药机的总体构造
高地隙喷药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农田高杆作物病害防治、喷肥、撒肥、玉米烟草除雄等植保作业的机械,它工作环境恶劣,要有重量轻,扭矩大,刚性强、稳定性好等特殊要求
本机以低速柴油发动机为动力装置,行走装置为轮胎或履带。
如图1-1所示,本机是由动力装置、车架、行走装置、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和工作装置等组成。
4
5
1.2整机传动系统设计
本机传动系统如图1.2所示,其动力传递路线为: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变速箱——传动轴——前、后驱动桥——轮边减速器——车轮。
图1.2打药机传动系统
1.液力变矩器
采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能随外载荷的变化自动改变其工况,相当于一个自动变速箱,提高了对外载荷的自适应性。
变矩器的第一和第二涡轮输出轴及其上的齿轮将动力输入变速箱。
在两个输入齿轮之间安装有超越离合器。
当二级齿轮从动齿轮的转速高于一级从动齿轮的转速时,超越离合器将自动脱开,此时,动力只经耳机涡轮及二级齿轮传入变速箱。
随着外载荷的增加,涡轮的转速降低,当二级齿轮从动齿轮的转速低于一级齿轮传动齿轮的转速时,超越离合器楔紧,则一级涡轮轴及一级齿轮于二级涡轮轴及二级齿轮一起回转传递动力,增大了变矩系数。
2.变速箱
变速箱是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由两个制动器和一个闭锁离合器实现6个档位。
前进档和倒档分别由各自的制动器实现换挡;前进4个档(直接换档)通过结合闭锁离合器实现。
3.驱动桥
采用双桥驱动,主传动采用一级螺旋锥齿轮减速器,左右半轴为全浮式。
轮边减速器为行星传动减速。
6
2.传动系总体方案设计
2.1总体方案设计
参照工程机械,本机总体传动方案采用液力机械传动,如图1.2,其中采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变速箱采用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主传动采用一级螺旋锥齿轮,轮边减速采用单行星排行星齿轮传动。
2.2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的设计步骤
(1)具体了解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的结构,清晰设计任务,设计参数和已知数据及其参考机型。
(2)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
(3)根据总体计算确定档位数及各各档传动比。
(4)根据总体布置要求确定变速箱外形尺寸允许范围。
(5)草拟变速箱的传动方案。
(6)确定变速箱的主要参数,包括中心距A,齿轮模数m,齿宽b等。
(7)根据变速箱的传动比选配齿轮,确定各档齿轮的齿数。
(8)进行齿轮,轴,轴承等零件的寿命计算或强度,刚度计算,换挡离合器等的计算。
(9)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变速箱的设计必须与总体设计相协调,并充分考虑在各机型间实现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最后,本设计为行星式动力换档变速箱,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传动效率高、齿间负荷小、结构刚度好、输入输出轴同心以及便于实现动力与自动换档等优点,同时也有结构复杂、零件多、制造精度高、维修困难等缺点。
7
3.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分析及其变速箱各档传动比的确定3.1匹配相关数据
3.1.1液力变矩器
所选用的液力变矩器均为单级四元件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其结构形式及其有关资料。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第4卷表24.4-3,初选YJSW310型液力变矩器,其公称特性见图24.4-39,即表3.1
表3.1YJSW310型液力变矩器参数
i K ηM B(1000)/N·m
0 4.964 0 76.9
0.1 4.28 0.428 82.0
0.2 3.40 0.680 80.0
0.305 2.60 0.794 77.3
0.4 1.85 0.740 79.0
0.448 1.521 0.682 79.2
0.5 1.45 0.725 77.8
0.6 1.303 0.782 73.8
0.7 1.151 0.806 65.6
0.77 1.054 0.812 61.5
0.8 1.006 0.805 59.0
0.846 0.937 0.793 54.5
0.95 0.732 0.695 27.0
1.015 0.44 0.446 16.1
3.1.2整机参数
与匹配有关但未在任务书中出现的数据[13]如下:
8 表3.2液压系统相关参数
变速泵
转向泵
工作泵
压力(MPa ) 流量(L/min ) 压力(MPa ) 流量(L/min ) 压力(MPa ) 流量(L/min ) 1.1
90
10
65
6
200
3.1.3其他数据
其他相关数据,详见主要技术参数。
3.2发动机与变矩器原始特性
3.2.1发动机原始特性曲线
已知:发动机eH n =2000r/min ,eH N =60KW , 最大扭矩及相应转速eM M =300Nm/1600r ·p ·m 。
扭矩计算公式
[13]
()()
2
x
e 2
e eH eH
emax emax X n n
n n M M M M ----
= (3-1) x
x
x n N M 9550
= (3-2) 计算发动机原始特性曲线相关参数,见表3.3
表3.3发动机原始特性曲线相关参数
发动机输出转速n (r/min )
发动机输出扭矩M (N ·m ) 发动机输出功率P(KW)
1400 296.6 43.47 1500 299.1 46.98 1600 300 50.26 1700 299.1 53.25 1800 296.6 55.90 1900 292.1 58.12 2000
286
60
参照相关资料,发动机调速区(1.1~1.2)eH N ,
9 取1.2eH N =1.2x2000=2400r/min
将上面数据以转速n 为横坐标,发动机输出扭矩M 为纵坐标画在图3.1发动机与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共同输入曲线上。
由于工程机械发动机的标定功率均为1小时功率,但未扣除发动机附件所消耗的功率。
发动机附件所消耗的可按照发动机额定功率的10%计算,所以发动机传递给变矩器的有效功率有额定功率的的90%。
发动机的原始特性曲线可根据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箅出不同转速所对应的发动机扭矩,然后选择合适的比例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
发动机用在本机上时,除其附件外,还要带整机的辅助装置,如工作装置 油泵、转向油泵、变速操泵及变矩器补偿冷却油泵和气泵、空调、发电机等。
在绘制发动机和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曲线时,必须根据装载机的具体工作情况,扣除带动这些辅助装置所消耗的发动机扭矩。
这些油泵在装载机作业过程中,并不是同时满载工作的。
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匹配,一般分为两种方案,即全功率匹配和部分功率匹配。
全功率匹配:以满足在作业时对通过力的要求为主,就是说此时变速操纵泵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而转向泵和工作装置油泵空转,变矩器与发动机输出的全部功率进行匹配。
部分功率匹配:考虑工作装置油泵所需的功率,预先留出一定的功率,就是说这时工作装置油泵、变速操纵泵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而转向泵空转,变矩器不是与发动机输出的全部功率进行匹配,而是与部分功率进行匹配。
两种匹配方案,为满足对下陷通过力的要求,用全功率匹配为宜。
发动机输入液力变矩器的净功率N ec 用如下公式[4]
计算:
g f eH ec N N N N ∑-∑-= (3-3)
式中——ec N 扣除辅助装置和工作油泵消耗后的发动机净功率,KW ; eH N ——发动机台架试验确定的标定功率; f N ∑——消耗在驱动辅助装置上的发动机功率; g N ∑——消耗在驱动工作液压泵的发动机功率。
一般发动机台架试验时都不带风扇、空气过滤器、消音器、发电机和空压机等
10 附件,它们所消耗的功率约为发动机标定功率的5%-10%,按10%eH N 计算。
各工作液压泵所消耗的功率可按下式[4]
确定: η
60pQ
N g =
(3-4) 式中:p ——油泵的输出压力,MPa ; Q ——油泵的流量,L/min ;
η——油泵的效率,取η=0.75~0.85,取0.80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变速泵的压力工作1.1 Mpa ,工作流量为90 1/min ;转向泵的工作压力为10Mpa ,工作流量为651/min ;工作装置油泵的工作压力为6Mpa ,工作流量为200 1/min 。
根据式(3-3)和式(3-4)计算出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全功率匹配时,发动机在额定工时给变矩器传递的有效功率为N ec =52KW,再由式(3-2)计算出此时的扭矩M ec =248N ·m ,将发动机原始特性曲线按一定比例往纵坐标方向下移,使其通过点(n,M)=(2000,248),此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即为发动机净输出特性曲线,见图3.1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输入曲线。
时的扭矩M ec =248N ·m ,将发动机原始特性曲线按一定比例往纵坐标方向下移,使其通过点(n,M)=(2000,248),此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即为发动机净输出特性曲线,见图3.1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输入曲线。
11
3W喷杆喷雾机动力设计
11
整机动力扭矩形成:
由以上可知现设定动力配置:
四缸水冷发电机、额定转速2400r/min、额定功率60KW
变矩器:265
车桥 130 :(主减速比5.833)
轮边速比:22.297
轮胎外径:1250mm(周长3927mm)
变速箱要求行驶速度:1档7.5公里/小时(31.83r/min)
2档14.5公里/小时(61.54r/min)
3档20公里/小时(84.88r/min)
4档32公里/小时(135.8r/min)
所得各档位扭矩:(按2000r/min计算机械效率取85%)
1档:248x(2000÷ 31.83)x85%÷ 0.625=21192.5 N·m 2档:248x(2000÷ 61.54)x85%÷ 0.625=10961.3 N·m
3档:248x(2000÷ 84.88)x85%÷ 0.625=7947.2 N·m
1档:248x(2000÷ 135.8)x85%÷ 0.625=4967.3 N·m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