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吆喝》《老虎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淡有味的语言,深远绵长的眷恋
(一)本课时主题概括:
平淡有味的语言深远绵长的眷恋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
1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2品析平淡有味的语言,感受深远绵长的眷恋。
(三)教学重点:
品析平淡有味的语言,感受深远绵长的眷恋。
(四)教学准备:
上网查找或者向长辈请教搜集当地民风民俗。
(五)教学方法:
采用点拨式教学法,学生对民俗风情很感兴趣且内容浅显
易懂,因
此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去阅读,
去品味,去领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过程:
深情导入
你是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依偎在老树下,久久地守望,你是一束在岁月深处凝聚成的火焰,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啊,慢慢地点燃。
你一种情感的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留给我们的生命节点.你,民俗风情向我们走来,面带微笑和希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吧!
学习活动
环节1 读美文,赏民俗
带着对民俗文化的敬畏,放下烦杂的思绪,尽情地,愉快地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
请打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民风民俗”中的3篇文章(26、27、30)速读《端午的鸭蛋》《吆喝》《老虎鞋》
要求:速读文章,边读边勾画文中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端午的鸭蛋》写了作者家乡江苏高邮的端午节有这些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其中在高邮玩鸭蛋,吃鸭蛋.
《吆喝》写的是老北京街头艺人的口头广告即充满京腔京味地吆喝,老
北京的吆喝已发展数百年,既是一种特色很强的市井文化,更是一种民
俗文化。
《老虎鞋》写的是陕北的风俗,喝满月酒,送老虎鞋。
知识小链接小
孩戴虎帽、穿虎鞋、睡虎枕的历史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人们信奉老虎,
老百姓相信虎鞋能避邪,带来吉祥。
相传,大宋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
飞幼时最喜欢穿母亲做的虎鞋,虎鞋适应了人们崇尚和传承中华民族虎
文化的心理需要,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之
老虎鞋.(学生对老虎鞋比较陌生,在此特意注明一下)
环节2 品语言,悟情感
刚才我们领略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享受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
盛宴,现在让我们静静地去触摸,去感受这些温暖文字背后的情怀吧!
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你的理由‘请采用这样的方式
展示交流,“我喜欢 ____ 有____ 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作者____ 的情感”
并有感情地读出来。
示例:我喜欢“一半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空
头”“白嘴”等有“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的特点,体现
了作者对家乡鸭蛋及家乡的喜爱。
读出喜爱之情来。
师生共同品读精妙的两个字“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
来了。
”
“吱”是个拟声词,活灵活现的表现出筷子扎进鸭蛋红油冒出那
种动感和快感,一字传神。
“冒”字更有表现力,让人感觉红油全方位地渗出来,与蛋黄融为一体了,十分诱人,更能充分地体现高邮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来试着,把这种诱人的感觉朗读出来并读出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端午的鸭蛋》作者平淡有味的语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当的方言
2口语色彩浓厚
3淡淡的幽默
小小鸭蛋寄深情啊寄寓了作者对童年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正所谓小小鸭蛋寄深情啊!
《吆喝》一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平淡有味的语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儿化音,运用轻声
2运用方言词语
3讲究合辙押韵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怀念之情,包含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老虎鞋》充满浓郁的陕北地域特色的语言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方言的运用
2儿化音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在这平淡有味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妈妈的感激怀念,对老虎鞋的珍惜以及自勉之情。
这几位文学大师,犹如智慧的长者,运用平淡有味的语言寄寓了深远绵长的眷恋。
环节3 自说风俗尝试表达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说说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尝试用平淡而有味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八)课堂小结: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艺术的瑰宝,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多数民风民俗渐渐失去它们的生之土壤,所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我们不能忘记因为民俗是我们和传统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附板书《端午的鸭蛋》《吆喝》《老虎鞋》
平淡有味的语言
深远绵长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