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借古抒发昔盛今衰、盛衰兴亡、物是人非之慨。
e、借古讽今:借古之得失兴亡劝诫当朝莫走老路;或表达对国家如 今国运衰微的哀伤、担忧。
关于杜甫
一·杜甫知识(课下) (1)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 工部。
(2)其诗被称为“史诗”,因为其诗显示唐开元盛世 到分裂过程。
(3)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指文章主旨博大深厚, 情感深沉苍凉、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指语言和 韵律停顿抑扬曲折有力。不是平滑流利和任情奔放)
2、在颈联、尾联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 物形象?
①雄才大略、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颈联中“天下计”指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 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 “隆中对策”,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两朝开济老臣心”指帮助刘备开国,辅佐刘禅继业, 体现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 第四时期:49——死(公元770年),(代宗)是杜 甫漂泊西南时期(成都、湖北、湖南)。漂泊的这十一 年,他经常和人民往来,生活艰苦,经常挨饿,但始终 关怀国家安危和人民痛苦,写诗一千多首,最后死在长 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尸体漂泊四十三年才归葬故里 。这一切决定了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指运 用描写·叙述·议论,重人物心理及细节的真实描绘,反 映国家大事,表达民意)
蜀 相 诵读感知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bǎi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hǎo
两朝开济老臣心。 —要读得稍慢,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得深沉,读出 点感伤。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南宋 陆九渊 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 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 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 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目 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 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 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
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尾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指出师伐魏,累死军中,体 现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和献身精神 的赞扬、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功业未就、壮志未酬的叹 惋痛惜心情,并借古人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心声。
◆ 品味探究
诗歌中的“英雄”指谁,此句有何 作用?
探究四: 诗歌中的“英雄”指谁,此
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为什么?
2、在颈联、尾联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 的人物形象?
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 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①“自”、“空”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②“自”,空自;“空”,徒劳、白白地。碧 草春色,黄鹂好音,原本春意盎然、赏心悦目 的景色加入“自”字、“空”字,便凄清寂寥之极 。 ③春色虽然无限却于诗人无关,由此很自然的 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
学习目标:
1、以意逆(推测)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 心思),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明确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激发对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精神的崇敬之情。
学习重点:
1、理解“寻”“自”“空”在诗中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
2、明确杜甫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 特色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主 要写了他的哪些事?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yáo 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指收复东川、西川,指刘璋和张鲁。
“六出”指六出祁山,“七擒”指七擒孟获,“东 和”指东和孙权,“北拒”指北拒曹操,“火攻” 指火烧赤壁,
• 第三时期:45——48岁,陷入贼手与为官时期,安 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在长安逃难,感受国破家亡 的痛苦。后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跟着肃宗做谏官(左 拾遗)。后因直言进谏屡屡遭贬,也获得了深入人民的 机会。此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同时是卫国 战争,所以诗人一面同情人民,同时又勉励人民参战, 诗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句有何作用? 英雄
抒景仰之情
叹壮志未酬
功业未就者
诗人
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 者的心声。
第二时期:35——44岁,是他长安困守的十年,是他 走向现实主义的时期,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此十年,诗人 在长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援引做官,“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是 杜甫屈辱生活时期,后又参加考试,奸相李林甫作弊说 “天下无贤才”无一人中考,杜甫十年不仕,也经常挨冻 受饿,也使他深入人民生活,了解人民疾苦,看到了统治 者的罪恶。这十年也成就了忧国忧民的诗人。
(4)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有“诗圣”之 称。
(5)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 二·杜甫生平:
杜甫出生于官宦家庭,生长于唐朝由盛入衰的变化时代, 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35岁以前,是他读书(七岁吟诗,读书破 万卷)和壮游时期(游吴越齐赵,结李白·高适),即开 元盛世时期,也是杜甫最快意的时期,诗作有浓厚的浪漫 主义色彩。
解题
蜀相,指谁?
诸葛亮
那么从题目看这首诗应该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怀古诗
(1)怀古诗词常写的内容: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古迹
(2)怀古诗词常抒发的感情:
a、针对所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发表看法(评价人物或事件)
b、缅怀先贤表达对先贤的敬仰或惋惜之情。 c、类比古人寄托渴望像古人一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壮志 难酬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