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的故事》第二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滩教管中心“136”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
导学案NO: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索桥的故事
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按照参观游览顺序,先介绍索桥;然后讲站在索桥之上,看得到都江堰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在写走下索桥,引发思绪,最后点明主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时预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索桥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巴金的脚步深入了解索桥及和索桥有关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评价单,展示自学情况。
三、相关资料展示。
1、李冰。
2、都江堰。
3、二王庙。
4、安澜桥。
四、从故事中体会到人物具有怎样的精神?
五、再读课文思考
1、复习导入
1、默读课文,小组交流问题。
2、汇报展示。
1、阅读资料。
1、再读课文。
2、用心感悟。
3、小组汇报交流。
1、拓展延伸。
1、按要求完成练习。
1分钟
4分钟
5分钟
15分
10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
李冰父子勇于牺牲
何公何母不怕困难
勇士柯丹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校长(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
周审
签字:年月日
备注
小计:节
月查
签字:年月日
备注
总计:节
1、第二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3、 课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六、拓展延伸:
1、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联系全文,想想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七、布置作业
课下写一段反映“爱心”这一主题的语段,200字左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自己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自己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工具书基本上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习本课生词,能够正确书写“安澜桥、雪冤”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索桥的故事,写课文提纲;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导学案NO: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索桥的故事
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按照参观游览顺序,先介绍索桥;然后讲站在索桥之上,看得到都江堰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在写走下索桥,引发思绪,最后点明主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时预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索桥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巴金的脚步深入了解索桥及和索桥有关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评价单,展示自学情况。
三、相关资料展示。
1、李冰。
2、都江堰。
3、二王庙。
4、安澜桥。
四、从故事中体会到人物具有怎样的精神?
五、再读课文思考
1、复习导入
1、默读课文,小组交流问题。
2、汇报展示。
1、阅读资料。
1、再读课文。
2、用心感悟。
3、小组汇报交流。
1、拓展延伸。
1、按要求完成练习。
1分钟
4分钟
5分钟
15分
10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
李冰父子勇于牺牲
何公何母不怕困难
勇士柯丹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校长(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
周审
签字:年月日
备注
小计:节
月查
签字:年月日
备注
总计:节
1、第二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3、 课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六、拓展延伸:
1、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联系全文,想想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七、布置作业
课下写一段反映“爱心”这一主题的语段,200字左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自己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自己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工具书基本上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习本课生词,能够正确书写“安澜桥、雪冤”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索桥的故事,写课文提纲;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