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血液第2课时》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ABO血型的输血原则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
血型
可接受
可输给
A
AO
A AB
O
B
BO
B AB
AB
AB A B O
AB
O
O
O
A B AB O
A
A
B
B
AB O型血可以给任何血型的人输血
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 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AB
输入少量的异型血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①ABO血型系统的发现 兰德施泰纳
确立了ABO血型系统 对于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②划分A型、B型、O型、AB型四种血型的根据
红细胞中含有两种凝集原,分 别叫作A凝集原和B凝集原
血清中都不含与他自身红细胞 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血型的区分
其它的血型系统
血型 A型血 B型血 AB型血 O型血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红细胞表面抗原 A抗原
凝集
不凝集
B
凝集
凝集
AB
不凝集
不凝集
O
不凝集
凝集
A
病人 赵 钱 孙 李
血型 B AB O A
可接受血型 B、O
不可接受血型 A、AB
AB、A、 B、 O
无
O
A、AB、B
A、O
B、AB
红细胞
红细胞
献
受血血者者 Nhomakorabea血清
血清
交叉配血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4.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C ) A.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B.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C.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AB型血 D.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 5.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 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 血,爸爸、妈妈、小明的血型可能是(A ) A.O型、AB型、B型 B.O型、A型、B型 C.AB型、O型、B型 D.AB型、O型、A型
成分输血 根据患者所需血液的成分进行输血的方式
优点 提高了治疗效果 降低了不良反应 避免了血液浪费
(2)拓展:血型鉴定
实
验
A型血清
结
论
B型血清
A型血 无凝集
有凝集
B型血 有凝集
无凝集
O型血 无凝集
无凝集
AB型血 有凝集
有凝集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血量
输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
血 血型
与
血 ABO血型
型 输血
输血的原则
提倡无偿献血
1.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 应输( B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多少会危及生命(D ) A.5% B.10% C.20% D.30% 3.给病人输血时,输血的原则是(C ) A.O型血 B.异型血 C.同型血 D.任何血型的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血液
第二课时
大量出血的人,需要输血来 进行抢救,这是为什么呢? 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二、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
1.血量
体重的7%〜8% 一般在4200~4800毫升左右 男性>女性
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 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强壮>虚弱
失血
不超过10%(400毫升)
3.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1)血液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
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 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同时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
献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8年10月1日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检 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4.组织液和淋巴
(1)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 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都分布在组织细胞之间。 (2)血浆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进 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组 织液中的成分也可以进入血浆中 ,组织液中的成分还可以进入毛 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输血与血型
血量与输血
血量:体重的7%~8%
血型
血型发现者:卡尔•兰德斯坦纳 ABO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安全输血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
无偿献血
98年起,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1.完成P33思考与练习。 2.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份宣传广告,形式不限,或漫 画或倡议书旨在号召大家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尽 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 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血型的知识。
2.输血和血型
不验血,直接输血会导致什么后果
输血时受血者和输血者 的血型不合会危及生命
献血者的红细胞+受血者的血清=凝聚反应
红细胞的凝集
(1)血型的发现 资料1:1667年,法国哲学家丹尼斯和外科 医生埃默雷兹异想天开,将250毫升羊羔的 血输给了一个病人结果当然没有成功。
资料2: 1818年,博龙戴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 之间的输血试验。大多数病人死亡,只有少数病 人得到康复。人们把他称为“近代输血之父”。
——生理无症状
超过20%(800~1000毫升)——休克症状 需
输 超过30%(1200~1500毫升) ——危及生命 血
为什么少量失血不需要输血?
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 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 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血量的分配
①不同器官在同一时 间内的血流量不一样 ②同一器官,在不同 状态下的血流量不同 ③血液总是更多地流 向功能活跃的器官
血清中抗体 抗B抗体
B抗原
抗A抗体
A抗原、 B抗原 无
无 抗A抗体、抗B抗体
A型
B型
AB型
O型
③成分输血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
大量出血
输全血
补充血量
烧伤患者
输血浆
丢失的主要是血浆
严重贫血患者
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输入浓缩的血小板
保证正常的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