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051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语文一轮根底夯实练〔13〕
李仕才
一、语言根底知识运用
1、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自动化消费、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进步消费效率、解决人力本钱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良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立,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老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解析:A项,成分残缺,“解决人力本钱上涨〞后缺少宾语成分,可在其后添加“问题〞。
B项,语序不当,应先“培养……兴趣〞,后“热爱并且投身〞,所以应改为“如何培养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从而引导这些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
C项,搭配不当,“加强〞与“精度〞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进步〞。
答案:D
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道路,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
....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
尘莫及
...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
....,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
....,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
左支右绌
....,狼狈得很。
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
....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议论的焦点。
A.①②⑥B.①③⑤
C.②③④D.④⑤⑥
解析:①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非常高超。
不符合语境。
②望尘莫及:指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
比喻远远落后。
尘,尘土;莫,不;
及,赶上。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不符合语境。
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符合语境。
④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符合语境。
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
指力量缺乏,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符合语境。
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温文尔雅是一个道德范畴的形容词,形容品德高尚、儒雅,形容的是人的一种思想境界。
不符合语境。
答案:A
3、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C )
A.关注我们?新周刊?的你知道贵刊养了一只猫吗?它可是我们最卖力的员工了
B.那天,一对清华、北大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我们,假如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怎么办?
C.万望看在弟子薄面,为弟子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
D.你的请托虽然难为我了,但由于那天运气好,一路绿灯,不然这事不知拖到猴年马月
[解析] A“贵刊〞是敬辞,称对方的刊物,不能用于“我们〞?新周刊?。
B“拜问〞是敬词,表示恭敬地询问,不能用于“我们〞。
C“玉成〞是敬辞,成全、促成之意,正确。
D“难为〞是向人请托的客套话,不能用于“我〞。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
防止“好同志〞成为“阶下囚〞,__①__强化“自我监视〞。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视条例?明确提出,党内监视的重点是各级指导机关和指导干部,__②__是各级指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
信任不能代替监视,党内监视没有禁区、没有例外。
__③__党组织赋予指导干部一定权利,__④__是信任,更是考验。
无数反面典型案例一再告诫我们,从“好同志〞到“阶下囚〞,__⑤__是权利失去了监视所致。
指导干部惟有习惯在监视环境下工作,__⑥__持久保持“好同志〞荣誉称号。
[解析] ①应为肯定程度较重的副词,“要〞肯定程度较轻,不合文意;“/〞显得句间疏松。
据此,可以排除A、D。
②应为表示强调的副词,“就〞和“主要〞强调力度不够,应当排除。
③无论添加什么词语,都不够简明连接。
由④后一个分句的“更〞可以看,该处应为提领递进关系词语,“既〞“/〞表示提领并列关系,应当排除。
“虽〞表示提领转折关系,也应排除。
⑤应为表示经常出现的副词,“/〞没有这种意义,应当排除;“常常〞虽然能表示这种意义,但不符合语言习惯。
⑥“方能〞和“才能〞都能表示必要条件关系,不同的是,“方能〞书面语意味强一些,“才能〞书面语意味弱一些。
这是一个政论性语段,选“方能〞更符合语境。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但凡走私犯,一律绳之以法。
假如赵某是走私犯,那么,他必须受到法律
制裁。
经查明,赵某确实受到了法律制裁,所以,赵某是走私犯。
假如让赵某逍遥法外,我们的国家就会出现混乱场面,广阔人民群众就势必陷入水深炽热之中。
①赵某受到了法律制裁,但他不一定是走私犯。
②__即使赵某逍遥法外,国家也不一定出现混乱场面__。
③__即使赵某逍遥法外,广阔人民群众也不一定陷入水深炽热之中__。
[解析] 5分,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6、以下对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解析:“孟子〞应为“荀子〞。
答案:A
二、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建安)五年,策薨,以事受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注],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选自?三国志·吴主传?)
注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
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顿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1)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译文:
(2)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译文:
(3)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译文:
【参考答案】
(1)郡里推荐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茂才(秀才)。
(2)(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匪徒,不可以认为是仁义。
(3)投奔和借住在江东的中原人士,以江东政权的安危来考虑留下还是离去,还没有结成稳固的君臣关系。
参考译文
孙权,字仲谋。
他的兄长孙策平定江东诸郡时,他才十五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令(不满一万的县令称长)。
郡里推荐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茂才(秀才)。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政事交给孙权,孙权哭泣还没有停息,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如今难道是痛哭的时候么?古时周公立法而他的儿子伯禽却没有遵守,这不是伯禽要违犯父亲,而是当时不能实行。
况且如今犯法作乱的奸人互相争逐,凶如豺狼的强人布满道路,(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匪徒,不可以认为是仁义。
〞于是就让孙权换去丧服扶着他上马,让他出去巡视军队。
这个时候,(孙氏)只占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并且深化险要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服从,天下英雄豪杰分布在各个州郡,投奔和借住在江东的中原人士,以江东政权的安危来考虑留下还是离去,还没有结成稳固的君臣关系。
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可以辅佐孙权共成大业,所以全心服从侍奉于他。
曹操上奏汉献帝封孙权为讨虏将军,任会稽太守,驻屯在吴郡,派郡丞到吴郡管理文书等事。
(孙权)用对待师长的礼节对待张昭,周瑜、程普、吕范等都做了将帅。
招揽才学优秀的人才,聘请著名的士人,鲁肃、诸葛瑾等开场成为孙权属下的官员。
孙权又分别部署诸将的军队,平定山越,讨伐不服从命令的人。
三、现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姿
刘醒龙
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
沿着巴河水岸边雪一样洁白的细沙,一程程逆流向上。
将武汉街头的尘嚣丢在汽车的尾气里,再从纷乱如麻的通途中,选择一条用忧郁藏起残花的平常道路,远望大别山,伫对大别水,抢在偌大的北风到来之前,寻一寻温顺过往。
直到那些像细沙一样多的传说,变成天堂寨下坚冰般纯情的巨石。
那些名叫九资河的田畈,那些名叫圣人堂的山冲,那些名叫千基坪的老垸,还有那个名叫罗田的小县,凡此种种细微的地理,春风拂拂时,大小如同一朵花苞;此刻,因为秋已深,因为霜已近,又变得如同一片向着天空瑟瑟的红叶。
不是没有对乡村新意的渴望,更加埋没不了的是从头到脚的骨缝与肌腱中,那些作为神经的古朴实诚。
无论如何,乡村该是这样,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
清风缕缕掠过,丝丝情意分不清是微寒或者稍暖,悄然颤抖只在心中,谁让她变成参天大树摇摆?留下落叶漫天飘散,细叶飞天幻化险峰莽然。
青山座座扑来,重重喟叹想必是为着前世与来生,环顾求索才上眉梢,恍惚流泉飞溅白云横渡,听凭薄雾浓霞搂去,丰腴山坳舒展高挑峰峦。
五角枫红,刺毛栗红,鸡爪槭红,茅草葛藤灌木林,一丛丛,一片片,艳丽到极致。
小树迷人,大树惊天的却是山山之间,道道田埂上,处处土岸边,用一棵棵孤独聚集而成的乌桕林海。
奔着秋色而来,可是为了追究人生某个元素?是少年用竹筢将太多太多的乌桕红叶收拢来,铺在自家门前晒成过日子的薪火?是青春将太艳太艳的木梓叶铺陈开来,陶醉成对所有岁月的倾情浪漫?那样的红叶,是一棵树平平常常从年头劳累到年尾,突然爆发的炽热之心。
那样的红叶,是一个人摸探索索从黄昏奔波到黎明,终于点燃的蜡烛青灯。
那样的红叶是藏得太久的痴心在轮回,那样的红叶是爱意太多的秀目在凝眸。
是昨日晚霞的宿醉,还是今朝晨露的浓妆?或者是二者合谋将天堂迷倒,摔落银河里的许多星斗,暂且栖身乌桕树梢。
风不来时,绵绵红叶岂不感动。
雨不落时,磅礴红叶犹胜雨声。
片片只只,层层叠叠,团团簇簇。
终于可以不必相信灿烂等于匆匆,匆匆过后还有撼动心魄的重逢。
终于可以用夏天偶然可忆春花,来明白冬日永远记得秋色。
无所谓欢乐,欢乐再多,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
也不必矜持,含蓄再美,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
普普统统踏踏实实就行,用挤满水稻酽香的沃土铺路,款款地走向用红叶燃烧的山野。
轻轻松松明明白白亦可,受丛生野草芳菲的季节拥护,悠悠然迈向红叶拥抱的胸怀。
没有忍受,也不需要急躁。
没有伤感,也不需要快乐。
唯独不能缺席的是记忆中的思念,或者是思念中的记忆。
红叶是情怀中的一颗心,红叶是一颗心中的情怀。
记住了红叶,就不会有对热诚的遗忘。
多情之秋,不用盼望,明年,明年的明年,还会在这里;也不用纪念,去年,去年的去年,怎么会离去?红叶让春花的来世提早,又让其前缘重现。
百年乌桕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又将红叶高擎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忍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
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
红叶一片,唯写天姿!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 A.作者因为厌倦了大都市街头的尘嚣和纷乱如麻的生活和工作,于是赶在北风到来之前,
来到大别山看红叶。
B.在作者的心目中,乡村应该是“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的,而这“灵魂〞其实就是山里人的古朴实诚。
C.乌桕林海是由山间田埂上、土岸边的一棵棵大大小小的孤独的乌桕树聚集而成的,到了深秋时节风光迷人。
D.作者想象丰富,思绪飘飞,由眼前艳丽到极致的大别山红叶,联想到红叶是一年到头突然爆发的炽热之心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继而写到人的品性和追求。
【解析】“因为厌倦了大都市街头的喧嚣和纷乱如麻的生活和工作〞,强加因果,原文并没有“厌倦〞生活和工作之意,“纷乱如麻〞不是形容生活,而是形容道路的。
2.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有独到之处,请选其两种结合原文语句作简要赏析。
(5分) 答:__①拟人,例如“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等赋予人的情态,揭其精神品质。
②比喻,例如“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这一比喻很新颖别致,不仅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秋树的神韵,也给秋天增添了生气;排比,例如“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从不同角度赞美红叶;反问,例如“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引发读者的深思。
__
【解析】5分。
每答对一种,并能举例赏析给2分;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给1分。
3.“百年乌桕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又将红叶高擎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忍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
〞我们从这句话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现实加以探究。
(6分)
答:__①忘却愁苦,展示美丽。
乌桕生长在贫瘠的山间田埂上、坡岸边,仍然将红叶高高擎起。
②成就美丽人生梦,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
乌桕之所以能在田间地头成就美丽,靠的就是坚忍不拔之志。
③求索的路上,要有信念。
从朝露到晚霞,从黄昏奔波到黎明,从春到秋,支撑乌桕的力量就是信念。
联络实际略。
__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明确该句的含义,结合文章进展解释,然后联络实际作相应的探究。
注意结合实际做到言之成理,语句的含义要抓“住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红叶高擎于天〞“坚忍不拔〞“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等重点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