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行吏忘恩负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行吏忘恩负义》
1. 用文言文讲忘恩负义的小人的故事
中山狼传原文及翻译段意讲解原文赵简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大猎于中山,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导前,鹰犬罗后,捷禽鸷(读音zhì,凶猛)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简子唾手登车,援乌号之弓,(传说中黄帝的弓。

黄帝乘龙升天时,堕下一弓,百姓抱弓而号哭,因此后人名此弓为‘乌号’。

出自《史记》)挟肃慎之矢(我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造的箭非常有名,用一进贡),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读音bū,逃跑)。

简子怒,驱车逐之。

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翻译赵简子在中山声势浩大地打猎,看山的官吏们在前面引路,老鹰和猎狗排在后面,敏捷的鸟凶猛的兽,应声(弦的声音)而死的不可胜数。

有只狼在道上,象人一样站在那号叫。

简子吐口唾沫到手上跳上车子,拿起宝弓,搭上利箭,一箭射到羽毛都陷入肉中,狼号叫着逃跑。

简子恼怒,驱赶着车子追赶它。

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马蹄之声如同鸣雷,十步之外,看不清人马。

原文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策蹇(读音jiǎn,跛、瘸)驴,囊图书,夙(早晨)行失道,望尘惊悸。

狼奄(读音yǎn,突然)至,引首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传说晋时预州刺史毛宝曾将一只小白龟放入江中,后毛为石勒所败,跳入江中,得白龟相助而活命。

见《续搜神记》),隋侯救蛇而获珠(传说隋侯曾治愈一条受伤的大蛇,后蛇于江中衔一大珠为报答。

见《淮南子》),龟蛇固弗灵于狼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翻译当时墨家学者东郭先生要来北方的中山谋官。

赶着跛脚驴,袋子装着图书,清早赶路迷了道,望见扬起的尘埃
非常害怕。

狼突然来到,伸着脑袋看着他说:“先生一定有志于救天下之物的吧?从前毛宝放生小白龟而在兵败落江时得白龟相助得以渡江活命,隋侯救了条蛇而得到宝珠,龟蛇本来就没有狼有灵性,今天这情景,何不让我赶紧待在袋子里得以苟延残喘呢?将来什么时候(我)如果能出人头地,先生的恩德,是把死救活让骨头长肉啊,(我)怎么会不努力效仿龟蛇的诚心(相报)啊!” 原文先生曰:“私汝狼以犯世卿、忤权贵,祸且不测,敢望报乎?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脱(即使)有祸,固所不辞也。

”乃出图书,空囊橐(读音tuó,袋子)徐徐焉实狼其中。

前虞(担心)跋(踩、踏)胡(这里指下巴),后恐疐(读音zhì,压)尾,三纳之而未克(成功)。

徘徊容与(本意是闲暇自在,此处指慢条斯理),追者益近。

狼请曰:“事急矣!先生果将揖(作揖、行礼)逊(谦逊、礼让)救焚(火灾)溺(溺水)而鸣鸾(车的鸾铃)避寇盗耶?惟先生速图!”乃跼蹐(读音jú、jí,曲缩)四足,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读音huó,蛾蛹)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先生如其指,纳狼于囊,遂括(拴紧)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翻译先生说:“私藏你冒犯世袭公卿、忤逆权贵,祸将不测,那敢指望什么报答啊?然而墨家的宗旨,博爱为本,我一定要救你活命的。

即使有祸,本来也不打算回避的。


便(从袋子里)拿出图书,空出袋子慢慢地将狼装入其中。

前面怕踩着了它的下巴,后面怕压着了它的尾巴,再三装它都没成功。

慢条斯理,追赶的人更加近了。

狼请求道:“事急啊!先生当真要(这么)斯文有礼地救火救溺水之人、摇响车铃躲避盗贼的吗?还是请先生赶紧动手啊!”便蜷缩起四肢,拿绳子(给先生)绑起袋子,低下头弯到尾巴,弓起背埋起下巴,像刺猬一样蜷缩像蛾蛹一样曲身,蛇一样盘曲龟一样屏息,听凭先生(处置)。

先生按照它的指示,装狼在袋子中,便栓紧袋口,扛上驴背,退
避到路旁,等候赵简子的人过去。

原文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伏质(体)就地,匍匐以进,跽(读音jì,长跪)而言曰:“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奔走遐方,自迷正途,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而亡羊。

’夫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乃区区(仅仅)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况田猎,虞人之所事也,君请问诸皮冠(虞人所戴的帽子,代指虞人)。

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跬(读音kuǐ,一举足曰跬,两举足曰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先生亦驱驴兼程而进。

翻译不久简子到,寻找狼没找到,非常生气,拔剑斩车辕的顶端给先生看,骂道:“敢隐瞒狼的方向的人,有如这车辕!”先生将身体趴到了地上,匍匐着前进,一直跪着说:“鄙人不是很聪明,(但)有志于对这世界有所贡献,奔走远方,自己迷失了道路,又怎么能发现狼的踪迹来指示给你的鹰犬呢?然而我曾经听说:‘大道因为岔道多而丢失羊。

’羊,一个孩童就可以制(伏)它,像羊这么驯服,还因为岔道多而丢失;狼不。

2. 讽刺人忘恩负义的古诗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王维
【出处】唐·王维《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解释】你如有个知己朋友,跟他相交一生,两个人头发都白了,但你还是别相信他,他暗地里仍会加害你的。

他走到你面前,你还是按著剑柄的好。

这两句诗的上一句,叫做『人情翻覆似波澜』。

至於『朱门早达笑弹冠』这一句,那是说你的好朋友得意了,青云直上,
要是你盼望他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他一番耻笑罢了。

3. 忘恩负义
成语忘恩负义
拼音wàng ēn fù yì
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谴责
示例 1.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2.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此人好夸大,且~,你要仔细识他才好。


近义词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反义词感恩戴德、以德报怨
歇后语:得鱼丢钩
4. 关于“忘恩负义”的诗句有哪些
1.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庄子《庄子·外物》
释文:捉到鱼后便忘了鱼笱。

现在多用这句话形容或讽刺有些人忘恩负义,在别人的帮助下达到了某种目的,便忘了甚至反过来损害别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清代曹雪芹《红接梦》
2. 朋友何须交结多,金钱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释文:现在的朋友忘恩负义。

有事情了就是朋友没事情了就是陌生人。

3.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早达笑弹冠。

——王维《酌酒与裴迪》:
释文:你的好友走到你面前,你还是要按著剑柄的好,还是要提防着他,他暗地里仍会加害你的,当好朋友得意了,要是你盼望他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他一番耻笑罢了。

4.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木兰花》
释文:在岁月中偷闲,慢慢淡去了初见那份灼热的感情,回首却说,故人心已易变。

5.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释文:人情凉薄,世事无常。

亦告诫人们不必事事较真,应以平常心对待,这样方能游戏人生。

6. 三月春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曹雪芹《黛玉葬花诗》
释文:燕子年年回旧宅筑巢,却不管这宅子是否换了主人,所以说无情。

7. 见异思迁无情变,忘恩负义不变脸。

——《负心汉》伊童
释文:看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意志不坚定或喜爱不专一,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8. 痴心妇人负心汉,这等相思空好看。

——明·陆采《怀香记·引示池楼》
释文:他们这对痴心妇人负心汉是没有好结果的。

9. 忘情不知家何处,恩赐野狼无所报。

——鲁迅《骆驼祥子》
释文:人忘了亲情不知道家在什么地方了,养育恩情象白眼狼不知回报。

10.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曹雪芹《红楼梦》
释文: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但孩子大了以后却忘了孝顺父母。

5. 《以行谏父》文言文翻译
《原谷谏父》译文:
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

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
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

父亲不听他的劝戒,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在野外。

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

父亲问说:你带这个凶具回来作什么?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来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辆,所以现在先
收起来。

父亲很是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了。

告诉我们将心比心要尊老的道理
6. 关于自己忘恩负义的诗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 忘恩负义的意思
意思是: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一、拼音
忘恩负义[ wàng ēn fù yì ]
二、出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释义:
他为什么受人恩惠而不知报答,反而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情,是你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的。

三、例句
1、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要做忘恩负义的人。

2、这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人,不必理他!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恩将仇报[ ēn jiāng chóu bào ]
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

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翻译:多亏了他救了你的命,现在你却忘恩负义,还有没有天理了!
二、反义词:
知恩报恩[ zhī ēn bào ēn ]
释义: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翻译:我们家言而有信,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