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选择题精选试题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化学三轮冲刺选择题精选试题(13)
1、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①氯水、氨水、水玻璃、明矾、福尔马林、淀粉均为混合物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⑥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答案】D
2、用KOH固体配制0.1.mol·L-1的KOH溶液500mL,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所使用的的全部仪器是:烧杯、500mL容量瓶、玻璃棒
B.在烧杯中溶解KOH固体后,应放置使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大于0.10mol·L-1
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内底部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小于0.10mol·L-1
【答案】B
【解析】实验所使用的的仪器有:天平、烧杯、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故A错误;氢氧化钾溶于水放热,在烧杯中溶解KOH固体后,应放置使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故B正确;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小于0.10mol·L-1,故C错误;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内底部原来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D错误。
3、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Ⅱ表示Fe2+的变化情况
B.线段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5Cl2+12OH-=2IO3-+10Cl-+6H2O
C.根据图象可计算a=6
D.原溶液中c(Fe2+)∶c(I-)∶c(Br-)=2∶1∶3
【答案】B
【解析】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I->Fe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反应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又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Ⅱ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线段IV表示一种含氧酸,且I和IV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该元素为I元素,2I-+Cl2=I2+2Cl-,消耗1mol
4、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SO2和Cl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均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B
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
q;r、t、u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25 ℃,0.01
mol/L的v溶液中: = 1.0×10-10。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Y>X
B.W,Y分別与X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 W> Y
C.Z2Y和ZX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v能抑制水的电离,u能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C
6、右图所示为锌铜原电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桥的作用是传导离子
B.外电路电子由铜片流向锌片
C.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 +2e- =Zn
D.外电路中有0.2 mol 电子通过时,铜片表面增重约3.2 g
【答案】A
【解析】A.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盐桥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移向负极和正极,保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故A正确;B.锌铜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故B错误;C.锌为负极,锌片上的反应为:Zn-2e- = Zn2+,故C 错误;D.铜片上的反应为:Cu2++2e- =Cu,当外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铜片上生成0.1mol的铜,增加的质量为0.1mol×64g/mol=6.4g,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盐桥的作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试题难度不大,根据装置特点判断该原电池的正负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解题时要根据铜片上发生的反应Cu2++2e- =Cu进行计算,当外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根据方程式可知,铜片上增加的质量为0.1mol×64g/mol=6.4g。
7、下列叙述与图像相对应的是()。
A.图A是N2(g)+3H2(g)2NH3(g)的化学平衡图象,在t0时刻充入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动
B.图B中,p2>p1,T1>T2
C.图C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
D.图D对应反应2X(g)+3Y(g)2Z(g) ΔH<0,y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答案】B
8、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
加入NaOH固体,lg[c(H+)/c(OH-)]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的酸性弱于HY B.c点溶液中:c(Y-)>c(HY)
C.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 D.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答案】B
【解析】A.lg[c(H+)/c(OH-)]越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未加氢氧化钠时,HX中的lg[c(H+)/c(OH-)]的值大,所以HX的酸性大于HY,故错误;B.c点lg[c(H+)/c(OH-)]=6,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5mol,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Y和HY,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所以c(Y-)>c(HY)故正确;C.a点lg[c(H+)/c(OH-)]=12,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故错误;D.浓度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HY 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消耗氢氧化钠为0.01mol,而b点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8mol,所以酸过量,故错误。
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