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1,回答第1~3题。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2.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图2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示大气环流的过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易形成台风雨B.②形成高空西风
C.③带来丰富降水D.④形成东南信风
5.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东非高原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
C.全球从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D.我国华北地区多受沙尘天气影响
图3所示区域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
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①、②为该地设计的引水渠。
读
图完成6-7题。
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线气压值低于c线B.从②引水灌溉更便利
C.d线气温值高于e线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7.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
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晴朗、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
图
图
3 图1
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
图5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0题。
8.图5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 .节约土地资源 B .原料有可再生性 C .减少原料运输量 D .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高西低 .中间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
线路分布如图6所示,读图完成11-12题。
11.当寻秋的摄影师途经甲植被区时,看到的景观最有可能是
12.我国四季类型组合丰富,寻秋路线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类型的是
A .路线①
B .路线②
C .路线③
D .路线④
图8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
品种。
据此完成15~16题。
13.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14.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 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 降水少,地形平坦
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2年1月在秘鲁、智利和阿根廷三国举行。
读图9完成15-16题。
15.选手沿途遇到的最多“险境”是 A .繁密雨林 B .干热荒漠
图6
城省
河年降水量线
等高线、高程
图
C.泥泞沼泽 D.冰天雪地
16.关于图中西海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向由低纬到高纬
B.增加了沿岸冷湿程度
C.使表层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D.使沿岸地区水循环更加活跃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读图回答17~18题。
17.右图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
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4cm2 B.40 cm2 C.80 cm2 D.8 cm2
18.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昼长比
坎昆长,则该地位于坎昆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
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
读
图,回答12~13题。
19.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23.5° C.94° D.66.5°
20.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下图中,弧线ONP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
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
据
此回答14~15题。
14.O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0° B.20° C.0° D.30°
21.此图所示季节()
A.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漂浮
B.长江中下游地区桃红柳绿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D.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
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
回答21~22题。
22.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 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 D.B位于A的东北方
23.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C.东京地方时为6:00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3~4题。
24.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
25.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第Ⅱ卷(客观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图14)。
(1)该锋面系统最有可能是(类型),锋面
..位于降雨区侧。
(2分)(2)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
等变化。
(2分)
(3)试分析汉江流域此次洪水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4)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区域特征。
(4分)
27. 图15表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图18为“两条河流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5分)
(1)由C到B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为,其主要成因是。
(3分)
(2)A、B两地相比,地年降水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区域降水状况使得此山北坡雪线(高于、低于)南坡。
(3分)
(3)内蒙古煤炭基地建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
有、。
(2分)
(4))图18中_______(甲或乙)图所示河流与A所在区域河流的径流量年变化类似,该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分)
(5)形成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如图16所示)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分)
(6)图17反映人类利用的新能源类型是,A、B、C三地中,最适宜开发利用该能源的是地,试分析该地此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4分)
28.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根据加
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1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 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 _。
(2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
了___ 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
(2分)
(3)图示加拿大西南部地形特征是: 。
(2分)
(4)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
欧肯那根
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
(5)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
地资源退化。
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
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
召开。
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
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
四次
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20所示。
材料二:图21是图20中M 到N 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 ;从此日至次年春
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
(2
°
°
图20 M N 海平面 ●
●
图21
分)
(2)开普敦的自然带名称是,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
是,
不同之处主要
有。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6分)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_ 。
(2分)
选作题
30.图22为“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
图22
(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填字母
...)(4分)
A.沉积作用 B.全球生态系统破坏 C.光合作用 D.影响人类健康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 _ ____ 和_____ ____。
(2分)
(3)图23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 _____特点,结合图23以“乱砍滥伐森林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为例,说明此特点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 。
(3分)
参考答案20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