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迁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迁移
作者:魏巍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2期
【摘要】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语用失误,文化差异是文化迁移和语用失误最主要的原因。

本文列举了在大学口语教学中文化迁移的实例,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文化迁移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英语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迁移;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用错误
一、引言
在中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语言技能。

教师主宰课堂和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强调的语言知识,严重忽视语言环境和文化知识。

因此,尽管许多大学生已通过英语四级,甚至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是他们的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ICC)是相当令人失望的。

他们大多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一些学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在现实情况下,他们经常犯交际错误,在沟通过程中让人误解,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忽视了文化转移。

文化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迁移实例阐明导致这种转移的发生的原因,从两种文化的不同层次转移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二、文化迁移及文化迁移的种类
文化迁移:在跨文化交际或外语的学习中,一个人的母语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影响到他或她自己的言语,行为,评价和判断。

具体地说,在外语学习和使用中,人们会下意识地利用他们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行为和思想,并自觉地用他们的标准来衡量其他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这个衡量的过程我们称为文化迁移。

如果两种文化是相似的,这种迁移我们称为正迁移,如果两种文化是不同的,存在差异,那么母语和目标语的迁移过程就会出现失误,也叫语用错误。

所以文化迁移指的是两种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所产生的文化影响。

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

又称文化扩散,文化传播,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这个过程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要在起源地之外的地方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必须能够适应该地社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必须与该地的传统文化融合。

文化迁移的种类:文化迁移分为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

前者指文化习俗和传统,如制度、法律,政治体系、艺术等。

后者指心理层面的迁移,如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规范等。

表层文化迁移一般很容易被观察到,如词汇的文化迁移和言语行为交际模式的文化
迁移,许多专家和学者就此已做了相关的研究。

深层文化迁移指发生在深层文化层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心理方面的迁移。

因属于心理层次不易被察觉,深层文化迁移方面的研究很少。

由于深层文化价值观念是决定人们行为,态度及其交际模式的内在根源,并且因深层文化迁移造成的失误也对交际更具破坏力,因此探讨深层文化迁移现象对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产生的文化误区、更好地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迁移
1.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的单词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也就是说两个不同的单词,但指同一个意思。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愚蠢的时候,英语中说“he is as stupid as a goose”,而汉语中说“他蠢的象个猪!”。

因此如果一个中国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化知识,那么他就会说“he is as stupid as a pig”。

再有就是在一些谚语和格言中,例如: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A wise goose never lays a tame egg. 虎父无犬子;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英汉两种语言有的单词的内涵和外延部分相同,在有些方面他们指的事物相同,有些方面指的事物不同。

例如,在汉语和英语文化中玫瑰是爱情的象征,但在英语谚语中玫瑰是保密和沉默的意思,在汉语中带刺的玫瑰指漂亮但不友好的女孩。

3.一些初学英语的中国人认为每一个汉字在英语中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词,但是他们不知道在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相对应的可能有几种意思。

例如,中国学习者可能对“a heavy box”很熟悉,但是他们看到英文中“heavy smoker,heavy traffic,heavy rain”的表达时感到很震惊,他们经常翻译一些汉语搭配的时候犯语用错误,例如,把大雨翻译成“a big rain”。

4.有些词在一种语言中具有某种含义,但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这种含义。

例如,在汉语中“青松”有长寿和正直的含义,但在英语中没有,如果某个中国人说“I hope you live as long as a pine”,外国人会感到很迷惑。

5.有些词在一种语言中具有某种含义,但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

例如,饺子,扁担,油条,粽子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如果用汉语拼音翻译外国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具体解释一下。

6.在不同的文化同样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一些品牌“大宝”“金鸡”等,翻译成“Dabao sod(cosmetics),Golden cock(shoe cream),外国人没有人去买,因为在英语中“sod”被认为是不友好的人或事物,甚至是骂人的话。

公鸡在汉语中是提醒人们起床,金鸡起舞,但是在英语中会让人产生与男性有关的一些粗俗的联想。

四、总结
除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分析出造成文化迁移的原因,首先是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因为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
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

观念的不同最终决定了人们交流方式的不同。

其次是行为规范各不相同,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

再有就是价值取向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创设英语语境,例如课堂上教英语单词最常见步骤如下:发音、词性、定义、语法功能、词的习惯搭配及词的构成。

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进行教学,创设讲英语的情景,不要依赖汉语解释。

在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英语,除学会了新的英语单词,还复习了许多旧词,训练了听力,并确切知道该词的意思及固定用法,用英译汉的办法教英语少了学生接触和巩固英语的时间,会造成今后学生用汉语思维的定势,引起“迁移”。

长期用英语解释英语,易于养成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因此,用英语进行教学,其作用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将文化知识融入其中。

还要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是指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

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

最后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可支配,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贾雨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92.
作者简介:魏巍,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化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