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第五课公私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教学设计教科版2017111726正式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站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树立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

能力目标:能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了解公共利益的产生;知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共利益存在的价值。

教学难点: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教学难点:终身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风光秀丽的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至清末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

进入20世纪后,1931年全流域大水,共淹地340公顷,灾民2800余万人,死亡14.5万人。

1954年7月长江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洪水,受灾面积5400万亩,灾民1888万,损失100亿元以上,导致京广线100天不能正常通车。

1998年特大洪水,虽经百万军民备力抗击,保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

设身处地地站在长江两岸居民的角度想一想,面对水患频发但又资源丰富的长江,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愿望?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密切
活动一:看图片,谈认识
1.思考:从这组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思考回答。

3.提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有联系的。

4.教师讲解: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使用着公共设施,活动在各种公共场所之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而国家也在不断的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力求满足更多人的生活所需。

活动二:看教材第31页材料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组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3.教师讲解:任何利益都基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

随着公共生活中交往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古代那种“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越来越少见,人与人之间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

在日益复杂和多样的现代社会关系网络中,满足和实现这些需求涉及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目标导学二: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活动一:看教材第31--32页材料。

1.讨论:如何理解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教师讲解: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利益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有些需求单靠个人努力很准得到满足,只有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实现。

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活动二:“南水北调工程”即中国的战略性工程,是指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

2014年12月底,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2557.8亿元,工程建设项目(含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543.4亿元。

1.思考:国家为什么要耗费巨资来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2.学生分组讨论解决。

目标导学三: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
活动:看教材32页材料
1.思考: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3.教师讲解:(1)公共利益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医疗、教育、交通、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公民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服务。

(2)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没有脱离社会的个人,也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

因此,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三、课堂总结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没有脱离社会的个人,也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

因此,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当人与人之间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时,就产生了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公共利益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所以,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维护公共利益。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设置
1、“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也不存在超越个人利益的抽象的公共利益。

”这表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A.相互作用,相互斗争
B.相互矛盾,无法共存
C.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D.相互矛盾,冲突不断
2、正因为人们有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会有图书馆、音乐厅、展览会;正因为有了出行和交往的需要,才会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因为人们有了对通讯快速、便捷的需求,才会有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这说明()
①任何一个人的利益需求,公共利益都会给予满足
②公共利益是为满足大多数人或所有人的利益需求而产生的
③现代社会,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合作范围越来越广
④公共利益的产生,与人们生活范围扩大、个体需求相似性的增多关系密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句话反映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就是()
①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②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公共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③公共利益能将每一人特殊的个人利益全部涵盖其中
④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为方便乘客候车,济南市有关部门安装了部分新式公交站牌,增加了便民示意图等服务内容,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个别市民对这些设施不但不爱护,还故意损坏。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市民应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个人利益远远高于公共利益
C.维护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D.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直接造福于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