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理清记叙顺序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我妈是68岁时拿到驾照的。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 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了,有必要吗?”我妈 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又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 医治苦难的,于是我态度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终于把驾照 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技巧解密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 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 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可以补充、 解释或衬托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作用:①写出了……内容,交代了……原因。②丰 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文章脉络更加清晰,结 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③对人物描写或主要情节 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情节更曲折。 ④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⑤推动情节发展。⑥使主题 更鲜明、更深刻。⑦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技巧解密
例:【2023年浙江杭州中考二模】《继父》: 选文⑤⑥两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⑤上学对于她来说,是心头的痛。中考那年,父亲患了 急病突然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背着几乎崩溃的母亲, 她撕掉了高中录取通知书。可是她是喜欢上学的,自从撕了 录取通知书,她就常常梦见自己在高中门口徘徊。 ⑥知女莫若母,母亲最懂她心中的遗憾。她最初就明白, 母亲再婚一定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为了 自己能继续念书。可越是这样,她就越执拗地不想接受。 【参考答案】插叙。交代了妞妞失学、母亲再婚的原因, 揭示了妞妞不接受继父的缘由。补全了故事情节,突出中心, 表明继父对妞妞的理解、关爱。
技巧解密
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 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 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 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作用:①开篇点题,引出下文。②设置悬念,吸引 读者,激发阅读兴趣。③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 强文章的生动性。④避免叙事平板和结构单调,使情节 曲折,波澜起伏。⑤呼应(照应)……内容。
技巧解密
例:【深圳2022年中考模拟演练卷(卷A)】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分) ④他恨酒,也恨父亲。那一年秋收,父亲刚喝过酒,驾 着家里的三轮车带着母亲到田里去,没想到刚拐过一个山头 ,三轮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冲向了旁边的崖壁……等父亲醒来 ,一切都晚了,母亲早已没了气息。从此他成了没娘的孩子 。没有娘的家,笑声也没了。 【参考答案】插叙。插入了父亲因喝酒驾三轮车致使母 亲去世的事,交代了他记恨父亲的原因,也表现他对母亲的 思念,为下文他离开家做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丰富文章 情节。
技巧解密
5.平叙。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 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多出现在章回小 说中,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平叙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 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 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 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使用平叙的方式,特别要注意交 待事件起讫的时间,时间一乱,全局皆乱。
③父亲的诉说,母亲的“小声争辩”,“我”的 “百感交集”,一家人和睦体贴的氛围,为下文定下了 深情的感情基调,升华文章主旨。
技巧解密
例:【2019年广西防城港八上期中】《马氏“兄弟” 跨越二十年的诚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文使用倒叙手法有什么效果? 2016年2月11日,农历小年,下午6点,河南开封。 马保东与马奋勇挤坐在一张沙发上,兴奋地规划着今后 的合作。 【参考答案】马氏兄弟二十年后的合作本是事件的结局, 这样开头,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近期事件 开头,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2)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鲁迅《藤 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 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 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技巧解密
(3)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魏 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部编版七下)中,作者用三个事 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 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 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 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 ,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技巧解密
例:【2020年山东济南南山中考一模】《爱,踩着云 朵而来》:
文章前三段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 简要概括。
①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母亲小声 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②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 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可她却找不着回家 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 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中考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03
考点解读 课文解剖 技巧解密 真题解析
考点解读
记叙顺序主要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平叙等五种。
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中,总会考到有关记叙 文顺序方面的题目。阅读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作 者安排顺序的意图,从而去把握文章内容,理 解文章主旨。一般常考插叙和倒叙,尤其常考 插叙,主要以考查辨识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方 式出现,此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记叙的顺 序及作用就容易得分。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 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 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 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儿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 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 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 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 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 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 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字根“王旁青头兼五 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 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 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
②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 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 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 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 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家庭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 金只有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考点解读
常见考查形式: ①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按这样的 顺序写有何好处? ②本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请你说说 这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③文中第×段是插叙,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④文章开头即是全文结局,这是什么记叙 顺序?有何作用?
课文解剖
例1:分析朱自清《背影》(部编版八上)第1段的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 影。 【答案示例】用倒叙手法开篇,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 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突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吸引读 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技巧解密
技巧解密
例:《智取生辰纲》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 策,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 ①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 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③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 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技巧解密
二、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 事情提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倒叙 是就全篇而言的,回想的篇幅长,占整篇文章的主体, 是表现中心的主要内容。回想结束后,情节不再向前发 展,首尾基本上在一个时间段上。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 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 一件事情的叙述过程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插叙是就局 部而言的,回想的篇幅短,回想结束后,情节继续向前 发展。
③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 干了。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 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技巧解密
【答案】①父亲的话语和母亲迷路的故事触动了 “我”,这是“我”回忆往事的由头。
②母亲现在的迷路,与后文回忆多年前从未出过远 门、大字不识的母亲却奇迹般找到百里外求学的“我” 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母爱”的力量以及对母亲老去 的遗憾、惋惜之情;
作用: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 目清楚,有条不紊。
技巧解密
如《西游记》花果山两段中的文字: 那大圣把旗拆洗,总斗做一面杂彩花旗,上写着“重 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字,竖起杆子,将旗 挂于洞外,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不题和尚二字。 却说唐僧听信狡性,纵放心猿,攀鞍上马,八戒前边 开路,沙僧挑着行李西行。过了白虎岭,忽见一带林丘, 真个是藤攀葛绕,柏翠松青。三藏叫道:“徒弟呀,山路 崎岖,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 恐有妖邪妖兽。” 这是用平叙的方法来写悟空被唐僧赶走后的情况:先 写悟空在花果山闯出一片天地,后写没有悟空后唐僧师徒 三人的艰难处境。两段文字有先后,但时间却是平行的。
作用:①按事件发展(时间)顺序叙述,叙事有头 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令人印象深刻。
技巧解密
【顺叙的类型】 (1)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陆定一《老山界》
(部编版七下)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 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 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技巧解密
三、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 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 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 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真题解析
【2022年四川达州中考】 一生都在成长 闫红
课文解剖
例2:试分析刘绍棠《蒲柳人家》(部编版九下)倒叙、 插叙相结合的手法。
【答案示例】这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写一个中伏天 “大晌午”发生的故事,先交代何满子被拴,设下悬念, 引人入胜;中间用插叙表现中心、突出重点,叙事手法别 致。如为了照应上文“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 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下文中插叙 了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一事,突出了她爱憎分明、刚正 不阿的性格特征。为了表现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插叙有 关何满子父母的情况,通过婆媳间的矛盾,再现爱孙如命 的一丈青大娘的形象。文章后半部分在塑造何大学问这一 人物形象时,插叙外号的来历,重在交代人物的“关公相 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乐善好施、好戴高帽儿、讲排场、 摆阔气的性格特征。
技巧解密
1 2
3
一、记叙顺序的知识 二、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三、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技巧解密
一、记叙顺序的知识
1.顺叙。也称正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 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 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 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顺叙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常用的叙 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