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伊莉莎白·鲍温及其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在情报部门工作。
自
1923 年鲍温的第一部故事集《不期而
遇}(Encounters)出版浅谈伊莉莎白·鲍温后,她便--,b致力于小说创作。
鲍温出身富贵,她的作
品大多以英国、爱尔兰的富裕家庭为背景,擅长于言简及其作品意赅、不加粉饰的方式来揭露和讽刺中产阶级的荒诞
与冷漠。
由于她是从爱尔兰的海岸去观察英伦社会.她
杨瑞芝的观察、评论与典型的英国传统观点不尽相同。
鲍温眼外图文学研究中的生活,既不是单纯的悲剧,也不是纯粹的喜剧,而
是两者难分难解、变幻莫测的混合。
在创作方法上,她摘要: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英国爱尔兰优秀小善于采纳现代的手法来丰富和充实传统的技巧,谨慎说家伊莉莎白鲍温(Elizabeth Bowen)《心之死》、《巴黎地效仿亨利.詹姆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可谓文笔细
、、:1鉴暑≤童-"=e《量『l三_I
的房子》、《小说家的技巧)Wr作品的分析。
探讨作者在腻.勇于创新。
鲍温的主要的作品大多表现出上层社会
战争纷起的年代里。
从自身非同寻常的经历中所洞察年轻女子的微妙心理、恐惧感和感情上的挫折。
她着力
到当代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及其在小说理论领域所刻画内心意识的流动时.常常足以将读者带入故事情
做出的贡献。
节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之中。
由于女性特有的敏锐感
关键词:伊莉莎白·鲍温;传统;革新;战争;孤独感和细致笔触.鲍温的作品风格越到后期越趋向于工整小
说创作理论拘谨,但却避免了其他一些女作家可能陷入的局限性。
她的作品并不限于女性和家庭的狭隘天地而具有较浓
伊丽莎白·鲍温(Eli zabe th Bo we n,1899——1973)。
厚的时代气息:爱尔兰的暴力骚动.战时英国暗探的密是一位多才多艺、著作颇丰的英国爱尔兰女作家,深受谋策划,在鲍温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鲍温的作品虽然西方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好的小继续遵循着19世纪的传统.却又不会落人于陈腐的
窠说家之一。
鲍温出生于都柏林的一个律师家庭。
青年时臼使得她在那个小说界革新之风盛行的年代里独具一
代以后常居住于荚国。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她有着格。
丰富的人生阅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她曾为
医院《心之死}(The Dea山of the Heart,1938)和《炎炎
日
此后,西方有关风的传说,外形不尽相同。
但上述情节响,更强调中国人求安、祈福的愿望,它更多的是一种
与含义却大同小异。
瑞兆来临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明中,风的含义则受其源
公元一世纪。
基督教广泛传播。
凤凰涅粲的情节与头文化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更多渗透了死耶
稣死而复生的情节很相似.以至于风一度成了耶稣而复生,追求永生的元素。
两者从根本上的不同体现了
的化身。
然而。
风在西方死而复生的传说受何影响形中西由于地域的不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造就的民族成,并未得知。
究其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神话。
笔心理、文化的差异,它们代表了各自的文化内涵,昭示者认为西方凤文化的形成与此有着深刻的渊源。
众所了其各自的民族性格。
周知,希腊神话传说中奥林匹斯山上有十二主神,以宙斯为首,他们无所不能,永
生不死,而有关西方凤的最注释:
早记载也是在古希腊时期.所以不死鸟神话的勾画不①山海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4
页.同程度地吸取了神话中诸神的永生概念,才有西风死(爹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而复生的神话流传至今。
这一传说。
寄寓了当时人们的社,2008,67页.愿望,即如希腊神一样永生。
而此后西方深受基督教教(萤朱筱新、车华玲.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M】.北京:义“天堂地狱说”的影响.放弃现世的幸福和快乐。
而以同心出版社.2002.148页.
现世的“善行”去追求来世永生,风凰死而复生的含义更是被推崇到无以
复加的程度.其寓意也深深地印刻参考文献:
在人们心里。
【1】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结语大学出版社。
2002。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论述来看,中西凤都具有燃火【2][苏】海通.图腾崇拜【M】.何星亮译.桂林:广西师范自焚达到永生的共同特征。
所以往往认为中国风凰与大学出版社,2004。
西方不死鸟是同一种鸟。
并且在中
西方凤文化的不断[3】李麟、乔琰.东方人与西方人【M】.北京:中国工商交流中,凤象征着美丽、崇高、勇敢之意也逐渐趋于相联合出版社,1999。
同。
但从各自主要的象征意义来
看.中两风文化的含义
是不尽相同的。
中国凤文化受中国古老农业文明的影(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166骋代戈辱/2011.4上半月
万方数据
当午》(11le Heat of t h e Day,1949)是鲍温的两部传世之的见解.却仍不失为一篇关于小说理论比较全面而概
作,可以看出她的小说在创作的中期转向成熟,《心之括的总结。
文章主要从“真实与虚构~人物的塑造”和
死》通过一颗年轻无辜的心怎样走向绝望,来表现社会“时间、时期和现实”三个要素来讨论小说的创作。
鲍温
的诡诈和残酷。
故事的主人公鲍西亚,单纯而顺从,在的观点倾向于传统的理论但又接受了小说创作中实验
父母死后由同父异母的兄长和嫂子照料.但是生活在和革新的经验。
她在讨论什么是小说时强调.小说必须
这个家庭中.鲍西亚感到一阵阵难以排遣的冷落和孤“真实可信”,应该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又经过想象的渲
独。
后来她钟情于一个名叫艾迪的年轻人,不幸的是艾染。
这样的小说才能“具有力量和特殊的重要性.变得
迪也只是与她逢场作戏,背后却与别人偷情。
在冷漠自更加真实,更富于内在的现实性”。
鲍温与现代派作家
私的机械时代。
鲍西亚再也无法与任何人建立起感情不同,她强调故事情节的重要性,认为一本小说必须有
上的纽带.也无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归宿,内心只有一个好的故事,而一个好的故事必须符合三个因素:直
死一般的绝望与孤寂。
像劳伦斯一样,伊莉莎白.鲍温相截了当,易于理解;能触及重要关键问题而引起读者的
信彼时的世界已经被剥夺了唯一能匡救人类的真挚情兴趣;开头精彩,能与是全书的精神。
但是,光有故事还
谊,即使以女性的细致观察。
她也似乎无法找到使世界远远不够,“一本小说如果要写的有深度。
它需要
复苏的可能。
有一个主题,一个内在的含义”。
鲍温认为。
一个好的主
继《心之死》十一年之后,《炎炎日当午》问世,这部题必须有两重属性:第一是主题必须包含道德内容.即作品
是伊丽莎白,鲍温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受到评论作家应该通过对事物的评价而提示“真理的某一心得
家们广泛注意的作品之一。
它的主题与技巧并无多大方面”;第二是主体必须表现的深蕴含蓄,如过于浅露。
变化。
小说以战时伦敦为背景,描述伦敦街头的人群噪小说就会沦为概念式的教渝文字。
文章在第二、第三部
杂的喧闹情景,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人公的隐衷。
英国分讨论人物和时同时,更多反映了现代小说的新概念。
小说家兼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说道,没有什么小说曾鲍温称赞伍尔夫是善于以戏剧性方式运用“现在”时间
比它更好地捕捉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气氛。
的大师,《达罗卫夫人》中交织穿插、同时并现的手法取
她以紧张而可信的细节表达了那个毫无生气的苦难世得了强烈的效果。
界.在了解那个时间和地点的读者身
上非常强烈地唤起鲍温认为。
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们的见解是不断
感情和感觉方面的记忆,以致人们好象又在经历着它变化的,小说“为了表达新的东西,就可能需要寻找一
们。
鲍温通过自己的口叹道: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种新的词汇”,要“不断寻找一种既是我们这一代所特
年“显然是无可挽回地滑向灾难”,而这又“是这个听天有的、又包含过去一切时代特征的表现手法。
”鲍温对
由命的世纪将要经历的、命里注定的道路”。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豪和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大师的创鲍温的其它小说还有《最后的九月》(‰Last作都有高度的评价。
正是由于鲍温从历史的联系和时September,1929)、<向北方》(To the North,1932)、和《亲代的特征方面探讨小说理论的法杖.她的评论性文章
朋故旧)(Fri ends an d Relations)以及《巴黎的房子》(The 作品在综合传统的和革新的观点方面,的确有不容忽
H o u s e in Paris。
1935)等。
《巴黎的房子》透过儿童的意识视的参考价值。
和视角描写成人世界。
通过一个私生
子被重新接纳进
生母家庭的经历。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未婚的母亲参考文献:和私生的孩子是小说中的常见的题
材。
鲍温运用这个[1]Martin S.Da y History of E ng l is h Literature:1837t o
传统题材来表现妇女的变化以及敢于面对过去事实的t he Present 1964。
重要性。
在鲍温的作品中,孩子的孤
独常常被用作比喻【2】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世界文学》,
来反映由命运和不幸所造成的人类普遍孤独感。
也是。
1979年第1期。
在巴黎的那所房子中鲍温成功描绘
出了小说主要事件【3】苏雪莹.浅析外国小说创作与作者的关系,2007
发生的背景,并使之成为一个汇合过去和现代的象征。
年第9期。
鲍温也写过一些评论性的作品,在小说创作理论【4】蒲度戎.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
上有所有贡献。
比如:《英国小说家)(Engl ish Nov eli sts。
社.200lo。
1942)、《小说家的技巧》(T he novelists’Craft,1956)。
象[5】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欧美文学作品评析及其它.韩静胡燕等詹姆斯的UI,说的艺术》、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以及198l。
劳伦斯和伍尔夫论述小说创作的文章一样,她的《小说
家的技巧》也是讨论创作的心得之谈。
尽管鲍温的文章(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不像上述提到的书籍、文章那样富有精辟、创新和独到
2011.4上半月\聘代支孳167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