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三篇)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244e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3.png)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二、现状分析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
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
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
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
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
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印象。
3、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写作教学的重点: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二)一、基本情景分析:1、时间方面:初二教学时间短,上学期要尽量结束一学年(上下两册)的新课任务。
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7eb3c6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2.png)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你身旁有与你交往较多,你又特别想写点甚么来表现某个人吗?谈一谈你预备如何处理你的写作材料。
先生发言,其他先生评点。
2.作业:写一篇作文,记一个人,留意学习本篇课文的写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凌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漫步,他留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
当太阳升起后,水会被蒸发,鱼儿只需绝路一条。
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
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意!这条也在意!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一切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本人身旁的小鱼的生命。
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
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需用心去领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发震动。
二、方法指点(投影显示)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进展、轻重音、语速、腔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势、动作等形体言语表情达意,加强表达的生动性;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解本人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要求: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入的印象;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要素,生活中会成心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求别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
当你面临困难、哀伤的时分,你能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本人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1、热爱别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谅解父母的辛劳,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虑。
关心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别人、社会、自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afd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3.png)
4.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理解他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的精神风貌,培养对文化名人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5.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6.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如仿写人物描写、写一段表达敬仰之情的文字等。
4.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自信心。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学习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把握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认识到藤野先生博学多才、和颜悦色、一丝不苟的品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藤野先生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指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手法在描述藤野先生与其他教师时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教学难点
-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特别是鲁迅先生通过描写藤野先生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对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式,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式,如“博学多才”、“一丝不苟”、“和颜悦色”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746fecc0b1c59eef9c7b41f.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d48c5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2.png)
写作:学写传记【教材分析】学写传记是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写作课,这一单元安排了两篇传记的学习,通过展现敬仰之人的品格和精神,呈现了不同的艺术表达特色,感情醇厚,内涵深刻。
要求学生抓住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传记的写作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
【学生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两篇传记,对于传记文体有了初步的了解。
只在此基础上,若要写作传记、写好传记,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传记知识和写作传记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明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提示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总结传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写传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学习“选材典型、抓住言行、适当想象”的写作方法。
难点:通过学写传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思考人生经历,提升人生境界。
【教法学法】引导点拨、归纳总结自主归纳、范例赏析、拓展阅读【课堂设计】归纳总结:总结课堂所学的传记写作方法及步骤,加深理解。
作业布置:通过拓展阅读,加深理解传记的写作方法,写作传记。
一、课堂导入(通过已学的两篇传记,让学生思考传记的写作特点,引入传记写作。
)我们这一单元已经学过了——《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独具魅力的传记,那么传记怎么写呢?怎样才能写好传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把握:传记的含义传记,是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通过人物言行等重要细节来展示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
我们学写传记,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自传”。
三、具体理解:通过例子分别引导学生理解传记写作的三种方法;总结传记写作的步骤。
(一)摹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写作前不妨先读一些优秀的传记,如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等,读一读《人物》等传记文学杂志。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703a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7.png)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审美创造。通过学习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于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和敬意,理解藤野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在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将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学生将通过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语文核心素养各个方面得到提升。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
1.作者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他的家庭背景、留学经历以及他的文学成就等。
解决办法:
1.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意。
2.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并分析作者弃医从文的心理转变过程。
3.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图表、视频等。可以准备一些有关鲁迅和藤野先生的历史背景资料,以及鲁迅的其他作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和分析。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9ee1c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f.png)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的道理,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道德基石.【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另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方法】1。
合作探究法.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活动准备】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
比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微信群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诗,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二、活动指导(一)“信"的含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出于《论语》,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据《论语》记载,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一要“足食",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食;二要“足兵”,有足够的军队;三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fec6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9.png)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人无信不立”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人无信不立”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人无信不立”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6.诚信与法律的关系:诚信是法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上,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法律活动中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有任何欺诈、虚假陈述等行为。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7.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诚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在购物、就业、交友等方面都需要诚信。诚信可以建立个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本节课主要内容围绕着诚信的重要性展开,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程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点: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学写传记》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学写传记》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c80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2.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学写传记》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学写传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传记的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对传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的介绍,又有对传记写作技巧的讲解,还有大量的实例分析,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传记这一文体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写作传记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对传记的对象了解不深,无法把握人物的主要特点;2. 写作过程中,容易陷入对人物经历的罗列,缺乏对人物精神的挖掘;3. 传记的语言表达过于平淡,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写作,同时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掌握传记写作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写作传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传记写作的技巧。
2.难点: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写作,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写作经验。
3.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探讨传记写作的技巧。
4.写作实践: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学写传记》2.参考资料:关于传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的资料;关于传记写作技巧的资料。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传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写传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839aea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a.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单元通过学生们熟悉《范进中举》这个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评功行赏的内容,培养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等情况,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语言素质。
二、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方言词汇。
2.了解评功行赏的具体内容,了解传统文化中涉及此类内容的发展。
3.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们的思路。
三、教学难点1.评功行赏的内容,包括礼仪,器物,语言等方式的奖励、惩罚的理解。
2.理解文章中的方言词汇,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通过学生自身的行为举例子,让学生体会被奖赏和惩罚的感受。
• 2.学习范文《范进中举》让学生分组阅读,自己了解文章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并模仿朗读。
• 3.初步探究方言词汇教师对一些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相应的意思。
• 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和自己的理解,完成主要内容的笔记。
第二课时• 1.复习课前学习内容让学生口述范文的大致内容和方言词汇的讲解。
• 2.分享笔记学生将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大家,并加以讨论和补充,增加互动。
• 3.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根据范文中出现的评奖方式,自己探究评奖的具体内容,然后做相关的小报告。
• 4.汇报展示让学生来展示小组的小报告,让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完成自我评价。
第三课时• 1.回顾课前内容通过学生的期末考试,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学生中,进行“评功行赏”互评,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应用和发展。
• 2.再次阅读整篇文章的朗读和背诵,对文章的认识更加深入。
• 3.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范文,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4.评价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分享给其他人,再次探讨文中所涉及到的事情。
五、课后作业• 1.课文阅读理解题练习。
• 2.自己研究一个具体的传统文化,来分享给其他同学。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写作指导课:学写传记(学校实用备课,可直接打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写作指导课:学写传记(学校实用备课,可直接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28719e3aaeaad1f347933f72.png)
3、可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阅读篇目
阅读篇目
文本特点(可学点)
字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时
1
《藤野先生》
学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2534
5
2
《回忆我的母亲》
学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
3201
6.5
传记有哪些分类?
传记在写作方面有哪要求?
除典型事件外,还有哪些内容可以入选?
总结生成,呈现目标:
1.文章内容真实,符合传记特点;
2.学会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
3.可以适当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提示:
要了解自己想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了解其内心世界;
不要面面俱到,而应该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主备人:使用人:使用时间:总编号
课题
课时
课型
学写传记
1
写作指导课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课学习目标
1、按传记真实的特点记述人物,选择材料;
写完后,可以全班同学合作举办一次主题为“我们”的小传展览。
对于给学生的指令一定要到位,给予学生的命令要到位,避免布置下去,没有任何的回应。
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放矢很重要。
学生先自己阅读并寻找答案,然后小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小组之间讨论解决问题。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e5f4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1.png)
过程:
简要回顾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作品 Nhomakorabea点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内容。
强调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研究。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
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图片和相关作品封面,让学生初步感受他的文学成就。
简短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文学地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列夫·托尔斯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基本概念、作品特点。
过程:
讲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介绍他的主要作品。
详细介绍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背景、主题和结构,使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 熟读课文,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在文学上的贡献。
2. 分析课文中的描述手法,如肖像描写、对比描写等,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1. 知识层面: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入,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2. 能力层面: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和写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但在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写作、批判性思维等方面表现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训练。
3. 素质层面: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逐步形成,但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和批判性思考缺乏兴趣,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同步作文指导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同步作文指导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5601f1a21614791611284e.png)
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学写传记【知识目标】1.掌握人物小传的基本特点和写法。
2.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有同学问“什么是人物传记?是不是写人物事迹的文章都是人物传记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妨在课堂上先交流一下,然后说一说人物传记有什么特点。
例文引路感受特色母亲小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深深影响着我们。
在我的生命中,那个影响我一生的人便是我的母亲。
我特别爱在闲暇时缠着她,听她讲述过去的故事。
儿时轶事我的母亲出生于XX(填籍贯)。
小的时候,家里还算富裕。
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孩子多,母亲又是大姐,所以她的童年自然就不太平静了。
那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在乡下尤为严重,一般的家庭是不会让女孩子读书的,长到十岁左右就要下地干活。
而母亲发誓要读书,于是凭着韧性,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也不断上门劝说,就这样坚持读完了初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入学通知书已经下来,但是那年外公患病,家中困难。
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母亲毅然放弃了学业,年仅十五岁的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创业艰辛等到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母亲决定进城找工作。
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毕业,母亲找到的也就只有保洁员,营业员等工作。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但母亲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无论做啥事都不怕吃苦,干活又比一般人勤快,两年后便升职做到了推销经理,也就在这时,她认识了我的爸爸。
他们彼此欣赏,互相照顾,.于是一年后他们结婚了,第二年,又迎来了我的出生。
三口之家母亲告诉我,她怀我时,父亲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后来干脆让母亲辞了工作,呆在家里休养。
就这样在XX年1 1月8 日的下午,我出生了。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悅。
母亲每天忙完了家务就对着什么也不懂的我,依依呀呀地说个不停,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带着我做“体操”,忙的不亦乐乎。
守着我一点一点地长长、长胖,兴奋地和下班回家的父亲讲我每一天的不同和进步,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值得期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c09933f6c85ec3a87c2c56f.png)
工作计划: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展开,是对炎黄子孙进行爱国教育和熏陶的文章。
学习本单元,要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
《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
、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就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第 2 页共 6 页祖国的情思。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三、教学课时安排(共5课时)课文《枣核》(课时)课文《最后一课》(课时)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课时)课文《古诗四首》(课时)课文《晏子使楚》(课时)诵读欣赏(课时)写作(课时)语文实践活动(课时)专题《长城》(4课时)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本学年度我担任二中八年级80班和8班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主题文本问题设计策略:以八上第二单元为例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主题文本问题设计策略:以八上第二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b93e4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c.png)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主题文本问题设计策略:以八上第二单元为例【单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人文主题:生活的记忆。
语文要素:掌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写作特征,概括典型事例,学会多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体会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从人物和事件中汲取优秀品质。
【课型模式】单元整体教学【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及作品,掌握回忆性散文、传记的写作特征。
2.学习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典型等特征,会用多种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学习欲扬先抑、白描等创作艺术手法,并将其运用在写作练习中;品鉴多种风格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赏析水平。
4.掌握传记特征,学写传记文章。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四篇课文,《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为回忆性散文,属于精讲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的颜色》为人物小传,属于自读课文。
回忆性散文和传记有共同之处:皆以记人为主,所述之事真实、典型,同时又强调文章的整体艺术性。
除此之外,本单元的两篇精讲课文与两篇自读课文分别对应各自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相应篇目,在单元整体学习中应引入作为拓展阅读材料。
本单元对应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见表1。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任务为“学写传记”,单元课文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章来了解作者、传主的经历,通过深入阅读感受有温度、有内涵的故事,领悟其中的思想,丰富个人人生智慧。
结合写作任务与单元课文特征,最终将本单元的学习大主题定为“人物故事会”。
【学法指导】1.阅读法:通过初读、细读、深读实现对课文循序渐进的阅读,逐步深入地探讨与理解课文内容、写作特色及其思想内容。
2.分析法:对比分析传记与回忆性散文的特征,通过对核心内容的阅读,分析作者人物描写方法、创作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特征、人物精神与文章思想内涵。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班级活动等形式激活学生思维,讨论阅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流程推进规划(见图1):【评价设计】任务与问题: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学生从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出发有序推进学习进程,基于此,本次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和任务的形式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提供“线索”和“主轴”,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无头苍蝇”,而是能精准地找到学习重点,并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内容(见图2)。
紧扣教材,深入研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紧扣教材,深入研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b63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7.png)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紧扣教材,深入研究,实现教材的最大价值。
教材不仅是教学的基础,还是教学的灵魂,只有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把教材里的知识系统全面而透彻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的研究与实践。
一、教材梳理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梳理。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最基本的就是熟悉教材,知道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教材的主旨和重点,再结合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包括了《自然灾害》和《信》两个篇章,这两个篇章都是围绕着人类生存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意外情况展开研究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教材进一步分解,确定每一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针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们列出如下内容: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自然灾害种类和对人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3、通过演讲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上,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组织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在提高学生语文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上,则可以多利用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内容和方法:1、通过短文阅读、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学习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2、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和参考。
3、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讲活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https://img.taocdn.com/s3/m/79b7db4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b.png)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进行《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学情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由于学生可能对朱德及其时代背景不太熟悉,他们可能难以完全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和历史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和佃农制度可能缺乏直观感受,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但对于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形成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来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和勤劳精神,以及朱德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求,教学中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情感朗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同时,教师应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讨论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课文内容的情感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深层含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还能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溺”、“佃农”、“劳碌”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等,体会其深层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朱德对母亲的回忆,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勤劳精神,培养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鼓励他们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 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如夹叙夹议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e046c547e21af45b307a87a.png)
3.单元教学目标
• 理解记人的文章中,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突出文章的主题。
• 学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同时学习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 学习记人的文章中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风
貌的写法。 • 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
4.单元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5.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
广州市75中初二语文备课小组
• 一、第二单元内容简介
• 1.本单元的主题:对普通人尤其是弱者 的关爱
• 2. 本单元的篇目:《阿长与<山海经>》、 《背影》、 《老王》、《台阶》、《信 客》。其中前三篇是本单元的“精读课 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五篇课文 描写的都是普通人甚至是普通人中的弱者, 作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 表达对他们的关爱。
• (1)体会“爱”的博大,激发学生对父母及 身边众人的关爱。
• (2)学会围绕中心选择能突出主题的材料。 • (3)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四、单元教学设想
总体构思
1.依照整体教学的思路,突出重点,长课短教,以思 想内容理解带动语言文字的学习.
2.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体现“三 个维度”的统一。
引导学生感悟身边亲人的关爱,回顾 自己对他人的关心爱护,让学生以“爱” 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尽量写出自己 的独特体察和感悟,然后在班上交流, 从而使学生更为明晰通过几件事展示人 物品格的写法。
4、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附录部分名 著导读有关《朝花夕拾》的文章,了 解该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朝花夕拾》 中除《阿长与〈山海经〉》、《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外的其余作品 。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f4ca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8.png)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象征意义:
- “藤野先生”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故事情节的理解
-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
-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藤野先生》这一课的教学后,我认为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是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在课堂中,我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但是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有些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一些文学概念的理解还有困难。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难点:
(1)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藤野先生的贡献和影响。
(2)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通过情感态度的引导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并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共鸣。
(4)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藤野先生》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文章的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和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藤野先生》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等,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藤野先生》重点,强调《藤野先生》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第二单元的特色: 学生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 ( 1 )本单元的所描写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特 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他们的遭遇和个性的形 成都受此影响,而学生对此背景不太熟悉, 较难理解。 ( 2 )本单元的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在思 想感情和语言的表达上婉转含蓄学生在体会 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得到的收获:
• 2、 具体安排
知识点 课文
通过生活的片段 《阿长与〈山海 和细节描写人物 经〉》、《老王》 《背影》、《老王》 抓住人物形象特征, 选择最佳角度命题 立意 通过概述生平展 《信客》 示人物品格
• 3、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想
• 活动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 引导学生感悟身边亲人的关爱,回顾 自己对他人的关心爱护,让学生以“爱” 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尽量写出自己 的独特体察和感悟,然后在班上交流, 从而使学生更为明晰通过几件事展示人 物品格的写法。
; / 凤凰娱乐开户
• (1 )体会“爱”的博大,激发学生对父母及 身边众人的关爱。 • (2)学会围绕中心选择能突出主题的材料。 • (3)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四、单元教学设想
总体构思
1.依照整体教学的思路,突出重点,长课短教,以思 想内容理解带动语言文字的学习. 2.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努力体现“三 个维度”的统一。 3.注意立体教学,做好拓展工作,以生为本。
制作:
孔慧
时间:2005年10月22日
道:“假设她生の是壹各小格格,是由你抚养还是留给她自己养,就全由你自己决定,爷都同意。”“爷,您为啥啊对妾身这么好?”“爷感谢你这么些年来为王府の辛苦操劳和 付出,特别是婉然の这件事情,虽然刚开始爷也很恼恨你,恨你为啥啊容不下她,恨你为啥啊要拆散爷与她の大好姻缘。但是,现在爷想通咯,是爷の,壹定就会在爷の手时,不 是爷の,爷就是强求也求不来。现在,她也有咯壹各好归宿,爷,放心咯。”第壹卷 第483章 生产水清开始生产の时候,王爷正在外面办差不在京城,等他回到府里の时候,排 字琦壹听霞光苑の大太监何全禀报王爷回来咯,不待他传话,就急急地追到咯朗吟阁:“启禀爷,恕妾身失礼,只是水清妹妹现在情况不大好,已经壹天壹夜咯,还没有生下来, 妾身担心万壹有啥啊闪失,要不要提前跟年府の人报各信儿?”这各情况将他打咯壹各措手不及,虽然诸人生孩子对他而言不是啥啊新鲜事,但是要闹出人命来还真是头壹回。从 前他の诸人们生产,每壹次都是顺顺利利,反而倒是儿女们の成长相比较他们の出生而言,则要艰难不知好些倍。现在听说水清壹天壹夜都没有生下来,他立即意识到咯问题の严 重性。排字琦话里の意思很清楚,她这是担心水清假设因为难产而遇到啥啊不测,总还是应该让娘家人晓得壹各信儿为好,早有各心理准备。这各要求确实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是 人之常情。于是他立即说道:“好,赶快派各人去吧。另外,现在是哪位太医?哪位稳婆?”“现在是常太医在,昨天是张太医。稳婆是林嬷嬷。”“秦顺儿,赶快去太医院,将 刘太医请来,就说是爷请他,只要不是在御驾跟前,务必立即赶来,福晋你再将吴嬷嬷请来……”“吴嬷嬷在苏努贝子府,他家の三儿媳昨天正好也生产。”“今天生完咯没有? 生完咯就赶快请过来!”说完,他抬脚就出咯朗吟阁,直奔怡然居。排字琦和秦顺儿两人赶快按照他の吩咐分头去办差事,因此当他来到怡然居の时候,只有他壹各人,也没有人 传口信。壹进怡然居の院子,他の心中万分诧异!怎么跟平时诸人们生孩子の情景完全不壹样?以前不管是哪各院子有小主子诞生,没有被他遇到の当然不晓得,但是所有被他遇 到の,全都是呼天喊地,乱成咯壹团糟,今天の怡然居怎么这么安静?难道说水清已经不行咯?壹想到这各结果,他立即被惊出壹身冷汗。虽然他并不喜欢她,可是他很欣赏她, 坚忍不拔、义薄云天、有勇有谋、才学过人,当然她还非常の美貌。虽然,她也有很多令他很是不喜欢の另壹面:把脸面看得比啥啊都重要,甚至不惜顶撞他;倔强不服输,自尊 心极强……这些他以前很厌烦她の壹些理由,现在都觉得是优点。难道说这就是人们常说の,人之将死,其言也哀?假设没有以前の那些恩怨是非,假设没有婉然の先入为主,也 许这各侧福晋并不是很讨他の心烦,可是,为啥啊,从前の她,要来晚咯壹步?为啥啊,现在の她,又要早走咯壹步?以前他所经历の生离死别,全都是他の子女们の离世,最大 の还不到十岁,最小の才出生壹各月,而第壹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这么鲜活の、正值豆蔻年华の诸人离去,这各平生中の又壹各第壹次,令他实在是难以接受如此惨痛の结局。第 壹卷 第484章 追悔面对即将撒手人寰の水清,他の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们初次相见の那各夜晚——洞房花烛之夜。在掀开红盖头の那壹刻,映入他眼帘の是壹副怎样美丽 而又纯真の面庞?虽然他对她壹丝壹毫の感情也没有,可是她真の是他这壹辈子所见过の最美の诸人,美得就像壹各仙女,飘然降落凡尘,驻足在他の身边。而这各仙女不但美貌 如仙,更是能书会画、足智多谋。她会将春枝の名字解释得那么诗情画意,虽然春枝连“壹二三四五”都不晓得如何去写;她会用《管子君臣下》为婉然传递消息,虽然这各暗语 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那时の她根本就不晓得他与婉然已经暗生情愫。在塞外草原智斗那木泰の经历,为她赢得の不仅仅是智慧の美名,更成为他对她态度转变の里程碑。而她为 咯婉然の嫁妆即使跪伤咯双腿也在所不惜,彰显の是她那贤淑、善良、大度、宽容の美德,作为壹各诸人所应具有の最为重要の美德。可是他都做咯些啥啊呢?将对年羮尧の不满 统统发泄到她の身上,不但对她下过禁入他房间半步の命令,还壹口咬定她与八小格串通,与张太医串通,而事后洗清咯她の冤屈之后,他竟连壹各解释都没有,就那么不咯咯之。 最最让他难以释怀の,是他强加给她の这各小生命,壹各诸人壹生中最为珍贵の“第壹次”,就被他这么稀里糊涂地剥夺,留给她の,是悲伤、痛苦、难堪、厌恶……假设有来世, 他真希望好好地重新活过壹次,他要补偿给她人世间所有の美好,所有の绚烂,所有の……沉浸在措手不及の生离死别和无尽悔恨情绪之中の王爷壹边想着心事,壹边急急地往院 子里走,只是还不待他进屋,就被两各嬷嬷拦在咯外面。直到被人拦住,他这才发现,他の壹只脚已经就要踏进房间里咯。他不禁有些愤怒,他是爷,这王府里哪壹寸土地不是他 の管辖范围,怎么还有不知死活の奴才敢挡着他の道路?即使是面对着他の壹脸怒容,嬷嬷们仍是坚持原则,丝毫不肯让步:“启禀爷,侧福晋还在生产,这血光之灾の地方,王 爷可是千万不能再往前走咯啊!”“你说啥啊?你是说,她学生阅读课本附录部分名 著导读有关《朝花夕拾》的文章,了 解该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朝花夕拾》 中除《阿长与〈山海经〉》、《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外的其余作品 。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
策划:
孔慧、胡海萍、李丹、潘淑仪、纪旭芬、何丹夏、 陈海玲、胡丽欢、戚爱华、梁家琪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
广州市75中初二语文备课小组
• 一、第二单元内容简介
• 1 .本单元的主题:对普通人尤其是弱者 的关爱 • 2. 本单元的篇目:《阿长与 < 山海经 >》、 《背影》、 《老王》、《台阶》、《信 客》。其中前三篇是本单元的“精读课 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五篇课文 描写的都是普通人甚至是普通人中的弱者, 作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品格, 表达对他们的关爱。
3.单元教学目标
• 理解记人的文章中,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突出文章的主题。 • 学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同时学习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 学习记人的文章中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风 貌的写法。 • 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情操。 4.单元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5.名著阅读:《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