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正、负数教案 青岛版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正、负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根底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与其运算的根底。
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拟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教师就带着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情境图,让大家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从大家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大家观察情境图,提出与正、负数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大家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
+13℃-3℃。
〔引导大家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
〔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方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限,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
〔大家讨论,师提醒大家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大家再次讨论。
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通过大家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总结,帮助大家建立了正、负数的概念.对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数学问题,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大家的思维活泼起来。
〕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第一题:
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根本练习题。
〔练习时,可让大家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大家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大家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
让大家独立完成,订正时,主要看大家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
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大家谈收获。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大家在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大家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正、负数,以激发大家的探究欲
望,
2.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给大家搭建了一个探究的平台,给大家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大家在感性的素材中体会正和负的含义,从而更好的理解正、负数。
3.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把抽象的数学与丰富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可以使数学变的生动有趣。
因此,我创造条件让大家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教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引导大家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由于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首先以情境引导大家回忆已学知识,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与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那么到零下10℃左右。
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
〔大家写出—3℃、—10℃〕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3 ℃与—10℃哪个温度更低?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展比拟?
借助温度计比拟:大家会发现—10℃表示的温度低。
〔以上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大家主体的作用,根据大家已有的经历,在猜想、观察、交流中通过两个负数的大小比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拟大小的题目〕
①先让大家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②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③大家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集体交流,引导大家说出比拟的方法。
2.自主练习第5、7题
①大家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②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引导大家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练习第8题
〔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
①先让大家读懂题目,分析题意
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②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③交流得知。
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
①引导大家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②组织大家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③通过讨论,明白意思。
“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到〔1500+25〕毫升;“500±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
1.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
①先引导大家分析题意。
②让大家独立完成。
③集体讨论。
〔对于得分栏的填写,不要提要求,只要大家得出正确结果即可〕
〔通过以上形式练习,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大家找出做题的方法和思路,还开展了大家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大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
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大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也在生活中发现隐藏着的有关数学的奥秘,让他们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悟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课的练习设计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和大家的生活实际,在知识上从认识正负数的读写到意义,在思维上从理解到运用,再到拓展应用,这样分层次的练习符合大家的认知规律,既巩固了新知,也开展了大家的思维,使大家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的投入学习中,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共享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