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水的净化

合集下载

4.2水的净化 (1)

4.2水的净化 (1)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3、吸附:除去水中少量可溶、不溶 低 净 化 程 度 高
性杂质及色素异味。 4、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2、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自制简易净水器
1、自制简易净水器有 什么作用?
过滤 (填操作名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
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 吸附 性除
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肥皂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
实验4-4 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 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使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 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弃去开 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 热。用肥皂水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过滤 吸附 2、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 是纯净水吗?
不是,还有可溶性杂质
练习与应用
填空题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 物可以 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沉降 出来。 (2)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 做 硬 水,这种水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成含可溶 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 软 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2、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4.2水的净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水的净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 净水方法除去杂质的种类
净化水的方法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净化程度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容积的4/5
沉淀 √ × ×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该题利用比较法解答。铁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2个、3个电子分别转变成Fe2+、Fe3+,Fe3+、Fe2+、Fe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等,电子层结构不同,但核内的质子数
3.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注意事项
目的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防止产生气泡,减慢液体流速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二低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滤纸破损 防止液体不经滤纸过滤流出
烧杯嘴紧靠在玻璃棒上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三靠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边
防止戳破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滤液溅出
4.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 _____承__接__滤__液__的__烧__杯__不__干__净____________;② _____倾__倒__液__体__时__液__面__高__于__滤__纸__边__缘______;③ ______滤__纸__破__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该 _____重__新__过__滤__________,直到澄清为止。(若滤纸破损需更换 滤纸后重新过滤)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3. 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4-2-4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D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是杀菌、消毒 D.净化的水为软水
4. 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②杀菌消毒、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 几个步骤对长江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D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水的净化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成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水的净化”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水的净化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净水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4.环保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增强学生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责任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水的净化”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3.能够分析不同净水方法适用的情况以及其优缺点。
4.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简单的净水方法,并能够设计实验对净水效果进行评价。

4.2水的净化

4.2水的净化

表面看来,重水和一般的水没有什么两样。但脾气却大不一 样,如果你用重水养金鱼,没多久鱼便死了,用重水浸过的 种子不会发芽。重水的“个头”也比水大,一立方米重水比 一立方米普通的水要重105.6公斤。普通的水在零度时结 冰,在100℃时沸腾;而重水在3.8℃时就变成了冰,人 们把它叫做“热冰”。虽然重水和超重水生产起来要花费很 大代价,但人们还是在不断地制造着他们。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它们对人类也有很多好处。先说起重水,它有放射性, 利用它的这个特性,科学家可以研究某些生物或化学过程的 进展情况。比如让病人喝一点含有极少量超重水的茶,半小 时后,就可以从尿中检查出放射性,一直到14天以后,放 射性才消失,这说明水分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是14天。如 果要研究某种化学过程中水的来龙去脉,但又不许加人别的 东西来破坏化学反应,这时就可以在普通水中加入一些超重 水,超重水流到哪儿,哪儿就出现放射性。科学家很容易用 探测器测量出它的藏身之处。
知识拓展
重水和超重水
普通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 它还有两个“能干”的大“哥哥”氘(音刀)和氚(音川) 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2和3。人们有时候也把它们称 为“重氢”和“超重氢”,它们与氧结合生成的水分别叫重 水和超重水。水在地球上的总重大约是140亿亿吨,其中 重水还不到万分之二。为了得到一公斤重水就要消耗掉6万 度电和一百吨水,这比砂里淘金花的代价要大得多,因而重 水的价格要比金子贵。大自然中的重水非常少,而超重水就 更加少了,在宽广无际的大海里,连十亿分之一也找不到, 只有靠人工的方法去制造。一般是把金属锂放在原子反应堆 中,在中子的轰击下,使锂转变为氚,然后与氧化合生成超 重水。制造一公斤超重水要消耗近十吨的原子能量,而且生 产很慢,一个工厂一年也不过制造几十公斤超重水,所以超 重水的价格比重水还要贵上万倍,比金子要贵几十万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净化》课件(共37张PPT)

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
这是鲁滨逊从池塘中取得的一些泥水:
不溶的杂质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想一想:如何对这些水进行净化?
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一)沉淀
1.静置沉淀:把河水引入沉淀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 有沉淀,上面的水变得相对澄清。但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沉淀物
u 让部分不溶 的杂质沉到 水底。
4.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 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
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D )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第二课时)
⑴ 水中的泥沙: 过滤

⑵ 水中的食盐: 蒸馏

⑶ 水中的酒精: 蒸馏

⑷ 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 活性炭吸附 。
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过程的是( B )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蒸馏
课本习题P78
1、填空题 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
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吸附 悬 浮 于 水 中 的 杂 质 ,
作用:可使硬水中的钙、镁留在容
器内,降低水的硬度,去除不可溶 物质和微生物。
出水
水蒸气
沸腾 冷凝管
蒸馏水
不纯净的水
进水
问: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 片?
答: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装置中导管 很长,它起 什么作用?
冷凝作用
除去可溶性杂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本课题中的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引用水的来源有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

2.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难点: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叙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的。

板书:水的净化倾听,思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一:天然水成分的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 第一自然段,完成学案环节1的内容。

讲述:天然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众多。

其中不能为我们使用或对我们有害的统称为杂质。

我们将这些杂质分为: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过渡:这些杂质如何除去?接下来,我们就随着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一起来看看,我们如何将这些杂质除去。

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天然水成分的分析环节二:除去杂质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2水的净化实验创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2水的净化实验创新教学设计
2.制定实验计划: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目标。
3.交流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4.优化实验方案:根据交流分享的结果,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为后续实验操作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1.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亲自动手完成水的净化过程。
4.学会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净化效果,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不同净化方法的优缺点,提高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培养: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水的净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验报告:完成本次实验的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将复杂的净化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简单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降低学习难度。
3.实践操作,培养能力:重视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净化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促进交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2水的净化实验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水的净化原理及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

4.2 水的净化(考点解读)(原卷版)1、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1)过滤: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等。

(2)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者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3)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4)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用品(滤纸)(5)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6)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处理方法,清洗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2、蒸发与蒸馏操作(1)蒸发如图所示:它是为了得到溶于水中的可溶性固体而进行的基本使用操作;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①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②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③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④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⑤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2)蒸馏如图所示:它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法,使低沸点物质先蒸发,再冷凝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操作,所需仪器有蒸馏瓶(蒸馏烧瓶)、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橡皮塞、锥形瓶、尾接管、石棉网等,其操作注意事项也有以下五条: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以用其它热浴加热),使之均匀受热;②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3;③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④蒸馏时最好事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以防暴沸;⑤蒸馏完毕必须先关闭活塞后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

3、水的净化及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和净化方法(2)水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4.2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水的净化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的迫切性。
-学生能够掌握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性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尝试使用所学的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方法,对生活用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净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2.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家乡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系统地讲授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首先,介绍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见的水净化方法,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原理。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接着,我将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水的净化方法的理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学习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
(3)巩固拓展:运用实例分析水污染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4.教学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4.2水的净化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4.2水的净化课件(共21张PPT)
自然界的水: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需要对水进行净化?
第四单元第二课题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
明矾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颜 色、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一、水的净化方法
(一) 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1.静置沉淀法 让部分不溶的杂质依靠重力沉
到水底。
但不能去除悬浮在水中及 浮于水面的固体物质。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同学们实验:静置沉淀、明矾吸附 沉淀、过滤。
比较哪种方法得到的水更纯净?
思考: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 液体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分析一下可能 的原因。
如果我们利用自制的过滤器过滤水库中的水
这样制取的水可以喝吗?
一、水的净化方法
(二) 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1.吸附(活性炭)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2.蒸馏
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①蒸发溶液 ②过滤 ③溶解 ④水洗 ⑤烘干
A.③②④①
B.③②⑤④
C.③②④⑤
D.③②①④
6.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 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 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D )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D、泥沙和食盐水
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B )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蒸馏
3、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D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4.2 水的净化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层综合练:4.2 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分层综合练知识点1 水的净化方法及应用1.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2.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用木炭吸附、③煮沸、④用药杀菌消毒。

现要将黄色浑浊的河水净化成生活饮用水,净水方法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④③3.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可溶性杂质4.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填空:(1)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4)投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过滤实验操作5.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它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3)若过滤时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知识点3 硬水与软水7.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B.煮沸C.过滤D.吸附8.小明同学到光雾山旅游时用塑料瓶取了一瓶山泉水,要检验该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来检验,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 蒸馏9.如图所示,在蒸馏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水体吗?这些污染的水体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污染会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态平衡,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水的净化方法,改善水质。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水的净化》。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水污染的原因、途径和危害,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2.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展开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各小组分享设计方案,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4.教师点评,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优化实验方案。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内容涵盖本节课所学的净化方法、实验操作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纠正错误。
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他们对化学反应、实验操作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水的净化这一课题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学习,了解如何改善水质,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学生对水污染的途径、净化原理及方法的认识尚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的原因、途径和危害,掌握水的净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并了解其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水质,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4.2《水的净化》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4.2《水的净化》ppt课件
所用的药品: 明矾、河水
过滤器的制造:
留意:
1、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 气泡〔为什么?〕
假设有气泡,过滤的速度会比较慢
2、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 么?〕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
操作的本卷须知: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不能留有气泡。
1、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二低:
2、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答: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1、过滤能常用于分别〔 C 〕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B、溶于液体的固体溶质和溶剂 C、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D、两种相溶的液体
2、选择适宜的物质分别方法填空: 〔1〕除去自来水中的泥沙:〔 过滤 〕 〔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 蒸发溶剂 〕 〔3〕从硝酸钾的浓溶液中得到硝酸钾固体:
〔 冷却热饱和溶液 〕
〔4〕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沙粒: 〔 溶解、过滤、蒸发 〕
课外探求
1、了解家用简易 净水器的任务原理。
2、利用滤纸、木 炭粉、细沙、沙砾、 碎石、棉花等物品 制造简易过滤器。
3、访问自来水厂
和污水处置厂,了 家用简易净水器
解污水处置的过程。
水的净化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颜 色、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取水口
加絮 凝剂
反响沉 淀池
清水池
投药 消毒
活性炭 吸附池
配水间
过滤池
常用的净水方法:
参与明 矾粉末
静置沉淀
吸附
过 滤
过滤实验所需的仪器:
滤纸、漏斗、玻璃棒、 烧杯 铁架台〔带铁圈〕
2、硬水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 泡沫,硬水可以软化为软水〔方法:煮 沸、蒸馏等〕

4.2水的净化

4.2水的净化

硬水和软水
问题:如何除去硬水中钙和镁的化合物,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也能达到杀 菌的目的。 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 实验室中常用蒸馏的方法以降低它的硬度。 结合P76实验4-4 视频材料 注意:在蒸馏过程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加 热时出现暴沸。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水的物理性质
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水的物理性质。 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液体。 问:生活中的水总是带有气味和颜色,为什么? 受到污染,变得浑浊。
问:怎样把这些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
水的净化
资料:居民生活用水的净化过程:
河水明矾凝聚静置沉淀过滤沉降物活性炭吸附漂白、 消毒生活用水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讨论:你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 滤液体?
水的净化
三、吸附: 如果用具有吸咐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 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净水器: 化学原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硬水和软水
蒸馏的原理:将液态的水加热变成气态水,再冷却为液态的 水,这样水中溶解的物质就被除去了,使硬水变为软水。 问题: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有害,那么长期饮用蒸馏水 对身体健康是否有益呢? 答:长期饮用蒸馏水同样对身体健康不利。虽然蒸馏水是安 全卫生的,但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自然界的水中含 有不少微量元素。
结论
水的净化
二、过滤: 实验4-2:(P75) 取一张圆形滤纸,如图折好并放入漏斗,使 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润湿 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实验视频

4.2课题2 水的净化

4.2课题2 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责任编辑:曾建容使用者:九年级学习目标:1.知道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并学会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初步学会过滤操作。

3.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4.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点: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学习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2.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汇报调查结果)3.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二、新知探究知识点1:水的净化方法阅读课本74页,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主要经过哪些步骤。

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活性炭)————消毒——配水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或者加入明矾即利用了此原理。

(2)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①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②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③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的边缘;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的一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

④玻璃棒的作用:。

【演示实验】P75实验4-1:1.取水→2.加明矾吸附→3.过滤【交流讨论】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3.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拓展]净水器利用的化学原理是活性炭的性。

知识点2:硬水和软水【阅读】课本76页第二段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4.2水的净化

4.2水的净化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B
A. 酒精和水 C. 食盐水 B. 食盐和泥沙,一定能得到 软水的是( D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D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0
蒸馏的操作方法
(阅读课本P76【实验4-4】)
出水
作用:可使硬水中的钙、镁留 在容器内,降低水的硬度,去 除不可溶物质和微生物。
水蒸气
沸腾
蒸馏水
冷凝管
不纯净的水
进水
想一想:冷却管的水应该怎么进出? 想一想: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 片?
答:冷却管的水应下进上出,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却 答: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滤纸 玻璃棒
2、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三靠: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漏斗 铁架台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烧杯
分析与思考
操作 注意事项 原因分析
加快过滤速度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 出 防止液体从滤纸和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漏斗壁之间的间隙 流下,使过滤失败 倾倒液体时,烧杯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 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要紧靠 防止戳破滤纸 在三层滤纸上。 漏斗下端紧靠在 烧杯内壁
滤纸边缘低于漏 斗边缘
三靠
防止液体溅出
玻璃棒作用:引流,防止液体冲破滤纸或溅出。
想一想
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1)滤纸破损 (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等 应该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4.2《水的净化》课件 (共108张PPT)

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4.2《水的净化》课件 (共108张PPT)
48
净水器
49
活性炭的吸附法:
活 性炭具 有吸附 作用。
活性炭 不仅可以滤 去液体中的 不溶性物质, 还可以吸附 掉一些溶解 的杂质,除 去臭味。
50
资料·链接
活性炭在水中的净化作用
活性炭有多孔结构,总表 面积可达500~1000m2 ·g-1。它 有强大的吸附本领。在水中的 净化作用主要表现为: 除臭——去除异味 去色——去除由各种染料形成的 颜色等 过滤——去除一些不溶性杂质 吸附——吸附一些溶解在水中的 杂质
2、天然水 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 等等,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 杂质,常呈浑浊。 属于混合物
7
河水
Ca2+ Mg2+
自来水
纯净水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 界中的河水、湖水等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 或不溶性的杂质和细菌,因此常呈现浑浊, 不能直接饮用。
8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蒸发皿底部无或很少固体
结论
软水 硬水
硬水
可用蒸发法区别硬水和软水;硬水加热可形成水垢
59
如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呢?
加肥皂水, 振荡
软水
硬水
思现考象::能产否生用泡洗沫衣较粉多水的代是替软肥水皂,水? 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60
3、硬水软化的方法: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 降低水的硬度, ●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法来 得到软水。
2、制作过滤器
3、过滤
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 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26
一贴 二低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否则影响过滤速度)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化学人教版九上课前预习检测:4.2 水的净化

化学人教版九上课前预习检测:4.2 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课前预习【知识梳理】一、水的净化方法1.静置沉淀在水中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______________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2.过滤过滤可以分离________与_________的混合物。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附常用_________,因为它具有很强的________,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去气味。

4.蒸馏不仅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还可以除去____________杂质,通过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二、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天然水→加_________→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吸附→消毒→自来水三、硬水和软水1.定义(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__________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______________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区分方法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水的净化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前知识积累】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3.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4.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5.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情境导入】
我们会昌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城市,有着百里湘江,三江六岸,这河水可直接饮用吗?你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74页,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2)吸附沉淀法:①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活性炭: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还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②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3)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①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
②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③过滤的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的边缘;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的
一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

④玻璃棒的作用:。

【分组实验】完成P75实验4-1、4-2 取水→加明矾吸附→过滤
【交流讨论】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
3.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
【观察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
实验: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发皿中,加热待蒸发后,观察现象。

(可以演示)
现象:。

结论:
【阅读】课本76页归纳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2、硬水检验(1)加肥皂水学生完成【实验】P76实验4-3
现象:一个烧杯产生的,一个烧杯产生的,浮渣多。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 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是_________ ___ 。

(2)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无或很少固体。

【阅读】P76第四段,讨论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
3、硬水的软化
(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3)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法来得到软水。

【实验】教师演示实验4-4
1、蒸馏的概念: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
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

2、蒸馏的作用:通过蒸馏,可以把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工业制氧气),也可以把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杂质分离开来(如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思考】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
1.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泥沙和食盐水
2.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3.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4.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烘干
A.③②④① B.③②⑤④ C.③②④⑤ D.③②①④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 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C.鉴别蒸馏水还是矿泉水可滴加肥皂水 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
6.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

则家庭饮用水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9.右图为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
(1)小卵石、石英沙、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
是。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